1、王愿坚简介王愿坚(1929 年生)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 年7 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 年 1 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 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1954 年 3 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
2、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 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 年至 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1959 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 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1974 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 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粉碎 “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
3、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 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 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 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 1954 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