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绪论 艺术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1第一章 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集体艺术教学.2第二章 游戏化的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设计.4第三章 集体歌唱活动教学.6第四章 集体韵律活动教学.7第五章 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学.7第六章 集体音乐欣赏活动教学.8第七章 集体美术活动教学.8第八章 领域渗透的相关理论问题.9第九章 分领域切入的集体艺术教学活动.9第十章 集体戏剧教学活动.9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1绪论 艺术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绪论 艺术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地位之争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儿童人格的整体和谐发展。艺术教育与
2、审美体验审美性原则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原则, 即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能使参与者获得审美愉悦的特质。审美愉悦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其表层是指欣赏主体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到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 其里层是指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达到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审美感知时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启发性语言。另一类是艺术性语言。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追求的不是任何外在的功利性, 而是活动过程本身所带来的满足。艺术实践与生命运动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艺术首先是朴素的参与、自我享用和共享的过程即娱乐自己,其次才是展示娱乐别人审美愉悦与成长快乐对于个体来说,最有价值、最永恒的快
3、乐应该是“成长快乐” ,即意识到自身生命价值不断实现的快乐意识到自身生命价值不断实现的快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四方面较低级的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而认知、审美等需要则属于比较高级的成长性需要。 帮助孩子获得成长快乐, 才是教学设计和实施应该追求的目标。感性、理性思维与审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理性的和感性的两种。前者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方法,后者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测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测等方法,其特点是“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和固定操作步骤的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和固定操作步骤的” 。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所
4、表现的,主要是对世界的感性的把握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艺术活动中,幼儿的艺术创造包括两类:一类是实在的可视形象的创造,由于其可视性,这一类创造常常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另一类是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由于其不可视性,往往被人忽视。郑板桥揭示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过程,就是审美心理意象创造的过程。 “手中之竹”是实在而可视的创造结果。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教师为幼儿艺术创作所提供的经验应有助于幼儿的艺术创造表现, 应注意其过程性和体验性。这种经验主要有三类:一类来自生活;一类来自他人的艺术作品;一类来自自己的艺术活动经历。无论给幼儿提供何种经验,在艺术活动中都要注意
5、紧扣其审美特征。丰富的经验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原材料。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艺术活动技能的结构是一个形象记忆、 形象思维的信息加工与眼、 手操作 (感知、表现)的协调系统。分为四个方面:身体动作、感官和头脑的协调能力;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与运用;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对各种一次的形式要素的认识与使用。从技能所包含的方面来看:一方面,适当的、经过编码的知识经验储存,可以增加良好反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熟练程度越高,操作越灵活,则重新组合出新的事物或思想的可能性也越多。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前提, 它避免了对创造性任务实质的认识与寻找解决方式之间的脱节现象。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对于幼儿,
6、他们应该有“尽量自由而完全地去探索其媒介”的机会。因此,在幼儿的创作中,教师可以更多用提问题、暗示、创设情境、联想、隐喻等方法,给幼儿一些启发的线索,开阔他们的思路,引起他们思考,最终创作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久而久之,他们形成独立创作的习惯,艺术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应包括:第一,信任。第二,不作评价。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但是宽松的心理环境并不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让幼儿既能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得到赞赏等信息反馈。艺术审美活动的实践性与游戏性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高
7、度实践性和高度游戏性的人类社会活动。 实践性在这里特指幼儿的参与性; 游戏性在这里特指活动的非正规性、 自我掌控性和趣味性。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感官通道进行艺术活动: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感官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常常用多种感官的协调来帮助自己进行审美知觉。幼儿有着较强的通感能力,他们的审美知觉集中了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表现出多通道性。这种多通道性是多方面的,既有表情、身体动作与语言的结合,又有不同感觉之间的联合。2.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和思想内容说教,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和思想内容说教,幼儿的艺术教学应当将身体与大脑、情感与想象思维的运用协调一致,使幼儿能够通过审美意愿的引导和审
8、美体验的鼓舞去主动追求全面和谐的发展。艺术教学中的模仿与创造1.模仿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模仿首先是自身的创新,创新往往是模仿的动力。模仿经常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必然是模仿的超越。在这种关系里,模仿和创新原本就是对话的、和谐一体的。2.创造是一种“有中生有有中生有”的实践活动-中国艺术教育家膝守尧先生说: “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而只可能有中生有” 。3.模仿和创造都是“社会共建社会共建”的实践活动-在孩子们那里,模仿和创造从来不是对立的。只有当教师最终认识到根本没有必要将模仿和创新的关系相互对立,同时知道怎样才能够使模仿和创新的关系和谐一致时, 模仿和创新才有可能保持对话的、和谐
9、一体的状态。循序渐进指后面的学习情境和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好安排在有前面的学习经验可供应用的前提之下。曾经是社会机构集体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简单地说,循序渐进是指“条件” ,有效迁移是指“效果” 。有效迁移指能够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或新的真实生活情境, 并能够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第一章 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集体艺术教学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集体艺术教学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反馈对不同的幼儿应用不同的反馈方法对小班幼儿,教师通常一边直接模仿幼儿的动作,一边对全体幼儿说: “他刚才”对中班幼儿,教师一般首先对准备作为样板的幼儿说:“请把你刚才做的动作再做一次给大家看一看。 ”如果
10、幼儿不反应,说明幼儿有困难,教师应改用对小班幼儿的方法。对大班幼儿,除了可以继续使用“你刚才”以外,还可以在开始实际反应之前,先问举手发言的幼儿:“你打算”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结构功能一般说来,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片断中,其开端处需要采用一些具有“唤醒功能”的活动,使儿童能够从相对疲音、懒散、松懈的“低唤醒状态”过渡到适中的紧张、集中、振奋、昂扬的“高唤醒状态” 。而在经历接受挑战克服困难吸收新知磨砺技巧等一系列“艰苦”学习之后,又需要采用一些具有“恢复功能”的活动,使儿童能从相对疲劳、处于保护性的抑制状态中逐步恢复到相对松弛、舒适的“低唤醒状态” 。这样的组织形式所发挥的“适应性结构功能” ,
11、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 促进儿童的生理、 心理健康发展, 无疑是有益的。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分析的其他角度幼儿园中的艺术教学活动还可以因其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1)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可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绘画活动、手工活动、音乐欣赏活动、美术欣赏活动。(2)从活动目的的角度,可分为集体艺术教学活动、艺术区角活动、音乐娱乐活动和美术的生活应用活动。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系统的艺术学习;艺术区角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自由的艺术实践。音乐娱乐活动和美术的生活应用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人际的艺术交流、 情感分享和3利用艺术提高日常生活质量。集体艺术教学活动设计的书面方
12、案一般包括:活动的名称(含年龄班) 、活动的材料、活动的目标、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等基本内容。艺术审美能力发展目标的提出和撰写当我们面对一个音乐、舞蹈作品时,首先应该审视其中蕴涵的音乐音乐、舞蹈舞蹈知识技能;其次,应该思考这些知识技能在该作品中的审美含义审美含义;最后,还必须慎慎重推敲重推敲:在何种程度上操作,才能使这些具有审美含义的知识技能对幼儿产生有意义的挑战。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的提出和撰写以往的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一般偏重强调发展记忆、模仿等学习能力,幼儿记忆、模仿记忆、模仿的范型也总是由教师提供的。价值观念及个性、社会性发展目标的提出和撰写这些方面的发展总是蕴涵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整
13、体经验之中的。现在作为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提出来, 目的是使教师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能够自觉地把使教师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能够自觉地把促进幼儿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问题放在心上促进幼儿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问题放在心上。实施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方法1.运用语言指导法;2.运用范例;3.运用角色变化。运用语言指导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常用的语言指导方法主要有:1、讲解-一般包括讲述和解释;2、提问-提问的原则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启发性;问题应该易于记忆、易于理解和易于解答即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绝大多数的问题应该是引导创新的而不仅仅是引导回忆和再现。教师提问的目的包括: (1)提取
14、幼儿原有的有关经验; (2)提取幼儿关注观察的重点、秩序或关系;(3)暗示活动的操作规则。3、反馈;4、指示和提示-教师运用提示的方法,兼有引导儿童注意方向和帮助儿童克服记忆困难两种作用;5、激发和鼓励-为了鼓舞和维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引起幼儿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帮助幼儿对自身活动的情况做出积极的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加信心。1、样板性反馈技术一般在教师判断幼儿的行为具有示范价值的情况下使用。2、重点性反馈技术一般在全体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跟随音乐进行即兴动作创编反应的活动中使用。3、激励性反馈技术一般在教师判断某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并缺乏自信的幼儿有进步的情况下使用。运用反馈法的目的: (
15、1) 短期目的: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反应并作出新的反应决定,让全体幼儿受到某幼儿特定反应的影响; (2)长远目的: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建设的内部机制。运用范例范例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在以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活动中,范例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常用的范例指导方法有示范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 )和演示法(教师用操作各种直观教具的方法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常见的直观教具有图片、绒板等) 。运用角色变化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需要教师经常运用自身角色变化的方法来对儿童的学习进
16、行指导。与此有关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参与参与” (教师在使用“参与”的方法时,主要是通过变化参与的“角色”来增强对幼儿学习活动及能力发展的方向或重点的调控)和和“退出退出” (主要是通过“角色”的变化等措施弱化自身对儿童的控制,同时强化儿童对他们自身的调控) 。4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音乐课的结构一般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是“三段式三段式”结构结构,即明确地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各个部分可含有几个不同的音乐、舞蹈作品。在传统的“三段式”结构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1)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活动内容通常是:复习儿童已经学过的歌曲、律动、舞蹈、打击乐曲或音乐游戏; (2)基
17、本部分的活动内容通常是:学习尚未接触过的新作品或新技能。在开始部分中,最常见的程序和内容一般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座位上的律动或歌曲复习。 (3)在结束部分中,最常见的程序和内容一般是:复习打击乐曲、韵律动作、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律动出教室。在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采用儿童较为熟悉的内容,会有效地产生“唤醒”和“恢复”的效果;另一种是“一杆子式一杆子式”结构结构,即被看成一个整体,只含有一个音乐或者舞蹈作品。只要设计合理, 在一个独立的时间片断中, 进行一个完全陌生的新作品教学的 “一杆子式”结构是完全可行的。相关拓展: “三段式”结构一般用于常规音乐课的设计; “一杆子式”结构一般用于研究课或交流
18、课的设计。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实施原则1.教师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教师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面向全体儿童面向全体儿童、 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就是要为有余力的幼儿提供发挥余力的机会,也要为力所不能及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3.在整体审美情境中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在整体审美情境中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学前儿童艺术教学的实质, 就是在整体审美情境中, 通过幼儿亲身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一次实践活动是实施教育的材料或媒介,整体审美情境是必要的附加条
19、件。适宜唤醒理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所需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脑的最佳唤醒状态,或称“适宜唤醒适宜唤醒状态状态” 。幼儿因素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即时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创新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被接纳的需要。幼儿的心理需要是幼儿发起行动的内部动因。 外部因素只有在内部需要不断满足的条件下,才能不断激发起幼儿的主动活动教师因素的调节1.教师的情绪表达通常有两种功用:第一,激发或抑制幼儿的情绪。第二,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音乐活动所需要的特定的情绪。2.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归纳为表情、动作和嗓音三个方面。1.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行动方式是直接指向教育目标达成的。2.在当今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20、教师的行动方式可以归纳为观察、反馈、鼓励、角色的进入与退出、督导五个方面。程序和方法因素若按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可分成唤醒、恢复、维持等三大程序;若按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熟悉程度,可分成导入、新授、复习等三大阶段;若按活动设计的侧重程度,可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环节。甚至还可以分成:以动为主的程序、以静为主的程序,以及动、静交替的程序等。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在一般情况下,参与的方法比观察的方法更容易产生“高唤醒”的效果;在一般情况下,创造的方法比模仿的方法更容易激起幼儿的积极情绪材料因素的调节在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调节技术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 (1)难度。 (2)陌生或新鲜程度
21、。 (3)进行速度。 (4)力度与幅度。 (5)完整性。活动的过程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的精神面貌。二是教师的组织工作。 三是教师的教育指导工作第二章第二章游戏化的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游戏化的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设计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5游戏的教育性质一切为了“成长快乐”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永远不可忽视的“游戏化教学原则” : (1) “开放性”和“自我更新性” ;(2) “一步一个台阶”和“一步一个脚印” :前者从教育或教学角度讲的是:成人或教育者应该在儿童或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激励或引导;而后者从学习角度讲的是:儿童以及任何年龄或背景的学习者应该
22、踏踏实实地努力,循序渐进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不仅能够了解、理解,而且能够自觉地用来解决后续的学习、生活、工作的真实问题。“循序渐进” ,从表面现象上讲,就是努力保障学习的成功和成长愉悦感的获得,以及进一步使学习者能够维护和发展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而从更深远和更长远的目标上讲,教导者就是要协助学习者发展出稳健从容的学习品质和既热烈又淡定的自我完善人格倾向。总流程简述“故事一动作一音乐其他” 。理由是:首先,幼儿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识别事物的意义或价值的;其次,幼儿时期,动作是他们认识事物和表达对事物认识的主要而且最重要的媒介;再次,幼儿在认识音乐这一事物的时候,动作的物理学性质一高、低
23、、长、短、强、弱以及上下行等,也是帮助他们认识音乐性质的重要媒介。在意义动机、行动认识等基础性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创造性的表达和表达技能的历练和提升才可能成为幼儿主动追求的目标。常见活动空间安排在幼儿园集体音乐舞蹈教学活动中,一般情况下多用半圆半圆、圆圈圆圈的空间安排。一般情况下,在步骤三之前,除非必要,都应该从坐在座位上做简单律动动作开始。如果幼儿年龄比较小,游戏活动中又包含“一人追多人跑”内容,需要设计成:一跑就回到座位上坐好。类似活动的变式是:原地站好造型或原地蹲下;立刻两人或多人结伴造型。这时,追逐便立即停止。活动方案中“空间安排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在开始新内容学习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需要从
24、比较稳定的体位状态稳定的体位状态,逐步根据需要进入不太稳定的体位状态。动作难度判断的维度动作模型的规模-模型包含的拍数越多,动作规模越大,难度越高。动作的种类-在一个模型里,包含不同动作的种类越多,难度越高。动作的繁复程度-在一个模型里,动作的繁复程度越高,难度越高。动作的速度(速率)-每一个动作的绝对时值越短,难度也就越大;动作转换的频率-即动作重复做几拍后转换,动作转换的频率越高难度越大。遗传与文化的影响-从遗传角度上来看走、跑、跳这三个动作,由于跑、跳需要登地腾空和控制身体下落的速度与重心,而跳比跑需要更高地腾空和更好地控制重心,自然难度是依次递增的动作难度负荷调控的计算公式幼儿面对总难
25、度系数约为“67”负荷任务的时间段必须落在总体时间的 2/5 到4/5 之间。进入最后 1/5 时段时,任务的难度负荷系数必须顺应练习次数的不断累加自然下降,逐渐回落到“35”之间,以便达到娱乐放松的适宜负荷水平。流程“拆分与叠加”的补充说明1.先分层(整体感知);2.后分段(局部加工)-即上面所说的在初始层完成后,再将一个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化的设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每段都设置过于复杂和高级的要求。3.难点前置和变式练习.4.够用原则-只有当幼儿对音乐以及动作的结构高度熟练之后,才能再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更加自由的创造性艺术表达。阻碍培训效果的观念(1 1)急功近利、浅尝辄止急功近利
26、、浅尝辄止(2 2)不求甚解、疏于反思不求甚解、疏于反思(3 3)闭门造车孤军奋战闭门造车孤军奋战6第三章第三章 集体歌唱活动教学集体歌唱活动教学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发展幼儿嗓音的艺术表现力发展的标准:一是合理使用嗓音,用不容易伤害自己发声器官,而又能获得良好音色的方式歌唱;二是能够用歌唱的方式自娱自乐和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共鸣位置与歌唱的美好音色1.“口面腔共鸣向前唱口面腔共鸣向前唱”是中国母语发音最自然的方式,也是获得童声清澈明亮音色的一种方式,更是避免幼儿将声音压在喉咙里或压进胸腔的措施。 (只要教师和儿童同伴能够提供正确的发音共鸣方式,几乎每个幼儿都能够自然地掌握)2.2.轻
27、声入手和有控制地进行情感表达轻声入手和有控制地进行情感表达-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声喊叫” 。幼儿用喊叫的方式歌唱时,他们身体的大部分共鸣腔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共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发音器官通常处在非自然的过度紧张状态之下3.3.从较高音区开始逐渐向下唱从较高音区开始逐渐向下唱-幼儿最先获得的音区是在与口面腔共鸣相适应的中音区,即在每秒钟振动 440 次的标准音,对 3 岁幼儿进行集体歌唱发音教学时,应当从“重新唤醒”他们婴儿时期的高位置发音感觉开始。咬字、吐字、气息与歌唱的情感表达一般来说,教师容易犯的第一种错误是:对不带“唇” 、 “齿” 、 “舌”破擦动作的声母的发音
28、不够注意。办法是:在内口腔中另外“做”出一个字头的破擦动作。缺乏经验的教师可以自己慢慢摸索这种“做”的感觉。评价的标准是: “字头”能够让人听得清晰自然。第二种错误是;把字头“咬死” ,把字腹、字尾“咬僵” ,或平均用力地强调每一游戏化集体音乐教学活动方案“合作表演流程合作表演流程”的设计步骤如下:的设计步骤如下:步骤一:步骤一:T TS S 众(教师与全体幼儿互动)众(教师与全体幼儿互动)步骤二:步骤二:T1T1T2T2( (教师与教师间互动示范教师与教师间互动示范)步骤三:步骤三:T1T1S1S1( (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步骤四:步骤四:T1T1 S1S1T2T2 S2S
29、2(两位教师各带一名幼儿互动)(两位教师各带一名幼儿互动)步骤五:步骤五:S1S1S1S1( (两名幼儿互动示范两名幼儿互动示范)步骤六:步骤六:S2S2S2S2 (两名幼儿互动示范)(两名幼儿互动示范)步骤七:步骤七:S S 众众S S 众(自由或规定结伴)众(自由或规定结伴)步骤八:步骤八:S1S1S2S2(交换同伴)(交换同伴)S1-S2(交换同伴)在游戏化集体音乐教学活动方案中, “合作表演流程”设计的最后一步为 S1S1S2S2,具体指的是交换同伴具体指的是交换同伴。 【T1T1T2T2:教师与教师间互动示范教师与教师间互动示范;S S 众众S S 众众:自由或规自由或规定结伴;定结
30、伴;T1T1S1S1: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流程设计的总原则1.合作内容的教学流程一般应该在总流程步骤四“其他”以后,完整随乐律动已经比较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开始。2.一定要通过示范让每位幼儿都理解和记住合作的具体流程与方式。3.一定要让每位幼儿都有充分的机会通过操作来理解和记住。4.必要时可以与幼儿通过辨别和讨论来澄清不易理解的内容。5.必要时可以通过教授一些策略来帮助幼儿记忆不易记忆的内容。总流程具体操作步骤讲述故事-小班不超过 3 分钟,中班不超过 5 分钟,大班不超过 6 分钟。为故事配相应动作-该步骤中编配的新动作,既可以采用老师规定的动作,也可以采用幼儿创造的相应动
31、作,还可以采用老师和幼儿共同创造的动作。用动作与感知音乐-一般情况下,动作设计和模仿感知练习应该是跟随整首音乐的,即跟随整首音乐做动作,感知、熟悉整首音乐。我们特别把这样的设计称为“先分层” ,而实施的仅仅是第一层,又可称为“初始层” 。增添其他更高级的适宜表现目标-每次新的细小步骤中,一般只能增加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如果是多段体音乐,通常新内容可能只增加在其中的某一段中,我们把这种设计称为“后分段” 。7个字的每一个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反复朗诵歌词,注意倾听(或请别人倾听)自己的发音是否清楚,是否自然流畅,是否富于情感感染力。嗓音保护的知识技能不长时间大喊大叫和唱歌;不在剧烈运动时大声
32、叫喊和唱歌;不在剧烈运动后马上唱歌;不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唱歌;不迎着风唱歌;不在伤风感冒、咽喉发炎的时候唱歌;在唱歌时注意努力保护身体,注意心情、表情、嗓音的舒适状态,感到不舒服时会自我调整等等。音域较狭窄节奏较简单为 3 岁以前的幼儿所选歌曲的节拍,最好以 2 拍子和 4 拍子为主;在 3-4 岁之间,偶尔也可以选择一些 3 拍子的歌曲;为 4-6 岁的幼儿选择歌曲,除了一般以 2 拍子和 4 拍子的歌曲为主,还可以选择3 拍子甚至 6 拍子的歌曲。结构较短小、 工整1、为 4 岁前儿童选择的歌曲,以含 2-4 个乐句为宜,总长度一般在 8 小节左右。为 4 岁以前的幼儿选择歌曲时,曲调中的
33、节奏应当由与儿童自然生理节奏(如脉搏)相适应的均匀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构成,偶尔也可以出现含有附点音符的节奏。2、为 4 岁以上儿童选择的歌曲,可含有 6-8 个乐句,总长度可增至 16-20 小节。词曲关系较简单4 岁以前,儿童所唱的歌曲大多数应该是一个字对一个音的;4 岁以后,儿童可以逐步掌握一个字对两个音的词曲关系。5-6 岁的儿童可以逐步适应一个字对多个音的词曲关系创造性歌唱教学这类活动最初起源于幼儿的自发性歌唱。创编新歌词第一,选择简单多重复、适于儿童创编的歌曲;第二,只教授一段歌词作为创编的样板;第三,必要时,预先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以保证活动具有良好的创造气氛和审美气氛
34、;第四,创编中应注意集体参与创编和歌唱的密度,以保证大多数儿童有机会动脑、动口、动手;第五,应注意控制好编唱时间的长短,以保证活动结束时有“余兴未尽”的气氛;第六,应注意创编结果的独创性和审美性,以保证编唱的结果能够给儿童留下美好的印象。第四章第四章 集体韵律活动教学集体韵律活动教学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韵律动作及其组合一般可分为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 (1)基本动作指儿童在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 (2)模仿动作指儿童在表现特定事物的外在形态和运动状态时所用的身体动作上述两种动作是 3-5 岁儿童韵律活动的主要学习内容。(3)舞蹈动作指经过多年的演化和进步,已经程式化
35、了的艺术表演动作。这类动作比较适合 5-6 岁的儿童学习。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第五章第五章 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学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学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学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由于打击乐器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动作,对于精细的小肌肉动作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儿来说,它们是最自然的音乐表达工具,也是最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的源泉。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可以具体分为设计性(预成性)的演奏和即兴性(生成性)的演奏。其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
36、个人的演奏能够与乐器、音乐以及他人的演奏保持基本的协调性,对使用乐器进行表达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即称为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8第六章第六章 集体音乐欣赏活动教学集体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音乐欣赏活动的材料选择1.1.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既要考虑每一首作品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又要考虑所有作品在总体上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即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比例结构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水平。2.2.辅助材料辅助材料-目的是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一般有动作材料动作材料(为欣赏活动选材时,有时只需要考虑动作的性质,而非具体的
37、动作) 、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特指含有艺术形象的有声文学材料,如故事、散文、诗歌、民谣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语言辅助材料的首要条件是:从音乐出发,与音乐欣赏的要求相一致。 )和视觉材料()和视觉材料(要求形象具体,既可在时空中静止,如图画、雕塑等;又可在时空中流动,如录像、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三种。其他表演艺术欣赏教学舞蹈和哑剧的欣赏;曲艺和武术的欣赏;歌舞剧、木偶剧和其他戏曲的欣赏;影视作品的欣赏第七章第七章 集体美术活动教学集体美术活动教学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构思和设计阶段的指导1.1.积累多种手工活动所需要的表象积累多种手工活动所需要的表象。2.2.在熟悉多种手工活动材料的
38、基础上进行在熟悉多种手工活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联想联想。3.3.通过欣赏工艺佳作来学习造型、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法通过欣赏工艺佳作来学习造型、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法发展幼儿视觉审美感视觉审美感知能力知能力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是视觉器官对欣赏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性把握, 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 能够揭示事物的情感表现性 (或审美属性)的特殊的感知。 它是审美主体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是对现实一种创造性的把握。 它意味着能够捕捉眼前事物最能引发审美体验的那些特征。发展幼儿的视觉审美视觉审美想象能力想象能力在幼儿阶段,占据其精神世界主导地位的是带有情绪的想象,这一点
39、表现在“万物有灵”和“万物有情”的特点上。审美意象既是想象的结果,也是美术创造的媒介。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就是要帮助幼儿形成审美意象促进幼儿情感和人格情感和人格的发展的发展其表现与成人有不同之处:成人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感受,而幼儿除了用语言叙述外,还用自己外显性的行为来表达,这些流露是自然和真实的。 精神上的满足一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 并将美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目标的撰写行为目标行为目标-陈述的是幼儿的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陈述的是幼儿的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展开性目标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
40、。陈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幼儿参与某种活动后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陈述的是幼儿参与某种活动后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注意幼儿的有效发展。具体地说,一是活动目标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 符合他们美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二是活动目标应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说,要为幼儿创造最近发展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个部分绘画的形式语言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集体绘画教学活动指导幼儿使用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以及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
41、手段,将其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通过加工和改造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以发展其审美创造能力命题画教学活动的实施指导要点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 幼儿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绘画。 命题画教育以帮助幼儿学习造型、设色、构图等形式语言为主要目的。根据命题画的内容,可以分为物体画和情节画。物体画的主要描绘对象是单一的物体, 侧重于儿童造型能力的培养; 情节画的主要描绘对象则是一组物体及其相互关系所反映的一定的情节。情节画教学是以物体画教学为基础的, 是在物体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情节画教学要求幼儿根据主题情节的需要, 把与之有关的物体形象恰当地安排在画9面上,表现出各个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审
42、美美术欣赏的最后阶段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变化第八章第八章 领域渗透的相关理论问题领域渗透的相关理论问题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儿童发展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机整体”在这里既是强调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又是强调儿童各方面发展相互影响的必然性。儿童的艺术生活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机整体”在这里既强调儿童在生活和艺术生活经验中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又强调儿童的生活和艺术生活经验本身整体地作用于儿童、 整体地影响儿童的必然性。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加德纳提出来的。主要观点是:人的智能可以被精细地看成是由八种相对独立的下位智能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这八种智能分别是:数理逻辑、语言、音
43、乐、空间、身体运动、自我认识、人际关系、自然观察。教育应该认识到个人的这种独特性,充分尊重个人的这种独特性,并根据个人的这种独特性来为个人学习提供适宜的支持。“扬长补短”策略加德纳认为,他的这种观点重要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平等和教育平等提供了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教育应该允许并支持个人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教育应该允许并支持个人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自我知识管理幼儿要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幼儿要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教师也要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也要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这是有意义的观念进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的下位的理想。思维的精加工在单一的领域中进行艺术思考,幼儿主要依靠人的原始“直
44、觉” ,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精细地对艺术品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水平。但“精细”是一种相对概念,他们只要有精细思考的愿望和行动,他们的思考自然就会越来越精细。在两个或更多领域之间进行艺术思考,幼儿仍旧主要依靠原始“直觉” ,迁移自己熟悉的经验来加工自己不熟悉的经验。第九章第九章 分领域切入的集体艺术教学活动分领域切入的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以所要认识的艺术学科概念为焦点如果是时间比较短的一次性教学活动,教师和幼儿只能关注到比较少的学习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以某一艺术学科的某一概念为焦点的设计以某一艺术学科的某一概念为焦点的设计” 。以所要反映的具体事物为
45、焦点的设计一个时间比较长的多次性教学活动, 教师和幼儿有可能关注到比较多的艺术学科概念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 有时可以采用 “以所要反映的具体事物为焦点的设计以所要反映的具体事物为焦点的设计” 。以所要反映的情绪情感或抽象概念为焦点的设计一个时间比较长的多次性教学活动,教师和幼儿有可能关注到比较多的学习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采用 “以所要反映的情绪情感或抽象概念为焦点的设计以所要反映的情绪情感或抽象概念为焦点的设计” 。第十章第十章 集体戏剧教学活动集体戏剧教学活动知识点名称知识点名称内容内容集体戏剧教学活动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幼儿园的戏剧教学活动天生便是
46、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学活动。戏剧的发生现代人类幼儿的思维方式与人类早期的思维方式都具有一种 “原始思维” 的特殊性,其核心是自我中心,其发展状态是主客体尚未分化。原始人类以自然的特性规定自身,又把人类的特性投射于自然,以为人与自然的深层结构相同。 “物我同一” ,是他们坚信不移的信念。原始思维的这种特性,导致了“万物有灵”和“生命不灭”观念的产生。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认为,这就是原始思维的“互渗性”特征。相似律即所谓同类相生, 或者说结果可以影响原因。 接触律即接触过的事物在脱离接触后仍继续发生相互作用,认为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就永远相联。对幼儿戏剧的界定通过对戏剧本质的讨论,我们可以将戏剧定义
47、为“通过模仿和动作反映生命通过模仿和动作反映生命、反反思生活的活动思生活的活动” 。凡是幼儿通过动作的模仿反映生命,反思生活,并开始以给别人看为部分目的的活动,都是幼儿的戏剧。照此标准,幼儿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都可算作戏剧活动,只要他存在一点点“为了给别人看而要演好”的意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的 “戏剧” 一开始必然是娱乐自己的成分大于娱10乐别人的成分。教育中的戏剧戏剧是人类自我教育的手段人类自我教育的手段,这是因为戏剧把人类生活集中、鲜明、直观地表现出来,使之被观照,并引发演者和观者的自我反省。这是从戏剧的本质意义上来说的。戏剧表演因素的建构表演因素指的是表演时的动作动作、表情表
48、情、语言语言、情节情节、道具道具的运用等关系到看戏时的审美内容。这些方面是最直接地被看到、被体验到的。小朋友最直接的评价就是“像不像” 。戏剧活动中因素的建构戏剧活动中的因素不同于戏剧表演的因素, 是指整个活动流程中剧团的组成、 剧团里的协作、演出效果,包括表演效果、观看效果等的改进。幼儿生活的建构生活是指相对于教育情境之外的生活相对于教育情境之外的生活。 虽然说由 “教育就是生活” 可以推论出 “戏剧活动也是生活” ,但是在“幼儿的真实生活”与“戏剧生活”通过表演对话时,两者是有区别的。故事表演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语言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语言,是故事表演游戏发展的源起。因此,利用戏剧的活
49、动性、交流性,动作表演的自由性、创意性,以及适当地利用美术、音乐、可操作的物体(道具)手段,激发、维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对比较抽象的语言(词汇)的理解,通常是教师设计这类活动的出发点。节日表演戏剧活动要尽可能接近人们心目中至善至美的审美标准接近人们心目中至善至美的审美标准来进行“正式”表演之前的排练。在举办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中的戏剧表演时, 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一是每个幼儿应该有机会决定自己是否参与、何时参与,以及用何种方式参与,即把参与选择权还给幼儿; 二是每个幼儿应该有机会对演什么和怎样演发表意见, 即把表演活动的建构权还给幼儿; 三是随着幼儿日益成长, 教师应该逐步把整个活动
50、过程的规划、 组织工作的权力逐步交还给幼儿; 四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向幼儿推荐各种优秀的作品, 提供各种建议和具体帮助, 但提供的方式和态度应该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即尊重他们的喜好,尊重他们认可的完美标准,尊重他们的排练进度,以及尊重他们的努力和各阶段取得的实际进步。综合主题活动中的戏剧活动独特目的: 其一, 借助具有建构性的戏剧活动为幼儿相关能力的全面发展相关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其二,作为一种多学科经验的集大成的活动,在戏剧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前期经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将零散的经验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将相关的前期经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将零散的经验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社会角色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