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朱自清朱自清目目 录录采莲图荷花作者简介走近朱自清走近朱自清 朱自清,生于朱自清,生于18981898年年1111月月2222日,日,卒于卒于19481948年年8 8月月1212日。原名自华,号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取秋实,取“春华秋实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楚辞辞卜居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中“自清自清”二字,改名二字,改名“朱自清朱自清”,字字“佩弦佩弦”。籍贯浙江绍兴,生于江。籍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宁。著名苏海宁。著
2、名诗人、作家、教授、民诗人、作家、教授、民主战士。主战士。 1898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16(181916(18岁岁)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03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我是 扬州人扬州人”。 19231923年发表长诗年发表长诗毁灭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震动当时的诗坛。 1925(271925(27岁岁)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291929年出版诗集年出版诗集踪迹踪迹。 19281928年出版散文集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19481948年年
3、8 8月病逝于北京。月病逝于北京。轶轶 事事 1929年年11月,与月,与朱自清朱自清一起生活了一起生活了12年的年的妻子武钟谦因病去世。留下三子妻子武钟谦因病去世。留下三子二女二女。1931年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留学英国,漫游欧洲。1932年年8月,与月,与陈竹隐陈竹隐女士在上海结婚。陈女士在上海结婚。陈是四川成都人,少先生是四川成都人,少先生7岁,毕业于北平艺岁,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为术学院,为齐白石齐白石、溥、溥西园西园的弟子,工书的弟子,工书画,善度曲。婚后育有二子一女。画,善度曲。婚后育有二子一女。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18981948)主要作品有:主要作品有:雪朝雪朝(诗
4、集)(诗集)19221922,踪迹踪迹(诗与散文)(诗与散文)19241924,背影背影(散文集)(散文集)19281928,欧游杂记欧游杂记(散文集)(散文集)19341934。散文名篇散文名篇春春、绿绿、背影背影、威尼斯威尼斯、匆匆匆匆荷塘月色荷塘月色(1927.71927.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背景相关图片 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荷塘月色题解:题解: 荷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色:月光。点明了
5、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整体把握1、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46段显然是文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的缘由
6、。7-97-9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第一部分(第1313段)写段)写“观荷缘起观荷缘起”(情)(情) 第二部分(第第二部分(第4646段)写段)写“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景)(景) 第三部分(第第三部分(第7979段)写段)写“月下遐思月下遐思”(情)(情) 2 2、综合、归纳。、综合、归纳。 家小径小径求宁静求宁静不宁静不宁静得宁得宁静静出宁静出宁静小径小径明线:游踪明线:游踪( (外结构)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
7、构)暗线:情感(内结构)出家门出家门踱小路踱小路观荷塘观荷塘赏四赏四周周不宁静不宁静寻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得宁静失宁失宁静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喜悦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现实现实带门带门出去出去走在走在路上路上月下月下荷塘荷塘塘上塘上月色月色江南江南旧俗旧俗推门推门进来进来塘的塘的四周四周颇不颇不宁静宁静淡淡淡淡喜悦喜悦淡淡淡淡哀愁哀愁淡淡淡淡喜悦喜悦淡淡淡淡哀愁哀愁无限无限慨叹慨叹惦记惦记江南江南无法无法回避回避幽雅幽雅宁静宁静朦胧朦胧 讲读第一段讲读第一段:(一)指名朗读。(一)指名朗读。(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
8、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第一句是全文的是全文的“文眼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旋律,在全曲中回荡。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下问题: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下问题:(1)、给本段拟个小标题:给本段拟个小标题: 月色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2 2)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的? ? 有何特点有何特点? ?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
9、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荷波和流水。 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态后动态。 (3)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荷塘荷塘 曲曲折折曲曲折折 用叠词,突出广度用叠词,突出广度荷叶荷叶 田田田田 用叠词,突出密度,繁盛茂密。用叠词,突出密度,繁盛茂密。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用比喻,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荷花荷花 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
10、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洁净、纤尘不染的美质美人,比喻,洁净、纤尘不染的美质荷香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荷波荷波 闪电,比喻,突出快速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凝碧,以静写动流水流水 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博喻
11、:即用一连串的喻体,从博喻:即用一连串的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描绘、说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对本体极力铺明同一个本体,对本体极力铺排渲染。排渲染。月下的荷月下的荷塘塘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 (通感) 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 脉脉静静(实)(实)动动(虚虚)素淡素淡 宁静宁静( ) ( )( ) ( ) ( )荷叶荷叶荷花荷花荷香荷香荷波荷波流水流水(4 4)本段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月下荷塘图,本段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月下荷塘图,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其妙处?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这段描写,作者从荷叶写到荷花这是静这段描写,作者从荷
12、叶写到荷花这是静态实写,再由荷香写到荷波是动态虚写,态实写,再由荷香写到荷波是动态虚写,最后写到脉脉的流水这是虚写映衬。作者最后写到脉脉的流水这是虚写映衬。作者的描写既有静,又有动;既有虚,又有实的描写既有静,又有动;既有虚,又有实,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写出了荷塘恬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写出了荷塘恬静和谐的美,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使地上和谐的美,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使地上的荷塘和空中的明月相映成趣,同现实以的荷塘和空中的明月相映成趣,同现实以及自己的心境形成对照。及自己的心境形成对照。 (5)这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总体特点是什这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么
13、?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素淡,宁静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本段表面上没有写月色,但处处都有月本段表面上没有写月色,但处处都有月色。色。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 1)给本段拟个小标题:给本段拟个小标题: 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上的月色 (2 2)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塘上的月色的? ?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3 3)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 “泻泻”,照应,照
14、应“月光如流水一般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中的“流流水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览无余的情景。 “ “浮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青雾”衬衬“月光月光”,表现了,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月光的朦胧、淡雅。 “ “洗洗”,“牛乳牛乳”的比喻承上文的比喻承上文“泻泻”字而字而来,一个来,一个“洗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欲滴。 “ “笼笼”,“梦梦”的比喻承上文的比喻承上文“浮浮”字而来字而来,一个,一个“笼笼”字表现
15、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4 4)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酣眠”比喻比喻什么?什么?“小睡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恰是到了好处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 “酣眠酣眠”比喻朗照,比喻朗照, “小睡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 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恰是到了好处”。(5)作者
16、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一个“画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作者的喜爱之情。(6)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运用了比喻与通感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
17、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相烘托,扩大了意境。(7)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上的月色( )( ) 月光月光 月影月影如流水如流水 静静地静静地泻泻薄薄的青雾薄薄的青雾浮浮起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乳中洗洗过一样,又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像笼
18、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像名曲虽是满月虽是满月, ,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实虚虚实实虚虚朦胧朦胧 和和谐谐赏析第六段荷塘四周1 1、作者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作者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怎样的特点?物?它们有怎样的特点? 写了树色、远山、灯光、蝉声、蛙声。写了树色、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写景的立足点是写树,描绘了淡月下树木写景的立足点是写树,描绘了淡月下树木繁多蓊郁,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繁多蓊郁,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 2 2、本段的写景手法,有哪些特色?、本段的写景手法,有哪些特色?浓淡相间
19、重重围住、树色、烟雾重重围住、树色、烟雾 浓墨渲染浓墨渲染远山、路灯光、蝉声、蛙声远山、路灯光、蝉声、蛙声 淡彩勾勒淡彩勾勒量词运用较好量词运用较好一片荷塘、一团烟雾、一带远山、一两点路一片荷塘、一团烟雾、一带远山、一两点路灯光灯光起到了丰富形象以及渲染诗情画意起到了丰富形象以及渲染诗情画意的作用。的作用。叶:叶: 田田田田上上静静1 1、月下荷塘、月下荷塘花:花: 多姿多姿香:香: 缕缕缕缕波:波: 凝碧凝碧素素淡淡宁宁静静动动2 2、塘上月色、塘上月色月光:月光: 泻泻青雾:青雾:浮浮洗洗叶花:叶花:月影:月影:和谐和谐朦朦胧胧和和谐谐(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侧面烘托)3 3、四周景
20、色、四周景色树色、树姿树色、树姿树梢、远山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缝、灯光蝉鸣、蛙声蝉鸣、蛙声静静清清幽幽热热闹闹动动下下问题探究 1 1、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基调。所谓“文眼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末。”散文有散文有“眼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隐现。 因为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心里颇不宁静”,才想
21、起荷塘,继而夜游,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荷塘。这个“文眼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关于朱自清心情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源于对蒋介石4.12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
22、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将成为一首耐读的耐读的朦胧诗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荷塘月色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艺术表现手
23、法艺术表现手法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1、通感本体本体喻体喻体原句原句相似点相似点荷叶 白花(荷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渺茫的歌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很相似月光下,白色荷 花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的星星相似渺茫的
24、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2、叠词的使用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 感,用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3、写景的特点 第一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此时的感情巧妙的融入到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之中,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第二,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动与静相互衬托,表现出各自不同
25、的美。 第三,抓虚实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所描绘出来的景物的特点就是“虚”。对眼前景物客观特点的描绘就是“实”归纳主旨归纳主旨 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 总结、扩展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
26、景物的、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新鲜作风。” ” 李广田李广田 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丽 郁达夫郁达夫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杨振声 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 余光中余光中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