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的概述1“张明与王红是同学,王红和李丽是同学,所以,张明与李丽是同学”,这一关系判断是( )A对称关系B反对称关系C非对称关系D非传递关系2下列关系判断中属于非对称关系的有( )。小明与小华是同学小明比小华大2岁小明信任小华小明借小华10元钱ABCD3下列表示关系的概念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有( )。上下关系认识关系大于关系喜欢关系ABCD4“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判断( )。是单称肯定判断是特称肯定判断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没有准确使用联项ABCD5某君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
2、,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君傻了:“我错在哪儿?”此君请客失败启示我们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 )A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B要准确地使用量项C要准确地使用联项D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6假设以下关系成立。将下列四个判断中的关系者项的位置互换一下,原来的关系还能成立的有( )小明与小华是同学 小明比小华岁数大 小明信任小华 小明与小华住在同一个宿舍ABCD7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性质判断( )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正确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就是直接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肯
3、定或者否定的思维形式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ABCD8凡到过福建泉州的人,都会去闽台缘博物馆参观。下列对这一判断分析正确的是()A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B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C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D是一个关系判断9李梅与王芳是朋友,王芳与林伟是朋友。李梅与林伟是不是朋友?为什么?( )A是,“朋友”关系是对称关系B是,“朋友”关系是传递关系C不是,“朋友”关系是非对称关系D不能确定,“朋友”关系是非传递关系10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区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归为一组,丙、丁归为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
4、丁一边明显要比乙、丙一边重得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可见,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A丁、乙、甲、丙B丁、乙、丙、甲C乙、丙、丁、甲D乙、甲、丁、丙11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下列属于关系判断的是( )姚明和刘翔是好朋友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有些被告反控某些原告姚明并非足球运动员ABCD12小梁说:“爸爸到救灾物品分发点领取了大米、猪肉、化肥等物品,今天我们全家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小梁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A缺少主项和谓项B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C量项和联项使用不准确D判断的“量”和“质”不统一13性质
5、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A他的外在形象很好B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C民主与集中是紧密相连的D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14“没有一种金属不是导电的。”这一判断属于( )(深度解析)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5“这个班的同学不都是北方人。”这一判断属于( )(深度解析)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6某市街道办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可以确定为假的是( )A某市街道有保姆办了暂住证B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C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D某市街道保姆陈秀英办了
6、暂住证17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关系判断的是( )小王与小张是高中同学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高二(1)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共青团员张三家距校比李四家远,李四家距校比王五家远ABCD18把下列关系判断的第一关系者项与第三关系者项联结起来,原来的“关系”还能成立的是( )A王芳非常信任周玉,周玉非常信任王艳B王芳比周玉大两岁,周玉比王艳大两岁C王芳与周玉是朋友,周玉与李倩是朋友D陈爽与周玉是同龄人,周玉与李倩是同龄人19在某校高二年级男篮对抗赛中,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小明高兴地说:“红队必然会战胜蓝队。”小新摇摇头说:“不一定。”下列对两人的对话分析
7、正确的是( )A小明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B小明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反传递关系C小新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D小新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20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相距约三十八万千米。这是( )A一个性质判断B一个关系判断C两个性质判断D两个关系判断1D【详解】D:甲同学的观点属于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判断,为联言判断,故D入选。A:简单判断是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是判断的最简单形式,甲同学的判断不属于选言判断,故A不选。B:选言判断一般带有相容或不相容的选言支,甲同学的判断不属于选言判断,故B不选。C:假言判断由表示条
8、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甲同学判断的不属于假言判断,故C不选。故本题选D。2B【详解】:判断是对事物的性质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红豆生南国”和“此物最相思”是对事物的性质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属于判断,B符合题意。:“春来发几枝”是疑问句,不属于判断,排除。:“愿君多采撷 ”是祈使句,不属于判断,排除。故本题选B。3C【详解】:根据判断与语句的相关知识,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由此可知内容错误的语句不表达判断、不符合逻辑的语句不能表达判断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A【详解】: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
9、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形式逻辑只从形式上研究判断及判断之间关系的真假,不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究判断的真假,正确,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判断正确与否最终要受实践的检验,错误。故本题选A。5B【详解】: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符合实际情况,是真判断,是肯定判断,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6C【详解】C: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C正确。AB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故本题选C。7C【详解】:题中判断对认识对象以肯定的方式作出断定,因此是一个肯定判断,符合题意
10、。:题干是肯定判断,不是否定判断,排除。: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不是简单判断,不符合题意。: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B【详解】A:可以理解为他不认识我们局长,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局长不认识他,存在歧义,A与题意不符。B:该项含义明确,不存在歧义,B符合题意。C:可以理解为民政部给华北、东北调拨物资,也可以理解为民政部从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存在歧义,C与题意不符。D:可以理解为15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日这天去汇
11、报,存在歧义,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9C【详解】ABD:这三项中的语句都是同义句,表达同一判断,与题意不符,A、B、D排除。C:该项中的第一个语句是表示肯定的判断,第二个语句表示的是询问,二者不同义,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A【详解】ABCD: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而“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是同一级关系。把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并列在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本题选A。11A【详解】A:该项的表达会让人产生歧义,到底是新学生的宿舍还是新的学生宿舍,该项不能准确表达判断,A符合题意。BCD:这三项意思表达明确,与题干指向不符,BCD
12、排除。故本题选A。12A【详解】A: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认识对象既可以作出肯定的断定也可以作出否定的断定,因此,题干中的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A符合题意。B:定义过宽是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题干没有犯“定义过宽”的错误,B排除。C、D:题干对“判断”的这一定义是错误的,C、D错误。故本题选A。13B【详解】: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这两项是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对认识对象都有所断定,属于判断,符合题意。:该句是一个祈使句,带有命令语气,对认识对象并未作出断定,不是判断,排除。:该句是一个询
13、问句,对认识对象并未作出断定,排除。故本题选B。14D【详解】ABC: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这三项符合简单判断的定义,与题意不符,ABC排除。D:该项由“雨下得很大”和“比赛如期举行”两个判断构成,属于复合判断,不是简单判断,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A【详解】A:“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可以理解为学校来的医生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也可以理解为学校来的三个医生来自三个医院,存在歧义,A符合题意;BCD:“书友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淘得快乐”“他迅速地脱掉衣服,钻进被窝睡觉”“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老孙欠老杨500元。”,这三项含义明确,不存在歧义,与题意不符,BCD排
14、除。故本题选A。16D【详解】D: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D应选。ABC:ABC均与题干规定性无关,不选。故本题选D。17D【详解】A:这个判断是对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断定不准确,而不是搭配不当的问题,A说法不符合题意。BC:“吸毒”可能引发“犯罪”,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条件关系,没有正确地断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BC说法错误。D:“吸毒”不一定会引发“犯罪”,因此题中的判断对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断定步准确,D正确。故本题选D。18A【详解】: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基本特征,正确。:该项说的是判断的来源,不是判断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错误。故本题选A。19C【详解】:由所学可知,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 ,说法正确。: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不是唯一特征,说法错误。: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断定不一定是肯定,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故选C。20D【详解】:陈述句,表达了判断,观点符合题意。:反问句,表达了判断,观点符合题意。:感叹句,表达了判断,观点符合题意。:一般疑问句,不表达断,观点不符合题意。:祈使句,不表达断,观点不符合题意。:感叹句,不表达判断,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答案第17页,总1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