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驿路梨花驿路梨花【文【文学学常识】常识】一、作者简介彭荆风,1929 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1955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与 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文革”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 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二、背景资料驿路梨花是彭荆风于 1977 年秋写的,当时,党中央重新提出要学习雷锋精神, 作者记忆的闸门也被叩开了,他想起了许许多多边疆地区的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那深 山大岭里供旅人方便的小茅屋,想起了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 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彭荆 风拿起笔
2、来,写就了驿路梨花。三、文题解读课文驿路梨花中的“驿路”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没有换马或休 息的驿站。这里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梨花”既指梨树所开的花,也指哈尼族小姑 娘,同时还象征雷锋精神和边疆少数民族淳朴的民风。来自陆游诗歌的标题,增添了文化 韵味。【重【重点点字词】字词】 一、拼音寨(zhi)撵(nin)扛(kng)驿(y)路(l)迷(m)茫(mng)陡(du)峭(qio)露(l)宿(s)竹(zh)篾(mi)简(jin)陋(lu)悠(yu)闲(xin)修(xi)葺(q)晶(jng)莹(yng)折(zh)损(sn)二、词语解释延伸:延长,伸展。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简陋
3、:(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恍 hung 惚 h: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晶莹:光亮而透明。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修葺 q:修理(建筑物)。【文【文章章主旨】主旨】本文围绕哀牢山里的一所小茅屋展开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 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周到的淳朴 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思【思维维导图】导图】【写【写作作特色】特色】(一)巧用悬念驿路梨花中有三处悬念,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并急切
4、期待解决的后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观赏兴趣。文章要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三个悬念,两次误会,文章构思的精妙。两次误会: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三个悬念: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悬念二: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表达效果: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回答时,应结合课文内容来谈。(二)运用插叙,一波三折课文如果按时间顺序,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是: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 锋建造小茅屋哈尼族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姑
5、娘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并送米来我们”路过住宿。而文章的顺序是:“我们”路过住宿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我们碰见 了一群哈尼小姑娘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建造小茅屋。表达效果:一文层层设疑、步步推进,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三)象征手法,虚实相间,一语双关。五写梨花: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自然界的梨花、人名、雷锋精神。“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辩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这是自然界的梨花,一是写出了陡峭大山中淡淡月光下的梨花林,洁白,美丽。二是出 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三是点题,为故事
6、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走着。山间的夜风 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辩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 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这是写人。由此,景物的 “梨花”和人物的“梨花”建立起关联。“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 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借助梨花,赞美了给人们提供帮助的梨树林边小茅屋的主人。“我望着
7、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 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双关花和人, “处处开”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重【重点点知识】知识】1.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挨”“延伸”“消失”由近及远,描写出了 山峦的层叠和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 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文“小屋”的出现作铺垫。2.“我们”首先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产生了什么疑问?这起着什么作用?“我们”首先看到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不禁产生了“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的疑问,设置出了
8、第一个悬念。3.小茅屋的主人为过路人准备了哪些必需品?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具有怎样的品质? 本题运用人物形象五分析法。床、水、干柴、米、盐等。从中可以看出主人热情周到、乐于助人的品质。4.第 12 段两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法。两人的对话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情的深厚, 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置的悬念;“可能”表现老余语气的不肯定,又深化了前文设置 的悬念。5.24 段语言属于什么记叙顺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插叙。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在行文上照应前面设置的悬念,似乎已经解 开了这
9、个悬念。6.如果把“多好的梨花啊”改为“多好的姑娘啊”,表达效果一样吗?不一样,赞美“梨花”这位姑娘,又会使人与自然界的梨花联系起来,增强了美感。7.写“我”的梦境有什么作用?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表现出了梨花姑娘的 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8.说说“闪出”这一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闪出”写出了哈尼小姑娘们动作的轻快、活跃,与她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体现了她们活泼、快乐的特点。9.结尾处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有何作用?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诗句,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
10、扬了世代相 传的雷锋精神。10.小说怎样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是以姑娘和梨花并提、引用诗句来结束全篇的。“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 “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管小屋、帮助 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 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 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1.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 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小说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小说对解放军和梨
11、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 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 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同【同步步阅读练习】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 11-14 题。(12 分)1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2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 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 在这深山中露宿了。3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 正走着, 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
12、看,梨花!”4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5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 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6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 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7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 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8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A (修整、 修补、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 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9我们正
13、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B (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 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 一定是梨花。10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 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 吗?”11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12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 的。”13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
14、,第 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 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 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 照料这小茅屋。14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15“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16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17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 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节选)11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填在 A、B 处。(2 分)AB12.选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
15、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13.指出选文第 13 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概括。(3 分)14.“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请就传承雷锋精神谈谈你的理解和感 悟。(3 分)答案:(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 11-14 题。(12 分)11.(2 分)A.修葺B.闪12.(4 分)景物(环境)描写;(1 分)作用: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 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1 分)表达了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 精神的 赞美之情;(1 分)照应题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 分)13.(3 分)插叙(1 分);交代了小茅屋的来历(意思接近即
16、可)。(2 分)14.(3 分)指出雷锋精神的内涵(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1 分)写出具体做法;(1 分)语言表述。(1 分)(围绕“雷锋精神的内涵,传承雷锋精神的做法”展开即可。)【类【类文文阅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014 题。竹杯上的红五星才爬过两座山,我已经热汗淋漓了,而路还在脚下弯弯曲曲地延伸着!这是岭南群山里的一条古驿道。青石砌成的曲径,像蚕吐的细丝一般,在偌大的山 海里,飘浮不定地闪现着,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昔日的筑路人,他们是多么艰辛啊!我的喉咙干渴得裂开似的发疼。我埋怨自己太贪赶路了,没在山脚公路道班工人那 儿喝足水。此时,我真盼着那位道班老工人讲的那道山泉,会
17、马上出现在眼前据说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为了打通崇山峻岭,许多石匠汇集到这深山里来。 路成之后,匠人们又各自回乡谋生去了。唯有几个热心肠的人留了下来。他们担心行人口 渴,决心凿石开泉引水。敲呀,打呀,披星戴月,终于打出了泉眼。说到这儿,老工人笑眯眯 地对我说:“不信,你上山去听,那叮咚作响的泉鸣,就是匠人们凿石留下的声音!”啊! 这古老动人的传说,分明在赞颂我们民族高尚精神的源远流长。山里的杜鹃花开得正盛,红的,粉的,白的,鲜艳多彩的色泽撩逗着人的眼睛。忽然,我发现花丛中有两团绿色在慢慢地移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检查电话线路的解放军战 士。他们手里各自都采了一大捧山里的野生茶,军衣让汗水浸
18、透了也全然不顾。留下一两 声轻快的笑声,他们又隐入绿色世界里了。他们采山茶干什么呢?一想到茶,顿时又觉得出奇的干渴,我加快脚步,决心要寻找 到一眼泉。哈!终于隐隐听到“叮咚”作响的泉声了。追寻着那声音,我来到半山一个平地上 用楠竹搭成的亭子里。走近一看,可不,一汪清泉有桌面那么大,银子般的山水正从一根竹 管里畅快地吐出来。我正要扑上去饮个痛快,突然,我发现泉边有个粗瓷水缸,稳稳当当地 放在竹架上,瓷缸上写着:“莫饮生水,请喝山茶。”啊,谁想得这么周到!爬山跑热的身子, 贪喝冷冽的泉水,是会闹病的。我拿起一个竹筒刻制的饮水杯,揭开缸盖舀出茶水。茶水 还有着微微的余温。浓酽的茶汁,泛着黑红的色泽,
19、喝下肚去,一股清甜,真是痛快极了。待我在泉边洗脸消汗之后,开始打量起四周来:这六角的竹亭,虽不算精致,遮风挡 雨倒是个好所在。一节节引水的楠竹,绕山跨谷,逶迤而来,使人感到引水的不易。还有那 温热的茶水,定是每天泡换一次的,要不怎么又鲜又甜?这群山中常常是十里不见一户人 家,是谁在为人们做好事呢?蓦地,我想起路上邂逅的绿色人影来,想起了那两个采集野生 茶叶的战士来!道班的工人说过,这山中有个查线的哨所,住着三个战士,维修着百十里线 路。我打量着手里的竹杯,发现那上面还刻着一个不大的五角星,于是我明白了走出竹亭,我遥望山海,一幢小小的红砖瓦房,在绿树中隐约可见。那定是哨所了, 离这驿道,怕有一二
20、里路,每天烧茶挑来,走这崎岖的山路,要流多少汗呢?在这偏远、寂静 的地方,过往行人来去匆匆,怕也难得对战士们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儿。而他们,仍在默默地 干着,为干渴的人们献上这甘甜的驿道茶。1010.下列语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青石砌成的曲径,像蚕吐的细丝一般。B.我的喉咙干渴得裂开似的发疼。C.一汪清泉有桌面那么大,银子般的山水正从一根竹管里畅快地吐出来。 D.走出竹亭,我遥望山海,一幢小小的红砖瓦房,在绿树中隐约可见。11.用四个字概括出第段中“这古老动人的传说”的具体内容: 。12.从第段中找出六处表现烧茶人热情、细心周到的细节,写在下面。1313.第段结尾写道:“于是我明白了”请说
21、说“我”明白了什么。1414.下列能概括文中“民族高尚精神”的词语有()(多选)A.艰苦奋斗 B.艰苦创业 C.不为名利D.助人为乐 E.热情好客 F.周到细心 答案:1010.B11.筑路开泉12.泉上有亭;泉边有粗瓷水缸;瓷缸上写着“莫饮生水,请喝山茶”;有竹筒刻制 的饮水杯;瓷缸上有盖;茶水有余温。13.明白了这烧茶人是前边看到的采野山茶的查线哨所的解放军战士。14.CD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山 果 黄兴蓉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 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 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
22、着他们。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把背篓放 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 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 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 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使劲儿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 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 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儿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经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
23、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 岁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了很多核桃,但是汽车进不了山, 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 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 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还不够路上吃一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
24、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红薯面饼子。”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 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儿。”有人问:“多少钱一斤?”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拿两个攥在 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
25、。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 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很快到了站,小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 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 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儿扑克的四个农民工 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儿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儿药。”小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 工大声
26、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 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 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的时候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 我叫山果,山果”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个名字:山果! 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 的倩影倏尔而过,消隐在莽莽群山中。(选自文摘报2016 年 4 月 23 日,有删改) 9.简要概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10.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11.找出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12.本文以山果为题有哪些好处?答案:9.小姑娘是一个瘦弱、穷苦、俊俏的孩子,她对生活充满自信和乐观,懂事孝顺,单纯 朴实,懂得感恩。10.动作描写,用“站”“捏”“伸”“塞”四个动词,表现了农民工帮助小姑娘的急 切心情。语言描写,朴实的语言表现了农民工的善良、真诚。11.示例:“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 而过,消隐在莽莽群山中。”这里借助环境描写衬托了小姑娘的形象,与文章开头相照 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12.“山果”既是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又是文章的题目,一语双关。同时文章还以山果为 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