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届T8联考(二)作文导写:重压可承受VS重压不可承受 (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泰戈尔材料二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米兰昆德拉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大家谈”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承受”。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01解读材
2、料材料一:不能承受生命之重。泰戈尔的诗所含人生哲理:以花为喻,“热烈的爱”,让人窒息,过度的爱是一种伤害;以琴为喻,“不能承受的音节”,让琴弦绷断,过重的压力会压垮人。材料一的观点方向:重压之下,能不能承受?不能承受。(更多的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材料二:对米兰昆德拉这句话的理解,可以结合原文: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
3、意义。(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一章轻与重的第二节)米兰昆德拉的观点,不否认重压与负担让人“崩塌了,沉没了”。但是他认为最沉重的负担对我们的人生是具有意义的,我们不能因为重压与负担的可怕,就此沉沦,我们“可以接受”(注意是“可以”接受)。为什么呢?“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这里就要理解可以接受的两个原因:“坦荡”和“充实”。坦荡,是一种精神态度。谁的人生没有重担?(成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面对生活的重压,坦然面对,认真付出,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无怨无悔,也就自然坦坦荡荡。“充实”,是一种生活状态。安逸的生活,波澜不惊。面对种种困境,迎接百般挑战,历经一次次磨砺,于困境中奋
4、起,在风雨中成长,成就不一样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充实的,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材料二引用米兰昆德拉的话,是相对材料一而言,提出了一个反向观点:重压和负担,是可以承受的。材料二的观点方向:重压之下,可不可以承受?可以承受。(更多的是从主观情感角度出发) 02理解概念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提取材料一和二中的两大概念:其一:材料一,“热烈的爱”“紧压”“强弹”;材料二,“重压与负担”。材料一是具体的,材料二是抽象的。由此归类为话题的核心概念“重压”(负担是对重压的进一步说明)。其二:材料一,“花谢了”“琴弦断了”“不能承受”;材料二,“可以承受”
5、。由此归类为话题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承受”。不难得出:“重压”是话题,“承受”(能不能,可不可以)是观点。重压的内涵:简单解读就是“生活沉重的压力”,进一步思考,可以进行生活化解读,如:生存上压力,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困境,人生遭遇逆流,事业遭遇发展瓶颈,成长发展过和中面临的沟沟坎坎、内卷焦虑等现实人生或精神世界的压力。还可以拓展到社会和国家层面,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难题等。“承受”的内涵: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态度和处事方法。“承受”,就是接受,面对重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如:不抱怨、不服输,勇于面对,勇敢抗争,奋力拼搏,“我命不由天”。面对风风雨雨,积极向上,有抗争精神,君子当自强
6、不息,这是千百年以来,人类永恒的话题,这样的名言警句太多了,都带有很强的励志意味;“承受”可以是一种担当,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多的是偏重精神的激励与奋起;“承受”还可以是一种抗争,不种向上的力量。“不承受”的内涵:这一点相对于压力太重而言,重压不能超出“承受”阈值,过重的压力只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物极必反,所以凡事要量力而行。“不承受”更多的是面对客观现实的冷静和理性思考。03确定立意从题型上来看,题目的以下特点:一是传统的材料作文,且属观点型材料。两则材料均引用两句名言名句,围绕话题“重压”阐发对“承受”的看法。二是关系思辨型作文。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型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有
7、同有异。同,共同话题“重压”;异,不同观点,“可承受”和“不可承受”。这是对立关系,考生立意时要选取一种作为观点,不可首尾两端。 “可承受”和“不可承受”的思辨关系。题目明确要求: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作文时,无论是选取那一种观点,都要兼顾对方,可以有偏重,但不能只谈一方。正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谈“强与弱”的思辨关系,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点要求,“作文要有强与弱的转化关系”。压力和重压力的思辨关系。写作时一定要扣住“重压”中的“重”,不能脱离材料语境泛化为“压力”。我们不能否定压力,任何时候都需要压力。探讨的是压力过重,行不行,能不能“承受”。三是情境化作文。2021年高考作文都“去
8、情境化”,这次T8联考作文有情境任务要求,向校文学社“大家谈”栏目投稿,讨论主题为“承受”。不可忽视此情境要求,理解如下:向文学社会投稿,探讨某一个话题,写议论文比较合适;向校园文学社投稿,就有写作人的身份和读者的身份,要突出“我”的身份意识,以当代中学生的视角来探讨这一话题。比如探讨“不可承受”,联想当下的“双减”政策,学生课业和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合了学生身份,应该有话可说;探讨“可承受”,联系当今新时代,表达出青年人在学习压力的磨练和时代使命的驱使下奋力前行的精神状态;第点理解非常重要,话题对当代中学生的现实意义要体现出来。考生很可能会忽视这一点。高阶构思来自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这次作
9、文的立意构思通过以上梳理,也就自然明朗。04立意与构思 一、选取材料一立意主立意:人的能力有限,凡事要量力而行,生命有不可承受之重,凡事要量力而行。思辨性构思示例:合理范围内的压力是必要的,人需要压力驱使,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不能无限制放大,“承受”要考虑对方的承受力。超出极限的“承受”是一种破坏,一种伤害,乃至是一种毁灭,一场悲剧。为什么会出现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分析原因,功利主义心态,焦虑心态使然,错误评估自己的实际能力等。)如何处理好主观意愿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每个人的“承受”值有不同,要分类型、分场景对待,既要适度“死磕”,但也不能“走火入魔”!给自己心灵减压,学会调节心
10、态;社会多方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等。)二、选取材料二立意主立意: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浴火重生,凤凰涅磐。一切的重压和负担,都是“试金石”,更是“催化剂”。压力越重,激起的斗志越高,成就的事业越大,人生的过程越充实越精彩。思辨性构思示例:压力是什么?人生为什么需要重压?(可结合社会现象来论述,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崛起角度,都可以谈“重压”的作用。)对压力“不可承受”观点的辨证分析。(可以结合“躺平”“佛系”来谈,也可以谈不必承爱不敢要的思想压力等)当代青年如何面“承受”重压力?如: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个人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面对生活赐予的重压,要乐观和豪迈,自
11、信和自强,坦荡和快乐;在不断追求新目标中,以成长的收获自我激励,自我鞭策;学会心灵减压,拿得起也放得下,有张也有驰,有孜孜以求,有苦苦探索,但不焦虑也不迷茫,磨练心性,耐“挫”抗压,心灵强大;以同时代的英雄楷模为精神坐标,学会克难奋进、一往无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逆流而上、逆境翻盘的坚韧态度(解决问题的办法,联系青年学生的实际,从现实意义角度谈作文话题的理解和思考,落实高考作文“立德树人”考察目标。)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种构思。考生可以结合立意,进行自己构思表达。 05承受重压 写作素材1.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泰戈尔)2.成功的
12、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3.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诗人汪国真)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5.人无压力轻飘飘, 井无压力不出油。(王进喜)6.艰难困苦,玉汝于成。7.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浴火重生,凤凰涅磐。8.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06考场佳作 1 承受亦美,放手亦美各位文学社的成员们:大家好!今天我所发言的主题是“承受亦美,放手亦美”。我们所熟知的泰戈尔的吟诵“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正是他在承受磨难之时绽放出的绚丽歌唱。然而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压
13、下,我们亦要学会脱手而去,不让负重熄灭我们的生命热情。(开篇点明观点,表现出两层关系的思辨证。注意要求是向文学社刊投稿,不是写发言稿。)蝶蛹承破茧之痛终翱翔蓝天,而人承生活压力亦能远航。生活中的压力与苦难往往不能避免,正如神话中一遍又一遍将生命的石块推上山顶的西西弗斯,永远履行着职责,做着必须完成的事情。生于世间怎么能避免重压的磨砺?简媜在水问中畅快地呐喊,“如果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必须亲尝苦液,淬练心灵,那么让刀刃在我身上留下印记,我不要保有羞辱的洁肤。”确实如此,与其像当今某些年轻人逃避生活重压,供出“躺平”、“摆烂”的咸鱼心理,不如主动背起责任走上道路,这样至少还能保有心灵的轻松,不让重
14、压占据主动。(首先论述“承受亦美”观点,人生的美就体现在重压的磨砺上。引用素材典型,能联系当代青年人实际。)热烈的爱使负重之花凋谢,强弹的音使负重之弦断裂,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又要有摒弃不堪之重压的勇气,视浮云如草芥,换心头之明快。这种负重,是金钱、名利之流,是使人虚荣心膨胀以至不能承受的浮华。如流量明星的坠落,归因于对名利盛宴的贪享而失去了生命本有的质感;如混凝土森林中庸庸碌碌的“社畜”,因不必承负的重压失去了灯塔,形如蚁蝼,蹒跚而活。这些追名逐利的游戏是我们强加于己的重负,是美好生命不能承受的伤痛,我们应当将它们从心灵移去,换得轻松。(接下来论述“放手亦美”观点,立意有创新,提出名利浮华为重当
15、摒弃。话题能联系当今天社会生活实际。“社畜”一例不当,可以作为上一段的反例名为价格不能作为“生命不能承受的伤痛”来论述。)所以,承受亦美,美在我们面对必经苦难时所体现的那种无畏精神,美在血液里的不屈精神;放手亦美,美在我们摘除紧系心灵之翼之的重重累赘,轻盈地飞向净土。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强健的心灵和一双明亮的眼睛,“以血泊醇我敬仰过的天和地”,挥洒汗水,向命运展示生命活力。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同时,敏锐地观察到何为所求,而削除道路上不必要之荆棘,以免杂念纷然,换来沉沉暮色。”(既承接上文,综合表达,总结“承受亦美,放手亦美”二者的辨证关系。语言表达富有逻辑层次感和表现力。)
16、承受亦美,放手亦美。“世界是如此富艳难踪,而我是那个在一瞥间得以窥伺大千的人。”我们看这人间疾苦,只需笑对,勇敢地推开心窗,承受必需的重负,也清除了纷扰的累赘,走向心灵最终去向。(引用名言,总结全文。语言隽永,富有哲理。) 2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以为,这正是因为人所承受的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轻于鸿毛。一切重压和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只有这一生承受了些什么,我们才可获得充实与坦荡。我常常感叹活着中福贵的坚强与开朗。母亲、妻女、孙子一个个离世,陷于孤独与贫困的他却不因此绝望、麻木。或许正如罗曼罗兰所言,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
17、爱生活。福贵承受了生命的苦难与生命的重量,他的一生因此而传奇、伟大。不知是谁最先提出,压垮一个人的,恰是“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因为在他承受之轻当中,他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责任与权利是共存的,苦难与幸福是一体的。一个人承受的太轻、太轻,他就逃避了生活赋予的苦难,也因此失去了人生的幸福和美好。所以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理应承受些什么,在为自己加压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加一份价值。可是承受却不能以意志强求,正像花儿受不住热爱而凋谢,琴弦受不住强音而折断,承受不是盲目地为自己施压,而是在意识到自己所承受的意义后才勇敢决定的智慧。自诩为硬汉的海明威选择开枪自杀,化身成太阳的尼采终究成了疯子。太宰治在人间失
18、格后入海而死,海子面朝大海换来的却是飞驰的车轮,而不是春暖花开。他们有错吗?我想是没错。但他们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惜承受了过多的痛苦,殊不知事情不为意愿而改变。他们希望看到花儿的盛放,却以自己的行为招致了花儿的凋零。我认为,承受不是一时的忍耐或强烈的坚守,是贝多芬于失聪的痛苦中铸就的命运交响曲,是莎士比亚在一生的磨难中创造的文学史诗,是在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后的主动承受,而不是为了自己拥有什么而盲目承受。所以在想要承受一切前,请认识到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承受,不要一味强求,而应是顺应与坚守。承受固然有轻有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然而只有知晓了意义后的承受,才能共获得真正的坦荡与充实。于人如此,于国亦然。恰像中国承受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责,在这样一份中国人的信念之中,大国的担当得以体现,中华的气节震撼世界,华夏的胸襟与格局有目共睹,中国的决心与毅力势不可当。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便是我对本期主题“承受”的思考。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