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Company Logo 目录目录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1重点感染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重点感染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2Company Logo 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v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v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v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v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Company Logo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
2、院感染管理v(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Company Logo v(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Company Logo v(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医疗机构
3、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Company Logo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v(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Company Logo v(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
4、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Company Logo v(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Company Logo v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Company Logo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v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
5、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Company Logo v 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Company Logo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v(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v(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临床微生
6、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Company Logo 目录目录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1重点感染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重点感染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2Company Logo v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v二、泌尿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二、泌尿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v三、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三、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Company Logo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4、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Company Logo v5、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v6、怀疑患者
8、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发现多重耐药菌等特殊感染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v7、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Company Logo 泌尿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泌尿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v1、建立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v2、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v3、严格掌握导尿的指征,进行导尿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留导尿的病人应尽量早日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v4、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
9、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免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Company Logo v5、维护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v6、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常规消毒后)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v7、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应采用无菌盐水或1:2000苯扎溴铵清洗尿道外口。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导尿管阻塞后应立即更换,禁用无菌液体进行冲洗。v8、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Company Logo
10、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v1、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v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总务部门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v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Company Logo v4、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11、;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v5、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24小时更换。v6、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Company Logo v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v8、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v9、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v10、怀疑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应当尽快采集痰液送微生物培养,发现多重耐药菌等特殊感染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Company Logo Thanks for listening Thanks for listening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