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学概论美学概论第一章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学 导读烛光我感到,高尚的思想带来的欢乐搅动了我的心;这是一种绝妙的感受感到落日的余晖、广袤的海洋、新鲜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和人心这些事物总有什么已经远为深刻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动力和精神,激励一切有思想的事物和思想的对象,并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我知道大自然从没有叫这颗爱她的心失望,所以就这样祈求:请给以殊荣,让她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引导我们从快乐走向快乐。因为她会告诉我们的内心,会用宁静和美打动。会用高尚的思想灌输,使一切恶毒的话、轻率的判断、自私者的讥嘲、假惺惺的祝贺以及和沉闷生活的日常接触都不能对我们发生影响,不能来干扰我们满怀喜悦的信仰,并使我
2、们所看到的充满祝福。3学习目的 主要学习美学这门学科是怎样形成的,美学学科在学科划分中的依据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它研究什么样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方法,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美学。 一句话,树立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学习要求 分清感受美和研究美之间的区别,重点掌握美学学科划分的原则、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研究美学的方法。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求1 1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发展史0102030探 究 了 诸 如身 体 、 音 乐和 图 形 中 能够 带 来 和 谐美 感 的 比 例关 系 。 因 之成 为 西 方 从形 式 角 度 研究 美 和 艺 术的滥觞。. 毕达哥拉斯
3、学派他 用 “ 诗 ”来概括艺术,是 因 为 它 们有 一 个 共 同的 东 西 , 即“ 诗 性 的 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 为 在 所 有的 美 的 事 物中 有 一 个 美的 共 相 , 它是 一 切 美 的事 物 之 所 以美 的 最 终 原因。柏拉图6柏拉图(前427前347)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上的影响非常深远。这不仅因为他是西方最早对美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哲学思考的哲学家,而且也因为他在哲学上也提出了当时的最高的本体概念“理念”(或译作“理式”)。他认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之外,有一个绝对的、更为本质的、永恒不变的“理念”的世界,我们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作为本体的“理念”世界的现
4、象而已。比如,你坐的这把椅子,柏拉图就认为先有一个椅子的“理念”,然后才有现实的这把椅子。现实的椅子只是对“理念”的椅子的模仿。基于对这个绝对的“理念”世界的坚信,柏拉图也就认为应该有一个美的“理念”,现实的各种美只是分享了这个“美的理念”,才变得美。这就是为什么柏拉图在不知道美是什么的情况下,坚信有“美本身”的存在,并执著于追寻“美本身”的方法论基础。柏拉图知识版图扩张7(1)原始巫术神话思维开始解体,理性思维崛起,人类开始用理性思维来确定周围的一切。人类开始思考美的原因(2)由于原始巫术神话思维的裂变,人类艺术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那里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凸显出了它们的独特品质纯粹的审美特质
5、和诗性特质。必须有确定的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必须在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居于不可或缺的、独立的地位;. 还必须形成与这项研究领域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以解决其问题。该学科在人类的整个知识体系中要有自己的特殊的任务,并因此形成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领域;二、美学学科如何能够成立在审美的经验中,有这样一种品质,我们无法单凭概念去认识,也不能通过一堆个别的经验进行归纳加以把握,而只能直接去体验,去直觉地加以理解,即审美活动的直觉品质。我们不应该在物质的对象上去寻找美,也不应该在我们的主观心理中去寻找美,而应该在创造的过程中发现美的存在中心。三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意大利的维柯(16681744)在1725年出
6、版了他的新科学,1730年又出版了增订本。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相对于逻辑推理的智慧,人类还有一种智慧,它比逻辑推理的智慧要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的智慧”。他认为,诗性智慧先于知性,后于感觉。人类首先进行的是没有感知的感觉,其次才以不安和激动的灵魂来感知,最后才以纯粹的头脑来自省。因此,诗性活动形成于情欲和感觉,与形成于理性的自省的哲学正相反。维柯甚至认为,诗性的幻想构成了人类活动的起源的第一个阶段,它是人类所有活动的根源和本源,一切人类的文化都从诗性智慧发源而来。因此,它并不是如柏拉图认为的那样低于知性,而是高于知性。四鲍姆嘉通对“美学”的设定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1417
7、62)对诗性活动领域的分析,不是返回到历史的起源处,而是纯粹对人的心智的逻辑分析。他在1735年发表了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首次提出了建立一门特殊学科“美学”的设想。1750年,他出版了以“美学”(aesthetics)命名的书,从此开启了美学的学科史。“感性认识的完善”五、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五、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康德(17241804)是德国18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美学家。他是西方近代哲学理论课题的规范者,是近代学术范式的奠定者,其地位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因此,要学习康德以后的人文学科,就必须懂得康德,以康德为起点。第二第三第四“趣味判断”四原则“趣味判断”是一个“无概念”但具有“必然性
8、”的判断。第一“趣味判断”既是“无目的”的判断,又是“合目的”的判断。“趣味判断”是一种无概念的判断。“趣味判断”是一种不关利害的判断。中国的美学学科中国自古就有对美的思考,但没有建立严格的美学学科。中国学者于20世纪初从日本引入了“美学”这个概念,它由日本学者从“aesthetics”翻译而来。从此,“美”作为概念、“美学”作为学科进入了中国的学术界。不过,追本溯源,究竟是中国学者或在中国的传教士将“aesthetics”译成了“美学”,然后“外销”到日本,之后又“出口转内销”被中国学者引进,还是日本学者将“aesthetics”译成了“美学”,后被中国学者引进,尚待澄清。2 2第二节美学研
9、究什么一、一、关关于美于美学研学研究究对对象的几象的几种种主主张张(一)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这种主张认为,美学应该集中体现各种各样艺术活动中美的现象。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持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该主张认为,现实中虽然也有美的现象,但艺术中美的现象却是最经典的,通过对艺术的把握,就足以探究所有的审美现象。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种观点把美的现象局限于艺术范围,会令美学的深广意义受到极大限制,同时,它也很难与一般的艺术理论区别开来。(二)主张美学是研究现实和艺术中美的本质及美的规律的科学这种主张的突出特点是,它认为有一个“美本身”存在,因此,它把“美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样
10、,一方面,它能划清美学与艺术理论的界限。也就是说,它并不研究艺术,而只是研究艺术中的美。另一方面,它也将美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艺术之外的现实,即现实中的美和美的规律。(三)主张美学就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这种主张认为,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中,没有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也就没有美。这个主张把美学研究锁定在了“关系”上,也就是说,这种观点已经明确了美既不是在客观事物方面,也不是在人的主体方面,而是在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中形成的。(四)主张美学就是研究表现活动的科学 这一主张把美学严格锁定在了“表现活动”的范围之内,与“表现活动”相关的就是直觉、幻想、表象、象征和语言符号的
11、形式表达。因此,这些方面也应归属于美学的范围。克罗齐的这一主张应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因为对审美现象来说,表现无疑是其最实质性的方面。如果不从表现、直觉、象征和语言符号形式的表达方面来认识美的现象,肯定就会走错方向。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二、审美现象的复杂性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 美的现象的历史性(一)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美的现象不是物理的事实,它首先是与人相关的,是属人的现象。没有人也就不会有美。“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是研究美学必须恪守的第一个底线。这就意味着:(1)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也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2)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
12、其他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如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但却绝不会感受到花的美。同样,一只蜜蜂虽然在筑巢方面可以与最伟大的建筑师媲美,但在筑巢时绝不会使用“美的尺度”。(3)凡是提到“美”这个词时,都意味着一种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独特的“关系”领域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地方。(二)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我们说,美的现象不是物理的事实,它是一种属人的现象。如果没有人,就没有美。也就是说,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那一刻,即人的审美经验中。这样说来,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梵高日落时的播种者(1888)(三)美的现象的历史性美的现象随时代、文化和个性的差异
13、而发生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它说明:(1)没有固定不变的美,也同样没有所谓的“美本身”;(2)美的现象无论是随时代变化,还是随文化和个性而不同,都说明美的现象是随着人的审美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汉画像砖车马出行图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在其历史性的生存展开中所形成的生存境况的形式表达,即“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主要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方面。三、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第三节如何研究美学0303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 一、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你的审美经验是进入美学大门的通行证二
14、、如何学好美学二、如何学好美学4 4第四节美学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一、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三、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成就人自身二、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一、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自从有了人,世界上就有了审美活动。即使在生计无着、惨淡经营之际,抑或在烽火连天、马背征战之时,都会有审美活动。杜甫正是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吟唱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杜甫在穷困中所唱的思想之歌。王昌龄在寒风刺骨的大漠守边时,唱出了“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甚至人类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候也会在狩猎结束之后,在荒野上点起篝火,踏着步子,
15、拍着手,围绕篝火跳舞。二、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人是蛮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这并不是说,人的感性方面和理性方面天然便是对立和分裂的。其实,在审美活动中,人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出现的。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感到愉快、自由,就是因为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是一个完整的、自由和谐的人,表现着我们自己。三、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前面说,每个人天生具有感受力。不学美学我们照样可以欣赏音乐、唱歌、读诗或小说,照样可以选购适合自己的服装。但是,这些都是在非自觉情况下的所为。学习美学就是要把这
16、些都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作为。我们应该自觉地按照美的尺度来营造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使我们不只是在美术馆才能感受到美的现象,不只是在电影院、音乐厅才能知道美的存在,而是要在我们的工作及衣、食、住、行的每个环节,都按照美的尺度去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作为人的生活质量。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维柯从“诗性智慧”入手开创的美学研究,比鲍姆嘉通从认识论入手开创的路径优越,你愿意选择哪条路径?说明你的想法。“这朵花是红的”和“这朵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的判断,前者属于性质判断,后者属于趣味判断。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为什么说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写一篇辨析的短文。你同意“美不是
17、物理的事实”这个判断吗?为什么?08050607思考题一首诗的韵律所传达的意味可能比诗中的具体内容更为深远,从这个角度谈谈语言学、符号学与美学研究的关系。有些人认为美学理论对艺术创作毫无益处,但在艺术史上却有很多艺术大师写了许多谈创作经验的文字,那里面充满着丰富、灵动的美学思考,譬如达芬奇的笔记、罗丹论艺术、苏轼的文论等。找一本这样的著作,谈谈自觉的美学思考对创作的作用。 在你自己的阅读或观赏经历中,是否曾有一部作品深深地触动了你?思考一下这种触动是否改变了你?有一个文学系的学生毕业工作后,撰写了一篇文章,认为过去觉得不读红楼梦是一种缺陷,工作以后才发现,读不读红楼梦无所谓,但不懂金融理财,才是人生的失败。你赞同这个观点吗?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辩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