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姜慧广东省地震局2008年年8月于大连月于大连安评工作技术思路框图安评工作技术思路框图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工 程 特 性 和特 殊 要 求 区 域 、 近 场 、 场 区 地 震 和 地 质 构 造 调 查 场 地 工 程 地 震 条 件 调 查 地 震 动 参数 与 设 防水 准 选 择 ( 级 工 作 ) 地 震 区 带 划 分 地 震 活 动 性 参 数 潜 在 震 源 区 划 分 地 震 活 动 性 参 数 ( 级 工 作 ) 地 震 构 造 区 划 分 能 动 断 层 鉴 定 最 大 潜 在 地 震
2、与弥 散 地 震 确 定 基 岩 设 计 地 震 动 参 数 或 场 地 烈 度 基 岩 地 震动 时 程 场 地 反 应分 析 模 型 场 地 地 震 反 应 分 析 场 地 设 计 地 震 动 参 数 地 震地 质灾 害评 价 地 震 区 划 地 震 小 区 划 场地分类 地 震 动 衰减 关 系 危 险 性 概 率 分 析 与 确 定 性 分 析 场地分类 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和内容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和内容 级工作级工作 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的主要工程,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工程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工程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地震危险性的确
3、定性分析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能动断层鉴定能动断层鉴定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级工作级工作 除除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程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能动断层鉴定能动断层鉴定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级工作级工作 城镇、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开发区、城镇、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开发区、重要生命线等,重要生命线等,量大面广的工程量大面广的工程 地震
4、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能动断层鉴定能动断层鉴定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 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或区域性区划或区域性区划 线性区划或区划图线性区划或区划图 级工作级工作 区划图区划图b)、d)规定的一般性工程规定的一般性工程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能动断层鉴定能动断层鉴定 一般一般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EPA)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 区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区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
5、核安评工作概述和基本要求安评工作概述和基本要求 公共考试部分公共考试部分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 工程地震考试部分工程地震考试部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公共考试部分公共考试部分主要内容(前言)主要内容(前言) 1.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2.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3.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安评工作等级划分4.安评工作技术思路安评工作技术思路5.安评工作主要结果安评工作主要结果1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为各类建设为各类建设工程选址工程选址与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定、防震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防震减灾规划、社
6、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等提供抗震设防的依据。提供抗震设防的依据。 为已有工程的为已有工程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抗震可靠性分析和和震害预测震害预测等提供地震作用依据等提供地震作用依据 为为其它有关问题决策其它有关问题决策(如投资决策、地震(如投资决策、地震保险、房屋出售)提供依据保险、房屋出售)提供依据目的目的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评价未来一定时段内评价未来一定时段内工程场地或区域与城工程场地或区域与城市遭受地震威胁的市遭受地震威胁的可能性可能性及相应的及相应的程度与程度与特性特性 提供包括提供包括场点上的及场地空间分布的场点上的及场地空间分布的地面地面运动运动及及地面破坏地面破坏两方面的评
7、价结果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目标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评价场地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场地的地震危险性 地震安全性地震安全性地震危险性地震危险性对对承灾体承灾体而言而言 地震问题:地震本身,地震灾害地震问题:地震本身,地震灾害(人们关心的)(人们关心的) 地震本身地震本身的问题:地震发生,地震影响场的问题:地震发生,地震影响场 地地震灾害震灾害:地震影响结果:地震影响结果= =承灾体承灾体+ +地震作用地震作用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承灾体承灾体:承受地震作用的对象,包括自然体(与人的:承受地震作用的对象,包括自然体(与人的生产及生活相关),工程,人本身等
8、生产及生活相关),工程,人本身等地震作用地震作用:(:(地震影响场)地震影响场)地震发生(在地球表层)地震发生(在地球表层)导致的导致的地面运动地面运动及及地面破坏地面破坏 最后要解决问题:最后要解决问题: 地震作用:地震动、地面破坏(变形)地震作用:地震动、地面破坏(变形) 作用的方式作用的方式 作用的程度作用的程度 作用的特点作用的特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地面运动地面运动(振动破坏)(振动破坏): 震源特性震源特性 + + 地震波的传播(区域地质条件,基岩)地震波的传播(区域地质条件,基岩) + + 场地条件(近地表局部地质条件)场地条件(近地表局部地质
9、条件)地面破坏地面破坏(地基失效)(地基失效): 断层错动地表断裂断层错动地表断裂 砂土液化砂土液化 滑坡及地面沉降等滑坡及地面沉降等地震作用地震作用主要内容(前言)主要内容(前言) 1.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2.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3.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安评工作等级划分4.安评工作技术思路安评工作技术思路5.安评工作主要结果安评工作主要结果2 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 (前言)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流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流程 地震安全性评价范围地震安全性评价范围 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范围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范围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内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10、内容 不同行业抗震设防对地震安全性评价需求不同行业抗震设防对地震安全性评价需求 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应用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应用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 地震安全性评价对各专业基础的要求地震安全性评价对各专业基础的要求 地震活动性评价工作基本的内容及要求地震活动性评价工作基本的内容及要求 地震构造评价工作基本的内容及要求地震构造评价工作基本的内容及要求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作基本的内容及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作基本的内容及要求要求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前言)主要内容(前言) 1.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2.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3.安评工作
11、等级划分安评工作等级划分4.安评工作技术思路安评工作技术思路5.安评工作主要结果安评工作主要结果3 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前言) A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分级原则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分级原则 B 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的基本要求 C 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的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的特殊特殊内容内容 D 不同行业工程重要性的分类标准不同行业工程重要性的分类标准涉及的内容涉及的内容A 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安评工作等级划分 工程的性质与重要性工程的性质与重要性 结果的应用目标结果的应用目标划分的原则划分的原则B 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1 了解对工程和抗震设防等方面的要求了解对工程和
12、抗震设防等方面的要求 确定工程对安评提供结果的要求确定工程对安评提供结果的要求 确定安评工作等级确定安评工作等级 确定需要提供的确定需要提供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和和概率水平概率水平 工作涉及的范围工作涉及的范围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 2区域、近场、场地范围的确定区域、近场、场地范围的确定 区域范围为场地周围区域范围为场地周围不小于不小于150km的区域的区域 近场区域范围为场地周围近场区域范围为场地周围不小于不小于25km的区域的区域 厂址附近范围为厂址周围厂址附近范围为厂址周围不小于不小于5km的区域的区域 工程场地范围工程场地范围工作涉及的范围工作涉及的范围C 安评工作特殊内容
13、安评工作特殊内容 特定工程:特定的设防地震动参数要求特定工程:特定的设防地震动参数要求 一般房屋一般房屋 设计加速度设计加速度 + 标准反应谱标准反应谱 超高层房屋超高层房屋 长周期反应谱长周期反应谱 (a, v, d) 储液罐储液罐 长周期反应谱长周期反应谱 (a, v, d) 地下管线地下管线 相对变形(相对变形(v) 特大跨桥特大跨桥 长周期反应谱长周期反应谱 + 桥墩相对运动桥墩相对运动 重要工程重要工程 时程时程a(t),多阻尼,地震动场多阻尼,地震动场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动参数确定D 不同行业工程重要性的分类标准不同行业工程重要性的分类标准特定工程:特定的设防概率水平要求特定工程:特
14、定的设防概率水平要求 房屋建筑房屋建筑 50年年63%、10%、2-3% 地下管线地下管线50年年10%、2-3% 特大跨桥特大跨桥 50、100年年63%、10%、2-3% 核电站核电站 年年10-4-50年年0.5%概率水平确定概率水平确定主要内容(前言)主要内容(前言) 1.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2.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3.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安评工作等级划分4.安评工作技术思路安评工作技术思路5.安评工作主要结果安评工作主要结果4 安评工作技术思路安评工作技术思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不同级别安评工作技术思路不同级别安评工作技术思路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的重点不同级别安评工
15、作的重点不同级别工作内容的技术环节不同级别工作内容的技术环节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地震环境、工程特点与关键内容的关系地震环境、工程特点与关键内容的关系 主要内容(前言)主要内容(前言) 1.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安评工作目的与目标 2.安评工作基本要求安评工作基本要求3.安评工作等级划分安评工作等级划分4.安评工作技术思路安评工作技术思路5.安评工作主要结果安评工作主要结果5 安评工作主要结果安评工作主要结果工程场地(设计)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工程场地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中间的(参考性)结果中间的(参考性)结果 地震活动性趋势地
16、震活动性趋势 地震构造分布地震构造分布关键内容关键内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震震源源地震波传播地震波传播场地土层场地土层区(局部)区(局部)基岩区基岩区(区域地质)(区域地质)地表及基岩地表及基岩地形地形工程场地地震影响涉及的主要问题工程场地地震影响涉及的主要问题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地震动及工程特性与作用地震动及工程特性与作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及地震地质灾害影响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及地震地质灾害影响影响地震动及地震地质灾害的因素影响地震动及地震地质灾害的因素 地震环境:地震环境:震源特性(远近大小)震源特性(远近大小) 区域地质条件:
17、区域地质条件:地壳介质(衰减)地壳介质(衰减) 对地震动的对地震动的影响影响 空间上空间上缓慢变化缓慢变化 局部场地条件:局部场地条件:地形,土层,地形,土层,(近地表)(近地表)断层断层 对地震动的对地震动的影响影响空间上空间上显著变化显著变化 小区划的小区划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 小区划差不多是小区划差不多是场地影响区划场地影响区划 工程地震部分的主要问题工程地震部分的主要问题 区域地质条件对地震波的传播的影响区域地质条件对地震波的传播的影响地震动衰减问题地震动衰减问题 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问题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问题 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
18、设计地震动参数 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 基础性工作基础性工作2.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3.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4. 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 5.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6.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结果性工结果性工作作7. 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 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2.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
19、关系确定3.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4. 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 5.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6.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7. 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 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1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地震动加速度过程1940.05.18 美国 El Centro, M=7, =10 km加速度 位移0 10 20 30 40 time (S)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
20、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地震动加速度时程a(t) 一次地震时,地震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一次地震时,地震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 地震动三要素地震动三要素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 谱(反应谱谱(反应谱 、富氏谱、功率谱等)、富氏谱、功率谱等)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 综合描述地震动影响的强烈程度综合描述地震动影响的强烈程度 基于人的感觉、结构破坏、物体反应、自然现基于人的感觉、结构破坏、物体反应、自然现象等象等 直观理解:直观理解:地震烈度是地震影响
21、、地震灾害程地震烈度是地震影响、地震灾害程度的描述量度的描述量 深入理解:深入理解: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也是也是地震动强度的综合描地震动强度的综合描述量述量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的用途:地震烈度的用途:1. 震害轻重的简单估计震害轻重的简单估计2. 地震影响的宏观描述地震影响的宏观描述3. 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间接表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间接表示 地震烈度的特点地震烈度的特点1. 多指标的综合多指标的综合2. 宏观分级宏观分级3. 以结果表示原因以结果表示原因 地震烈度的不足地震烈度的不足 利用地震动参数利用地震动参数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
22、动三要素的认识过程地震动三要素的认识过程峰值峰值频谱频谱持时持时峰值:峰值:20世纪初世纪初 F=ma频谱:频谱:50年代年代 震害经验,强震记录震害经验,强震记录持时:持时:70年代,重大工程采用时程年代,重大工程采用时程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峰值地震动峰值 绝对峰值绝对峰值 等效峰值等效峰值 有效峰值有效峰值t, 秒 a/g0a/g加速度时程包络函数加速度时程包络函数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震动加速度时程a(t)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持时地震动持时 强度包络函数强度包络函数 地震动总持时地震动总持时 地震动强震持时(如地震动强震持时(如1/2持时)
23、持时) 绝对持时绝对持时 相对持时相对持时t, 秒 a/g0a/g加速度时程包络函数加速度时程包络函数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震动加速度时程a(t)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反应谱定义:定义:具有同一阻具有同一阻尼比的一系列单自尼比的一系列单自由度体系在同一地由度体系在同一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震动输入下的反应的绝对最大值与单的绝对最大值与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周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期的关系,即为这即为这一地震动的反应谱一地震动的反应谱2个参数:个参数:周期、阻尼比周期、阻尼比3个谱量:个谱量:加速度、速度、加速度、速度、位移反应谱位移反应谱024681 01 21 41
24、 61 82 0-0 .1 5-0 .1 0-0 .0 50 .0 00 .0 50 .1 00 .1 5024681 01 21 41 61 82 0- 0 .1 5- 0 .1 0- 0 .0 50 .0 00 .0 50 .1 00 .1 50.010.1110110100T (sec)Sa (T)(gal)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反应谱 地震动地震动 - 形状极不规则形状极不规则 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的频谱成分变化地震动的频谱成分变化 但丢失了相位信息但丢失了相位信息 024681 01 21 41 61 82 0- 0 . 1 5- 0
25、. 1 0- 0 . 0 50 . 0 00 . 0 50 . 1 00 . 1 502468101214161820- 0. 15- 0. 10- 0. 050. 000. 050. 100. 150.010.1110110100T (sec)Sa (T)(gal)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反应谱 地震动反应谱的重要性地震动反应谱的重要性 反映了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反映了地震动的频谱特性 直接给出了不同结构的最大反应直接给出了不同结构的最大反应 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普遍采用的规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普遍采用的规定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反应谱地震
26、动反应谱 地震动反应谱与地震动峰值的关系地震动反应谱与地震动峰值的关系 加速度反应谱(极)高频处的值加速度反应谱(极)高频处的值趋近趋近地震动峰值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加速度 加速度反应谱中频段的值加速度反应谱中频段的值与与地震动峰值速度有关地震动峰值速度有关 加速度反应谱低频段的值加速度反应谱低频段的值与与地震动峰值位移有关地震动峰值位移有关0.110.1 T(sec)Sa(T)(Gal)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反应谱0.111101001000T (sec)Sa (T)(Gal)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影响反应谱的因素影响反应谱的因素 地震大小地
27、震大小 地震远近地震远近 地震的其他特性(如破裂方向,地震的其他特性(如破裂方向, 等等)等等) 场地条件,如土层软硬与厚薄,盆地等场地条件,如土层软硬与厚薄,盆地等 局部地形局部地形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地震烈度地震烈度(I)换算地震动加速度换算地震动加速度amax I = VI VII VIII IX X amax = 0.05 0.1 0.2 0.4 0.8 或或 0.0625 0.125 0.25 0.5 1.0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地震烈度与地震烈度与地
28、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的关系离散的关系离散性很大,同性很大,同一烈度对应一烈度对应的地震动参的地震动参数实测值可数实测值可能相差能相差10倍倍以上以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2.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3.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4. 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 5.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6.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7. 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 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2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收集强震动观
29、测资料和地震烈度资料空间范围收集强震动观测资料和地震烈度资料空间范围地震烈度和强震动资料的收集原则与内容地震烈度和强震动资料的收集原则与内容基岩地震动衰减模型建立基岩地震动衰减模型建立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与适用性分析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与适用性分析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统计回归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统计回归缺乏强震动观测资料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确缺乏强震动观测资料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定的原则与方法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选择原则与方法。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选择原则与方法。 关键内容关键内容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影响地震动的参数影响地震动的参数Y (M, R, G)=O P GO:震源
30、影响震源影响- 震级震级 M, 断层面断层面P:地震波传播影响地震波传播影响- 距离距离 R 能量吸收能量吸收; 几何扩散几何扩散; 反射、折射、分散反射、折射、分散G:场地影响场地影响- 近地表地质条件近地表地质条件 G 土层与地形土层与地形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衰减关系形式衰减关系形式lnY = C0 + C1 M - C2 M2 - C3 lnR + R0 - C4 R + C7 g 其中其中 R0 = C5 exp(C6 M) Y = 地震动的某一参数,如:加速度,或地震动的某一参数,如:加速度,或 某一周期处的反应谱值,或地震烈度某一周期处的反应谱值,或地震烈度 Ci
31、(i=1,., 7) =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 g = 0 岩石岩石, 1 土层土层-场地影响往往单独考虑场地影响往往单独考虑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衰减关系各项的含义衰减关系各项的含义lnY = C0 + C1 M - C2 M2 - C3 lnR + R0 - C4 R C0 + C1 M项:震源影响项:震源影响 C2 M2和和 R0 = C5 exp(C6 M) 项项:大地震震中大地震震中附近高频地震动的饱和附近高频地震动的饱和 M 7 or 7.5, 10-20km C3 lnR + R0项:几何衰减项:几何衰减 C4 R项:非弹性耗能项:非弹性耗能 后两项往往合并考虑后两项往
32、往合并考虑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衰减模型衰减模型 点圆衰减点圆衰减 椭圆衰减椭圆衰减 断层距衰减断层距衰减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衰减关系给出衰减关系给出 区域性区域性 有记录地区:有记录地区:利用丰富的地震记录资料统计利用丰富的地震记录资料统计 缺乏和无记录地区缺乏和无记录地区类比、转换类比、转换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衰减关系转换衰减关系转换从从B区转换到区转换到A区区 已知已知: IA = fA(MA, RA) A区烈度衰减关系区烈度衰减关系 IB = fB(MB, RB) B区烈度衰减关系区烈度衰减关系 lnYB = FB(MB, RB) B区地震
33、动衰减关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导出:地震动数据导出:地震动数据YA (MA, RA)求求: lnYA = FA(MA, RA) A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衰减关系选择衰减关系选择 了解不同关系的特点、背景了解不同关系的特点、背景 针对工程特点针对工程特点 考虑工程场地区域性考虑工程场地区域性 小震、大震?近震、远震?小震、大震?近震、远震? 各地震动参数关系之间的匹配与协调各地震动参数关系之间的匹配与协调 合成地震动合成地震动 长短轴关系,近、远场值的协调长短轴关系,近、远场值的协调 所使用关系的适用性论证所使用关系的适用性论证 尽量不使用土层场地的关
34、系尽量不使用土层场地的关系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衰减关系选择衰减关系选择 长短轴关系,近、远场值的协调长短轴关系,近、远场值的协调 所使用关系的适用性论证所使用关系的适用性论证 是否能反映本地的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特征是否能反映本地的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特征(大震或小震影大震或小震影响、近场或远场影响等响、近场或远场影响等),是否能针对工程的结构特性,论证,是否能针对工程的结构特性,论证所采用地震动观测资料的长周期可靠性。所采用地震动观测资料的长周期可靠性。 与常用的衰减关系和本区其它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并对所获与常用的衰减关系和本区其它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并对所获得的衰减关系的特点
35、进行说明。得的衰减关系的特点进行说明。 将地震动衰减关系与收集的区域和邻区强震动观测资料进行将地震动衰减关系与收集的区域和邻区强震动观测资料进行对比,论述所选用的衰减关系是否适用于本区对比,论述所选用的衰减关系是否适用于本区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2.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3.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4. 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 5.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6.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7. 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 不同安评工作之间
36、的关系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指对场地地震效应产生影响的场地条件,大指对场地地震效应产生影响的场地条件,大致包括场地内及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致包括场地内及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及场地土体地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及场地土体物理与力学特性等。物理与力学特性等。 3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勘测目的勘测目的确定工程场地条件确定工程场地条件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场地相关资料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场地相关资料为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提供场地相关资料为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提供场地相关资料主要工作主要工作收集、整理和分
37、析相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资料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资料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调查、钻探及原位和室内测试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调查、钻探及原位和室内测试 收集、整理和分析场地及附近范围的历史地震地震收集、整理和分析场地及附近范围的历史地震地震地质灾害相关资料以及开展相关场地条件勘测地质灾害相关资料以及开展相关场地条件勘测目的与主要工作目的与主要工作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一)场地勘测(一)场地勘测确定场地勘查范围确定场地勘查范围场地勘查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要求场地勘查相关
38、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要求场地勘测中需要确定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场地勘测中需要确定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场地勘测钻孔的布设要求场地勘测钻孔的布设要求对场地钻探、取样、现场波速测试的要求对场地钻探、取样、现场波速测试的要求关键内容关键内容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内容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内容岩土剪切波速测量的方法岩土剪切波速测量的方法土动力试验的测试要求和内容土动力试验的测试要求和内容土动力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土动力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考虑竖向地震反应时力学性能测定的工作要考虑竖向地震反应时力学性能测定的工作要求与内容求与内容 关键内容关键内容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二)地震地质灾害的场
39、地勘查(二)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地基土液化场地勘查内容和要求地基土液化场地勘查内容和要求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的勘查内容和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的勘查内容和要求要求地表断层影响分析所需的资料内容地表断层影响分析所需的资料内容关键内容关键内容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勘测范围勘测范围I、II级工作,场地范围可取其建设工程所覆盖的范级工作,场地范围可取其建设工程所覆盖的范围;小区划工作,场地范围可取区划所覆盖的范围围;小区划工作,场地范围可取区划所覆盖的范围钻孔布设钻孔布设级工作级工作 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控制
40、孔应件,控制孔应不少于不少于3个个级工作级工作 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控制孔应件,控制孔应不少于不少于2个个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土层结构和工程场地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土层结构和工程场地内不同工程地质单元,每个工程地质单元内应至少内不同工程地质单元,每个工程地质单元内应至少有有1个控制孔个控制孔 勘测范围与钻孔布设勘测范围与钻孔布设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级工作级工作 控制孔控制孔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小于700 m/s层位层位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 控制孔控制
41、孔应达到基岩或应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剪切波速不小于500 m/s处,若控制孔深度超处,若控制孔深度超过过100 m时,剪切波速仍小于时,剪切波速仍小于500 m/s,可终,可终孔,应进行专门研究。孔,应进行专门研究。 钻孔深度要求钻孔深度要求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剖面土层描述场地剖面土层描述土层分层、土性、横向变化土层分层、土性、横向变化场地测试场地测试S波波速、波波速、P波波速、标贯数波波速、标贯数土动力、静力实验土动力、静力实验动三轴动三轴或或共振柱实验确定动模量和等效阻尼比随应共振柱实验确定动模量和等效阻尼比随应变幅值变化关系,土密度变幅值变化关系,土密
42、度可能液化场地,可能液化场地,地下水位,标贯及粘粒含量地下水位,标贯及粘粒含量应编制钻孔分布图及柱状图应编制钻孔分布图及柱状图 地震小区划应编制工程地质分区图地震小区划应编制工程地质分区图 勘测物理与力学参数勘测物理与力学参数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现场现场原位原位波速测量,波速测量,试验室试验室波速测量波速测量(海洋工程)(海洋工程)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检层法检层法(单孔法单孔法) 交孔法交孔法(双孔法)(双孔法) 表面波法表面波法(无孔法)(无孔法)波速测试方法波速测试方法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波速测试要求与方法波速测试要求与方法场地地震
43、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测定:测定:G/G0 曲线,曲线, 曲线曲线共振柱试验,共振柱试验,10-6-10-4应变范围应变范围动三轴试验,动三轴试验,10-4-10-3应变范围应变范围空心扭剪试验(空心扭剪试验(*)土体动力性能测定要求与方法土体动力性能测定要求与方法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土体动力性能测定结果土体动力性能测定结果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2.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3.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4. 区域性地震区划
44、区域性地震区划 5.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6.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7. 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 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4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的工作目标和适用范围区域性地震区划的工作目标和适用范围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的要点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的要点区域性地震区划图的参数和概率水平区域性地震区划图的参数和概率水平区域性地震区划计算控制点的分布要求区域性地震区划计算控制点的分布要求区域性地震区划图表述方式和成图比例尺要求区域性地震区划图表述方式和成图比例尺要求场地条件的考虑场地条
45、件的考虑区划图分区界线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区划图分区界线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区划图说明书的编制内容区划图说明书的编制内容 关键内容关键内容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目标和适用范围工作目标和适用范围针对特定地区或长输管线等重要工程的地震区划工作,如,针对特定地区或长输管线等重要工程的地震区划工作,如,特定行政辖区的地震区划工作,输油管线沿线、输气管线、特定行政辖区的地震区划工作,输油管线沿线、输气管线、长距离输水工程沿线的地震区划等。长距离输水工程沿线的地震区划等。 工作的要点工作的要点 a) 区域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调查、分析;对于区域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调查、分析;对于重要的线重要
46、的线性工程性工程,应开展线路两侧,应开展线路两侧25公里范围内的近场工作公里范围内的近场工作b) 潜在震源区和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潜在震源区和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c) 适用于地震区划区域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适用于地震区划区域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d)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得到计算控制点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得到计算控制点的地震动参数e) 地震动参数分区或绘制地震动参数等值线地震动参数分区或绘制地震动参数等值线f) 编写使用说明和研究报告编写使用说明和研究报告 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参数和概率水平参数和概率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速度,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速度,烈度50年超
47、越概率年超越概率10%、2 、63%计算控制点的分布要求计算控制点的分布要求计算控制点的间距,应不大于地理经纬度计算控制点的间距,应不大于地理经纬度0.1。在结果变化。在结果变化较大的地段(分区界线),应加密控制点较大的地段(分区界线),应加密控制点分区界线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分区界线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潜在震源区和参数的可变动范围及其对结果的影响)潜在震源区和参数的可变动范围及其对结果的影响b)地形地貌的差异)地形地貌的差异c)区划参数的精度,注意城市结果与现行区划图的差异)区划参数的精度,注意城市结果与现行区划图的差异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划图表述方式和成图比例尺要求区划图表述
48、方式和成图比例尺要求地震动参数分区(段)图,地震动参数分区(段)图,1:50万,万,全国区划图全国区划图1:400万万场地条件的考虑场地条件的考虑 平均场地条件平均场地条件区划图说明书的编制内容区划图说明书的编制内容 编图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法,所使用资料的来源、精度,清楚编图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法,所使用资料的来源、精度,清楚地说明区划结果的表示方式和内容、使用范围以及使用过程地说明区划结果的表示方式和内容、使用范围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分析2.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3.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场地
49、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4. 区域性地震区划区域性地震区划 5.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6.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7. 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 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同安评工作之间的关系5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基岩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基岩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计算基底输入地震动时程确定:场地计算基底输入地震动时程确定:人工合成人工合成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主要环节主要环节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动
50、参数确定的思路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的思路不同类型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选取不同类型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选取不同级别安评工作土层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不同级别安评工作土层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参数确定的原则、要求和方法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参数确定的原则、要求和方法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确定地震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确定地震输入界面输入界面的要求的要求土力学参数确定的方法土力学参数确定的方法不同级别安评工作地震动时程合成的要求不同级别安评工作地震动时程合成的要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常用方法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常用方法场地相关反应谱确定的依据与要求场地相关反应谱确定的依据与要求场地地震动场地地震动反应谱规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