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静附政治期末备考关键词句和并列知识必修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是由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决定的。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4.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5.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
2、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6.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7. 特别提醒: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等同于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任何社会都是相同的;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变化的。 8. 特别提醒: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9.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10.注: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11.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
3、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2.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13.地主阶级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14.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15.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16.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注意: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17.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
4、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a.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 劳动人民布支付能力
5、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別企业内 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23.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2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6、说25.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26.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2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
7、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性
8、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五四运动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关系)7.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三个“新”): a.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b.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c.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1949年,中华人
9、民共和国的成立。9.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a.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1.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
10、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崭新的历史课题: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3.1982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4.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5.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
11、方位、多层次、宽领城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6.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7.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8.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9.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0.重要会议的的地位时间重大事件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
12、会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
13、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党的十九大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1.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
14、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5、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8.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是什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是要把握两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基本矛盾发生变化后,我们应该怎么办?(1)做到“三个牢牢”: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
16、初级阶段这个基本; 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5.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6.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的梦想。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
17、的指导思想。9.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3.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4.明确全面
18、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6.“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17.“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士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实
19、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0.在当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
20、学社会主义。21.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2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的灵魂。23.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4.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2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2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27.根本标准:一种社会形态代
21、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8.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9.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北师静附政治期末备考关键词句和并列知识必修一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22、2.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人的劳动)。3.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4.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5.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6.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8.以公有制为
23、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9.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0.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要性 why?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为国家建议、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11.公有制是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2.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
24、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4.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1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6.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1)
25、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2)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2)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注意:“看得见的手” 计划(宏观调控)。)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4.如何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求?(1)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健全
26、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2)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5.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表现特征顺口溜危害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商标侵权等。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盲目性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盲目决策一哄而起信息不灵,多赔少赚,一哄而上
27、,没有主见。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滞后性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农业多见)事后调节,浪费时间,耗费资源,农业多见。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重要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长处和优势: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3)
28、根本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4)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8.宏现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9.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内容: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税收货币政策的内容: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货币发行等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1.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
29、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意义)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須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4.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領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6.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30、7.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8.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9.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
31、体现。1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1.按劳分配的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2.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前提: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4.实现“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5.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地。6.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是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7.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的保障8.社会优抚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军烈属等9.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10.创业者应具备哪些素质?(1)最重要的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 (2)具备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3)具备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4)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11.消费者的要求: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1)即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智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2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