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8.36KB ,
文档编号:2360438      下载积分:1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236043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dong881000)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dong88100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2022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第一单元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稚子弄冰写小孩子在冬天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钲来敲打,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忽然冰钲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表现出了孩子的天真烂漫。村晚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描绘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祖父的园子通过对祖父的园子的介绍,以及描述作者跟随祖父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的美

2、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儿时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幸福、自由、快乐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月是故乡明以月亮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梅花魂回忆了“我”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作祖国的象征,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高频考点易错题概述古诗三首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借助插图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答: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

3、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答: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不同之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3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答: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

4、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答: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场景: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唉,太令人失望了!从中

5、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答: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如改为“骑”则没有这种效果。场景: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有模有样地吹着自己编的小曲,虽不成调但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祖父的园子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我”内心的感情,接着细读课文,从具体语句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1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园子中快乐玩要时的哪些情景?答:作者回

6、忆了这些情景:(1)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2)摘吃黄瓜,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玩蚂蚱;(3)沐浴阳光,感受花、乌、虫、采的自由;(4)用草帽速脸睡觉。2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祖父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答:“我”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孩子,有一颗自由的心。祖父是一位勤劳、慈爱、曲默、宽容的老人。3“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一句中的“明晃晃”一词改为“五颜六色”好不好?答:不好。“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只是表现色彩的丰富多样,则不能传达出

7、这种感情。4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大榆树的高大?答: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描写大榆树的高大和充满活力。5花园里面有什么昆虫?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些昆虫的?答:花园里有蝴蝶、蜻蜓、蚂蚱、蜜蜂。作者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6“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答:“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还追蜻蜓、摘吃黄瓜、捉玩蚂蚱等。特别之处:(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许多可爱的昆虫,白、黃、红、金、绿,各种颜色一应

8、俱全。(2)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自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月是故乡明先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围绕“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作批注,再从直抒胸臆的语言和细节描写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1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月亮,为什么还要写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答: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也是围绕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这些描写并不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2本文写了“我”离开故乡后见到了哪些地方的月亮?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地方的月亮?答:本文写了“我”在济南

9、、北京、瑞士菜芒湖、非洲大沙漠、大海中、高山上看到过的月亮。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我”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我”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3作者为什么用家乡的水和洞庭湖作比较?答:洞庭湖有“八月湖水平”的豪迈气派,给人以壮美的感受。家乡的水虽没有这样的气派,但也有“烟波浩渺之势”。这种对比,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水的喜爱与留恋之情。4作者以“月”为线索,写了哪些童年趣事和成年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童年趣事:躺在场院的地上数星星;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梦到月亮。成年经历:辗转多地,漂泊天涯。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望月,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望月,在碧波万顷的

10、大海中望月,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望月。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5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世界各地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答: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清幽、美丽的朗润园奇景,是为了突出故乡的月亮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之重,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6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为什么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答:“平凡的小月亮”既是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见证,更是作者思念家乡的标志。这句话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怀念童年、思念故乡。梅花魂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言行中表现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1外祖父为什么珍爱梅花?这表达出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1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梅花魂指的是什么?答:梅花魂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梅花的精神;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三是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3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课文写了外祖父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感,赠墨梅图,送梅花绢等五件事。表达了这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外祖父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

12、诗宋词?答: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是要“我”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对祖国产生热爱之情。同时外祖父借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5课文几次写到了外祖父流泪?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答:课文三次写到了外祖父流泪:第一次是读诗词时无声地流泪;第二、三次都是因为不能回国,内心痛楚而流泪。从中可以感受到外祖父对家乡、对亲人怀念,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与热爱。6外祖父为什么那么喜欢梅花?答:因为梅花和别的花不一样,她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

13、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他虽然漂泊海外,但身为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默读古诗稚子弄冰,并完成练习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 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稚子:_。钲: _。磬(qng):_。玻璃:_。2. 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诗的意思。_【答案】1. . 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2.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

14、钲。【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对诗句加点字的字词的识记,注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熟练背诵,还要掌握和理解诗句的意思。本诗的意思是: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翻译能力。诗句翻译要结合语境,把握句意。对整首古诗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语境中进行揣摩,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诗句翻译出一个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默读古诗稚子弄冰,并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 联系诗句解释下面词语。绩麻:_ 当家:_4.

15、“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 子女B. 指青年男女C. 哥哥和姐姐D. 儿子和女儿5. “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的特点。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6. 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B. 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C. 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7. 古诗中的“儿”指的是_,“女”指的是_。本诗第一句中,_和_是一组反义词。本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

16、的画面。【答案】3. . 把麻搓成线 . 担任一定的工作 4. B 5. . 耘田 . 绩麻 . A 6. C 7. . 男人 . 女人 . 昼 . 夜 . 农村男女各司其职,辛勤劳作【解析】【分析】【3题详解】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昼出耘田夜绩麻”意思: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绩麻: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当家:担任一定的工作【4题详解】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儿女”的意思是指青年男女。【5题详解】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童孙未

17、解供耕织”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昼出耘田夜绩麻”意思: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中“耕”和上句诗中的“耘田”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绩麻”相对应,我们体会到农家人勤劳能干的特点。【6题详解】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正确。从“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可知,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B正确。这首诗将诗人在夏日见到的农忙景象描绘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C有误。这首诗将诗人在夏日见到的农忙景象描绘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

18、劳动的赞美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并没有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7题详解】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古诗中的“儿”指的是男人,“女”指的是女人。本诗第一句中,“昼”意思: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昼”和“夜”是一组反义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农村男女各司其职,辛勤劳作的画面。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似的。虫子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

19、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8. 祖父的园子选自_的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9. 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树绿了,就像_。蝉叫了,就像_。蜻蜓飞来了,就像_。10. 选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式是“_”,这体现出这些事物共同的特征是( )并用这个句式说一句

20、话。A明亮 B种类多 C散漫 D无拘无束11. 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A. 随意B. 自由C. 美丽D. 明亮12. 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作者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由快乐的B. 祖父不去管理自己的园子,任由里面的生物随便生长和活动C.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园子里的生物上,表达了对祖父园子的喜爱和怀念D. 这段话用富有孩子气和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了出来【答案】8. . 萧红 . 呼兰河传 . 拟人 9. . 穿了一件新衣服似的 . 唱着快乐的歌似的 . 在报告喜讯似的

21、10. . 愿意 . 就 . D 11. B 12. B【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本段节选于萧红祖父的园子,而祖父的园子又出自呼兰河传。结合“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虫子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等句子,可知,文段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仿写时要观察句子的特点。例句的句式均为“什么怎么样了,就像在做什么似的”。仿写时也应该使用相同的句式,并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不唯一。示例:树绿了,就像穿了一件新衣服似的。蝉叫了,就像唱着快乐的歌似的。蜻蜓飞来了,就像就像在报告喜讯似的。【10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理解能力,认真阅读文

22、章分析即可。通过反复阅读文字,我们可以从“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等句子中可知,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式是“愿意就”,可以从中感受到祖父园子中的生物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情感。故选D。【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体会上下文与该段内容的联系,理解文段想要表达的内容,抓住要点加以分析。从文中出现的“愿意”“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随意地飞”等内容可得出答案:自由。【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

23、结合前后文分析。祖父不是不管自己的园子,文中写了“我”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干活:种菜、浇水、铲草等,故答案不正确。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月是故乡明(节选)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上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芒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

24、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 )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13. 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相应的线段上,正确的顺序是_。A平沙无垠 B碧波万顷 C风光旖旎 D美妙绝伦 E巍峨雄奇14. 给文章括号里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 )A. 因为所以B. 不管就C. 只有才D. 不但而且15.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明显地运用了_的写作方法,通过其他地方的月亮,来突出表现家乡的月亮,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是:_。16. 请你写出两句带有“月”的诗句:_,_。【答案】13. CABED 14. B 15. . 对比 . 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家乡的月亮最美 16. . 春江潮

25、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解析】【分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根据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选择即可。平沙无垠:形容沙子无边无际。碧波万顷:形容水面或天空或草原一片碧绿或碧蓝,广阔无际。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美妙绝伦:形容美丽得无与伦比。巍峨雄奇:形容高大雄伟、壮观奇特的样子。形容“瑞士莱芒湖”应用“风光旖旎”;形容“非洲大沙漠”,应用“平沙无垠”;形容“大海”,应用“碧波万顷”;形容“高山”,应用“巍峨雄奇”;这些地方得月亮都是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故用“美妙绝伦”。【14题详解】此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

26、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我离开故乡多远”和“我的心立刻飞回去了”是条件关系,填入检验,应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结合不同修辞的特点进行辨析,根据文章内容对作用进行理解。根据“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等内容,可知,文中明显运用的是对比

27、手法,通过其他地方的月亮,来突出表现家乡的月亮,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家乡的月亮最美。【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默写,结合题目,默写出带“月”的古诗即可,答案不唯一。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课内阅读“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在怎样的境遇里,()要有梅花的秉性

28、才好!”17.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保存(cn chn) 骨气(g g) 秉性(bn bng)18.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9. 用“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0. 梅花有什么样的秉性?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上“_”。21.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句话运用_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梅花_的特点,借以歌颂中华民族_的民族精神。22. 梅花与_、_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_23.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 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_【答案】17. cn g bng 18. 不管不管都无论总

29、 19.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20.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1. . 排比、拟人 . 不畏风雪、傲然开放 . 坚守气节、顶天立地 22. . 松 . 竹 .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3. . 中华民族史上有气节的人物 . 郑成功、戚继光【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18题详解】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

30、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这两题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不管不管都”;“无论总”【19题详解】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2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文中“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写得是梅花的秉性。【21题详解】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及文本的理解。这句话采用3个相同句式构成排比的修辞,并将梅花拟人化,赞美了不畏风雪、傲然开放的特点。【22题详解】此题考查文本理解及课外诗词积累能力。梅花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诗句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这里他们结合上文可知指“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