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阳明心学及其现实意王阳明心学及其现实意义义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一、王阳明其人一、王阳明其人v二、王阳明其学二、王阳明其学v三、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三、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一、王阳明其人(一)处于何世(一)处于何世v明代伦理道德的特点:1. 追求享受,崇尚奢华;2. 贪污成风;3. 士人投靠权贵,结党营私;4. 拜金主义盛行。(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张锡勤 等)v朱元璋其言其行:“朕自开国以来,凡官多用老成。既用之后,不期皆系老奸巨猾,造罪无厌。 ”强力反腐。v王阳明的批判:“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几千年矣!”(答顾东桥书)(二)是个何人(二)是个何人v1.年轻时志大、宗
2、儒而学杂v“何谓第一等事”?“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v“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 v2. 成人后的经历v(1)反刘谨而获罪v(2)处蛮夷而悟道v(3)再出山而立功(略)(三)有何经历:反刘瑾而获罪v刘瑾其人:v贪腐的宦官(亚洲华尔街日报:“千年最富50人中国6人上榜”:根据赵翼廿二史札记,刘瑾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他珍宝无算。按照米价折算,刘瑾的家产相当于254.88亿人民币。 )v反刘瑾者的下场:v监察御史蒋钦向皇帝举报:昨天(1507年2月19日 ) ,刘瑾向天下三司官员索贿,每人1000两银子,甚至有要到
3、5000两的。不给则贬斥,给了则提拔。全国都感到寒心,惟独陛下把他放在身边使用。这是不知道左右有贼,把贼当成心腹了请立刻杀刘瑾以谢天下,然后杀臣以谢刘瑾v有的贬,有的死,有的杖责。 v王阳明挺身而出,受刑并流放。(三)有何经历:处蛮夷而悟道v一是因为有了充裕的独处、深刻反思时间和空间v(历史上很多优秀人物深刻思想的重要条件);v二是有了思考参悟的重要体验v(满朝文武皆饱读诗书,却在大是大非面前畏葸不前;但山野百姓并无半点文墨。为何往往有正义感。为什么?诗书是否能读出知识来,却不一定读出良知来;具有了知识却未必会有信仰;百姓不通文墨却能恪守“良心”,知“良心”就能具“良行”,而很多士大夫则反是。
4、“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 )二、王阳明其学心学的要点v一、心外无理(心即理)v二、知行合一v三、致良知(一)心外无理(物) “心即理”v(徐)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
5、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二)知行合一v(徐)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
6、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三)致良知v“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曾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四)怎样理解“心学”之一v以上三点,主要围绕道德立论“心即理”之“理”,是一个有道德的天理良心的“理”;“知行合一”之“知”与“行”,是道德的良知和行为的良行;“良知”也是道德的一种表述。(四)怎样理解“心学”之二v那么,人类道德从
7、何处来?有人认为道德是天生的,固化在人类的心中的;有人认为道德是后天的,是天理体现在书本上、万物中的,需要人们经过学习、体验才能具备的。v王阳明持前一种观点,认为天理(道德)本来就固化在人心之中,所以说“心即理”;认为良知与良行天生就是人的本能,如同好食好色,所以说“知行合一”;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被贪欲污染,天理被遮掩了,良知良行迷失了,所以要经过修养,重新回到天理和良知,所以说“致良知”。(五)怎样评价“心学”v该学说有其片面性把复杂的人性本能化了、简单化了。v但是该学说高扬了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一定意义上解放了个体的人,使人具有强大的道德勇气,道德自信,又有很积极的意义。三、王
8、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一)如何看现实(一)如何看现实v市场经济的得与失(经济上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迅速丧失。“物的依赖”与“世俗化”、“祛魅”);v道德与价值的悖论(道德会带来好处吗);v小悦悦事件的分析。(二)我们的历史任务(二)我们的历史任务v即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稳定巩固,走市场经济的路;v又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美好部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v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如何可能?王阳明心学思想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v一方面,王阳明:“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v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欲的经济(欲望市场生产就业
9、财富)“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v怎样既利用市场经济推动发展,又保持传统的神圣地位?日本的借鉴v涩泽荣一:我现在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虽然王学原本就是以仁义道德之修行为主的,但其仁义道德之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如何干事业。因此对我来说,首先考虑的是以“事”为主义。王阳明之说强调的是仁义道德与事业功名的相辅相成。不妨读读论语,其中有一章是子贡问孔子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日本的借鉴v涩泽荣
10、一:若把生产之事置之度外,那还能广施于民、救济大众吗?国家富强了,才能施众救民。而要实现国家的富强,若离开了生产事业,便几乎无从谈起。宋代儒者由于把这种学问与人之生计相互隔离,所以虽说是在继承孔子的道统,但在我看来,其实是在曲解孔子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视为儒教的罪人。反之,王阳明学说倒完全是对应于现实事功而附会和鼓吹仁义道德的,所以我最为敬服的是阳明学说。v高濑武次郎:日本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台湾的借鉴v中华文化复兴运动v一、宗旨(一)以伦理道德为淑世之本;(二)以民主自由为福国之则;(三)以科学技术为正德利用厚生之实。v二、准则(一)从教育改革为文化复兴奠基;(二)从学术整理为文化复兴开路;(三)从文艺研究为文化复兴发皇;(四)从国民生活辅导为文化复兴扎根;(五)从融合中西文化达成文化创新的目的。我们应该相信:在党中央我们应该相信:在党中央“创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的指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也打引下,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也打造出一个更加完美的,既有数千造出一个更加完美的,既有数千年光荣传统,又有与世界共舞的年光荣传统,又有与世界共舞的实力,乃至具有引领世界的文化实力,乃至具有引领世界的文化魅力!魅力!谢谢大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