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说和做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文篇目及来源:选文篇目及来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网络议题来源:议题来源:语文教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选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 第一单元重点学习精读的方法。 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 在 再树生命的人纪念白求恩等文章中对写
2、人记事的文章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因此这节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执教年级:执教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 整体感悟文意;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 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2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导入一、导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
3、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精彩的语句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进入主题。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目标。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
4、运动。 1928年后, 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 他就留了一把胡子, 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诗集: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臧克家,生于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他从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年之久。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
5、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经典。4听读课文,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明确:(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
6、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研讨课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投影片显示)(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5)用简练
7、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1)第一、二自然段。(2)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 语句 (略)(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
8、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整体掌握文章内容。三、研讨课文三、研讨课文学生对比阅读两篇文章,思考下列问题。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请结合臧克家的生活经历, 谈谈怎样成就卓越的艺术人生。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
9、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成就卓越的艺术人生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做起:深人生活,热爱人民。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读书学习,笔得不限。饱含激情,充满爱心。【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把握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闻一多先生学者和诗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革命家:说了就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群文文本:群文文本:说和做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
10、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
11、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
12、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
13、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选自部编版七年
14、级语文下册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余炜 有的人活着 / 他已经死了 / 有的人死了 / 他还活着。 2004 年 2 月 5 日晚 8 点 30 分,臧克家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正月十五的万家灯火伴他西行。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气息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的深深的印记。臧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
15、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他们的纯朴、刻苦、善良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1923 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 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 创作了不少好诗。 并于 1933 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 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
16、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 20 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作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在诗中抒发了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地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
17、,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 60 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 就是在病魔缠身、 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 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 10 字,却滚热发烫:我 / 一团火 / 灼人 / 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 2000 年 1 月 20 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世纪诗翁臧克家“中国
18、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如此崇高的荣誉,中国诗歌界史无前例。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 99 个春秋,虽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他们吃糖果。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 10000 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一个与诗并就而行的名字,一个和他的诗同样光辉的名字,像明亮的星斗,高标于中国诗坛的天空。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有的人活着 / 他已经死了 / 有的人死了 / 他还活着。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