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概述中医学概述1.概念与基本特点概念与基本特点中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的理论基础诊疗原则及手段诊疗原则及手段养生、防治养生、防治2 概念与基本特点概念与基本特点中医学定义中医学定义: 在在中国产生中国产生并经过并经过数千年发展数千年发展形成的一门具有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独特理论体系、丰、丰富诊疗手段及养生知识的传统医学。富诊疗手段及养生知识的传统医学。3特点:特点: 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疗效显著4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发展萌芽时期(远古时代萌芽时期(远古时代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火的运用青铜鼎5系统形成(先秦系统形成(先秦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形成标志:形成标志: 现存
2、最早医学文献现存最早医学文献 “四部经典四部经典”: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难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6张仲景张仲景 后后世世称为称为“医圣医圣”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 确立辩证论治原则,奠定中医治疗基础7华华 佗佗“外科鼻祖外科鼻祖” 精于外科手术,善用麻醉药物(麻沸散) 提倡体育疗法,创作“五禽戏8平稳发展(晋、隋、唐时期)平稳发展(晋、隋、唐时期) 晋:晋: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脉经脉经隋:隋: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唐:唐:新修本草新修本草现存最早现存最早药典药典 千金方千金方孙思邈孙思邈9突破性进展(宋、金、元)突破性进展(宋、金、元) 宋:开设太平惠民合剂局宋:开
3、设太平惠民合剂局 钱乙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 王惟一制作穴位铜人王惟一制作穴位铜人 元元:忽思慧忽思慧饮膳正要饮膳正要10“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 刘刘完完素素寒寒凉凉派派张张从从正正攻攻下下派派李李杲杲补补脾脾派派朱朱丹丹溪溪养养阴阴派派11集大成期(明清时期)集大成期(明清时期) 提出两大学说:温病学说、命门学说提出两大学说:温病学说、命门学说 李时珍编著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12中西医汇通(近、现代)中西医汇通(近、现代) 近代:近代:黃黃宽宽18501850年赴愛丁堡大年赴愛丁堡大学专学专攻攻医医科科 张锡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 朱沛文朱沛文中西脏腑图像合纂中
4、西脏腑图像合纂现代:持续发展,寻求中西医结合新途径现代:持续发展,寻求中西医结合新途径13中医理论基础中医理论基础阴阳学说藏象学说五行学说14 最初:指日光的向背。最初:指日光的向背。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交互作用:对立制约阴阳的交互作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15五行:五行: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代表五种属,代表五种属 性。性。 中医五行: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中医五行: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 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五大系统的相
5、互关系。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相侮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相侮 相乘、母子相及等相乘、母子相及等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16 相生相生 相克相克17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 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二指“征象”,;三指 “应像”。 藏象学说藏象学说18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 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 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 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19诊疗原则与手段诊疗原则与手段原则原则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辨证:论治:论治: 应用应用:六经辩证、:六经辩证、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判断疾病本质判断疾病本质确立治疗方案确立治疗方案20诊疗手段诊疗手段 四诊法:四诊法:望、闻、问、切望、闻、问、切 治疗:中药、砭石、针灸、火罐及现治疗:中药、砭石、针灸、火罐及现 代辅助科技代辅助科技 21 防治防治目的目的: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方法方法: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 房事、适寒温房事、适寒温养生、养生、22谢谢 谢谢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