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z软组织:囊肿,各种良恶性肿瘤z骨组织:囊肿,各种良恶性肿瘤概述z口腔颌面部囊肿z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z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步骤:z区分:瘤、 非瘤(炎症、寄生虫、畸形良性肥大、组织增生瘢痕)z区分:良、恶性z区分相同种类的病变:注意诊断首先考虑常见肿瘤,不要钻牛角尖肿瘤与炎症的区别联系z相同:肿块,溃疡,也可红肿热痛z不同:肿瘤进行性长大,抗炎无效,z 炎症抗炎有效,可缩小z肿瘤伴感染:实在难以鉴别,可以诊断性治疗,抗炎恶性的诊断:z间叶,上皮z原发,继发z例如:颈部包块:z下颈部:多为转移,如:胃癌z上颈部:80%可能是肿瘤,-80%是恶性,-80%是转移,-80%是鼻咽z(耳鼻喉医生
2、统计,与口腔有出入,但可以大概得到印象)癌与肉瘤的区别:z 肉瘤 癌z年龄: 低 高z来源: 间叶 上皮z位置: 深在 表浅z特点: 包块 溃疡z血供: 丰富 缺乏z硬度: 软 硬z生长方式: 浸润上有一定假包膜 浸润z转移 : 血道 淋巴z发病率: 低 高z诊断的切入点:可以由个人的习惯,以自己最熟悉,或病人最突出的症状、体征为切入点。比较常见的诊断切入点:部位z问部位z望部位:由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直观特性,一般一眼即能看出病变所在部位,即可单刀直入,先进行:触诊:z判断:质地:软,质中、硬z 与周围组织关系:粘连?边界清楚? z 活动度。z获得初步印象,有的放矢进行问诊。 不同部位的肿物:
3、z例如:z口内:牙龈,腭部,舌、口底,颊部z口外:颏下、颌下、腮腺区、颊部、唇z颈部:正中,颈侧上、下诊断z发病年龄:z发病部位:z生长速度:z自觉症状:z治疗经过:z检查:望触叩听,z特殊检查:x线,穿刺z软组织囊肿软组织囊肿z牙源性颌骨囊肿z面裂囊肿诊断要点:z囊腔:内容物z部位:z颌骨囊肿:注意与牙齿的关系z皮脂腺囊肿z皮样、表皮样囊肿z甲状舌管囊肿(瘘)z鳃裂囊肿(瘘)z涎腺囊肿 z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诊断】z1常见于面部。囊肿顶部与皮肤粘连,中央有一小色素点。z2内容物为乳白色粉粒状或油脂状z3可继发感染;少数可恶变为皮脂腺癌。【治疗】z手术摘除。注意注意切除与皮
4、肤粘连的皮肤。z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表皮样囊肿还可因损伤或手术植入上皮细胞而形成。囊壁由皮肤及皮肤附件构成,囊内含毛发、牙齿等;囊壁无皮肤附件。颏下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内容物【诊断】z 1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口底部,生长缓慢。z2触诊有面团样感觉,与四周无粘连,呈圆形。z 3穿刺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物质。【治疗】z手术摘除。z 为胚胎时甲状舌管退化不全的残留上为胚胎时甲状舌管退化不全的残留上皮发育而来的先天性囊肿。皮发育而来的先天性囊肿。【诊断】z1多见于110岁儿童。z2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去盲孔至胸骨切迹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最为常见z3生长缓慢、圆形、质软、
5、无粘连。位于舌骨以下者可随吞咽及伸舌动作而移动。z 4可反复继发感染破溃,或因误诊为脓肿切开引流后,形成甲状舌管瘘。 5穿刺可抽出透明或微混浊的黄色液体。 6对甲状舌管瘘行碘油造影可显示瘘管的方向。 7注意与鉴别。 甲状舌管囊肿(瘘)治治 疗疗z关键关键:1、解剖至舌骨时,于囊肿或瘘道附着之两侧剪断舌骨,一般剪除宽约1cm即可。z2、剪断舌骨后,应将切断之舌骨连同瘦管或囊肿一起向上提起,解剖至舌盲孔,并应连同瘘管周围部分组织作柱状切除。z3、舌根下面残端应作严密贯穿缝扎;如开口于舌盲孔,则应将瘘管口周围粘膜切除一部分,继用细肠线在粘膜下作荷包缝合,以封闭与口咽之通道。z4、术中忌用暴力牵拉,以
6、免拉断瘘道,造成遗留。 z 为胚胎鳃裂残余组织所形成的囊肿。为胚胎鳃裂残余组织所形成的囊肿。【诊断】z1 1常见于常见于20205050岁岁z2 2囊肿位于颈部侧方。发生于下颌角部水囊肿位于颈部侧方。发生于下颌角部水平以上及腮腺区者,常为平以上及腮腺区者,常为第一鳃裂来源第一鳃裂来源;发生于颈中上部者多为发生于颈中上部者多为第二鳃裂来源第二鳃裂来源;发;发生在颈下部者多为生在颈下部者多为第三、四鳃裂来源第三、四鳃裂来源。其。其中以第二鳃裂来源的最多见,多位于舌骨中以第二鳃裂来源的最多见,多位于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 13 3前缘附近。前缘附近。z3 3囊肿质地柔软,有波动感
7、,无搏动感,囊肿质地柔软,有波动感,无搏动感,可与可与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区别。区别。z 4穿刺可抽出黄绿色或棕色的清亮液体,含或不含胆固醇结晶。z5囊肿穿破后可长期不愈,形成鳃裂瘘;也有先天未闭合者,称。鳃裂瘘可同时有内外两个瘘口。第一鳃裂内瘘口在外耳道;第二鳃裂内瘘口通向咽侧扁桃体窝;第三、四鳃裂内瘘口则通向梨状凹或食管上段。碘油造影可明确瘘管走向及开口部位。z第三鳃裂来源:又称:胸腺咽管囊肿 鳃裂囊肿【治疗】手术摘除囊肿或切除瘘管。z牙源性z非牙源性 z根端囊肿z始基囊肿z含牙囊肿z角化囊肿z 1部位:z颌骨内有一含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渐增大可使颌骨膨隆造成面部畸形。同时骨质受压变薄,触诊
8、时有乒乓球感乒乓球感。 z2系因龋坏致根尖肉芽肿演变而形成,囊肿部有失活牙齿(牙已拔除者称)。z 3造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星形网状层发生变性,液体渗出、蓄积形成的囊肿称。牙冠和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和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的囊肿称。二者均有缺牙。z 4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z穿刺可得草黄色液体,内含胆固醇结晶;但角化囊肿内容物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质。z角化囊肿如伴有皮肤基底细胞痣、肋骨畸形、大脑镰钙化、蝶鞍融合可诊断为,或称。zX线片见圆形或卵圆形透光阴影(可为单房或多房)。根尖囊肿为单房阴影,根失在囊腔内;始基囊肿单房或多房,不含牙;含牙囊肿单房或多房阴影,含牙,牙冠在囊
9、腔内;角化囊肿单房或多房阴影,一般不含牙,常表现为沿颌骨长轴呈轴向生长。z1手术摘除囊肿,囊腔内的牙根据具体情况拔除或行根管治疗。z2角化囊肿易复发、可恶变,手术不应过于保守。骨胶可用石炭酸烧灼或冷冻治疗。多次复发应行颌骨部分切除术并立即植骨。z面裂囊肿z血外渗性囊肿z动脉瘤样骨囊肿z源于胚胎期面突融合处上皮残余。z z z1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z2,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位于切牙孔之后腭中线的任何部位,位于唇底和鼻前房内,在骨质表面。z3除鼻唇囊肿外,临床症状与牙源性颌骨囊肿大致相似。不同胚裂部位的囊肿可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z4依据特定的部位及与牙本身的关系与牙源性
10、囊肿鉴别。鼻唇囊肿z手术摘除,术式与牙源性囊肿相同,一般从口内进行手术。z主要为损伤后引起骨髓内出血、机化、渗出后而形成,与牙组织本身无关,亦称损伤性骨囊肿、孤立性囊肿等。z 诊诊 断断z1有损伤史。多发生于青壮年。以下颌前牙部位较为好发。z2牙数目正常,无移位。牙可无活力。z3X线片见囊肿边缘不像牙源性颌骨囊肿清楚,无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z 手术治疗,原则同牙源性颌骨囊肿。 z交界痣z皮内痣z复合痣z 1为扁平、棕黑、蓝黑的色素斑,境界清楚或模糊,体积较小,表面光滑无毛。当交界痣出现明显增大,色变深黑、痛、痒、出血、溃破、周边有卫星状黑色素小结时,应考虑恶变。z 2毛痣、雀斑样痣一般为,很少恶
11、变。z 3因含有多种组织而得名,如皮脂腺痣、纤维痣、脂肪痣、乳头瘤样痣等。儿童期病大多属此类型,少数见于成人。大部分病变微突出皮肤,少数呈乳头瘤样改变,一般无毛发。z 4. 口腔粘膜内的痣甚少,而以黑色素斑为多。如为黑色素痣,则以交界痣及复痣合多见。治疗z 1影响面容或疑为恶变时,应手术切除。z2手术应在病边界以外的正常皮肤上作切口。 z系上皮性肿瘤,可能恶变。z1可发生于皮肤或粘膜,呈乳头状突起,有蒂或无蒂。z2可在白斑基础上发生。z3发生于皮肤者,应与痣、疣鉴别,必要时应行活组织检查。z4伴有溃破、出血、疼痛、基底浸润时应考虑恶变。治 疗z手术切除。基底部应有足够的切除范围。z纤维型z肉芽
12、肿型z血管型z 1 1女性多见,多发生于青年及中年人。女性多见,多发生于青年及中年人。z 2 2多位于牙龈乳头部,有蒂或无蒂,唇颊侧多位于牙龈乳头部,有蒂或无蒂,唇颊侧较舌腭侧多见。牙有时可松动或被压移位。较舌腭侧多见。牙有时可松动或被压移位。z 3 3局部可有残根、牙石、不良修复体等刺局部可有残根、牙石、不良修复体等刺激因素存在。妇女怀孕期间容易发生。激因素存在。妇女怀孕期间容易发生。z 4 4纤维型、肉芽肿型、血管型依次因血管分纤维型、肉芽肿型、血管型依次因血管分布的多寡而致瘤体颜色逐次表现为苍白色、粉布的多寡而致瘤体颜色逐次表现为苍白色、粉红色、紫红色。红色、紫红色。z 5 5X X线检
13、查可见骨吸收及牙周膜增宽阴影线检查可见骨吸收及牙周膜增宽阴影。治治 疗疗z手术切除,并去除慢性刺激因素。手术切除,并去除慢性刺激因素。 z 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伴以少量结缔组织、细胞及血管。如肿瘤主要为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所组成,且血管丰富时,实际上为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z 1发生在面部皮下的纤维瘤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软硬,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边缘清楚,可移动。z 2口内好发于牙槽突、颊、腭等部位。肿瘤较小,呈圆形突起,有蒂或无蒂,表面覆正常粘膜。发生在牙槽突者,牙可移位。z 3易复发,可能恶变。生物学行为较身体其它部位的纤维瘤差。治疗z手术切除。牙槽突的纤维瘤需拔除有
14、关的牙并刮除受侵犯的骨膜。术中有必要作冰冻切片,以排除恶变可能。z 来源于脂肪组织。 z 1.好发于多脂肪区,如颈部、颊部、额部、口底等。z 2边界不清楚,触诊柔软,可是分叶状,似有波动感。z3穿刺无液体,可与囊肿、血管瘤等鉴别。治疗z手术切除。z牙牙 瘤瘤z牙骨质瘤(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良性牙骨质瘤(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化牙骨质纤维瘤、巨大牙骨质母细胞瘤、化牙骨质纤维瘤、巨大型牙骨质瘤)型牙骨质瘤)z造釉细胞瘤造釉细胞瘤z造釉细胞纤维瘤造釉细胞纤维瘤z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z牙源性粘液瘤牙源性粘液瘤z牙瘤是颌骨内较少见的牙源性肿瘤,在牙胚发育到牙本质和釉质形
15、成的阶段时发生。根据组织排列不同,可分为混合性牙瘤和组合性牙瘤两类。二者临床表现基本相同。z【诊断】 1多发生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 2生长缓慢、有自限性,一般无自觉症状,可发生于上下颌骨。病变区可有现象。 3肿瘤生长可引起骨质膨隆或压迫神经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如穿破粘骨膜可发生继发感染。 4X线片可见骨膨胀,内有许多大小形态不同的牙样结构(),或透射度似牙组织的一团影像(),在影像与正常骨组织之间见有一条清晰的阴影包统,系牙瘤之包膜。与囊肿同时存在, z治疗手术摘除。z多数认为来源于牙根尖的牙骨质。 z【诊断】 1多发生在中年女性的下颌切牙区。 2常累及几个牙齿,每一个
16、尖周病变都是自限性的,罕见直径超过1cm者。 3早期病变在X线片上可见在根尖区有一团球形的透光区,与根尖肉芽肿的阴影近似但受累的牙有活力。随病变发展,阴影的中央区可见不透光的致密小团块,但其边缘仍为透光区。 z【治疗】 本病不是真性肿瘤、临床无症状可不予处理;如果牙齿发生病变,则可随牙齿挖除。z又称真性牙骨质瘤,来源于牙骨质母细胞。【诊断】 z1多发生在青年人。 2肿瘤常长在下颌骨前磨牙和磨牙的牙根部,并与牙根融合。 3肿瘤生长缓慢,患区可见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4X线片示根尖或根侧有与牙根密度相似的不透光阴影,肿瘤与正常骨组织间有一狭窄的透光带。【治疗】z手术摘除。需刮尽肿瘤周围的结缔
17、组织被膜。 z为颌骨中心性良性肿瘤,与牙根尖无关。【诊断】z 1多发生于中年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 2好发于下颌骨,尤其是下颌骨磨牙区。 3肿瘤生长缓慢,一般体积较小。 4X线片中见肿瘤呈界限清楚的囊状透光区,其中含有多少不一的不透光致密物质。牙根受累可见吸收。【治疗】z手术摘除。对体积大,生长快,多次复发病例应作颌骨截除术。z 为最常见的一种颌骨牙源性肿瘤,有三种组织来源:z(1)牙板和造釉器的残余上皮及牙周组织中的上皮剩余;z(2)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的衬里上皮;z(3)口腔粘膜上皮基底层。【诊断】zl.好发于青壮年,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z2.8090发生于下颌骨(角部、
18、体部、升枝部),约 10发生于上颌骨。z3颌骨呈膨胀性缓慢生长。早期无自觉症状,以后可造成面部畸形,牙可松动移位,关系紊乱;晚期肿瘤可侵入周围软组织,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z 4X线片多数见多房性阴影,边缘呈切迹状,分房大小不等,可含牙或不含牙;牙根侵蚀成锯齿状或截根状吸收。少数可为单房阴影。 z5穿刺可抽出棕褐色液体。吸出液生化免疫检测示,总蛋白含量大于48,免疫球蛋白IgG大于1500mg10ml。角化囊肿小于上述指标。但不能区别非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 z6位于软组织的造釉细胞瘤多发生于下颌磨牙区,无骨质破坏。 z7肿瘤无包膜,剖面见有囊性和实性两种结构。造釉细胞瘤造釉细胞瘤穿破牙龈面部表
19、现【治疗】z手术治疗。z切缘应在正常组织05cm以上。能保留下颌骨下缘者可行;下颌骨无足够边缘者,应行;对年青患者,尚可做,术后长期复查,如复发再行截骨术。软组织造釉细胞瘤行局部切除术即可。z 为真性牙源性混合性肿瘤,由牙源性上皮和间叶成分组成,但没有釉质和牙本质形成。本瘤很少见。 【诊断】 z 1多见于青少年。 2好发于下颌骨后分,往往伴有牙齿阻生。 3生长缓慢,一般无症状。 4X线片示单房或多房阴影,骨皮质膨隆,可有埋伏牙。【治疗】z 手术治疗。手术原则同造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z起源于造釉器的中间层细胞。【诊断】z1多发生于40岁左右的青壮年,无性别差异。 z223发生于下颌骨,其
20、中又以磨牙区多见。 z3. 无自觉症状,仅见颌骨逐渐膨隆,导致面部畸形。 z4. X线示单房或多房阴影,其中散在不规则钙化点,常含有埋伏牙,易与含牙囊肿或造釉细胞瘤混淆。 z5确诊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z 手术治疗。手术原则同造釉细胞瘤。z可能来自牙胚中的牙乳突或牙周膜,但也有人认为骨内的粘液瘤仅是牙源性纤维瘤的粘液性变。【诊断】 z1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下颌骨磨牙区,常伴未萌出牙或缺失牙。 z 2生长缓慢,颌骨进行性膨隆。 z3生长加速并出现疼痛麻木时,应考虑恶变。 z4X线片示单个或蜂窝状和泡沫状阴影。房间分隔呈直线条纹或“火焰状”。【治疗】z 手术切除。切缘为1cm,骨膜不宜保留。 z
21、 来源于神经内膜、神经束膜、神经外膜来源于神经内膜、神经束膜、神经外膜及神经鞘细胞。多发者称及神经鞘细胞。多发者称或或称芮克林病(称芮克林病(Von RecklinghausenVon Recklinghausen diseasedisease)。口腔颌面部神经纤维瘤常发生)。口腔颌面部神经纤维瘤常发生于第五或第七颅神经于第五或第七颅神经。z 1 1多见于青年人,生长缓慢。多见于青年人,生长缓慢。z 2 2颜面部神经纤维瘤主要特征是表面皮肤呈大颜面部神经纤维瘤主要特征是表面皮肤呈大小不一、不隆起的棕色斑,亦称咖啡牛奶斑。小不一、不隆起的棕色斑,亦称咖啡牛奶斑。z 3 3皮肤内有质地较硬的多发性
22、瘤结节,可沿皮皮肤内有质地较硬的多发性瘤结节,可沿皮下神经分布,呈念珠状或丛状。如来自感觉神经下神经分布,呈念珠状或丛状。如来自感觉神经可有明显触痛。可有明显触痛。z 4 4结缔组织可呈异样增生,导致皮肤松驰下垂,结缔组织可呈异样增生,导致皮肤松驰下垂,造成颜面畸形、功能障碍。造成颜面畸形、功能障碍。 z 5 5肿瘤质地柔软,但无压缩感。肿瘤质地柔软,但无压缩感。z 6 6颅骨受侵时,可引起颌骨发育畸形。颅骨受侵时,可引起颌骨发育畸形。z 7神经纤维瘤病为全身显性遗传疾病。神经纤维瘤病为全身显性遗传疾病。病变可累及皮肤、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病变可累及皮肤、周围神经、中枢神经、骨路、肌肉及分泌器
23、官。约骨路、肌肉及分泌器官。约10左右可发左右可发生恶变。生恶变。z 1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z2 2对小而局限的肿瘤可一次完全切除;对巨大对小而局限的肿瘤可一次完全切除;对巨大神经纤维瘤可作部分切除,以纠正畸形、改善功神经纤维瘤可作部分切除,以纠正畸形、改善功能。能。z3 3巨大病变一次切除时,要有充分准备。因病巨大病变一次切除时,要有充分准备。因病变弥漫、无清楚边界且组织脆、血运丰富,术中变弥漫、无清楚边界且组织脆、血运丰富,术中极易出血,需充分备血,必要时行低温麻醉。手极易出血,需充分备血,必要时行低温麻醉。手术操作宜采用锐性切除,配以电刀。术操作宜采用锐性切除,配以电刀。z 亦称,来
24、源于神经鞘。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其次是周围神经,交感神经最少见。z 1 1多见于中年人。多见于中年人。z 2 2肿瘤圆形或卵圆形,周界清楚,质韧。肿瘤圆形或卵圆形,周界清楚,质韧。z 3 3来自感觉神经者常有压痛或放射样痛;来自来自感觉神经者常有压痛或放射样痛;来自颈交感神经可以出现颈交感神经可以出现; ;来自迷走神经者,可出现声嘶等症状。来自迷走神经者,可出现声嘶等症状。z 4 4肿瘤越大越易出现粘液性变,此时瘤体质软肿瘤越大越易出现粘液性变,此时瘤体质软如囊肿,如囊肿,此此点可与血管瘤鉴别。点可与血管瘤鉴别。z 5肿瘤可沿神经轴侧向左右移动,但不能沿长肿瘤可沿神经轴侧向左右移动
25、,但不能沿长轴上下活动。轴上下活动。治治 疗疗z手术切除。术式应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而手术切除。术式应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而定。若为周围神经来源,可将肿瘤完整切定。若为周围神经来源,可将肿瘤完整切除;若肿瘤发生于重要神经干时,应沿纵除;若肿瘤发生于重要神经干时,应沿纵轴细心分离,不要贸然切断神经,遭致后轴细心分离,不要贸然切断神经,遭致后遗症。遗症。z毛细血管瘤z海绵状血管瘤z蔓状血管瘤z1 1为婴幼儿最常见类型。为婴幼儿最常见类型。z 2 2好发于面部皮肤以及唇舌粘膜。好发于面部皮肤以及唇舌粘膜。z 3 3高出或不高出皮肤与粘膜,皮内与粘膜常全高出或不高出皮肤与粘膜,皮内与粘膜常全层受侵。层受侵
26、。z4 4呈鲜红或紫红,压之变白,压力去除后又复呈鲜红或紫红,压之变白,压力去除后又复原。若有血红素沉着加压后可不变色。原。若有血红素沉着加压后可不变色。z 5 5触诊时有粗糙感,或较硬而有弹性。触诊时有粗糙感,或较硬而有弹性。z 6 6大平而色红者称大平而色红者称,高起似,高起似杨梅者称杨梅者称。z 下唇血管瘤z1 1一般在婴儿期发生。好发于唇、舌、颊粘膜,一般在婴儿期发生。好发于唇、舌、颊粘膜,深层组织及下颌骨内。深层组织及下颌骨内。z2 2病变一般位于皮下及粘膜下,表面呈淡蓝色病变一般位于皮下及粘膜下,表面呈淡蓝色或色泽正常。或色泽正常。z3 3加压后体积缩小,压力去除后随即复原。加压后
27、体积缩小,压力去除后随即复原。z4 4触诊柔软,有时有波动感或摸到静脉石。体触诊柔软,有时有波动感或摸到静脉石。体位移动试验阳性,穿刺有血液。位移动试验阳性,穿刺有血液。z5 5瘤腔造影可帮助显示病变范围及侧支循环状瘤腔造影可帮助显示病变范围及侧支循环状况。况。海绵状血管瘤(三)蔓状血管瘤z1成人多见。好发于头皮、眼眶、耳翼、口底及下颌骨内。 z 2病变多位于皮下,但皮肤也可受侵犯。 z 3皮肤色泽不变或呈红斑;皮下血管呈念珠状迂曲,压之一般不改变。 z 4有明显搏动感,听诊时有吹风样杂音。z5颈动脉造影可显示病变范围及侧支循环状况。z 1 1激素治疗适用于病变较大,用其它方法治疗有困难的婴儿
28、激素治疗适用于病变较大,用其它方法治疗有困难的婴儿期毛细血管瘤。一般用强的松期毛细血管瘤。一般用强的松2mg2mgkgkg,最大剂量每日不宜超,最大剂量每日不宜超过过20mg20mg,每日或隔日一次,用药,每日或隔日一次,用药2 2周无效则停用。每疗程周无效则停用。每疗程3 38 8周,逐渐减量停药。用药期间注意营养状态。并发结核、急性周,逐渐减量停药。用药期间注意营养状态。并发结核、急性感染以及易发惊厥者禁用。感染以及易发惊厥者禁用。z 2 2手术治疗适用于各型能手术切除者,也是蔓状血管瘤与颌手术治疗适用于各型能手术切除者,也是蔓状血管瘤与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骨中心性血管瘤的主要
29、治疗方法。 z 3 3硬化剂注入一般采用硬化剂注入一般采用5 5鱼肝油酸钠、鱼肝油酸钠、5 51010高渗氯化高渗氯化钠或钠或l l1010柳酸盐液等作瘤腔注射。目前多采用平阳霉素,柳酸盐液等作瘤腔注射。目前多采用平阳霉素,每每1 12 2周注射周注射1 1次,多次反复施行。次,多次反复施行。 z 4 4冰冻治疗适用于表浅而局限的血管瘤,可选用干冰或液氮。冰冻治疗适用于表浅而局限的血管瘤,可选用干冰或液氮。z 5 5激光治疗适用于表浅较局限的血管瘤。激光治疗适用于表浅较局限的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石z淋巴管瘤属淋巴管发育畸形疾病,比血管瘤少见,约为1:4,可分为及两类。z1 1先天性,常有继
30、发感染史。先天性,常有继发感染史。z2 2好发于舌唇粘膜,皮肤较少。好发于舌唇粘膜,皮肤较少。 z3 3受累组织肿胀,界限不清,可见黄色透受累组织肿胀,界限不清,可见黄色透明突起小颗粒,内含淋巴液,触诊较硬。明突起小颗粒,内含淋巴液,触诊较硬。 z4 4舌淋巴管瘤常形成巨舌。舌淋巴管瘤常形成巨舌。z5 5常与毛细血管瘤并存,称常与毛细血管瘤并存,称。(二)囊性淋巴管瘤(囊性水瘤)z 15065见于初生时,约90%发生于2岁内,成人较少发生。 z 2好发于颈后三角区,向下可延伸至锁骨后、腋下、胸壁、纵隔、心脏周围(心包囊肿)向上可及颌下、口底以及舌等部位,向后可达肩胛骨深侧或椎旁,并引起受累器官
31、功能障碍。 z 3肿瘤体积与年龄及病期无关,可出生时巨大,亦可逐渐增大,不能自行消失。 z 4表面皮肤正常,触诊柔软,有明显波动感,无压缩性,体位移动试验阴性,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吸出液为黄色清亮液体,镜检有淋巴细胞。血管瘤、淋巴管瘤穿刺液的鉴别z血管瘤:红色,凝固z淋巴管瘤:淡黄色,不凝z血管淋巴管瘤:红色,不凝z1 1手术治疗是囊性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无论手术治疗是囊性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无论何型,对能全部切除者,宜早期施行手术根治;何型,对能全部切除者,宜早期施行手术根治;对巨大不能切除者,可作部分切除或分期切除。对巨大不能切除者,可作部分切除或分期切除。 z2 2平阳霉素瘤内注射适用于囊
32、性水瘤。平阳霉平阳霉素瘤内注射适用于囊性水瘤。平阳霉素每次用量素每次用量5 510mg10mg,1515日日1 1次,次,5 5次一疗程。次一疗程。 z3 3冷冻或激光治疗适用于舌、唇、颊毛细淋巴冷冻或激光治疗适用于舌、唇、颊毛细淋巴管瘤。管瘤。z4 4电灼除术适用于毛细淋巴管瘤电灼除术适用于毛细淋巴管瘤。 z 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仅发生于膜内外骨的骨组织,由骨表面的骨膜发生的称外周性骨瘤,由骨内膜发生的称中心性骨瘤。外周性骨瘤多于中心性骨瘤。【诊断】 z1多见于青年人,无性别差异,上颌骨多于下颌骨。 z2发生于下颌骨者,多位于下颌骨体的舌侧和下颌角下缘部位。 z3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仅
33、引起颌骨局部膨隆。中心性骨瘤膨隆而压迫神经时,可出现局部麻木感。 z4X线表现为均质的圆形不透光的白色影像,常位于磨牙根下方的骨皮质中,周边部为一层不透光的白线。【治疗】z 手术摘除。z 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由于肿瘤中所含纤维成分和骨质成分比例的多寡,可分别命名为或。【诊断】z1大多数在儿童期即已发病。生长缓慢,久之常造成面部畸形。 z2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下颌骨较为多见。肿瘤质硬,界限多不清楚。 z3X线表现为骨质膨隆,骨小梁正常结构消失,同时伴有密度减低阴影与不同程度的钙化,有的呈毛玻璃状,有的呈棉絮状,有的近似骨瘤样,有的为多房状囊性阴影。 z4临床上很难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
34、,主要以组织学表现为依据。 骨化纤维瘤【治疗】z1能全部切除且功能影响不大者,宜早期手术切除。 z2不能全部切除或切除后功能影响较大者,宜在青春期后作部分切除,以改善面部畸形。 z3肿瘤巨大、面部畸形严重,可连同肿瘤作彻底截骨术。 z 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或骨纤维营养不良,是指骨内有化生为骨质能力的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并取代正常骨质为特点的病变,目前认为本病并非真性肿瘤。【诊断】z1多发生于20岁以下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上颌骨为多见。 z2多从儿童期开始发病,呈进行性肿大,青春期后可停止生长或速度减慢。 z3本病可见单发或多发两大类。单骨性较多见。多骨性者除颅、面、颌骨受累
35、外,还可累及肋骨、盆骨及长骨。多骨性合并皮肤色素沉着、内分泌紊乱以及性早熟等现象时称为。 z 4X线片中可见骨硬化型、磨砂玻璃状型、囊型等表现,与骨化纤维瘤很难鉴别。 z5某些囊性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例,穿刺可抽出血液或棕褐色液体。【治疗】z手术应在生长发育期后进行。多采用保守性外科手术,以改善功能及畸形。z 又称巨颌症或天使病,为有遗传倾向的骨多囊性疾病。【诊断】z1有家族史。男性多于女性。多在2岁以后发病,37岁生长迅速,以后变慢或停止。 z2上下颌骨对称性肿大。 z3临床肿块及X线表现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相似而难以鉴别。【治疗】z 青春期后施行改善功能与面容的保守性外科手术。z 又称,由
36、骨髓腔内原始间叶细胞发生的。占骨肿瘤的4,发生在颌骨者少见。【诊断】z 1 1多发生在多发生在20204040岁之间,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下颌岁之间,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下颌骨正中联合和前磨牙区多见。骨正中联合和前磨牙区多见。 z 2 2发生在颌骨中央者称中央性巨细胞瘤,发生在骨外者称发生在颌骨中央者称中央性巨细胞瘤,发生在骨外者称周围性巨细胞瘤。周围性巨细胞瘤。 z 3 3一般生长缓慢。如生长快,提示恶性可能。一般生长缓慢。如生长快,提示恶性可能。 z 4 4中央型的骨膨胀明显时,有羊皮纸样感觉。肿瘤如穿破中央型的骨膨胀明显时,有羊皮纸样感觉。肿瘤如穿破颌骨可呈暗紫色或棕色。周围性巨细胞
37、瘤呈棕褐色,易出血。颌骨可呈暗紫色或棕色。周围性巨细胞瘤呈棕褐色,易出血。 z 5 5X X线片示肥皂泡沫状或蜂房状囊性阴影,伴骨质明显膨胀。线片示肥皂泡沫状或蜂房状囊性阴影,伴骨质明显膨胀。 z 6 6病理学上根据间质细胞及巨细胞的形态特点分为病理学上根据间质细胞及巨细胞的形态特点分为级级(良性)、(良性)、级(临界瘤)和级(临界瘤)和级(恶性)。级(恶性)。【治疗】z 主要为手术切除。放疗也较敏感,适用于不宜手术病例。级巨细胞瘤可做彻底刮除,创面烧灼;级和级者视病变范围和骨质破坏程度,选择做颌骨部分或大部截骨术。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z 为一种局部修复性反应,非真性肿瘤。【诊断】z 1. 常发
38、生于1020岁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z2. 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下颌骨多见。病变多发生在颌骨的前分。 z3为无痛性硬性膨胀,很少穿破骨皮质。 z 4X线片见单房囊性阴影较多,其中有一些细小的骨间隔,常有骨样或骨小梁发生,边界清晰。牙根常见吸收。 z5与巨细胞瘤难以鉴别。需结合临床特点、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全面考虑。【治疗】z 手术刮除即可,不宜放疗。z 为来自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的肿瘤。 z1多见于青壮年。病程通常较长。 z2可为单侧发生,亦可为双侧发生,以单侧常见。绝大多数为良性,极少数为恶性。 z3肿瘤位于颈动脉三角,亦可向咽旁突出,大者可超出颈动脉三角范围。 z4扪诊有一定周界。质地中等
39、硬度,有明显搏动感。肿瘤可前后移动,但不能上下活动。 z5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直立性眩晕、上腹不适、一过性神志消失等颈动脉窦综合征,主要为体位改变肿瘤压迫颈动脉窦所致。 6颈动脉体瘤,特别是恶性颈动脉体瘤压迫、浸润周围主要神经时,可出现声嘶、Horner综合征、舌下神经麻痹等症状。 7禁忌活检。常规行颈动脉造影,可见颈动脉外侧移位,颈动脉分叉部增宽,或有小交通支自颈动脉与肿瘤相通。【治疗】z1手术治疗。一般主张发现病变后,及时进行手术切除。 z2放射治疗。对全身情况欠佳,或因其它原因不适手术治疗者,也可试用。 z又称“嗜伊红淋巴肉芽肿”或“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病因不清,主要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增
40、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结以外的病变表现为肉芽肿。诊 断z1多见于成年男性。病程长,可有时大时小病史。z2好发于腮腺、眶部、颧颊部以及颌下区。z3肿块界限不清,可扪及多个结节,质软至中硬。病损区可伴皮肤增厚及色素沉着;病员常觉肿块区皮肤瘙痒。z4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6070),淋巴细胞也相应增多。z 5侵犯骨质者罕见,与组织细胞增生症X之一的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不同。【治疗】z1以放射治疗首选。z2多发者以化疗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主。z常见:鳞癌 腺癌 肉瘤z常见部位:唇、牙龈、舌、口底、颊粘膜、腭、上颌窦、皮肤、涎腺z部位特殊:翼腭窝、颞下窝附1 唇和口腔癌国际TNM分类及分期(UICC
41、,1987;修订版,1992)z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 1987年发布的唇癌和口腔癌的TNM分类,唇的解剖部位指上、下唇红缘和口角部;口腔的解剖部位指颊粘膜(包括上下唇的粘膜面、颊粘膜、磨牙后区和上下龈 的龈颊沟)、上下牙龈、硬腭、舌(轮廓乳头以前的舌侧缘及者背、 舌腹面)和口底。该分类仅适用于鳞状细胞癌,必须有病理学检查证实。(一) TNM临床分类:zT原发癌 TX原发癌无法评价 TO没有原发癌的证据 TIS原位癌 T 1 肿 瘤 最 大 直 径 2 c m T 2 肿 瘤 最 大 直 径 2 c m , 4 c m T 3 肿 瘤 最 大 直 径 4 c m T4唇癌肿瘤侵犯邻近组织
42、结构,如皮质 骨 、 舌 、 颈 部 皮 肤 等 。 口腔癌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如骨、深部舌肌、上颌窦、皮肤等。 zN区域淋巴结 N x 不 能 确 定 有 无 区 域 淋 巴 结 转 移 N 。 没 有 区 域 淋 巴 结 转 移 Nl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 N2颈淋巴结转移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6cm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 N2c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 N 3 淋 巴 结 转 移 , 最 大 直 径 6 c m zM远处转移 M X 远 处 转 移 的 存 在 不 能 确 定 M。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二)
43、分期:z期Tl N。M。期T2 N。M。期T3 N。MO TI N1 M。 T2 N1 MO T 3 N 。 , N I M 。 期 T 4 N 1 M 0 任 何 T N 2 , N 3 M 0 任 何 T 任 何 N M 1几种常见的颈清扫术式概念几种常见的颈清扫术式概念颈、舌骨上、肩胛舌骨上颈、舌骨上、肩胛舌骨上临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但由于原发病变恶性程度高或范围较大,估计转移至颈淋巴结的可能性很大者临床扪及肿大淋巴结,估计已有转移将颈部淋巴引流区被淋巴将颈部淋巴引流区被淋巴组织穿越和与之紧密相伴的脂肪结缔组织、组织穿越和与之紧密相伴的脂肪结缔组织、肌肉、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无重要影响血肌
44、肉、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无重要影响血管、神经一并整块切除,一侧:管、神经一并整块切除,一侧:单侧颈清单侧颈清;双侧:双侧:双侧颈清双侧颈清;与原发灶同期一次切除:;与原发灶同期一次切除:联合根治术联合根治术选择性、或淋巴结虽触及选择性、或淋巴结虽触及的治疗性颈清扫,估计转移灶尚局限于淋的治疗性颈清扫,估计转移灶尚局限于淋巴结被膜以内,可考虑分别或完全保留颈巴结被膜以内,可考虑分别或完全保留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以减少后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以减少后遗症,并发症,且不影响疗效者遗症,并发症,且不影响疗效者。z系指发生于上下唇红缘和口角部的癌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可在红白斑的基
45、础上发生,亦见基底细胞癌。诊诊 断断z1多见于下唇红唇外13处。z2以外突型及溃疡型多见,可与白斑同时存在。z 3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转移部位以颌下或颏下淋巴结常见。z4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诊断。下唇低分化鳞癌治治 疗疗z1早期病变,范围局限可采用手术、放射、激光或冷冻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z 2病变直径超过2.0cm,手术切除原发灶后,需行局部皮瓣修复。z 3早期病例不作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可严密观察。病变范围较大者(T3,T4)可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或放射治疗,临床诊断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清除术。z系指发生在上下颌游离龈、附着龈的癌性病变,多为鳞状细胞癌。磨牙后三角区癌性病变属颊癌范畴。
46、诊 断z1多见于磨牙区,下颌较上颌多见。临床可表现为菜花样溃疡。z2早期症状为牙痛。肿瘤破坏牙槽突,可引起病变区牙齿松动。z3下颌牙龈癌侵犯颌骨、下牙槽神经受累可致患侧下唇麻木。z4肿瘤侵犯咀嚼肌群,伴开口受限。 z5可伴颈淋巴结转移,下颌牙龈癌较上颌转移率高。z6X线片检查,下颌病变宜投照患侧下颌骨侧位片或下颌骨曲面断层片,上颌病变宜投照通过病变中心的正侧位体层片。X线片表现为病变区溶骨性破坏,其周围有时可见骨密度增高的硬化表现。晚期病例可见病理性骨折。z7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牙龈癌颌下转移上颌骨切除的几种术式上颌骨切除的几种术式z部分切除:牙槽突、腭突z次全切除:保留眶下缘、眶底骨板z
47、全切除:z扩大切除:侵犯上颌窦后壁:切除下颌骨喙突、升支前缘,蝶骨翼突;破坏眶下板: 清除眶内容物;侵犯颧骨:切除颧骨、颧弓;波及筛窦:切除或清除筛窦内容物。下颌骨切除的术式z方块切除:保留下缘的矩形切除z部分(节段性)切除:不保留下缘的矩形切除z全切除:单侧或双侧的全部切除,包括升支、喙突、髁状突治疗治疗z1原发癌的治疗z (1)早期病变(T1);病变仅限于牙槽突者、下颌牙龈癌可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颌骨矩形切除。病变超过很尖水平,应行节段性下颌骨切除,上颌牙龈癌可行低位上颌骨切除。z (2)中等大小病变(T2T3):原则上应行半侧下颌骨切除或上颌骨次全切除术。 z(3)晚期病变(T4):通过临
48、床及影像学检查估计可彻底切除者,应行包括颌骨在内的扩大切除术。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酌情用皮瓣修复。z2颈淋巴结的处理,临床检查有肿大淋巴结,应行颌颈联合根治术。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原发病变为T2或T3者,可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 对中、晚期病变者应强调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的综合治疗。z系指发生在以轮廓乳头为界的舌前23的癌性病变,而舌后13即舌根部的癌性病变属口咽癌范畴。诊 断 z1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舌侧缘中13,其次为舌腹、舌背及舌尖等处。病变区表现为浸润性溃疡。z2随溃疡向深部浸润,疼痛逐渐加重,可向患侧外耳道、颞区放射。z3舌肌广泛受侵,因运动受限而致言语、吞咽功能障碍。z4晚期多向口底
49、浸润、破坏下颌骨。z5常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z6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z 舌癌舌癌淋巴结转移治 疗zl早期病变(T1)、溃疡范围局限、恶性程度不高,可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或放射治疗。z2中等大小病变(T2T3),局部行扩大切除。波及口底及颌骨时,应酌情扩大切除范围,行颌骨矩形或节段性切除,遗留组织缺损酌情采用皮瓣修复。颈淋巴结肿大者,应行根治性颈清除术。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但是恶性程度高,也应行选择性颈清除术。 z 3晚期病变(T4),原则上应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在肿瘤彻底切除的前提下,酌情选用皮瓣修复。 中晚期病变者,应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z系指发生在口底粘膜的癌性病变,病理类型主要为鳞
50、状细胞癌。诊 断 z1多发于舌系带两侧的前部区域和相当于第一磨牙位置的后部区域,常表现为溃疡和浸润块并存。z2侵及口底肌肉、舌肌时,舌体运动受限。z3侵及舌神经可致舌麻木,侵及舌下神经时伴患侧舌肌萎缩、伸舌时偏向患侧。z4侵及下颌骨时,X线片表现为骨质破坏。z5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位置以颏下、颌下和颈深上淋巴结多见,接近中线者可发生双侧颈淋巴转移。z6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口底癌治治 疗疗z1早期病变(T1),尤其是病变范围小于10cm,恶性程度不高,可行局部扩大切除。切除范围涉及颌下腺导管者,应将其断端与口底粘膜缝合形成新的导管开口,以预防颌下腺潴留性肿胀。 z2中等大小病变(T2T3)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