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比较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主探究一 鸦片战争以后的旧中国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这种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任务。1、结合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2、面对当时的国情矛盾,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历史任务?1、这一时期的基本国情是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2、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
2、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一、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
3、民幸福。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代表政治主张实践结果第一种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三种建国方案第三种 以中国共产产 党为为代表主张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农联 盟为为基础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经过 新民主主义义走向社会主义义 最终赢终赢 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拥护护自主探
4、究二1前两种方案为什么行不通?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注定了第一种方案会失败。 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和不彻底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二种方案也失败了。2中国共产党的解决方案为什么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1)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性质: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革命性、先进性。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2)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共产党的领导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2历史
5、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 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站起来)-毛泽东时代1.时间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3.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
6、如同革命一样,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如十年文革)。时间任务19491952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奠定制度基础。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富起来)-邓、江、胡时代1.时间标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2.改革开放的目的任务: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
7、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强起来)-习近平时代1.时间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新时代的意义:(1)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
8、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新时代,意味着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四、历史和现实的结论: 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
9、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治逐渐代替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2.法律的阶级性及功能: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3.中国法治发展的历程: 古代辉煌的历史;近代曲折的历程;现代法制的日趋完备。二、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1.法的产生及决定因素 (1)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 (2)法律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
10、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决定的。2. 人类历史的四种类型法律: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3. 法的功能作用 (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4)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阶级性),又具有社会职能(公共性)。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一国的法治建设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2.我国的法制建设成就(1)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我国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3)我
11、国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4)我国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为什么?(1)法律是治国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是什么?(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基本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12、、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法律的完备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法律的实施二、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怎样做?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
13、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原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
14、、权威,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2)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1)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
15、国的根本遵循。因此我国的法治建设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2)要求: 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怎样做的问题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因(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2)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理念、指导思想即先进性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
16、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二、党的领导方式-怎样坚持党的领导?1、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党领导一切,但是并不具体行使各类国家机关的职能,具体管理各项事务(即不是面面俱到)。2、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1)政治领导-是什么?怎样做?内涵: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
17、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思想领导 -是什么?怎样做?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体现: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
18、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组织领导 -是什么?怎样做?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要求: 一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实现党的政治领导) 二要集聚人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
19、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总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在新时代应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一,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第二,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的领导。第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要求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
20、节。(2)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 第二框 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一、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1.为什么要坚持从严治党?(1)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
21、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执政党领导核心。(2)必要性:在新形势下,中共作为执政党面临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如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等)(3)重要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新时代应怎样加强党的建设?(1)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
22、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具体强化几点意识:打铁必须自身硬。要走在时代前列,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二、怎样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巩固党的
23、执政地位)?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科学执政(怎样执政遵循规律) 内涵: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2)民主执政(为谁执政为人民) 内涵: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要求: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形式、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
24、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3)依法执政(靠什么执政法律) 内涵: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具体要求:党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4)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及目的 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目的:在
25、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第一框题第二框题第三框题第四框题1.科学立法 巩固法治根基2.严格执法 建设法治政府3.公正司法 守卫公平正义4.全民守法 倡导社会新风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科学立法-主体:立法机关1、是什么?(1)内涵: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2)基本要求:(1)科学立法要体现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性质)(2)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时效)(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立法工作规律和立法程序,
26、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程序)【拓展知识】 我国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全国人大负责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2)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部门规章。(3)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4)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5)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怎样做?-推进科学立法第一、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宪法和立法法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2)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
27、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第二、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1)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2)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第三、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1)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2)立法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 坚持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二、严格执法-主体:行政机关1、是什么?(1)内涵:执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2)要求:在法律实施体系
28、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做到依法行政)。(3)重大意义: 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2、怎样做?-推进严格执法(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2)坚持规范执法 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明确具体操作流程,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3)坚持公正执法 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
29、差别对待;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4)坚持文明执法 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三、公正司法-主体:司法机关1、是什么?(1)内涵: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2)要求:司法的程序要公正;司法的结果要公正。2、怎样做?-推进公正司法(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党政机关和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程
30、序公正。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强化诉讼当事人和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制度。四、全民守法-主体:人民群众1、是什么?(1)内涵: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2)要求:第一,全民守法要求全体人民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第二,全民守法要求坚持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依法行使权利,同时依法履行义务。第三,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通过合法的途径、手段,
31、理性维权。2、怎样做?-推进全民守法(1)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教育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引导全民懂法、尊法、守法。(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文化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责任。【重要提醒】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四个基本要求及其内在关系:1.四个要求:科学立法立法机关;严格执法行政机关;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全民守法-人民群众。 2.四个方面的关系: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重点、关键,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灵魂
32、、保障,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综合探究三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在我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1)三者内在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根本目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手段途径),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2)我国政治生活
33、的重大决策决定的出台都能体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如国家领导人的产生、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法律的制定修改等) 第一步,由党中央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建议(体现党的领导); 第二步,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让广大民众、包括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意见建议,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步,将这些重大决定决策提交人代会,通过法定程序审议表决通过,形成的重大决定由相关国家机构依法贯彻实施(体现依法治国)。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的先进性先进性第一框第一框 从党的性从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方面阐述中国共念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产党的先进性第二框第二框 从
34、党的指导思从党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和党员想、思想路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阐述的先锋模范作用阐述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这是指导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上下同心合力抗疫的有力感召。防控疫情不容半分松懈、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英勇奋战,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是什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
35、情,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中国共产(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立场(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3)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党的性质和宗旨、立场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来看,
36、作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什么?(二)(二)党党的执政理的执政理念念1.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为什么坚持这一执政理念?首先,是由中共自身的性质、宗旨、立场决定的其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再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是我党的奋斗目标。因此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党如何践行这一执政理念
37、?(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4)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即建国一百周年的目标 到21世纪中叶,
38、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致力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 国内: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国际:共建一带一路,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科学理论的指
39、导)2.思想路线方面的法宝3.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马克马克思思列列宁主义宁主义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思想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理论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科科学学发展发展观观习近平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习近平语 自主学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40、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2、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实现
41、什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3、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4、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5、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一连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内在关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3.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
42、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主义。4.与时俱进的品质: 党的指导思想科学理论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u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是什么? 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水葆生机活力的法宝。(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旧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解放思
43、想思想实事实事求是求是与时与时俱进俱进求真务实 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它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党的全部理念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
44、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应该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走在群众的前面,处处给群众做出表率,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骨干作用】共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应当成为群众的核心和中坚分子。【桥梁作用】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中介,要成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纽带。 1.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为什么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性?(1)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2)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
45、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模范,做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3.新时代共产党员应如何发扬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二课知识整合问题 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过程看: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
46、第二课 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先进性看: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理念、科学理论、思想路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因素决定的。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 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1)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2.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
47、政权机构中的地位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地位):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2)职权:(四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3)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产生: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尤其是闭会期间的工作)。(4)专门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
48、门委员会在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经常性工作。【重要提醒】 区分人大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决议的通过,则是决定权;如果是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任免,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一府两院工作的审议或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则是监督权。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的产生及任期: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每一届任期五年。【拓展小知识】公民行使选举权利的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是由选民通过直接投票方式进行的选举(选民意志的直接表达);间接选举则是由选民选出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进行的选
49、举(选民意志的间接表达)。(2)在我国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民间接选举)。 2. 人大代表的地位(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职权)(1) 人大代表的权利: 在人代会上有审议权和表决权外(即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2) 人大代表的
50、义务: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的监督。 【特别提醒】1、人民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要区分人大代表的四项权利、人大的四大职权 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人大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第二框 人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