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第四单元从军行一诗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英勇顽强,表现了他们不畏题险、誓死消灭敌人的坚定决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表达了的人盼望朝廷尽快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安间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通过抒发诗人因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而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文讲述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军神本文写了刘伯承将军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着巨大的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2、表现了“军神”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清贫 本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方志敏被捕后,被国民党兵士搜身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的高尚情操。高频考点易错题概述从军行通过对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1前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卷?答:青海湖上空,阴云密布,遮住了绵延千里的雪山,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上,站着一位守边将士,他孤独而又坚毅地站在那里,遥望着远处的玉门关。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奇丽壮阔、苍凉雄浑的画卷。2后两
3、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将士形象?答:后两句诗描绘了誓死杀敌、保国卫边将士形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诗人对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沉迷享乐、不思收复失地的行为表示无比的愤慨。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面写遗民的苦望,实际想表达什么?答:前两句诗描写了清冷、悲凉的边疆战场的景色,正是对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心境的描写。在诗歌结构上,这里的写景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诗人什么会“喜欲狂”?答:因为他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
4、沛流离的生活,国家也重获统一,人民不必再受战争之苦。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后两句诗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答:后两句诗中包括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使两句诗紧连,一气贯注,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就有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想象,又描绘了实境,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青山处处是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1青山处处是忠骨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述的?答:本文
5、是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的。先写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以及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的意见,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内心很矛盾,但他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在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之后写毛主席强忍悲痛,在电文稿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2你怎样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答:“马革裹尸”就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死于疆场。这句话是说,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
6、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3当毛主席得知自己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当毛主席收到电报,获悉爱子牺牲的消息后,他像普天下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几乎难以自拔;当朝鲜方面提出将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的意愿时,虽然毛主席的内心异常矛盾、异常不舍,但他最后还是凭借极大的意志力作出了同意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伟大的决定。在短暂的时间内,作出这一决定非常人所能,这是伟大的父爱的一种表现,更是毛主席宽广胸怀的见证。军神写刘伯承年轻时一次眼睛负重伤,却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
7、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1军神是怎样体现刘伯承的精神品格的?答:求治时,借德国医生之口写出了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的镇定自若(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术前,医生对刘伯承坚决不用麻醉剂的惊人决定的怀疑与刘伯承坚定的回答、坚决的行动形成了对比,显示了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决果敢;术中,医生一反常态的紧张颤抖与刘伯承一声不吭忍受剧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刘伯承超人的意志和毅力;术后,医生的担心惊诧、大声嚷、无比钦佩与刘伯承微笑应答、默数刀数相对比,把刘伯承的超凡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烘托到了极致。2课文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的?刘伯承在手术中忍受剧痛是正面描写,
8、直接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写,展现了刘伯承顽强的意志;文中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是侧面描写,通过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超凡意志力。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生动地展现了刘伯承坚定的信念、惊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清贫方志敏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他们一个铜板都没搜到,只搜出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的故事,赞扬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的革命情操。1清贫的哪些地方写出了方志敏的清贫?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答:被俘时,他的身上只有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唯一的财产就是署天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
9、的线袜。这些地方说明了方志敏的清贫。我感受到了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的革命情操。2清贫中的“清贫”有何含义?答:“清贫”指清廉、贫穷。文中的“清贫”有以下四个具体含义:(1)朴素“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2)贫穷“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3)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4)坚定的革命信念“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3你是怎样理解方志敏的“传世宝”的?答:方志敏口中的“传世宝”一是指他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二是指共产党员清贫、朴素的生活
10、。这样的“传世宝”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希望与光明。4你认为方志敏“清贫”的是什么?他“富有”的又是什么呢?答:方志敏的生活是清贫的,但他的精神是富有的。他具有高尚的节操、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品质,而这些皆是每个共产党员所具有的高贵 品格。古诗阅读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1. 诗句补充完整2. 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3. 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的意志和豪情。【答案】1.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 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3. 立誓破敌,决战决胜【解析】【1题详解】
1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重点字词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荒凉、严寒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这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以身许国、誓死保卫的意志和豪情。阅读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4. 本诗作者是_,_朝著名诗人。5. 诗中描写的“河”
12、指的是_,“岳”指的是_。6. 诗中描写北方壮丽河山的诗句是_。7. 诗中表达诗人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的诗句是_8. 赏析第三句中的“尽”字。_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_【答案】4. . 陆游 . 宋 5. . 黄河 . 西岳华山#华山 6.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7.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 “尽”是“完”的意思,强调眼泪流干,突出遗民无限辛酸、痛苦之情。 9. 对百姓的同情(忧国忧民),对王师的期盼,对统治者(未能早日收复失地)的不满。【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字务
13、观,号放翁。【5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字词解释。诗中的“河”指的是黄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6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通读整首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的前两句意境开阔深沉,对仗工整,诗人选取黄河和华山两个典型景物,代表着北方中原地区雄伟壮丽的风光。“东入海”“上摩天”两个短句使本来不动的山河变得更有生气和动感,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7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下两句笔锋一转,“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金人马队扬起灰尘,中原广大人民承受着沉重的压迫,经受长久的折磨,期望收复失地、重归统一的信念却坚定不移与迫切。【8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表达效果分
14、析。先理解字词的意思,再联系内容分析其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尽”的意思是尽头,完,诗中指遗民的眼泪流干了,表现了遗民在金的暴政下经受折磨的时间之长,也表现了遗民渴望王师北伐的迫切心情,这份渴望既刻骨又沉痛。【9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思想情感的把握。诗人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但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课内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0. 补全诗句。11. 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12. 解释下列词语。涕:
15、_ 却看:_须:_ 纵酒:_13. 这首诗,除首联_(叙事 抒情)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_(叙事 抒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_”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该作者“_”。【答案】10. 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 11. . 唐 . 杜甫 12. . 眼泪 . 回头看 . 应当 . 开怀痛饮 13. . 叙事 . 抒情 . 喜 . 生平第一快诗【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1题详解】
16、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作,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初闻涕泪满衣裳 ”的意思是刚刚听到时眼泪沾满了衣裳。“涕”的意思是眼泪。“却看妻子愁何在”的意思是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却看”的意思是回头白日放歌须纵酒看。“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意思是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须”的意思是应该,应当;“纵酒”的意思是开怀痛饮。【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与分析。“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
17、,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
18、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19、下襄阳向洛阳。”是诗人的联想,身在梓州,顷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
20、骨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14. 画“ ”部分是对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后_和_两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内心的_。15.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表现了毛主席是_的人。16. 为什么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_17. 选段歌颂了毛泽东主席怎样的品质和胸怀?_【答案】14. . 动作 . 神态 . 悲痛之情 15. . 有千千万万志愿军
21、烈士安葬在朝鲜 .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 16. 岸英不仅是毛主席的儿子,也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战士。 17. 歌颂了毛泽东主席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从大局考虑问题的博大胸怀。【解析】阅读军神片段。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邮局职员。”“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
22、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 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脱去手术服
23、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18. 分别说明下列两句中量词或数词叠用的作用。“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_。“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19. 沃克医生为刘伯承检查病情后,立即断定“你是军人”的理由是:_20. 概括沃克医生的优点:他具有高尚的_和高明的_。21.
24、举例说明刘伯承有哪些优秀品质?_【答案】18. . 手术复杂,要有忍受剧痛的思想准备。 . 突出军神的坚强。 19. . 沃克曾当过军医。 . 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从容镇定。 20. . 医德 . 医术 21. 坚强的意志,高度的事业心,镇定乐观的精神,机智,善于识人。【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一刀刀”意思是手术要很多刀才能完成,表现了手术难度大。“一次又一次”是说护士帮沃克医生擦了好多次汗,突出了沃克医生的紧张,但也从侧面表现了刘伯承将军的顽强。【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军人,主要是因为他当过军
25、医,有经验,而且只有军人才会这样从容镇定。【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本文中,刘伯承将军拒绝使用麻醉,作为医生,沃克要承受很大的风险和责任,但他考虑到刘伯承将军的顾虑,依然为他实施手术,表现了沃克医生具有高尚的医德。这场手术是对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考验,刘伯承将军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沃克医生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沃克医生最终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得益于他高超的医术。【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认真阅读文章,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分析。本文中刘伯承将军因为担心麻醉影响大脑而拒绝使用麻醉,突出了他是一个有高度事业心的人。在手术中,即使承受着巨大痛苦,刘伯承将军仍然一声
26、不吭,说明他是一个意志顽强的人。手术后,刘伯承将军笑着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以安慰医生,突出了他是一个乐观、机智的人。课内阅读。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22. 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告诉我们_。23. “传世宝”指什么?方志敏把这些说成“传世宝”,反
27、映了他怎样的品质?_24. 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_25.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_26. 有时候,“清贫”和“富有”是可以结伴而行的。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的“富有”又是什么呢?_【答案】22. . 设问 . “我”有一点儿财产 23. “传世宝”指旧的汗褂裤和缝上底的线袜。这些东西是方志敏唯一的财产,方志敏把它们看作“传世宝”,可见他的清贫、清廉。 24. 这句话铿锵有力,收束全文,紧扣题目,点明主题。说明这种清贫、艰苦朴素使革命者们战胜了许多困难。 25. 方志敏是一个勤俭为公、宁死不屈的革命者。 26. 他们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因为他们身上挑着为全国
28、人民谋幸福的重担,肩负着解放中国,带领百姓过上幸福日子的神圣使命。所以,即使物质上很清贫,他们也心甘情愿。【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画线句子使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首先先自己提出问题“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再自己回答“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告诉我们,“我”有一点儿财产。【23题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分析。由“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可知“传家宝”指的是旧的汗褂裤和缝上底的线袜。这些东西是方志敏唯一的财产,方志敏把它们看作“传世
29、宝”,可见他的清贫、清廉。【2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分析。“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这句话表明自己唯一的财产是旧的汗褂裤和缝上底的线袜,如果被那些国民士兵知道,不就让他们耻笑吗?这句话铿锵有力,收束全文,紧扣题目,点明主题。说明这种清贫、艰苦朴素使革命者们战胜了许多困难。【2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分析。本文中方志敏唯一的财产是旧的汗褂裤和缝上底的线袜,方志敏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表明他是一个勤俭为公、宁死不屈的革命者。【26题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分析。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他们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因为他们身上挑着为全国人民谋幸福的重担,肩负着解放中国,带领百姓过上幸福日子的神圣使命。所以,即使物质上很清贫,他们也心甘情愿。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