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七 文段组合型语用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是高考试卷中“最灵活”的一个版块,该版块是公认的“高考试验田”,题型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历年来常考常新。2018年高考首次出现“1拖3”试题,2019年、2020年、2021年高考延续这一考查方式,而且2021年高考在“1拖3”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出现了“1拖2”试题。这类题以语段材料为载体,以情境化设题为主要命题方式。就考点来说,词语、病句和连贯历久弥新,标点与修辞成为亮点,压缩与变换句式重新火热。考情分析 1.选材特点:“1拖3”试题和“1拖2”试题的选材多种多样,注重传统文化材料和科学类材料,生活化倾向比较明显,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增强文
2、化自信,提高科学素养。 2.命题特点:命题思路更加清晰开阔,命题形式更加灵活,可能会进一步组合其他考点进行考查,考试难度不断变大,情境化设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逐步增强。 3.备考指导:平常心对待考点的变化。考点变化频繁,需要以常考考点为复习基础,兼顾其余考点,不能忽视扩写、仿写等考点的复习。强化对考点的精深理解。如2021年新高考卷第20题要求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关注常规考点新变化。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21题考查压缩语段,但加入“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的要求,突出对句式和逻辑关系的考查,试题的综合性提高。关注热点材料。多搜集有关社会民生、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热点材料,丰富材料
3、储备。关注新高考题型,如2020年新高考已考修辞,2021年全国甲卷“1拖2”试题就考了修辞。 4.答题策略:(1)根据语段表达方式的特点,整体梳理语段。“1拖3”试题和“1拖2”试题的材料多是说明性文本或论述性文本,说明性文本一般围绕说明对象从不同角度揭示说明对象特征,论述性文本一般围绕观点举例阐释,这些文本往往有一个主题。因此考生要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清楚文本的主题,有效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和前后文意思。(2)抓住关键,各个击破。词语辨析题,要分清两个词语在语素上的异同点,注重将语素不同点和前后文的对象、感情色彩等结合起来分析,同时考虑所选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病句修改题,注重句式结构和语
4、序方面的问题。解题技巧上注重将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语病可能出现的地方),还要熟记多层定语语序、多层状语语序等基础知识,增强分析单句的能力。语言连贯题,注重分析前后句子的主语和意思侧重点,不能只关注意思上的衔接,还要关注语法上的连贯。“1拖2”试题,加强对压缩语段和句式变换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关于压缩语段题,要注重梳理文段的层次,合理筛选重要信息,还要注重将压缩信息和选用句式结合起来考虑;关于句式变换题,要注重对整散句互换、长短句互换的理解,并加强训练。角度1“1拖3”试题典例12021全国乙卷,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
5、变得,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
6、提高。()。“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近在咫尺杞人忧天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B.触手可及空穴来风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C.近在咫尺空穴来风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D.触手可及杞人忧天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A 解析 第一空,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手一伸出去就能触摸到。“近在咫尺”一词常与“远在天涯”相对应,“触手可及”侧重于“能触摸到”。语境说的是互联网拉近了我们与远在天涯的人的距离,故用“近在咫尺”更合适。第二空,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
7、虑。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从词语使用对象来看,此处的对象是“担心”而非“消息”,故用“杞人忧天”更合适。第三空,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非此即彼: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二者必取其一。 “泾渭分明”强调界限、是非分明,“非此即彼”强调二者必取其一。语境强调的是线上与线下的界限不分明,故用“泾渭分明”更合适。第四空,源源不断:形容连续发生,没有间断。取之不尽:形容很丰富,用不完。“源源不断”后可以跟动词,而“取之不尽”后不能跟动词。根据语境,此处只能用“源源不断”。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8、)(3分)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A 解析 括号前的内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写互联网对社会交往的作用,即提高了社会交往的效率。括号后的内容讨论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由此可以判断,括号内的内容要承接前文的社会交往,据此可排除C、D两项。分析A、B两项,“社会交往”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递进关系,故排除B项。选A。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9、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B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不合逻辑,可改为“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二是“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句式杂糅,可改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分析,只有B项完全修改正确。选B。角度2“1拖2”试题典例22021全国乙卷,
10、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
11、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答案 示例除了和含糖量高低有关果糖的甜度最高因为有机酸含量较多(6分) 解析 语段的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水果的甜度与含糖量等的关系。处,根据横线前的“水果的甜度”和横线后的“还与有关”可知,此处需填写水果的甜度“除了和有关”,再根据前文的“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可知,此处可填写“除了和含
12、糖量高低有关”之类的内容。处,横线后说的是水果中几种“糖类”的甜度等级,根据“次之”“更次之”等内容可判断出此处应填某种糖类的甜度最高,联系前文列举的水果中的几种“糖类”可知,此处可填写“果糖的甜度最高”之类的内容。处,前文说的是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根据横线前的“就是”可知,此处应填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再联系前文中的“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可知,此处所填内容应与有机酸有关,故此处可填写“因为有机酸含量较多”之类的内容。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答案 示例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5分)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梳理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摄入量。然后,确定以上主要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有所限制”。最后,将其梳理成简洁流畅的句子,注意字数要求。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