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中篇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下篇 常见病症中医护理目录页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上篇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章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章第三章 藏象藏象 第四章第四章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第五章第五章 诊法诊法 第六章第六章 辩证辩证 第七章第七章 养生保健与护理总则养生保健与护理总则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掌握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常见证型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要点。 2. 熟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 3. 了解卫气营血辨证。 4. 初步学会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对临床典
2、型病例进行辨证施护。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病因病因辨证施护是中医认识、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是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病因、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盛衰等病理状态做出本质判断。施护,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病因病因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脏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病变所在脏腑的辨证方法,是其它各种辨证的基础;卫气营血辨证则是用于外感温病的辨证方法。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八纲,
3、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纲领。u病位的深浅在表还是在里,u阴阳的偏颇为寒还是为热,u邪正的盛衰属虚还是属实,u疾病总的类别属阴还是属阳。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一、表里辨证表里辨证是用以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一、表里辨证(一)表证表证常多见于外感病初期病位浅、起病急、病势轻和病程短【临床表现】 以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证【护理措施】 辛散解表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
4、八纲辨证一、表里辨证(二)里证里证泛指病位深于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引起的证候。里证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临床表现】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护理措施】 复杂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一、表里辨证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证候证候病病 程程寒寒 热热 舌舌 脉脉 症症 状状表证表证短,新病短,新病发热恶寒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舌苔薄白,脉浮脉浮以以咳嗽咳嗽、头痛、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鼻塞,流清涕、咽喉痛痒为主,流清涕、咽喉痛痒为主,内脏证候不明显内脏证候不明显里证里证长,久病长,久病发热不恶寒或发热不恶寒
5、或但寒不热但寒不热舌苔厚或无苔,舌苔厚或无苔,脉沉脉沉以内脏证候为主症,烦躁神昏,以内脏证候为主症,烦躁神昏,胸闷胸痛,腹痛呕吐,便秘腹泻,胸闷胸痛,腹痛呕吐,便秘腹泻,尿短赤或清长尿短赤或清长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一、表里辨证(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 1表里同病表里同病2 2表里转化表里转化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寒热辨证(一)寒证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
6、阴寒内盛,或阳气虚损所表现出来的机能活动衰退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倦卧,冷痛,痰、涎、涕清稀,溲清便溏,舌淡苔白而滑润、脉迟或紧。【护理措施】 温经散寒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寒热辨证(二)热证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热亢盛,或阴虚阳亢所表现出来的机能活动亢进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 面红目赤,发热或潮热,烦躁不宁,汗出或盗汗,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或细数。【护理措施】 清热、滋阴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寒热辨证寒证
7、与热证的鉴别证候证候寒热寒热面色面色四肢四肢 口渴口渴分泌物分泌物大便大便小便小便舌象舌象脉象脉象寒证寒证喜温喜温恶寒恶寒苍白苍白发冷发冷不渴或不渴或热饮不多热饮不多清稀清稀稀溏稀溏清长清长舌淡舌淡苔白润苔白润迟迟或紧或紧热证热证喜凉喜凉恶热恶热红赤红赤温热温热口渴口渴喜冷饮喜冷饮稠浊稠浊干结干结短赤短赤舌红舌红苔黄燥苔黄燥数数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二、寒热辨证(三)寒证与热证关系1 1寒热错杂寒热错杂2 2寒热转化寒热转化3 3寒热真假寒热真假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邪气盛
8、则实,精气夺则虚。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虚实辨证(一)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临床表现】血虚证 :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等而出现的证候。临床常见头目晕眩,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淡白无华,手足麻木,女性月经量少、后期或经闭,舌淡苔白,脉无力等。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虚实辨证(一)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临床表现】阴虚证:体内阴液亏损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可见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咽干,
9、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气虚证: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而产生的证候。临床可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风,动则诸证加重,舌淡,脉细弱等。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虚实辨证(一)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阳虚证:体内阳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气虚发展而来。临床可见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并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的证候。【护理措施】 虚则补之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
10、辨证三、虚实辨证(二)实证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相争处于激烈阶段,脏腑功能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实证的表现亦极不一致,但病势一般较为亢奋、急迫。【护理措施】 实则泻之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虚实辨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证候证候病程病程体质体质形形 态态疼痛疼痛二便二便舌象舌象脉象脉象虚证虚证久病久病虚弱虚弱精神萎靡、身倦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乏力、气弱懒言隐痛隐痛喜按喜按大便稀溏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小便清长舌淡嫩舌淡嫩少苔少苔细弱细弱实证实证新病新病壮实壮实精神兴奋精神兴奋声高气粗声高气粗疼痛疼痛
11、拒按拒按小便短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大便秘结苔厚腻苔厚腻实而实而有力有力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三、虚实辨证(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 1虚实夹杂虚实夹杂2 2虚实转化虚实转化3 3虚实真假虚实真假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阴阳辨证阴阳作为八纲的总纲,是辨别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一)阴证阴证是指体内阳气虚衰或阴寒内盛,机体失却温煦所表现出的证候,【临床表现】 畏寒喜暖、四肢欠温,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气短声低,口不渴,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脉沉无力或迟等。【护理措施】 以温补散寒为主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
12、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阴阳辨证阴阳作为八纲的总纲,是辨别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二)阳证阳证是指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所表现出的证候。【临床表现】 壮热喜冷,精神烦燥或神昏谵语,面红目赤,气壮声高,口渴喜饮,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黑起剌,脉滑数有力等。【护理措施】 以清热泻火为主。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阴阳辨证阴阳作为八纲的总纲,是辨别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三)亡阴证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耗损,而表现阴液衰竭的一种危重证候。【临床表现】 汗出热而粘,面色红赤,身灼肢温,呼吸短促,虚烦躁扰,恶热, 口渴欲饮,
13、唇口干燥,舌红而干,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护理措施】 应益气敛阴、救阴生津,常用生脉散鼻饲,或静脉输液,补充津液。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四、阴阳辨证阴阳作为八纲的总纲,是辨别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四)亡阳证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为阳气欲脱的一种危重证候。【临床表现】 冷汗淋漓,畏寒倦卧,精神萎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护理措施】 以回阳救逆为主,常用独参汤、参附汤等鼻饲。可重灸百会、膻中、神阙、气海、关元等穴。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是运用脏
14、象学说的理论,在认识脏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归纳,借以寻求病因,确定病位,了解病性,推究病机以及正邪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脏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核心。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心的病变多表现在心脏本身以及其主血脉功能失常和意识思维等神志活动异常方面。心的常见症状有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健忘、多梦、神昏、意识错乱;舌体的某些病变,如舌痛、舌疮等,亦常属于心。小肠主泌别清浊,其病变主要表现为二便异常,如尿赤、尿频、尿痛、腹泻等。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一、心与
15、小肠病辨证【辨证施护】(一)心气虚、心阳虚及心阳暴脱(二)心血虚、心阴虚(三)心火亢盛(四)心脉痹阻(五)痰迷心窍(六)小肠实热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肺的病变主要表现在肺系呼吸功能减退,水液代谢输布失常,以及卫外机能失职。肺的常见症状以咳喘为主,还可见胸痛,咯吐痰血,咽痛声嘶,鼻塞流涕,或水肿。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大便异常,如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等。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辨证施护】(一)肺气虚(二)肺阴虚(三)风寒犯肺(四)风热犯肺(五)燥邪犯肺(六)痰热阻肺(七)痰湿阻
16、肺(八)大肠湿热(九)大肠津亏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三、脾与胃病辨证脾的病变常表现为运化失司、清阳不升、统血失常等方面,因此纳差,腹胀,便溏,内脏下垂,浮肿,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胃的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的病变主要为受纳、消化功能异常和气机升降失调,因此胃脘疼痛,呕吐,喛气,呃逆等为胃病的常见症状。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辨证施护】(一)脾气虚(二)脾阳虚(三)中气下陷(四)脾不统血(五)寒湿困脾(六)脾胃湿热(七)胃阴虚(八)胃火炽盛(九)寒滞胃脘(十)食滞胃脘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17、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四、肝与胆病辨证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肝不藏血,肝风内动,经脉不利及多种目疾,常见症状有: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胁少腹胀痛,眩晕,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等。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并与情志活动有关。胆病常见症状有:口苦、发黄、惊悸胆怯、失眠及消化异常等。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四、肝与胆病辨证【辨证施护】(一)肝气郁结(二)肝火炽盛(三)肝血虚、肝阴虚(四)肝阳上亢(五)肝风内动(六)肝胆湿热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肾的病变多反映为生长
18、、发育、生殖机能障碍,水液代谢的异常,呼吸功能减退等,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或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阳痿遗精,经少经闭以及水肿,呼多吸少,二便异常等。膀胱的功能是贮尿排尿,其病变主要反映为排尿异常,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遗尿、小便失禁等。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辨证施护】(一)肾阴虚(二)肾阳虚(三)肾气不固(四)肾虚水泛(五)膀胱湿热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六、脏腑兼病辨证( (一一) )心脾两虚心脾两虚(二)(二) 脾肾阳虚脾肾阳虚(三)肝脾不调(三)肝脾不调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第三节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一、卫分证一、卫分证二、气分证二、气分证三、营分证三、营分证四、血分证四、血分证 第六章第六章辩辩 证证目 录 页【思考题思考题】1.表证发汗如何护理?2.如何鉴别寒证与热证?3.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关系如何?4.中气下陷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护理要点是什么?5.温病患者病在卫分的护理要注意哪些方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