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师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介绍 .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全册教材概况全册教材概况. . .实验教材与修改教材内容对比实验教材与修改教材内容对比实验教材修订教材一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一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二二乘除法的关系与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与运算律综合与实践:节约一滴水综合与实践:节约一滴水二二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和乘法运算律运算律综合与实践:制定乡村旅游计划综合与实践:制定乡村旅游计划三三确定位置确定位置三三确定位置确定位置四四三角形三角形四四三角形三角形五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综合与实践: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与实践: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调查五五小数小数
2、综合与实践:防灾小常识综合与实践:防灾小常识六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六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七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七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八八统计统计综合与实践:我们长高了综合与实践:我们长高了八八平均数平均数综合与实践:我们长高了综合与实践:我们长高了九九总复习总复习九九总复习总复习. .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安排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单单 元元小小 节节建议课时建议课时数与代数数与代数一、四则混合运算一、四则混合运算4 4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法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问题解决
3、;整理与复习便运算;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1212五、小数五、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数;整理与复习小数的近似数;整理与复习1414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问题解决问题解决4 4图形与几何图形与几何三、确定位置三、确定位置2 2四、三角形四、三角形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整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整理与复习理与复习7 7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探索规律平行四边形;梯形;探索规律5 5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
4、八、平均数八、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平均数5 5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制定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制定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九、总复习九、总复习5 5括号的由来和作用;著名的数学括号的由来和作用;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计算工具的演变家华罗庚;计算工具的演变数学文化数学文化. . 部分教学内容的变化部分教学内容的变化 1. 1.“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的主题图有变化,在这里不再的主题图有变化,在这里不再出现出现“整除整除”概念;删去概念;删去“探索规律探索规律”一节,本册一节,本册“探索规律探索规律”内容为内容为“图形与几何图形与几何”。
5、2. 2.变更了变更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中,关于小中,关于小数点向左移动(缩小)的说法。数点向左移动(缩小)的说法。 3. 3.删去删去“生活中的小数生活中的小数”小节名,把这节中的两道例题修改小节名,把这节中的两道例题修改后放在后放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中做例中做例4 4、例、例5 5。 4. 4.“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增加了主题图,将原例增加了主题图,将原例4 4改为例改为例3 3,增加增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节。一节。 5. 5. 将原来第八单元将原来第八单元“统计统计”的单元名改为
6、的单元名改为“平均数平均数”,并调,并调整了该单元的内容。整了该单元的内容。 6. 6. 调整了调整了“三角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的认识。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各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各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知识基础与发展方向知识基础: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方法,认识小括号,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发展方向: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整个运算教学,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等. . .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没有括号的三步;没有括号的三步;有小括号的三步;有小括号的三步;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三步。既有小括
7、号,又有中括号的三步。. .例例2 2,有小括号的三步,有小括号的三步例例1 1,没有括号的三步,没有括号的三步先算每天做多少个,再算先算每天做多少个,再算7 7天一共天一共做多少个,最后算还剩多少个。做多少个,最后算还剩多少个。从生活实际引入,在解决问题中从生活实际引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 .例例4 4,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三步,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三步1.1.认识中括号;认识中括号;2.2.讲解运算顺序。讲解运算顺序。例例3 3,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可以同时完成,也可以分步完成。可以同时完成,也可以分步完成。. .“凑凑2424”的扑克游戏,对于提高学生的
8、计算能力、思维能的扑克游戏,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可在课内玩,也可在课外玩。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可在课内玩,也可在课外玩。. . .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1.1.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2.2.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3.3.简便运算简便运算(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运用)4.4.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5.5.简便运算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及简便运算问题解决问题解决1.1.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相遇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相遇问题2.
9、2.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两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两步)解决的简单问题解决的简单问题3.3.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三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三步)解决的简单问题解决的简单问题. .知识基础和发展方向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基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发展方向:发展方向:. .体会乘除法的关系体会乘除法的关系 1. 1.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 2. 2.分清各个数在算式中的名称;分清各个数在算式中的名称; 3. 3.根据算式,讨论得出乘除法的根据算式,讨论得出乘除法的关系。关系。注意:注意: 1. 1.告知学生告知
10、学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2.举例说明举例说明“0 0不能做除数不能做除数”。如。如5 50 0不可能得到商,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 0相乘得到相乘得到5 5。0 0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 0相乘都的相乘都的0.0. .删去了删去了“整除整除”. . 1. 1.根据情景列式解决问题;根据情景列式解决问题; 2. 2.启发学生写出有这种规律的算启发学生写出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式。 3. 3.观察得出乘法交换律;观察得出乘法交换律; 4.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11、表示乘法交换律,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培养符号换律,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培养符号意识。意识。5.5.用字母表示出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出乘法交换律。例例1 1,探索乘法交换律,探索乘法交换律. . 1. 1.根据情景列式解决问题;根据情景列式解决问题; 2. 2.通过多题的演算得出乘法结通过多题的演算得出乘法结合律;合律; 3. 3.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例例2 2,探索乘法结合律,探索乘法结合律. .引导学生先观察算式形式(连乘)和数据特征。引导学生先观察算式形式(连乘)和数据特征。例例3 3,运用交换律和,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便运算结合律的简便运算. . 1. 1.根
12、据情景列式解决问题;根据情景列式解决问题; 2. 2.通过多题的演算得出乘法分通过多题的演算得出乘法分配律;配律; 3. 3.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例例4 4,探索乘法分配律,探索乘法分配律. .例例5 5,运用分配律的简,运用分配律的简便运算便运算. .例例1 1,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相,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相遇问题遇问题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新增)析数量关系(新增). .例例3 3,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三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三步)解决的简单问题解决的简单问题例例2 2,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两步)解,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两步)
13、解决的简单问题决的简单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进行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进行验算,积累经验,养成习惯验算,积累经验,养成习惯. . .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1.1.明确行和列的含义明确行和列的含义2.2.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3.3.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4.4.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两个物体的位置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两个物体的位置. .知识基础与发展方向基础知识:生活经验,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发展方向:“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
14、置”和在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 .例例1 1,明确行和列的含义,明确行和列的含义( (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到方格图上的位置方格图上的位置) )例例1 1的层次:的层次:1.1.呈现在班级座位示意图中小红呈现在班级座位示意图中小红的位置;的位置;2.2.抽象到小红的位置可以用方格抽象到小红的位置可以用方格中的点来表示。中的点来表示。 情境图的意图:让学生体会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情境图的意图:让学生体会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即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即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据;
15、明确竖排叫做据;明确竖排叫做“列列”,横排叫做,横排叫做“行行”,将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规定相融合;统一经验与数学规定相融合;统一“列列”“”“行行”的顺序及方向,的顺序及方向,明确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或从明确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或从下往上)数。下往上)数。. .例例2 2,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位置认识数对,明确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方法。认识数对,明确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方法。. .1.1.明确走的方向(向东)明确走的方向(向东)2.2.明确每分走的米数等于每格的边长;明
16、确每分走的米数等于每格的边长;3.3.明确学校在几列几行;明确学校在几列几行;4.4.用数对表示。用数对表示。例例3 3,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1.1.明确各自的方向;明确各自的方向;2.2.理解速度相同;理解速度相同;3.3.直接用数对表示(不再提示直接用数对表示(不再提示“几列几行几列几行”)例例4 4,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两个物体的位置,结合方向用数对表示两个物体的位置. . 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主题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主题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些物体上有三角
17、形?”激发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6 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是180180。 7 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认识三角形认识三角形高高三边的关系三边的关系内角和内角和按边分类按边分类按角分类按
18、角分类. .知识基础与发展方向生活经验,三角形的直观认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性质知识基础:知识基础:发展方向:发展方向:. .例例1 1,认识三,认识三角形角形(观察、(观察、抽象)抽象)例例2 2,认识三角形的高,认识三角形的高(操作)(操作)注意:一是注意:一是帮助学生理帮助学生理解解“围成围成”的意思;二的意思;二是对于三角是对于三角形只给出描形只给出描述性的概念述性的概念。变化:变化:1.1.删去三角形的稳定性;删去三角形的稳定性;2.2.高,由折变为画。高,由折变为画。. .例例4 4,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80 (操作、交流)(操作、
19、交流)例例3 3,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操作、交流)(操作、交流). .增加:增加:三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三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步骤:步骤: 观察观察探究探究概括。概括。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两个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看第三个角来进行分类。锐角,看第三个角来进行分类。例例1 1,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角形、钝角三角形. .例例2 2,认识等腰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操作:折)(操作:折)由由“叫做叫做”改为改为“是是”。删去删去“等边三角形的等边三角形的3 3个内角个内角都是都是6060”。例例3 3,认识等边三角形,
20、认识等边三角形(操作:折、剪)(操作:折、剪). .1 1适度把握本册关于适度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
21、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的过程中提高能力。2.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让他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何图形
22、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念。3.3.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 .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读写法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大小比较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小数点移动生活中的小数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近似值小数的近似值. .知识基础与发展方向知识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发展方向:小数四则运算小数问题解决. .知识概述:小数的产生知识概述:小数的产生由上到下,从熟悉到陌由上到下,从熟悉到陌生,从旧知到新知。生
23、,从旧知到新知。数形结合说明小数实质数形结合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表示形式。例例1 1,认识两位小数,认识两位小数. .数形结合说明小数实质上是数形结合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小数的意义(描述性)小数的意义(描述性)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数位顺序表例例2 2,认识三位小数,小数的,认识三位小数,小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意义及计数单位. . 注意强调:整数部分是注意强调:整数部分是0 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零”;小数部分有几个小数部分有几个0 0就读出几个零。就读出几个零。 不要
24、忽视小数的写法。以老师念,学生写等方式教学写小不要忽视小数的写法。以老师念,学生写等方式教学写小数的内容。数的内容。例例3 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 .通过让学生判断通过让学生判断0.30.3和和0.300.30是否是否相等,从换算成相等,从换算成“角角”和和“画画图图”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小数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性质。的性质。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大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大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一个小数增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加位数或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0 0的小数化简。的小数
25、化简。例例1 1,探究小数的性质,探究小数的性质例例2 2,小数的性质的应用,小数的性质的应用. .给出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给出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用三组数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用三组数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的方法:的方法:1.1.先比较整数部分;先比较整数部分;2.2.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分位;3.3.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比较百分位。最后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后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总结。进行总结。例例3 3,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 改变了改变了“扩大扩大倍倍”“”“缩小缩小倍倍”的说法。的说法。 “ “扩大扩大倍倍”与与
26、“缩小缩小倍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 a扩大扩大n n倍,应是倍,应是a+naa+na倍,而不是倍,而不是nana。也有。也有人认为:人认为:“倍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将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将“扩大扩大倍倍”“”“缩小缩小倍倍”修改为修改为“扩大到扩大到倍倍”“”“缩小到缩小到分之分之一。一。”例例
27、1 1,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的变化规律. .例例2 2,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应用数大小变化的应用(扩大)(扩大)例例3 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应用数大小变化的应用(缩小)(缩小). .例例4 4,单名数的改写,单名数的改写例例5 5,复名数的改写,复名数的改写 要引导学生归纳名数改写得的法:首先,要分清是低要引导学生归纳名数改写得的法:首先,要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
28、决定怎么计算。其次,要清楚两个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怎么计算。其次,要清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100100还是还是10001000。最后,根据上述两个。最后,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右移动,移动几位。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右移动,移动几位。.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保留整数求近似值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求近似值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到百分位例例1 1,利用,利用“四舍
29、五入四舍五入”法求小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数的近似值.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体会平行四边对边(体会平行四边对边相等,以及形易变形相等,以及形易变形、不稳定的性质)、不稳定的性质)例例1 1,认识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例例2 2,体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体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改折高为画高改折高为画高例例3 3,认识,认识“高高”和和“底底”. .(从(从“实物实物”抽象出梯形。抽象出梯形。 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比,发现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比,发现共同点都是四边形,不同点是共同点都是四边形,不同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
30、行”。)。)例例1 1,认识梯形,认识梯形例例2 2,认识等腰梯形,认识等腰梯形. .例例1 1,4 4个一组的循环规律个一组的循环规律例例2 2,数形结合的等差规律,数形结合的等差规律. . .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加法、减法、加法运算律的应用问题解决:小数加减混合、连减(小括号)问题解决:小数加减混合、连减(小括号). .知识基础与发展方向知识基础:一位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发展方向:小数混合运算问题解决. .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有意不给出计算过程
31、,上是相通的。有意不给出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刻意引导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仍是从解决问题入手。仍是从解决问题入手。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例例1 1,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例例2 2,小数减法,小数减法. .(1 1)
3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用。(2 2)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例例3 3,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例例2 2,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连减、小括号(连减、小括号) )例例1 1,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加减混合(加减混合) ). . .知识基础和发展方向知识基础:分类、数据收集整理,简单的统计活动及简单的统计分析发展方向:统计
33、图、统计表. .统计全册教科书安排情况册序册序内内 容容一下一下分类与整理:感受分类的思想与方法分类与整理:感受分类的思想与方法二下二下收集与整理: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与整理: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三下三下简单统计活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雏形简单统计活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雏形四下四下平均数: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平均数、条形统计图五下五下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六下六下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 一下一下. . 二下二下. . 三下三下. . (引发学生对学习(引发学生对学习“平均平均数数”的需求。)的需求。)例1,初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其求法. .凸显平均数凸显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
34、代表作为一组数据代表”的应用价值。的应用价值。发现平均数可以是这组数据中的发现平均数可以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以不是。数,也可以不是。对一组数据的对一组数据的“代表代表”的理解,的理解,还需注意:这里的还需注意:这里的“平均数平均数”可以作可以作为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一组数据的代表”,但可以作为,但可以作为代表数的不仅是代表数的不仅是“平均数平均数”。例2,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其求法. .例例3 3,利用平均数解,利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例1 1,认识统计表,认识统计表(由单式到复式)(由单式到复式)特别要注意表头的设计特别要注意表头的设计. .例例2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由单式到复式)(由单式到复式). .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1.1.将将“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由原来由原来的的2 2个页面调整为个页面调整为1 1个页面。个页面。2.2.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可操作性。题,增强可操作性。3.3.设置了设置了“活动拓展活动拓展”栏目。栏目。. . . . .数学文化数学文化. .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