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道路设计中城市道路设计中常见疑难问题解析常见疑难问题解析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徐 波波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22012年年8 8月月主要疑难问题主要疑难问题1. 感觉2012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与老规范比简单了,新规范有何变化?2.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含义和分析?3. 如何处理道路线位与水源保护线、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控制线及高压线的关系?4. C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有何不同?5. 规范要求道路交叉口范围纵坡不宜大于2.5%,经常难以满足,如何处理?6. 城市地区长大纵坡怎样保证行车安全?7. 城市桥梁的设计洪
2、水频率应采用什么标准?8. 旧路改造罩面道路纵坡应当怎样拟合才合理?9. 自行车道布置在横断面什么位置较为合理?10.中央绿化分隔带、两侧绿化分隔带宽度采用多少较合理?11.交叉口渠化常见问题?12.城市地区立交选型应注意什么?常见问题有哪些?13.城市地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14.城市地道口截水沟如何设计才安全合理?15.车行道井盖总是沉降,如何处理?16.钢桥面铺装有什么成熟经验?17.岩石边坡怎么绿化?18.人行道上井盖多且不美观,有什么办法处理?19.商业街的改造应注意哪些要素?20.旅游度假区的道路设计要注意什么?21.市政详规的道路交通设计应做到什么深度?22.快速路设计主要有哪些经
3、验教训?23.目前在道路上主要有哪些新材料、新技术? 感觉感觉2012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与老规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与老规范比简单了,是怎么回事?新规范有何变化?范比简单了,是怎么回事?新规范有何变化?城市道路规范体系城市道路规范体系 是怎样的?是怎样的?问题问题1: 通用标准 专用标准 基础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在某一专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图形、模数、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的标准。针对某一类标准化对象制订的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它可作为制定专用标准的依据。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标准的补充、延伸。综合标准 涉及质量、安全、卫
4、生、环保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或达到这些目标而必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对各层次标准均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标准体系的调整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通用标准 5项 专用标准 31项基础标准 2项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修订中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修订中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1-2008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36-2006 城市停车设施通用规范 待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规范 制定中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调整 通用标准 5项 专用标准 31项基础标准 2项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CJJ129-2009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
5、01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2012年7月1日实施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报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2年5月1日实施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 根据新的体系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一本通用规范和若干专用标准代替。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专用标准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标准的补充、延伸 通用标准针对某一类标准化对象制订的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它可作为制定专用标准的依据道 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道路工程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勘
6、测、设计、施工等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工程建设的需要技术类问题标准体系的调整本次规范修订的原因 建设部文件 (建标(2003)104号)“关于印发二00二二00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第29项 城镇道路工程技术规范(修订)(CJJ37-90) 2003年5月15日修订的原因技术类问题道路分类分级是类型还是等级?城市规模在分级中如何考虑? 设计车辆 是否增加新类型? 设计速度 增加100km/h 、120km/h? 道路净高5m、4.5m、3.5m、3m ?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评价道路能力的指标? 机动车单车道宽度3.75m、3.5m、3.25m、3m
7、? 路面结构设计荷载标准是否考虑增加新的荷载标准? 道路交叉口类型分类原则、设计标准? 修订的主要内容1本规范作为通用规范,在章节编排和内容深度组成上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有较大的变化,章节的编排上主要由城市道路工程涵盖的内容组成,内容深度上主要是对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些共性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规定。2修订了原规范中的通行能力、道路分类与分级、设计速度、机动车单车道宽度、路基压实标准等内容。3增加了道路服务水平、设计速度100km/h的平纵技术指标、景观设计等内容。4明确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的分类和适用条件。5突出了“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6强化了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的
8、设计内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5. 横断面6. 平面和纵断面7. 道路与道路交叉8.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9.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10. 公共交通设施11. 公共停车场和城市广场12. 路基和路面13. 桥梁和隧道14.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15. 管线、排水和照明16.绿化和景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1. 总则 2. 一般规定 3. 道路通行能力 4. 道路横断面设计 5. 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6. 道路与道路交叉 7. 道路与铁路交叉 8. 路基设计 9. 柔性路面设计10. 水泥混凝土路
9、面设计11. 广场与停车场12. 道路排水13. 道路绿化14. 道路照明15. 交通设施16. 地下管线与地上杆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 总则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汽车与人群荷载7. 隧道8. 路线交叉9.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共16章56节270条其中强条3条章节组成新增4章合并6章为2章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5. 横断面6. 平面和纵断面7. 道路与道路交叉8.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9.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10. 公共交通设施11. 公共停车场
10、和城市广场12. 路基和路面13. 桥梁和隧道14.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15. 管线、排水和照明16.绿化和景观章节组成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CJJ129-2009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报批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2012年7月1日实施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2012年4月1日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2年5月1日实施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强制性条文3.4.2 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3.4.3
11、 道路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4.3的规定。表3.4.3 道路最小净高道路种类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机动车道各种机动车4.5小客车3.5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三轮车2.5人行道行人2.513.3.4 长度大于1 000m行驶机动车的隧道考虑汽车尾气的污染对通风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技术条件下,慢速交通通过隧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禁止与机动车在同一孔内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长度小于等于1 000m的隧道若要求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时,必须有安全隔离设施。2.通行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含义和分析?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含义和分析? 一般规定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自行车道
12、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人行设施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 是指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合理的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是度量道路疏导交通能力指标,也是道路规划、设计和运营的一项重要参数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基本通行能力 在理想条件下,一条车道或均匀路段或典型横断面上,在特定时段内,合理地期望能通过的最大标准车辆小时流率 设计通行能力 在设计条件下,设计服务水平等级所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或对理想通行能力乘以设计服务水平对应的V/C以及相应的修正系数后得到的通行能力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服务水平: 是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 反映道路在某种交
13、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通常以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来衡量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关系: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关系: 都反映道路提供的服务 通行能力是疏导交通能力的极限值 服务水平是在满足特性交通运行状态条件下的极限值,是对交通运行质量更为细致的分析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最大服务交通量:最大服务交通量: 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交通管制条件下,并保持特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的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力 对应设计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就是设计通
14、行能力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车辆换算系数:车辆换算系数: 通行能力计算过程中,某类车辆的一辆车等于标准车辆的车辆数 交通量换算应采用小型车为标准车型,各种车辆的换算系数应符合下表基本定义基本定义车辆类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客车大型货车铰接车换算系数1.01.52.02.53.0车辆换算系数分析目的分析目的规划阶段优化路网结构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道路建设规模设计阶段确定道路几何参数管理阶段评价服务质量,制定改善措施 快速路的路段、交织区段及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必须分别进行通行能力分析,使其全线服务水平保持均衡一致 主干路的路段和与主干路、次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应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 次干路、支路
15、的路段及其平面交叉口,可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规范要求规范要求 快速路快速路在城市内修建的,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型式,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根据交通流行驶特征可分为基本路段、分合流区和交织区,应分别采用相应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设施简介设施简介 快速路基本路段快速路基本路段 车辆运行不受交织、分流和合流影响的路段设施简介设施简介匝道、交织影响区匝道、交织影响区基本路段 快速路分、合流区快速路分、合流区 影响范围:分(合)流点上(下)游450m内的车道1、车道2和减速车道设施简介设施简介快速分/合流示意图 快速路交织区快速路交
16、织区 不借助任何交通控制设备(指示标志除外),沿同一方向运行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具有一定长度的路段。 设施简介设施简介交织区车流运行示意图n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指在一定的时段,基本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期望能通过车辆的合理的最大小时流率 快速路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可应采用下表数值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基本路段通行能力设计速度(km/h)1008060基本通行能力(pcu/h)220021001800设计通行能力(pcu/h)200017501400快速路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n基本路段的基本条件包括:基本路段的基本条件包括
17、: 道路条件: 双向四车道快速路 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 车道宽度为3.75m,硬路肩宽度为2.5m,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50m,侧向净空1.0 m,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0m 纵坡为0 具有良好的线形 交通条件: 交通组成是100%的小客车 司机都是职业驾驶员,熟悉道路情况 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基本路段通行能力n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快速路基本路段以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内容,新建道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设计速度 (km/h)服务水平等级密度(pcu /km.ln)平均速度(km/h)V/C最大服务交通量(pcu /h.ln)100一级(
18、自由流) 10 880.40880二级(稳定流上段) 20 760.691520三级(稳定流) 32 620.912000四级(饱和流) 42 53接近 1.002200(强制流) 42 53不稳定状态-80一级(自由流) 10 720.34720二级(稳定流上段) 20 640.611280三级(稳定流) 32 550.831750四级(饱和流) 50 40接近 1.002100(强制流) 50 40不稳定状态-60一级(自由流) 10 550.30590二级(稳定流上段) 20 500.55990三级(稳定流) 32 440.771400四级(强制流)(饱和流) 57 30接近 1.001
19、800(强制流) 57 30不稳定状态-快速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n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本规程将服务水平分为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 二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稳定流中间范围 三级服务水平,交通流处于稳定流下限 四级服务水平时交通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n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一级服务水平 车辆较少、车流密度较小,车辆运行为畅行状态 驾驶员能根据自己的驾驶特性和车辆条件、道路条件及环境条件进行驾驶,基本上不受或少受道路上的其他车辆的影响,通常可以保持较高的车速 该状态下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称为自由流速度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一
20、级服务水平n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二级服务水平 随着交通量增加,车辆行驶速度逐渐减小,驾驶员行驶自由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交通流状态处于稳定状态 二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车辆间相互影响较大,为驾驶者提供的舒适便利程度下降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二级服务水平n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三级服务水平 交通量比二级服务水平下服务交通量有所增加,车辆行驶自由程度受到很大限制,车辆速度受到前车的制约,但车辆行驶状态比较稳定 出现意外的干扰并不会使车流紊乱,车流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三级服务水平n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四级服务水平上半段
21、交通流量可以达到通行能力时的流量值 在最大流量范围,交通流处于稳定的极限,出现小的干扰就会使车流产生大的波动,车流抗干扰能力明显下降 饱和流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四级服务水平上半段n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四级服务水平下半段 交通密度较大,车流对干扰非常敏感,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 驾驶员在该状态下行车,行驶自由度小,速度受前车制约性强,变化很大,车速忽高忽低,稳定性较差,车辆走走停停 驾驶员和乘客的感觉差 强制流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四级服务水平下半段n基本路段适应交通量基本路段适应交通量 快速路设计时采用的适应交通量应符合以下列要求: 双向四车道快速路折合成当量小
22、汽型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40000 pcu90000 pcu; 双向六车道快速路折合成当量小汽型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60000pcu130000pcu; 双向八车道快速路折合成当量小汽型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00000pcu170000pcu。基本路段适应交通量基本路段适应交通量分合流区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分合流区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核查V12、VR、VF 、 VFOV12 3900 辆小客车/hVF 、 VFO 单车道通行能力VR与匝道宽度、曲线半径和坡度有关核查V12、VR、 VFOV12 4100 辆小客车/hVFO 单车道通行能力交织区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交织区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与交织区构型
23、、交织流量比、交织区长度、车道数有关快速路系统通行能力快速路系统通行能力n 协调基本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通行能力n 以密度评价基本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的服务水平n 分别计算各路段的运行时间n 计算整个系统的行程速度n 评价系统的运行状况其它等级道路根据交通流特性和交通管理方式不同,可分为路段、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等,应分别采用相应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设施简介设施简介道路路段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内容路段通行能力路段通行能力设计速度(km/h)6050403020基本通行能力(pcu/h/车道)18001700165016001400设计通行能力(pcu
24、/h/车道)14001350130013001100其它等级道路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道路路段服务水平一般按车辆行驶速度分为五个等级: 一级服务水平畅行车流,基本上无延误或有少量延误; 二级服务水平稳定车流,有一定的延误,但驾驶员可以接受; 三级服务水平接近不稳定车流,有较大延误,但驾驶员还能忍受; 四级服务水平不稳定车流,交通拥挤,延误很大,驾驶员无法忍受; 五级服务水平强制车流,交通严重阻塞,车辆时停时开。路段服务水平路段服务水平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受到道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和信号控制、自行车和行人交通的影响一般计算公式: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分级应符合下表规
25、定内容,新建信号交叉口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控制延误(s/辆)60交通负荷系数0.9排队长度(m)100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无信号交叉口包括次要道路停车让行、全向道路停车让行和环形交叉口三种形式次要道路停车让行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应检核次要道路上车辆可利用的穿越空档能否满足次要道路上交通需求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次要道路停车让行交叉口通行能力主路车流穿过交叉口时不需要停车而可以直接通过,其通行能力通常按路段计算次路车流穿过交叉口时需要穿插主路上的车流空档,其通行能力的大小受到主路车流间隙分布和间隙大
26、小、次路车辆穿越主路车流间隙所需时间、次路车流的车头时距等因素的制约主路优先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该为主路上的车流通过量加上次路上车流能穿越交叉口的通过量之和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次要道路停车让行交叉口全向道路停车让行交叉口通行能力两相交道路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交通量状况,各入口交通流进入交叉口时均需停车等待寻找对方车流的间隙通过全向道路停车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该为两个方向上的车流通过量之和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全向停车让行交叉口环岛通行能力环岛通行能力受入口引道及主体交织段两部分通行能力制约如果交织段流量大于其通行能力则采用进口道的调查交通流量计算交叉口的通行能
27、力如果交织段流量小于其通行能力,则采用入口引道通行能力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无信号环岛通行能力无信号环岛通行能力环岛示意图无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无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等级评价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平均控制延误(s/veh )02020303040405555v/c1.0无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无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用车辆平均控制延误或负荷度来度量3.如何如何处理道路线位与水源保护线、基本处理道路线位与水源保护线、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控制线及高压线的关系?农田保护线、生态控制线及高压线的关系?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国家规
28、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二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并且应按总量控制的要求,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准保护区的水质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一、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禁止设置油库;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二、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
29、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三、准保护区内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城市蓝线城市蓝线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在城市蓝线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蓝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
30、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生态控制线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是为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包括下列范围: 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及其它风景旅游度假区; 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 主干河流、水库、湿地及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 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31、的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 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 其他需要进行生态控制的区域。 公布的生态控制线范围应当清晰,并附有明确地理坐标及相应界址地形图。1.活动限制活动限制除下列情形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1)重大道路交通设施; 2)市政公用设施; 3)旅游设施; 4)公园。 前款所列建设项目应作为环境影响重大项目依法进行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选址论证。 上述建设项目在规划选址批准之前,应在市主要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 已批建设项目,要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加强各项配套环保及绿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2.建设要求建设要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
32、已建合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擅自改建和扩建。 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原农村居民点应依据有关规划制定搬迁方案,逐步实施。确需在原址改造的,应制定改造专项规划,经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公示后,报市政府批准。生态控制线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高压线高压线线路电压(KV)110220330500导线至路面最小垂直距离(m) 70809014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
33、水平距离(平行,开阔地区)最高杆(塔)高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路径受限制地区)50506080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对送电线路与公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要求见表。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7年9月国务院颁布,是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而制定的。条例中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范围为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千伏米;千伏米;千伏米;千伏米。同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电力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下列作业或活动: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
34、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及打桩、钻探、开挖等作业;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进行施工;小于导线距穿越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通过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颁布。细则中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列范围内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动:(一)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5米的区域;(二)66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10米的区域。在杆塔、拉线基础的上述距离范围外进行取土、堆物、打桩、钻探、开挖活动时,必须遵守下列要求:(一)预留出通往杆塔、拉
35、线基础供巡视和检修人员、车辆通行的道路;(二)不得影响基础的稳定,如可能引起基础周围土壤、砂石滑坡,进行上述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负责修筑护坡加固;(三)不得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高压线高压线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对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考虑最大风偏后)与道路(路缘石)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均为0.5米。高压线高压线4. C形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有何不同?、凸形、卵形、复合曲线有何不同?C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组合有何不同?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组合有何不同?C形:将两个同向圆曲线的回旋线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而组合的曲线。凸形:
36、将两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同处径相衔接,没有圆曲线的形式。C形C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组合有何不同?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组合有何不同?卵形: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前提是大圆包小圆,而不是同心圆。卵形C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组合有何不同?形、凸形、卵形、复合曲线组合有何不同?复合曲线: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间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衔接的组合成复合形曲线。复合形一个回旋线一头接直线,另一回旋线一头接圆曲线。即A1回旋线的曲率半径为由R1,A2回旋线为R1R2。复合曲线注意与复曲线的区别:复曲线为两个同向圆径向衔接。5. 规范规范要求道路交叉口范围纵坡不宜大于要求道路交叉口范围纵坡不宜大于
37、2.5%,经常难以满足,如何处理?,经常难以满足,如何处理?规范规定:交叉口进口道不宜不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不应大于3%,山区城市道路可适当增加。建议用运行速度检验,如果是长纵坡,或者视线不良,或弯道后突然接交叉口的情况则很危险。进口道排队长度范围内纵坡应满足规范的要求。为满足坡长要求,拉坡时可采用一单坡通过交叉口,并将坡长适当分配在交叉口两侧。6. 城市城市地区长大纵坡怎样保证行车安全?地区长大纵坡怎样保证行车安全?城市地区长大纵坡怎样保证安全性?城市地区长大纵坡怎样保证安全性?长大纵坡突然接交叉口很危险。深圳例子:彩田路、清平路多次发生货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用运行速度检验,设计
38、上要尽量避免。补救措施:限速、减速带、加强夜间照明、多级预告、设置防撞护栏(防撞栏应避免二次伤害)、增设避险车道等。如梅观彩田路增设了限速带、盐三路设置了避险车道。7. 城市城市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应采用什么标准?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应采用什么标准?城市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应采用什么标准?城市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应采用什么标准?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7.2条:城市桥梁设计宜采用百年一遇的洪水频率,对特别重要的桥梁可提高道三百年一遇。对城市防洪标准较低的地区,当按百年一遇或三百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设计,导致桥面高程较高而引起困难时,可按相交河道或排洪渠的规划洪水频率设计,且应确
39、保桥梁结构在百年一遇或三百年一遇洪水频率下的安全。8.旧路旧路改造罩面道路纵坡应当怎样拟合才合理?改造罩面道路纵坡应当怎样拟合才合理?旧路改造罩面道路纵坡应当怎样拟合才合理?旧路改造罩面道路纵坡应当怎样拟合才合理?测量要 足够。最好每10m对现状断面进行测量,每个断面每侧现状高程至少测3个点。然后对设计线进行纵断拉坡,纵断拟合尽量贴近原有地面线。将纵断设计成果导入EXCEL,进行横断拟合,即将横断面上每个点的设计高程算出来。拟合时可以在施工验收允许误差范围内调整每个点的高程。也就是说最终将整条道路的面高程求出来,是一个在验收允许误差范围内的近似值,而不是常规的中线高程设计值。采用以上调坡方式,
40、可以较准确的计算调平工程量。对于不满足规范要求的纵坡,及局部沉陷或隆起的小范围路段,应当进行调平。对于较长范围内原有接近平坡路段,调坡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平坡,但需考虑排水措施,如加密雨水口、设置锯齿形偏沟等。9.自行自行车道布置在横断面什么位置较为合理?车道布置在横断面什么位置较为合理?自行车道的断面布置自行车道的断面布置主干路非机动车道应与机动车道分隔设置;当次干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非机动车道宜与机动车道分隔设置。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与人行道共板设置,非机动车道应采用与人行道明显区分的沥青砼或水泥砼铺筑,并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排水、照明、绿化等设施。10.中央中央绿化
41、分隔带、两侧绿化分隔带宽度采绿化分隔带、两侧绿化分隔带宽度采用多少较合理?用多少较合理?中央绿化分隔带、两侧绿化分隔带宽度多少较合理?中央绿化分隔带、两侧绿化分隔带宽度多少较合理?规范要求的中央分隔带最小宽度为1.5m。若要满足最基本的绿化要求,考虑到路缘石的宽度、侧向净宽等因素,宜做到2.03.0m才合适;若要绿化效果较好,绿化分隔带宽度则应在5.0m以上。规范要求的两侧分隔带最小宽度也是1.5m。对于快速路,为便于主辅进出口的拓宽,两侧带也宜采用5.0m宽以上。11.交叉口交叉口渠化常见问题?渠化常见问题?交叉口渠化常见问题?交叉口渠化常见问题?进口道和出口道数目不匹配。进口道和出口道未对
42、齐,偏移距离大,行车不安全。渠化岛上设置的绿化不满足视距要求,有安全隐患。道路交叉口形式选择与相交道路等级不匹配。展宽车道设置数量不足。拓宽车道相邻停候车队长度不足。四车道以上没有考虑二次过街。12.城市地区城市地区立交选型应注意什么?常见问题立交选型应注意什么?常见问题有哪些?有哪些?城市地区立交选型应注意什么?常见问题有哪些?城市地区立交选型应注意什么?常见问题有哪些?部分技术指标可低点儿,最好也要互通,而不是部分互通。远期规划为立交的路口,近期不建设时一定要预留立交建设用地。要简洁。用最简洁的造型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才是最好的设计。进出口要做强。城市立交交通量非常大,进出口设计不良是拥堵的
43、主要原因。要注意变速车道的线形、长度。立交的交织段要足够长、车道数要够。如苜蓿叶立交的辅道交通量大时最好采用3车道。常见的设计问题还有:匝道横断面形式采用不当。立交匝道弯道处需设置加宽而未设置加宽。直接式变速车道驶入、驶出角偏大。驶出匝道端部未在减速车道终点设置缓和曲线。相邻匝道出入口之间净距不足。 变速车道宽度、出入口设计不当,甚至没有变速车道。出入口不明显、视距不良等。13.城市地区城市地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常用软基处理方法?城市地区软基处理常见方法?城市地区软基处理常见方法?根据工程实践,各种软基处理方法的工程效果和适用性分析总结如下:1) 堆载预压堆载预压塑料插板排水堆载预压法进行处理
44、,处理效果良好、造价低,对道路管线的开挖施工有利,不利的因素是工期较长,而且要求有接纳预压土弃土的场地。2)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采用抽水真空荷载代替超载预压的土石方,工程效果类似于堆载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方法相比,可以缩短工期,减少对土石方的依赖,没有弃土等优点,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造价稍高于堆载预压法。3) 强夯块石墩置换法强夯块石墩置换法强夯块石墩置换,一方面强夯块石墩利用了大量的开山石方,同时具有施工进度较快的优势。工程结果表明,强夯块石墩的软基处理深度有限,当软土的厚度超过6.0米的情况下,采用强夯块石墩处理方法就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其它工程的经验也表明,在大
45、面积场地软基处理的情况下,强夯块石墩处理造成大量的淤泥上冒,造成清淤困难,而且块石墩的着底效果受影响,实测结果工后沉降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城市地区软基处理常见方法?城市地区软基处理常见方法?4) 动力固结动力固结动力固结软基处理方法,采用强夯的动力代替堆载的土石方,处理后也达到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由于这方面工作尚带有探索性和试验性的意义,对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深厚淤泥层的处理效果等问题尚缺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所以不宜在重要工程中大面积使用。5)爆破挤淤软基处理法爆破挤淤软基处理法该方法可以处理较为深厚的淤泥层,是一种施工简便、造价经济的方法,一般用于海堤、道路、码头的抛石基床等工程的软基处理。6)
46、软土就地固化加固法软土就地固化加固法这是近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软基加固方法,利用一种高效的固化剂,就地挖淤搅拌,掺入加固剂之后淤泥的强度提高,可以达到作为填料利用的效果,淤泥就地回填之后达到软基加固的目的。近年在江浙沿海一带有固化剂就地加固软土的工程实例。7)在复合地基方面,在复合地基方面,除了传统的水泥系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方法之外,近年来发展了低强度砼桩复合地基、环形砼桩复合地基等多种新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达到处理之后地基高强度、施工更加简便等目的,但成本远高于其它方法。塑料插板排水固结堆载预压塑料插板排水固结堆载预压塑料插板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是有效、经济和安全可靠的方法。序序
47、号号软基处理方法软基处理方法适用地质条件适用地质条件填料要求填料要求造价造价工期工期处理效果处理效果使用范使用范围围1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无限制土方石方均可低12个月好道路场地2排水固结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要求淤泥底部无连贯的砂层土方为主较高10个月好道路场地 软基处理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其适用性,每种软基处理方法的产生和技术发展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某种特定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法作为主要的软基处理方法造价经济,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控制质量。在特殊的条件下,例如工期要求紧迫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排水固结堆载联合预压法,对于要求严格的箱涵地基,可以考虑采用预压处理后进行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深圳
48、一填海区软基处理方案深圳一填海区软基处理方案场地用途填海方法建议处理方法预计工期经济技术性道路吹填淤泥+填筑土石方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10个月处理质量可靠,造价低场地吹填淤泥+填筑土石方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10个月处理质量可靠,造价低海堤抛石挤淤爆破挤淤或清淤换填8个月造价低,施工简便,处理效果好箱涵预压处理后加固换填或搅拌桩处理周期短,造价较高,但比桩基节约常见素填土及薄弱夹层的处理常见素填土及薄弱夹层的处理地基加固处理后主要作为道路路基及管线等设施的基础,地基加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而且使地基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地基加固处理的原则是:在满足设计技术条件
49、的基础上,加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当地实际,技术成熟,简便可行,又能缩短建设周期和节省资金。 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要求 (1)沉降要求:工后沉降差2,工后沉降量20cm; (2)交工面承载力标准:荷载板试验地基承载力140Kpa; (3)土基压实标准同道路要求,土基回弹模量30Mpa。根据不同的地层岩性、厚度及分布情况,地基加固处理主要采用翻挖、分层回填碾压法与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法。翻挖、分层回填碾压法翻挖、分层回填碾压法 对于人工填土层及埋藏植物层的厚度小于3.0m的情况,一般采用全部开挖后,重新分层回填碾压的方法处理,开挖后的土可以有选择地回填使用,对垃圾、腐植土不得使用。开挖后的土根据湿度状
50、况晾晒、碾压,压实度要求同路基要求,并按要求作每层的密实度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施工。翻挖结合管线施工同步进行,由于翻挖的深度基本和各管沟最大深度相差不多,即翻挖后就可进行管线的施工,节省了工程造价。分层碾压厚度应和压实机械相适应,一般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碎石桩法碎石桩法(1)清除植被层后实施碎石桩加固。碎石桩桩径6约00mm,桩距1600mm,桩基应穿过人工填土层和淤泥粘土层,落在粘土、砾质粘土或砾砂上,因各桩段工程地质差异,桩长有所不同。碎石粒径20-60mm。(2)施工质量检测。97%采用动力触探检测,3%采用静载荷试验与动力触探相互印证检测结果。常见素填土及薄弱夹层的处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