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先说四个问题先说四个问题中职课程的两大特点中职课程的两大特点中职课程改革的动因中职课程改革的动因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设置2我们可以没有教科书我们可以没有教科书我们也可以没有专业我们也可以没有专业我们绝对不能没有课程我们绝对不能没有课程课程始终是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始终是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我知道了,不学点我知道了,不学点新东东还咋混啊!新东东还咋混啊!31.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多元化的多元化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够用的理论知识够用的理论知识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沟通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沟通能力、协调
2、能力、学习领悟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学习领悟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态度、情感目标态度、情感目标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NO1NO1中职课程的两大特点中职课程的两大特点42. 2.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多元化的多元化MESMES课程模式课程模式CBECBE课程模式课程模式“双元制双元制”课程模式课程模式BETCBETC课程模式课程模式“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课程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教学”课程模式课程模式工作岗位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工作岗位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共同共同理念理念:围绕围绕工作过程开发课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使职业教育程,
3、使职业教育课程与工作过程课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旨在更好对接,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业能力职业职业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解决某类问题的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高度模式模式5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是中职课程改革的现实动因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是中职课程改革的现实动因追求课程的职业性是中职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追求课程的职业性是中职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这课怎么教这课怎么教NO2NO2中职课程改革的动因中职课程改革的动因6只有当个体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时,只有当个体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真
4、正的学习才会发生。知识只有在与实践情境的联系中才有意义知识只有在与实践情境的联系中才有意义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吧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吧中职课程的三性:中职课程的三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最常见课程定义是最常见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学习的进程”,简称,简称“学程学程”。7课程课程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科目课程即活动课程即活动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即计划课程即计划对对“课程课程”的几种理解的几种理解NO3NO3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美国当代教育理论家美国当代教育理论家课程涵义的扩充:课程涵义的扩充:横向扩充:课程是一
5、个由教师、学生、课程资横向扩充:课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课程资源和教学情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源和教学情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古德莱德(古德莱德(GoodladGoodlad)将课程纵向)将课程纵向划分为理想课程、正规课程、领悟划分为理想课程、正规课程、领悟课程、观察课程、课程、观察课程、 体验课程体验课程8传统课程的基本涵义:给学生提供哪些学习内容传统课程的基本涵义:给学生提供哪些学习内容和让学生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学习这些内容。和让学生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学习这些内容。理想课程理想课程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设计或研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设计或研制出来的课程;制出来的课程;正规课程正规课程国家或学校设置的在学校教学
6、国家或学校设置的在学校教学计划中列出的课程;计划中列出的课程;领悟课程领悟课程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实施的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实施的课程;课程;观察课程观察课程我们所能观察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在课堂中实际实施的课程;到的在课堂中实际实施的课程;9体验课程体验课程学生领悟并作出反映的课程。学生领悟并作出反映的课程。10简单地理解:简单地理解:第一层课程类似于课程标准;第一层课程类似于课程标准;第二层课程类似于课程内容,类似于教材;第二层课程类似于课程内容,类似于教材;第三层课程是教师的课程备课笔记、讲稿和第三层课程是教师的课程备课笔记、讲稿和教案;教案;第四层是课程实施第四层是课程实施( (讲课讲课)
7、 );第五层是课程结果。第五层是课程结果。动态扩充:课程应该是流动的、鲜活的、富动态扩充:课程应该是流动的、鲜活的、富有生命的。有生命的。11职业教育的课程反映社会需求,强职业教育的课程反映社会需求,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12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设置NO4NO4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课程体系符合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课程体系符合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课程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所起的主要支撑或促进作养成所起的主要支撑或促进作用,且与前
8、后续课程衔接得当。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13课程的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与作用课程应根据培养方案中的总体设计思想,明确该课课程应根据培养方案中的总体设计思想,明确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不能清晰地描述该如果不能清晰地描述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它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它课程对该课程的支撑、课程对该课程的支撑、关联等作用,就很难将该课程开发到位。关联等作用,就很难将该课程开发到位。14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求:要求:思想对路、定位准确思想对路、定位准确思想思想职业教育的理念与思路职业教育的理念与思路定位定位逻辑起点、
9、专业定位、课程定位逻辑起点、专业定位、课程定位逻辑起点逻辑起点产业(行业)、职业及岗位需求产业(行业)、职业及岗位需求 专业定位专业定位行业、职业及岗位细分中找准位置行业、职业及岗位细分中找准位置课程定位课程定位职业能力、岗位任务及真实的工作过职业能力、岗位任务及真实的工作过程中找准课程定位(作用)程中找准课程定位(作用)1. 1.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体系、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要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体系、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15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是是编写教材和是编写教材和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检查学生学业成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
10、学质量的重要准则。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一一. . 教学大纲的概念教学大纲的概念16教学大纲以纲要(关键要点)的形式规定了课程教学大纲以纲要(关键要点)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说明说明本文本文附录附录教学大纲的形式结构教学大纲的形式结构 大纲的说明部分阐述开设本门课程的大纲的说明部分阐述开设本门课程的 意义,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意义,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 导思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导思想,提出教学内
11、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依据,以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特别是对教学中困难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提出特别是对教学中困难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建议。17说明说明18 大纲本文是对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作的大纲本文是对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作的 规定,是大纲的主体部分,反映教学规定,是大纲的主体部分,反映教学 内容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内容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本文本文大纲本文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法的特点大纲本文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法的特点,顺序排列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顺序排列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一般以篇、章、节
12、、目等,编制成严密的教学体一般以篇、章、节、目等,编制成严密的教学体系。系。在大纲本文中规定着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在大纲本文中规定着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分量,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分量,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映课程 学术观点以及教学深度、重点和难点。学术观点以及教学深度、重点和难点。19大纲本文还把该课程的实验、实习和其他作业做大纲本文还把该课程的实验、实习和其他作业做了规定;介绍各篇章的教科书、参考书或其他参了规定;介绍各篇章的教科书、参考书或其他参考资料和文献,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考资料和文献,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 列举各种教学参考书和资料。列
13、举各种教学参考书和资料。20附录附录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形式结构形式结构说明说明本文本文附录附录2. 2.教学大纲是选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制订授课计教学大纲是选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制订授课计划、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的依据。划、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的依据。21教学大纲是讲授大纲,也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教学大纲是讲授大纲,也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生能力的纲要。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合乎逻辑的构架,是教学顺序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合乎逻辑的构架,是教学顺序、教学工作的指南,是该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反映、教学工作的指南,是该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反映。22规定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
14、作用规定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提出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并分提出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并分列讲授课、习题课、实验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列讲授课、习题课、实验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的教学时数的分配。等的教学时数的分配。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233. 3.制订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制订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一)符合教学
15、计划的要求 24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选择的教学内容中的具体体现,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这是课程定位问这是课程定位问题,很重要的哦!题,很重要的哦!制订教制订教学大纲学大纲首先要考虑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首先要考虑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任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课位和任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课程的作用以及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程的作用以及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的和要求。1 1(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 25因教学大纲以学科因教学大纲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的科学体系为基础制订教制
16、订教学大纲学大纲2 2必须保持科学体系自身的基必须保持科学体系自身的基本逻辑系统和完整性本逻辑系统和完整性(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 26学科是教师进行学术活动的平台学科是教师进行学术活动的平台专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平台专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平台制订教制订教学大纲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时,过分强调学科的选择教学内容时,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而影响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系统性而影响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教学法的要求,或片面强调专业和教学法的要求,或片面强调专业需要而任意割裂或舍弃学科的有机需要而任意割裂或舍弃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不对的。组成部分都是不对的。3 3(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
17、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 27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其严谨的科学体系,同一专业的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其严谨的科学体系,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牵涉的知识范围往往交叉。为保证科学体系各门课程,牵涉的知识范围往往交叉。为保证科学体系的完整性,不可能绝对避免重复。因此编制教学大纲时的完整性,不可能绝对避免重复。因此编制教学大纲时,要从教学计划全局出发,明确课程内容的分工。,要从教学计划全局出发,明确课程内容的分工。要遵循教学计划整体扰化的原则要遵循教学计划整体扰化的原则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是互相联系的,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是互相联系的,对课程既要注意相互衔接,又要避对课程既要注意相互衔接,又要避免重复或遗漏免重复或
18、遗漏制订教制订教学大纲学大纲4 4(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一)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 28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与配合,尽可能依据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与配合,尽可能依据教学法要求,对重复部分进行技术处理,如从不同教学法要求,对重复部分进行技术处理,如从不同角度阐述,或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协调安排,一些课角度阐述,或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协调安排,一些课程作为重点,其他课程仅为一般地提到为止,不展程作为重点,其他课程仅为一般地提到为止,不展开论述。开论述。 29(二)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二)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实际的原则30所列论点应是经过科学检所列论点应是经过
19、科学检验,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验,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方法论应符合唯物辨证法方法论应符合唯物辨证法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1 1(二)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的方法一定是理性的方法,理性方法的不仅包括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一定是理性的方法,理性方法的不仅包括科学的方法。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31要体现知识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要体现知识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所提出的纲要应便于教材的叙述所提出的纲要应便于教
20、材的叙述要反映研究范畴的现象、事实要反映研究范畴的现象、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发展过程和规律的认识发展过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2 2(二)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3 3重视理论传授,重视实践训练,使重视理论传授,重视实践训练,使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形式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形式在相应学科教学大纲中占重要地位在相应学科教学大纲中占重要地位编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编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一致则,坚持理论与实践一致观点与材料统一观点与材料统一(二)体现科学性与思
21、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3(三)结合学科体系和教学法特点,建(三)结合学科体系和教学法特点,建立严谨的科学体系立严谨的科学体系 34教学大纲的科学体系不教学大纲的科学体系不完全等同于学科体系完全等同于学科体系要建立在该学科的学科体系基础要建立在该学科的学科体系基础上,符合学科体系内在逻辑结构上,符合学科体系内在逻辑结构在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时,必在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教学原则,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教学原则,考虑教学法的要求。考虑教学法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比较系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学科结构体系统
22、的学科结构体系编制教编制教学大纲学大纲1 1(三)结合学科体系和教学法特点,建立严谨的科学体系(三)结合学科体系和教学法特点,建立严谨的科学体系 注意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注意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和灵活性,以建立优化的科学结构。性和灵活性,以建立优化的科学结构。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关注到知识纵向跨度;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关注到知识纵向跨度;也要关注到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扩展学生也要关注到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的知识视野,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5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照顾到学科结构的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照顾到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和课程间的优化组合整体
23、优化和课程间的优化组合处理好学科内部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理处理好学科内部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编制教编制教学大纲学大纲2 2(三)结合学科体系和教学法特点,建立严谨的科学体系(三)结合学科体系和教学法特点,建立严谨的科学体系 36(四)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保持先进性(四)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保持先进性37教学大纲相对稳定,才能保证稳定的教学质量。教学大纲相对稳定,才能保证稳定的教学质量。教学大纲也要保证教学大纲也要保证 “ “先进性先进性”,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因此教学大纲的编制要不断更新内容。因此教学大纲的编制要不断更新内容。 不论更
24、新教学内容,或补充新的内容,都应当从教学的目不论更新教学内容,或补充新的内容,都应当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的任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38对职业教育现在的对职业教育现在的课程课程建设建设,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体现课程建设的要求建设的要求。必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建设建设理念的表现形式。理念的表现形式。39 “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
25、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教 育育 部部 文文 件件教高教高200616200616号号课程标准是规定课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程性质
26、、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件40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根据学科体系、内根据学科体系、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要容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性文件文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4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详细建议等几部分阐述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学生学习的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在课程在课程建设建设中,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专业中,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应当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培养目标
27、应当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两者不两者不是一回事是一回事42二二. .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清末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清末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课课程标准的雏型。程标准的雏型。光光绪绪载载湉湉187119081871190819121912年年 1 1月月1919日日,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的中华民国教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育部公布普通教育
28、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和普通教育暂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约标准一词沿用约4040年。年。 43蔡元培(蔡元培(18681868年年19401940),革命家、),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总长,19161916年至年至1927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开长,开“学术学术”与与“自由自由”之风之风44课课程程标标准准结结构构总纲总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规定专业培养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课程课程的设置的设置(课程功能)、(课程功能)、教教学时数学时数安排安排和教学和教学规范规范等。等。课
29、程标准规定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课程的教学目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和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低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低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1. 1.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的结构2.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作用和一般的作用和一般要求要求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作用:的作用:45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过程过程教学教学评估评估考试命题考试命题依据依据教学教学管理管理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基础基础46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一般的一般要求要求应体现应体现专业对专业对学生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
30、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NO:1NO:147要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要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价值观;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NO:2NO:2课程标准是课程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这一建设这一
31、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枢纽。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枢纽。三三.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的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48确确立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现在课程标准之中。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价值观三位一体三位一体课程目标课程目标49具体表现在:具体表现在:相同点:两者都是相同点:两者都是规范规范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都是是根据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是人才培养是人才
32、培养实施过程的体现实施过程的体现。根据根据人才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养方案制订规范规范教学的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过程的体现过程的体现相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针对的主体不同:)针对的主体不同:50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突出教师突出教师“教教”, ,主体是教师主体是教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针对教、学、评的内容针对教、学、评的内容、方法、尺度等的把握、方法、尺度等的把握主体是学生主体是学生(2 2)课程目标重点不同:)课程目标重点不同:5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教
33、学大纲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重点重点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结果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结果重点重点(3 3)关注焦点不同:)关注焦点不同:5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按大纲编写,施教按大纲进行教材按大纲编写,施教按大纲进行关注关注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学习过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学习过程、教与学的效果评价等教与学的效果评价等关注关注在课程的在课程的教学教学安排上,安
34、排上,课程标准只提出原则性的教课程标准只提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建议,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学和评价建议,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配等具体内容。而重点是。而重点是体现体现专业对专业对学生学习学生学习该该课课程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如设计(机械设计、程序设计、艺术设计等)设计(机械设计、程序设计、艺术设计等)课程课程目标包括目标包括设计设计素养、素养、设计设计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设计设计思考、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要求要求。53
35、(4 4)教学效果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学效果的价值取向不同:54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指导,强调理论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指导,强调理论分析、公式或结论产生过程的推导,分析、公式或结论产生过程的推导,立足于知识的传承立足于知识的传承关注关注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学生经过某项目、情境、课题等的对学生经过某项目、情境、课题等的学习或训练后,各方面学习结果的行学习或训练后,各方面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立足于知识的应用,考评和为描述。立足于知识的应用,考评和将知识与技术转化能力、技能的效果将知识与技术转化能力、技能的效果关注关注(5 5)教学教学
36、要求不同:要求不同:55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了解、理解、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应用应用要求要求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同时强调同时强调“经历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体会了体会了什么什么”? ?“感受了什么感受了什么”? ?要求要求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
37、动学习方式。56(6 6)教学教学标准不同:标准不同: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和评价教材、教学和评价的上限的上限要求要求;教材、教材、教学教学及及评价不能突破,突破评价不能突破,突破超纲超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严格控制的、影响是直接的、严格控制的、刚刚性的性的规定规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对教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规定规定
38、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又又一重要区别。所以它一重要区别。所以它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指导性的、弹性的。57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阶段学生所重视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基本标准的刻画应达到基本标准的刻画对对教学教学实施过程提出建设性实施过程提出建设性意见意见不硬性规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与不硬性规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这这给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给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空间
39、,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环境。环境。(师本课程、师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出(师本课程、师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出现有了前提,课程建设有校本特色、师本特色现有了前提,课程建设有校本特色、师本特色)584.课程标准的基本架构及描述课程标准的基本架构及描述课程标准(单门课程)的结构框架随课程性质(文课程标准(单门课程)的结构框架随课程性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验、专题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验、专题实训、实习等)、采用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实训、实习等)、采用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案例式、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手段与方项目式、案例式、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手
40、段与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但基本要素基本相同。法的不同而不同,但基本要素基本相同。5960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通常有: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通常有:前言前言(总纲)(总纲)课程课程目标目标内容内容标准标准实施实施建议建议附录附录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方案一(一般课程)方案一(一般课程)一、前言: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思考了一、前言: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思考了哪些问题)、目的、课程性质与任务、哪些问题)、目的、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职业面向、课程培养能力分解、课课程职业面向、课程培养能力分解、课程标准制订依据、参考文献等。程标准制订依据、参考文献等。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二、课程目标:总体
41、目标和具体目标三、课程内容:课程单元或学习情景、三、课程内容:课程单元或学习情景、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四、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教学建议、四、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教学建议、案例或项目参考实例说明等案例或项目参考实例说明等五、课程评价:课程考核及实施五、课程评价:课程考核及实施六、教材编写、选用与使用建议:教材六、教材编写、选用与使用建议:教材编写原则和教材选用、使用建议编写原则和教材选用、使用建议七、附录:国家职业标准、参考书目、七、附录:国家职业标准、参考书目、网络资源、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等。61课程标准的两个参考方案:课程标准的两个参考方案:方案二(项目课程)方案
42、二(项目课程)一、标题一、标题二、适用对象二、适用对象三、课程性质与定位三、课程性质与定位四、学分与参考课时四、学分与参考课时五、课程目标五、课程目标六、设计思路六、设计思路七、内容标准与考核七、内容标准与考核实施实施八、实施建议八、实施建议九、教学条件九、教学条件十、教学评价十、教学评价十一、附录十一、附录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便于理解,可操作的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便于理解,可操作的行为行为动词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描述。观三方面进行描述。62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发展
43、性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主要用于对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知识与技能能”目标领域的目标领域的描述描述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对对“过程与方过程与方法法”、“情感态度与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值观”等目标领域的等目标领域的描述描述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和和体验性目标都体验性目标都要要以便于以便于理理解、便于操解、便于操作的作的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来来描述描述。确立体验性目标,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不确立体验性目标,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不同同之处之处。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
44、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标准提出的的发展性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性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空间。6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陈述方法:中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陈述方法: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一般采用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一般采用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陈述法,具体有两种方式:具体有两种方式:结果性目标方式:即学习结果是什么,采用的行结果性目标方式:即学习结果是什么,采用的行为动词是明确、可测量、可评价的。该方式主要用为
45、动词是明确、可测量、可评价的。该方式主要用于知识、技能于知识、技能 可结果化的课程目标;可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采用的行为动词受、体验或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采用的行为动词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64后一种方式通常用于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后一种方式通常用于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行为目标陈述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即行为目标陈述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例:例:学生
46、学生在在5 5分钟内分钟内独立独立完成完成用示波器用示波器测量某放大测量某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器的输出电压。65行为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表现程度66行为目标中不同水平的行为目标中不同水平的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和和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一般表述:行为动词一般表述:67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知识识目目标标了解水平了解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知识再认或回忆;识别、辨知识再认或回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描述、选出、举例、列举、描述、选出、举例、列举、说
47、出、背诵、辨认、回忆、说出、背诵、辨认、回忆、复述、识别、再认等。复述、识别、再认等。知知识识目目标标理解水平理解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等。解释、说明、阐明、比较、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把握,判断、区别、提供、把握,转换、猜测、预测、估计、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68技技能能目目标标模仿
48、水平模仿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改等。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例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证、临摹、扩展、缩写等。技技能能目目标标独立操作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包括独立完成操作;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试验等。69技技能能目目标标迁移水平迁移
49、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的适用性等。联系、转换、灵活运用、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经历、反应和领悟的行为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经历、反应和领悟的行为动词一般表述:词一般表述:70体体验验性性目目标标经历经历(感受感受)水平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包括独立从事或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建立感性认识等。经历、感受、参加、
50、参与、尝试、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71体体验验性性目目标标反应反应(认同认同)水平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包括在经历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反应等。等。遵守、拒绝、认可、承认、接受、同意、遵守、拒绝、认可、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