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2014年10月31日主要内容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2.6亿亿,每年新增900-1000900-1000万万。 据调查: 26%26% 举家外出农户 20%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60%,高的70-80%70-80%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老人农业”、“妇妇女农业女农业”、“小学农业小学
2、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问题日益凸显 从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从业状况和培训情况看表现为“五多五少”。据调查: 60%60%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 63%63% 妇女 90%90%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人问题步步紧逼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 72%72% “80后”“90后”青壮 年劳动力 76%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85% 从未种过地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法国经验: “以工养农” “减法”:多途径减少农业劳动力 “加法”:多举措加大土
3、地经营规模 农民培训与农业职业教育 政策扶持(特别是对青年农民) 启示我们:启示我们: 一、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二、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三、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 (二)紧迫课题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聚焦聚焦“谁来种地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地如何种” 党的党的十八大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
4、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
5、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谁来种地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不是种不过来,而是
6、怎么种得更好得更好” (三)历史使命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民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1、专业大户承包土地达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专业水平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新型生产经营主体2、家庭农场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租地期限较长农业机械装备达到一定水平3、农民合作社互助性经济组织吸收入社农民规模经营创新
7、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职业化”)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 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 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 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 实惠的问题。(“现代化”)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 长效机制的问题。(“组织化”) 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基本细胞胞,
9、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基本支撑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基本力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目 标: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方 向: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基础性这(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定提高
10、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一)基本表述(一)基本表述 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二)主要类型(二)主要类型生产经营型: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专业技能型: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
11、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 服务人员。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 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现代农业劳动力。(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经营性服务组织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
12、务人员。(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家庭农场,是指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发源于欧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成为极富生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具有明显的“五化”特点:形式普遍化。在德国,大型家庭农场,100公顷以上,占8.29%;中型家庭农场,30-100公顷,占29.44%;小型家庭农场,2-30公顷,占61.94%;其他农业企业占0.33%。种类多样化。一般从事一项主业,很多家庭农场同时兼营手工业、修理
13、业、旅游业等。经营企业化。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进行经济核算。管理现代化。全面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精准化和知识化。发展合作化。坚持“自愿、自主、自治、自助”方针,坚持“民办、民用、民有、民主”原则,坚持“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机耕、统一防治、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服务宗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发展家庭农场。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分别在农业补贴、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和教育培训等四处讲到家庭农场)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家庭农场87.7万个,已初具规模。
14、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提高其经营水平。(三)规模预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1 1亿亿以上,其中 生产经营型 30003000万万(每个规模农户1人) 专业技能型 60006000万万 社会服务型 10001000万万三、如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一)教育培训(一)教育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是高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教育先行、培训常在。 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留地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制度。 开展留地农民教育培训,要尊重农民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坚持教育和培训并重,方便农民,
15、实惠农民。 留地农民教育培训:留地农民教育培训:通过实行免费农科中等职业教育或开展农业系统培训,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农民,加快培养成为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分产业开展“一点两线”全生产经营周期农业系统培训,建立“全程系统培训”与“全年跟踪服务”机制。 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按工种强化技能培训。 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依岗位加强服务能力培养。 阳光工程阳光工程 百万中专生计划百万中专生计划 农业后继者培养:农业后继者培养: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支持农业院校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
16、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为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务农创业提供免费全程培训等,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河北正定:给政策资金、给政治待遇,200多名“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回到农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老高与小高: 老高叫高明长,河南省泌阳种植大户;小高叫高伊,老高的儿子。1998年老高承包地种黑花生,小高耳濡目染父亲一步步把规模由小做大,并运用科技将产量一步步提高,小高对农业的感情也愈加深厚。高中毕业,小高上了河南农业大学就读于农学专业。待大学毕业后回家做新型职业农民。学习之余协助父亲牵头种植1千余亩土地,年产值200余万元。老高说:我的
17、黑花生种植事业后继有人了! 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帮助其适应农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市场变化新要求,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 “谁来培训谁来培训”? 加快构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业推广服务机构为补充,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空中课堂空中课堂、固定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流动课堂
18、和田间课堂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 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 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二)认定管理(二)认定管理 原则:政府主导 农民自愿 动态管理 政策挂钩 原则上由县级政府发布认定管理办法并作为认定主体,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实施,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办具体事务和建立运行信息管理系统。 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制定认定条件认定条件和认定标准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以农业为职业以农业为职业,主要从职业道德、主要劳动时间和主要收入来源等方面体现;二是教育培训情况教育培训情况,把接受农业系统培训或中等及以上农科教育作为基本认定条件;三是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规模,主要依据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和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确定生产经营规模。 建立运行新型职业农民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