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模拟试题(2套,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思想政治教育2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4教育介体5人生观6思想政治教育方法7灌输8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及其确立依据。4简述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5简述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基本内容。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2联系实际论述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3试述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2、)1思想政治教育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答: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有计划的措施,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受教育者施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引起其内部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之产生教育者所预期的行为反应,正确、高效、持续地达到预定的目标。激励具有双向功能,包括奖励和惩罚。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即教育环体,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系统,其特殊性表现在:只有当它及其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发生作用时,才会被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整个环境中那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因素所构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可创性等特征。良好的环境具有感染作用,良好的环境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环境具有约束作用。4教育介体答: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教育内容是进
4、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和条件,要把特定的教育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受教育者,必须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介体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5人生观答: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总的态度。它主要回答人生的价值、目的是什么,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选择,规定着人生发展的方向。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人生观。6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答:思想政治教育
5、方法是指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和实现教育目标使命,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里思想方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如认识教育对象、认识环境等)的方法,工作方法就是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方法。7灌输答:灌输是指输送、传授知识和思想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灌输,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它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8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
6、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就是对本门科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有利于推进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含义 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
7、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的影响作用,还要注意到社会结构
8、和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样,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也不能忽视人和人的活动,因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创造并改变着的。要形成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生活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就必须重视个人的社会化,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可见,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2)思想与行为 人的面貌往往表现为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思想和行为就是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含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
9、现。思想与行为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与行为的联系:a思想支配行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通过分析行为来了解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行的行为实践是新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思想和行为之间联系的关系可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a思想正确,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而行为发生偏差。b思想正确,导致行为正确。c思想不正确,但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导致行为正确。d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思想,并帮助人们克服这种思想和行为不一致的矛盾,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统一,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要研究如何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
10、求的思想,如何使人们正确的思想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因此,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则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两者的界限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要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必须贯彻疏导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等。所有这些原则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
11、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4)内化与外化 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与外化既紧密联系又有所不同。内化是变“社会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外化则是变“我要这样做”为“我正在(已经)这样做”。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分别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阶段。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的重要范畴。(5)教育与管理 教育与管
12、理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与其重要的平行子系统管理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教育与管理的含义a教育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指教育者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及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说理引导、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方法,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品德培养、思想引导和人格塑造的职能。b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管理,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的教育目的,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
13、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职能。正确处理教育与管理的关系a二者的区别:第一,二者运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前者运用说理引导、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方法;后者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第二,二者的地位不同:教育是基础,管理是辅助。b二者的联系:第一,二者的依据相同:都依据特定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及身心发展规律。第二,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教育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固有职能,是教育者其他职能的基础;有效的管理可以规范教育对象的言行,并且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上和制
14、度上的保证。具体表现为:I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管理。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可以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作用,这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II管理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科学地促进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对法规、制度、纪律等管理手段产生认同感,自觉遵守它们,管理的作用才能得以实现。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紧密联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把管理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认真研究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用及其发挥功用的特征,为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提供理论指导。2简述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16、面:(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17、,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
18、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
19、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及其确立依据。答:(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
20、共产主义而奋斗。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这一活动的内在目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崇高的理想、优良的品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强的毅力、严格的纪律等。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人们其他方面发展的保证,而且也是人们发挥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内在基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落脚点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关注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
21、教育的根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2)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主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在我国就具体表现为要依据党的奋斗目标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据和围绕这个最终目标确定的,也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身得到全
22、面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a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丰富的精神需求,如学习的需要、较高的道德修养的需要、政治进步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尊重与荣誉的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才能发挥的需要等。要做好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就得考虑教育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b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状况 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还应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的实际,这一点对于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尤其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对象是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从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方面,可以把教育对象分为不同
23、类别,每一类又可按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等分为不同层次。显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是有差别 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思想状况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可能性,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教育目的。如果忽视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就有可能把具体目的定得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c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 教育对象的思想层次不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在统领全局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应该也必须是多层次的。必须根据具体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的实际来确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
24、过去乃至在今天,都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的时,往往满足于照搬党的奋斗目标或上级指示,而忽视了对于教育对象近期的思想实际状况的分析,因而具体目的往往定得过于笼统和空洞,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于是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4简述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答:(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定义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指个体的思想品德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品质的过程。人的思想品德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客观外界因素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
25、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2)外在因素影响制约过程 个体自身的因素以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外部因素,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外在因素主要有: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其中,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政治制度直接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包括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在内的社会文化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塑造则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受教育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特点等。由于每个人实际上
26、是生活在一个社区中,因而其思想必然受到社区环境里各种因素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早、最长久的群体,个人最初的社会化离不开家庭,继续社会化也离不开家庭,家庭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学校是人们着力营造的培养人的环境,学校的活动更具计划性和目的性,因而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具指导性。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社会组织。工作组织是人们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组织效益、风气、组织内的人际关系等对其成员的思想品德同样有着持久而全面的影响。各种非正式的交往环境,包括邻居、朋友、熟人等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交往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自
27、发性、随意性、复杂性,但唯其如此,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制品、网络等。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的思想影响的直接性和迅速性是其他因素难以相比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3)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由于一定的品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品德行为,必须经过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品德意志这三个要素的催化作用,因而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知,即思想品德认识,它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
28、思想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认识是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产生正确的品德行为。因此,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首先就要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认识。情,即思想品德情感,它是人们在现实的思想道德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思想品德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情感是伴随着人们的品德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对人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人们对于自己所要从事的活动或所接触的事物有没有感情以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对选择这一活动或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
29、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意志是体现品德认识并调节人的品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产生思想品德行为的杠杆。坚强的意志会促使一定的品德行为反复出现并持之以恒,进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顽强的品德意志,品德认识就难以转化为品德行为。即使有所行动,也难以持久。可见,是否具有坚毅果敢的意志,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信念是连接认识和行为的中心枢纽。信念是一种被个体所理解的认识,是一种被个体情感所肯定的认识,并带有个体坚持与固守这种认识的意志成分。因此,信念是深刻的认识、强烈的情
30、感和顽强的意志的有机统一,其统一的基础,就是人们履行思想道德义务的社会生活实践。行,即思想品德行为,它是人们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一定的思想道德义务的实际行动。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知、情、意、信、行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其中,认识是前提,情感和意志是两个必要条件;信念是核心,是把认识转化为行为的中介;行为及其习惯是前几个因素的体现,又反过来加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这五个要素之间有时在发展方向上并不一致,在发展水平上并不平
31、衡,这就形成了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的、所要着力推动的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在教育作用的影响下,上述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辩证发展,逐步达到发展方向上的一致和发展水平上的平衡的过程。总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制约过程和内在转化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5简述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基
32、本内容。答:(1)列宁灌输理论的提出是在 怎么办?一书中提出的。理论教育法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20世纪初,列宁针对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论的工联主义倾向,明确地提出了灌输理论。他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从外面”灌输,主要包括两个含义:a“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他们原来不了解和没掌握的先进意识、政治意识;b“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意识,指导工人人从政治角度去认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性质,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列宁的论述强调了在资本主义
33、条件下,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必须依靠灌输即学习、教育、宣传等自觉的方式才能形成,而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这种灌输来自“外面”,即那些创造并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优秀知识分子。(2)灌输理论的基本内容灌输理论的定义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它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它的理论精神实质是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方法。灌输理论的必要性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已
34、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能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阶级意识。从整个阶级的意义上来说,工人阶级不再需要从自己的阶级之外去接受灌输。b对于工人阶级的每个成员来讲,对于劳动群众个体来说,理论灌输仍然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对于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也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第二,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要受到一定的思想、理论所支配。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人们以正确的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错误的思想和理论则支配人们以错误的方式参加社会活动。c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除了坚持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同时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相互教
35、育和启发,逐步引导人们从个人、家庭和所在单位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以外,充分认识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利益,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责任,引导群众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和更高的实践阶段发展。灌输原理仍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宣传的理论根据。今天,国际国内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灌输的条件也比革命年代好多了。我们要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灌输的原则,改进灌输的方法,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运用理论灌输法的几点要求 坚持运用理论灌输法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而普遍使
36、用的方法,必须讲求科学性,注意运用的具体条件和有效形式。a“灌输”体现的是这种方法的本质特征,而不是具体形式。受教育者不是一个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吸纳容器,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能够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内容和信息进行主动认识、自主选择的学习与接受主体。理论灌输法必须采用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学习和接受的形式,反对“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b运用理论灌输法一定要联系实际。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善于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联系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注意有的放矢,坚持正面说理,以理服人。c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受教育者,
37、教育者首先就得用这一理论武装好自己。理论灌输法不仅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先进思想、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内容体系;更要求他们自己成为这些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坚定的信奉者、实践者,能够始终做到言行一致。否则,不仅理论灌输难以奏效,而且受教育者在教育者言行不一的表现面前还有可能产生思想认识上的更大混乱。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答: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由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部分构成。(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38、,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表现,是其本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可分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人享用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人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才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和理解人的这种追求,通过促进
39、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理论前提。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品德的塑造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体现为四个方面:a引导政治方向 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超越性本质的体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目标导向,即规定具体
40、的奋斗目标,引导人们向目标奋进;二是政策导向,主要是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疏通引导人们的思想,以提高人们的认识,规范人们的行为;三是舆论导向,即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正确的舆论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对人们形成一种强大的约束力和导向力。b约束规范行为 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使人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当思想政
41、治教育对人的行为所具有的规范性得以正确发挥时,它本身就是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促进。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行为规范约束的过程就是人获得自由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只要是合理的,就应当视作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c激发精神动力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为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们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性是指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是人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人的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积
42、极性就越高。由于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方面,激励也就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为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相辅相成的,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而精神激励又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既要靠合理的物质激励,又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人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民主激励,即让激励对象行使主人翁的权利,广泛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对领导者进行监督和质询,以此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榜样激励,即通过先进典型示范,以激励人们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三,情感激励,即通过人们情感需要
43、的满足来激发人的积极性;第四,奖惩激励,即通过奖励或惩罚来激励人。通过奖励手段,可大大强化人们的合理动机和正确行为,使之发扬光大。d塑造个体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品格及资格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个体健全的品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人们认识自己作为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提高人们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摆脱传统文化中的依附性
44、、保守性、被动性的束缚,时刻保持一种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创造的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从而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是个体的个性形成发展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致力于塑造个体人格。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和途径,而生机勃勃、健康积极的个性发展,也应当成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45、,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小康”,又包括精神生活的“小康”。a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客观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它植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必然效应。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从一个方面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人的良好思想品德是一种把握现实世界的能力,它的特点是从人的善恶观念,也就是从一种内在尺度上把握现实世界。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对世界的把握不仅表现在对善恶是非的识别上,更主要的还表现为对自我、他人、社会等等的致善上,即表现为道德价值世界的建构方面。人的致善活动也就是主体良好思想品
46、德的对象化、外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人创造构建了一个更善的外部世界,从这个由他参与创造的外部世界中,他必然会获得幸福。一个没有德性的人,一个不能造福于他人的人,是根本不会懂得何为幸福的人,当然也谈不上享用这种幸福。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逐渐形成高尚的人生意境,处于这种意境之中,人们就可以以一种审美心态去瞰视人生,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b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从个体的角度看,它有助于个体各方面的发展,有助于个体精神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从而保证个体的学习、
47、工作、生活的顺利进行。可见,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满足这种需要的一个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不仅包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已有的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每个个体的德性,才能使他们体认与享用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体现。(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发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
48、能和生态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备特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为以下几方面:a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 第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支持和倡导先进而健康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第二,揭露和批判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思想,限制和取缔不健康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从而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直接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b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被视为社会政治关系再生
49、产的重要工具。这种政治关系的再生产功能主要是通过促进受教育者尤其是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角色的认同实现的。c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认同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要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反馈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领导政治决策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它主要表现为提高人们从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掌握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形成理性的经济行为;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等方面。由于人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因而,思想政治教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