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安徽黄山2020高二期末雕版墨印本地图汉西域诸国图,主要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情况以及交通路线。图中形象地绘出了天山、葱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等山脉及其名称,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全图还标注了七十多处地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西域诸国图()A.佐证了汉代对西域的行政管辖B.有助于研究西域的历史地理沿革C.借鉴了西方先进地图制图技术D.反映了汉代已出现雕版印刷技术2.辽宁六校2021高二期中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
2、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A.对外政策不同B.国家制度不同C.经济发展形式不同D.思想文化的不同3.河北衡水2020高二开学考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在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时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技术。材料主要反映出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的生活习惯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4.清末,北京经营自行车买卖及租赁者有三四家,主要供外国人、买办、商贾、纨绔子弟骑用。民国时期,因骑自行车可日
3、行三四百里,自行车成为学生入城上学、商贾游走乡间及公务人员来往城乡的首选交通工具。这说明()A.自行车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C.自行车的使用呈现大众化的趋势D.自行车成为沟通城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5.山东潍坊2021高二月考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地只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筑A.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B.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D.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6.下图是1895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A.洋务
4、运动推动了铁路的快速发展B.甲午战后中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C.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D.甲午战后中国铁路建设艰难发展7.天津部分区2021高二期中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A.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B.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C.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D.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8.河南三门峡2020高二期末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带动经济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5、知识的传播。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9.安徽阜阳2021高二期中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10.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辆/顶/匹)。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当时上海(A.近代交通工具普及B.城市交通进步显著C.生活方式普遍西化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11.近代不少火柴厂的火花体现了国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2
6、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华火柴厂出品的“飞机”火花,以早期双翼单引擎螺旋桨式飞机作为主图;20世纪60年代,湖北武汉火柴厂出品的“航空”火花,以当时较先进的单翼多引擎螺旋桨式客机为主图。当时这些火花的出现说明中国A.近代交通通信事业发展迅速B.飞机制造业进步显著C.国人期待航空事业发展D.新式交通工具已广泛使用12.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09-1949年,我国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军事航空和飞机制造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积极主持或参与中国飞机的研制工作,试制成功了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仿苏E-16驱逐机、运输机等。这说明A.留学生促进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B.航空救
7、国是所有知识分子的理想C.中国航空工业近代化起步比较晚D.近代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力量雄厚13.吉林榆树一中2021月考春运,一开始称“春节客运”,后来简化为“春运”。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1989年,伴随着民工潮,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1997年至2004年,铁路连续五次提速,绿皮火车也逐渐被豪华空调列车所代替。材料主要反映A.民工潮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B.民工潮体现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C.民工潮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民工潮出现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结果14.河北唐山2020高二期末18世纪
8、中期至19世纪,英国接连掀起公路、运河和铁路建设的高潮,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农业所需物资及农产品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能迅速、便利地进行交流。下列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英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英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D.交通革新助推农业市场扩展15.江苏南通如皋中学2021高二段测根据下表信息,可知20世纪初A.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开展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制度化D.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加大投资力度16.浙江2021年6月10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鸣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
9、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17.浙江2020年7月10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跳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18.浙江2020年1月13下为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结合
10、所学分析自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大批供应市场”和“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A.B.C.D.19.浙江2019年4月16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B.C.D.二、非选择题20.天津2017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
1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木帆船,原来因地方荒僻、交通不便而滞留下来的物产能够运出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
12、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摘编自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18401927)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通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52年到1957年,新建铁路33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千米,翻了一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交通领域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交通建设的意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侵略者特权的扩大,外商在华轮运势力也空前扩张起来。旗昌、德忌利士、省港澳、公正、北清、太古、华海
13、、扬子、怡和等轮船公司相继出现在各个口岸。这些公司资力雄厚,不仅拥有各自的码头仓栈,而且联设保险行号,俨然形成完整的外商轮船运输体系。据统计,各口外商船只进出吨位,自1868年的630余万吨增至1892年的2300万吨。24年间增长几达4倍。摘编自聂宝璋轮船的引进与中国的近代化材料二轮船招商局集股开办以来,装运漕粮、军火、防军,莫不迅速葳事,历有成效。臣闻近因各省灾歉迭乘,民情困疲,货客俱稀,生意大为减色;兼以法国滋扰越南,附股之人不无疑惧,咸思撤回股本。该局各口分设日多,资本日重,万一不敷周转,实于防务大有窒碍。可否仰恳天恩,俯念该局轮船转运漕粮、军火、防军,曾著微劳,饬下南北洋大臣体察情形
14、,随时拨款接济,并广为筹款,收买股份单作为官股,以维大局,似于商情、洋务、防务均有裨益,谨附片具陈。摘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材料三轮运在广东内河水域的推行,先是由广州富商苏惠农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斥巨资创立平安轮渡公司,置小轮拖带木船,行驶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因惟恐外国小轮趁机深入内河,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曾勒令平安轮渡停航。苏惠农的试航证明小轮带渡船可避免盗贼与风涛。所以,珠江三角洲的船主、航商纷纷向官府提出申请,要求允准用轮船拖带木船。这一要求,终于光绪十五年六月得到张之洞的批准。轮拖渡船,很快便在珠江三角洲推广。光绪二十六年,全省小轮已达200艘,其中洋商的小轮船只占极小的份额。在
15、珠江三角洲地区,南海、番禺、顺德、香山等县水网区,不仅乡镇间有互通小轮船,而且与邻县、佛山、省城等地也有轮船往来。 摘编自叶显恩徽州与粤海论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商在华轮运势力迅速扩张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轮船招商局的作用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0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航运业在中国的发展。(5分)23.江苏单科2020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
16、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滨铁路得以建成的
17、原因。(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日本的影响。(5分)参考答案第五单元综合训练1.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交通的发展。从材料中“主要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情况以及交通路线”“图中形象地绘出了天山、蕙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等山脉及其名称,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图有助于研究西域的历史地理沿革,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代对西域的行政管理,排除A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此图借鉴西方的地图制图技术,排除C项;唐朝才出现雕版印刷,排除D项。2.C【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对航运交通的态度对比。材料表明中西方在对待航运问题时态度不同:中国停止海运,废止漕
18、运,而西方积极寻求新的航线。对待航运态度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形式差异,中国以农业立国,自给自足,西方则重视商业发展,C项正确;中西方对外政策的不同源于其经济形式不同,排除A项;早期的殖民国家,如西班牙和葡萄牙实行封建统治,当时中国实行的也是封建制度,排除B项;思想文化的不同也是源于经济形式的不同,排除D项。3.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工具改进的社会影响。材料中一位小地主感受到轮船的快速,转变观念要求儿子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技术,这体现出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故D项正确。4.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交通。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末时自行车主要供外国人、买办、商贾、纨绔子
19、弟骑用,而民国时期,自行车成为学生入城上学、商贾游走乡间及公务人员来往城乡的首选交通工具,这说明自行车的使用日益大众化,故选C;自行车仍旧是代步工具,其功能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材料并没有反映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故排除B;“最方便”说法绝对化,故排除D。5.D【解析】本题考查京张铁路。从“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地”可以看出,京张铁路不仅可以促进经济交流,还起到巩固边防的作用,故选D项;由题中所述不能得出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的结论,排除A项;题中只涉及京张铁路的作用,无从体现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也没有谈及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排除B、C项。6.D【解析】本题
20、考查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从“1894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和清政府贷款修筑的铁路占86%,中国人自建的铁路只占较小比例,说明甲午战后中国铁路建设艰难发展,故D项正确,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铁路的修筑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排除C项。7.B【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民初交通发展的影响。材料描述的是清江浦的兴衰历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江浦因运河而崛起,后因“河运失效”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由此可知清江浦的兴衰源于交通,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过分解读,且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是材料中的
21、表现,而非推断出的内容,排除;材料未提及政府政策变化,排除D项。8.A【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发展的影响。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津浦通车,无法说明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电信事业发展的问题,故D项错误。9.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工具变迁对生活的影响。表格中“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等信息说明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故D正确;材料无法显示邮政事业发展是民族经
22、济发展的结果,故A错误;“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用词绝对,当时城镇乡村也有涉及邮政业务,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的信息,故C错误。10.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脚踏车、机器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的数量从1889年到1926年均有所增加,说明上海城市交通进步显著,故B项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直到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中人力车所占比重仍然是较大的,说明大多数人仍在使用老式交通工具,故A项错误;仅从交通工具变化不能得出生活方式普遍西化,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只是交通工具的变化,没有涉及其他消费领域,故D项错误。11
23、.C【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交通。根据“以早期双翼单引擎螺旋桨式飞机作为主图”“以当时较先进的单翼多引擎螺旋桨式客机为主图”等信息可知,这些火花反映了国人期待航空事业发展,故C项正确。12.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从材料反映的中国留学生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来看,留学生是促进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且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留学生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涉及中国航空工业近代化起步比较晚,也不能反映近代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力量雄厚,排除C、D项。13.A【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工具变革对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与城市之间
24、的来往日益频繁,大量农民由农村流向城市,民工潮与铁路的发展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反映,故选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与材料中的民工潮、铁路发展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为了进一步适应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与民工潮无关,排除C项;民工潮出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前,排除D项。14.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革新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材料“农业所需物资及农产品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能迅速、便利地进行交流”反映出工业革命时期,交通革新助推农业市场扩展,故选D项;材料只涉及英国农产品贸易,没有反映出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排除A项;B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并非交通革新的影
25、响,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交通革新对农业发展的影响,C项说法片面,排除。15.A【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发展的作用。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交通有了很大发展,贸易额显著增加,说明全球的经济联系加强,故选A项;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开展说法本身正确,但从表格中无法得出这个结论,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制度化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加大对亚非拉国家的侵略力度,没有加大对亚非拉的投资力度,排除D项。16.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汽车。抓住题干中时间为“1910年”、空间“上海”及“一车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马路逢窄路,真可骇”可知这是汽车,结合所学
26、知识可知,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且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故选D项。【易错集训】A项知识错误型汽车由德国人首先发明,不是英国人B项题干无关型,上海此时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本题描述的是汽车C项过度推断型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包括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的现代化,汽车这一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不能完全标志中国交通事业的现代化17.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根据“铁轮小车而以足蹴之”可知题干描述的“铁轮小车”是自行车,自行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故B项正确;自行车是靠人力驱动,而非机械牵引,排除A项;材料中的“铁轮小车”指自行车,自
27、行车不是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排除C项;D项“根本性改变”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18.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交通工具。由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可知,上海制车厂已经制造出“永久牌”自行车,这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故正确;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故错误;“抗衡舶来”表明“永久牌”是国产自行车品牌,故正确;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是20世纪50年代,故错误。综上,A项正确。19.D【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交通。从“马拉火车”到“磁悬浮列车”,反映的是近现代交通的发展,“开始”无法体现,故错误;材料“马拉火车”“磁悬浮
28、列车”“行行复行行”,通过交通工具的变化折射出民众出行的便捷,故正确;交通工具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错误;交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20.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社会习俗的变迁。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英国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启用,推动时间标准化,即全国的时刻表都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人类生活受到标准时间的制约,故答案选B项。21.(1)变化: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新式道路的建设。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交通事业的近代化;推动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便利了列强的对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15分)(2)意义:
29、推动了“一五”计划顺利开展,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与国防建设,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10分)22.(1)列强在华获得一系列特权;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与生产的集中;公司资力雄厚;机器轮船的性能优越;海外殖民扩张的加剧;先进的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5分)(2)作用:转运漕粮、军火、防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推动交通近代化。(4分)有利因素:政府扶植;以机器为动力吸引民间投资。(3分)不利因素:新生事物受时局和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自身管理的局限性;资金短缺等。(3分)(3)近代航运业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外
30、资企业是为了满足列强侵略和经济扩张的需求而出现的,它为列强在中国掠取资源提供了便利,加深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随着我国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先进的运输方式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改善了交通运输功能并扩展了城市功能,给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5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航运。(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侵略者特权的扩大”“公司资力雄厚”可归纳出列强在华获得一系列特权、公司自身的优势。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与生产的集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海外殖民扩张的加剧;机器轮船的性能优势等。(2)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
31、二“轮船招商局集股开办以来,装运漕粮、军火、防军,莫不迅速藏事,历有成效”可归纳出转运漕粮、军火、防军;从近代化的角度可得出推动了交通近代化;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第二小问因素,可以从政府的政策扶植、近代化的优势、时局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资金、市场、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去进行归纳总结。(3)评价,从近代航运出现的时代背景、发展状况等角度去分析,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两个角度进行归纳。23.(1)原因:明治政府的推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铁路优越性被广泛认同;京滨之间易于修建铁路;预期经济效益高(人员往来密切)。(2)影响:推动铁路(交通)事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推动文明开化(改变思想观念);成为日本近代化的示范。【解析】本题考查日本京滨铁路的修建。(1)原因,由材料“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得出明治政府的推动;根据材料“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知识得出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根据材料绝大部分乘坐火车”得出铁路优越性被广泛认同;根据材料“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得出京滨之间易于修建铁路;根据材料“商贾甚多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得出预期经济效益高(人员往来密切)。(2)影响,根据“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并结合所学得出推动铁路(交通)事业发展,成为日本近代化的示范;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