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年7月月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仅介绍地下车站和地下区间仅介绍地下车站和地下区间) )一、地铁迅猛发展的趋势一、地铁迅猛发展的趋势二、地铁火灾特点和案例二、地铁火灾特点和案例三、地铁的建筑物组成三、地铁的建筑物组成四、地下车站的基本形式四、地下车站的基本形式五、地下区间的基本形式五、地下区间的基本形式六、总平面布局六、总平面布局七、防火分区、防火分隔与防烟七、防火分区、防火分隔与防烟分区分区八、地下车站安全疏散八、地下车站安全疏散九、地下区间安全疏散九、地下区间安全疏散十、建筑构造十、建筑构造十一、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十一、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十二、防烟与排烟十二、防烟与排烟十三、火灾自动
2、报警十三、火灾自动报警十四、消防通信十四、消防通信十五、消防配电、应急照明十五、消防配电、应急照明十六、地下车站火灾工况下乘客十六、地下车站火灾工况下乘客疏散方向的设定疏散方向的设定十七、地下区间火灾工况下乘客十七、地下区间火灾工况下乘客疏散方向的设定疏散方向的设定十八、结语十八、结语一、地铁迅猛发展的趋势一、地铁迅猛发展的趋势中国大陆中国大陆2010年年12月月31日止,日止,12个城市个城市,48条线运营,通车里条线运营,通车里程程1417km,截止,截止2011年年6月月28日,日,13个城市,个城市,50条线,运营里条线,运营里程程1576km,全国已有全国已有29个城市获得批复建设,
3、至个城市获得批复建设,至2015年底累年底累计达计达3000km。预计。预计2020年达年达6200km,远景可达,远景可达11700km。(据(据2005年底统计,全世界年底统计,全世界不包括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大陆总里程达总里程达9000km)。)。 地铁工程应具有防火灾、水淹、风灾、地震、雷击和停车事地铁工程应具有防火灾、水淹、风灾、地震、雷击和停车事故等灾害的设施。并以防火灾为主。故等灾害的设施。并以防火灾为主。1. 火灾的特点火灾的特点 1) 地铁自身电器设备故障产生火源地铁自身电器设备故障产生火源 2) 列车运营中碰撞、出轨等引发火源列车运营中碰撞、出轨等引发火源 3) 车站内设置易
4、燃品车站内设置易燃品(如商铺、广告灯箱、装修材料等如商铺、广告灯箱、装修材料等)引发引发的火灾的火灾 4) 自然灾害引发火源自然灾害引发火源(如地震、雷击等如地震、雷击等) 5) 乘客携带的易燃乘客携带的易燃易爆产生的火源易爆产生的火源 6) 人为纵火人为纵火二、地铁火灾的特点和案例二、地铁火灾的特点和案例事件时间伤亡原因法国巴黎1903.8.1084人死亡列车在运行中着火,当时车厢是木质材料装修北京地铁火灾1969.11.118人死亡、300多人中毒受伤电动机车短路引起火灾莫斯科鲍曼地铁爆炸1977.11.66人死亡恐怖袭击日本名古屋地铁火灾1983.8.163名消防员死亡变电所整流器短路起
5、火墨西哥市地铁站火灾198532人死亡行驶中突然起火伦敦皇十字街地铁车站大火1987.11.832人死亡、伤100多人电梯着火瑞士苏黎士地铁火灾1991.4.1658人重伤机车电线短路美国纽约1991.8.285人死亡,155人受伤列车脱轨,机车起火日本东京地铁站“沙林”毒气事件1995.3.2012人死亡,约5500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疗恐怖袭击(沙林毒气)巴黎多个地铁站连续爆炸1995.7.258人死亡,117多人受伤列车发生炸弹爆炸阿塞拜疆巴库地铁火灾1995.10.28558人死亡,269人受伤机车电路故障失火广州地铁火灾1999.7.29直接损失20.6万元降压配电所设备故障引发
6、火灾 2. 火灾案例火灾案例从上述案例看,无论电气设备、列车故障、失火或人为爆炸、从上述案例看,无论电气设备、列车故障、失火或人为爆炸、纵火,必然引起火灾,最终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形成经济纵火,必然引起火灾,最终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形成经济损失,如有完善的建筑防火设施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大大减少损失,如有完善的建筑防火设施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莫斯科地铁1996.6.114人死亡,7人受伤列车在行进途中发生爆炸莫斯科特列季 雅科夫车站1998.1.13人受伤车站发生爆炸广州地铁火灾1999.7.29降压配电所设备故障引发火灾日本东京地铁2
7、0003人死亡,44人受伤列车出轨白饿罗斯地铁站200054人被踩死发生意外加拿大蒙特利尔地铁毒气事件2001.9.240多名乘客受伤恐怖袭击大邱地铁火灾2003.2.18196人死亡,146人受伤纵火莫斯科地铁爆炸2004.2.6死亡40余人,伤100多人爆炸并引起火灾西班牙马德里车站爆炸2004.3.1192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3个火车站连续发生爆炸莫斯科地铁爆炸2004.8.318人死亡,50多人受伤恐怖爆炸英国伦敦地铁连环爆炸2005.7.745人死亡,千人受伤连续恐怖爆炸事件三、地铁的建筑物组成(示意)三、地铁的建筑物组成(示意)中间站通往车场中间站中间站终点站区域站换乘站1号线
8、中间站2号线区域站中间站枢纽站终点站支线一条线主要构成:车站、区间、控制中心、主变电所、车辆段、停车场通往停车场通往停车场 1. 单线车站四、地下车站基本形式四、地下车站基本形式 2. 换乘车站基本形式之一(站台平行) 3. 换乘车站基本形式之二(站台与站台) 1) 二线十字形T字形L字形2) 多线组合形通道形4. 换乘车站基本形式之三(站厅与站厅、站台与站厅的通道换乘换乘车站基本形式之三(站厅与站厅、站台与站厅的通道换乘)五、地下区间基本形式五、地下区间基本形式单园盾构区间明挖矩形区间双园盾构区间单园双线大盾构区间图 3-3-1图 3-3-2图 3-3-3图 3-3-5图 3-3-6应急通道
9、平台图 3-3-7图 3-3-8应急通道平台应急通道平台图 3-3-9应急平台联络通道600M一门300M一门图 3-3-10图 3-3-13图 3-3-12300M一门联络通道300M一门图 3-3-11图 3-3-4应急通道平台图 3-3-1图 3-3-2图 3-3-3图 3-3-5图 3-3-6应急通道平台图 3-3-7图 3-3-8应急通道平台应急通道平台图 3-3-9应急平台联络通道600M一门300M一门图 3-3-10图 3-3-13图 3-3-12300M一门联络通道300M一门图 3-3-11图 3-3-4应急通道平台矿山法单洞双线区间矿山法单洞单线区间 1. 出入口、消防出
10、入口、风亭等附属建筑,车场出入段敞口段等与周围建筑物、储罐(区)等之间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与汽车加油气站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3. 与燃气调压站、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合站和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之间的防火距离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4. 车站采用采光窗井与相邻地面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5. 进、排、活塞的高风亭的风口之间间隔 1) 排风口、活塞风口应在进风口之上 2) 进风口、排风口、活塞风口之间的最小均不应小于5m,不宜开在同一方向。六、总平面布局六、总平面布局 6. 采用敞口低风井之间的间隔 7. 敞口低风井的排风井、
11、活塞风井与出入口之间的距离n出入口 防火分区防火分区 1. 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应划为一个防火分区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应划为一个防火分区 2. 车站设备管理区应与站厅公共区和站台公共区划为不同的车站设备管理区应与站厅公共区和站台公共区划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2七、防火分区、防火分隔与防烟分区七、防火分区、防火分隔与防烟分区 防火分隔防火分隔 1. 上、下重叠平行侧站台的车站 1) 下层站台穿越上层站台楼扶梯,应在上层站台楼扶梯开口部位进行防火分隔(2.0h,全封) 2) 上、下层站台之间联系楼扶梯,应在
12、下层站台楼扶梯开口部位进行防火分隔,梯洞口设防火卷帘左线左线右线右线2. 多线同层站台平行换乘,站台之间采用纵向防火墙(多线同层站台平行换乘,站台之间采用纵向防火墙(2.0h)分隔,并延伸站台有效长度外各分隔,并延伸站台有效长度外各10mn双岛四线平行岛式站台层平面不能超过单线标准车站站厅公共区面积的2.5倍112站 厅121 32 32防火墙站台A站台B站台B站台C站台A站台B防火墙防火墙3. 站台与站台之间点式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换乘梯)应在站台与站台之间点式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换乘梯)应在下层站台的开口部位进行防火分隔,通道(梯)口设防火卷帘下层站台的开口部位进行防火分隔,通道(梯)口设
13、防火卷帘防 火 卷 帘有 效 站 台有 效 站 台防火分隔4. 站厅与站厅之间的通道换乘(或站台与站厅之间),换乘站厅与站厅之间的通道换乘(或站台与站厅之间),换乘通道两端应设防火卷帘,且能分线控制。火灾时防火卷帘关闭。通道两端应设防火卷帘,且能分线控制。火灾时防火卷帘关闭。5. 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与同层站厅公共区应划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与同层站厅公共区应划为一个防火分区n10m6. 地下多线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公共区时,站厅公共区面地下多线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公共区时,站厅公共区面积不应超过积不应超过5000m2防火墙7. 站厅层设于站台层之下时,站厅至站台的楼扶梯应在站厅站厅层设于
14、站台层之下时,站厅至站台的楼扶梯应在站厅层的开口部位进行防火分隔,梯洞口设防火卷帘(此种形式少见,层的开口部位进行防火分隔,梯洞口设防火卷帘(此种形式少见,出入口通道避让深埋管线时采用)。出入口通道避让深埋管线时采用)。8. 站厅层与站台层之间设有地铁设备层时,站台穿越设备层站厅层与站台层之间设有地铁设备层时,站台穿越设备层至站厅层的楼扶梯应在设备层开口部位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至站厅层的楼扶梯应在设备层开口部位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墙进行分隔。的防火墙进行分隔。 商业开发与车站防火分隔商业开发与车站防火分隔 车站内设置商铺以及与车站相邻的地下商业等开发应符合下车站内设置商铺以及与车站相
15、邻的地下商业等开发应符合下列规定:列规定: 1) 站台公共区及站台有效长度之外的同层空间严禁设置商铺站台公共区及站台有效长度之外的同层空间严禁设置商铺和非地铁用房。和非地铁用房。站台层平面2. 站厅付费区和出入口通道的乘客疏散区内,严禁设置商铺站厅付费区和出入口通道的乘客疏散区内,严禁设置商铺和非地铁用房,设于非费区的商铺,每个站厅总面积不应大于和非地铁用房,设于非费区的商铺,每个站厅总面积不应大于100m2,单处面积不应大于,单处面积不应大于50m2,商铺应采用防火隔断措施(防,商铺应采用防火隔断措施(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并设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设施。火墙或防火卷帘)并设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设施。
16、 因非付费内设置的小商铺均划入车站公共区的防火分区内,因非付费内设置的小商铺均划入车站公共区的防火分区内,故作严格控制。故作严格控制。站厅层平面3. 车站配线上方作商业开发车站配线上方作商业开发站厅层平面站台层平面商业开发4. 站厅层上层作商业开发站厅层上层作商业开发 商业层与站厅层之间严禁采用中庭商业层与站厅层之间严禁采用中庭形式相通形式相通 商业层与非付费区联系楼扶梯,开商业层与非付费区联系楼扶梯,开口部位应作防火隔断,梯洞口设防口部位应作防火隔断,梯洞口设防火卷帘,分别控制火卷帘,分别控制 商业层与站厅非付费区联系楼扶梯商业层与站厅非付费区联系楼扶梯,设在车站本体外挂最合适5. 商业开发
17、设于站厅与站台之间商业开发设于站厅与站台之间6. 站厅公共区与同层相接的商业开发之间防火墙等划为不同站厅公共区与同层相接的商业开发之间防火墙等划为不同的防火分区的防火分区 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小于等于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小于等于40m,防火卷帘不超,防火卷帘不超8m。大于大于40m时,按时,按20%设防火卷帘设防火卷帘7. 出入口通道侧作商业开发时,应保证每个站厅公共区不少出入口通道侧作商业开发时,应保证每个站厅公共区不少于于2个直通地面疏散口,且二个出入通道口距离不大于个直通地面疏散口,且二个出入通道口距离不大于100m和疏和疏散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设商铺通道其防火设计应符合散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18、。设商铺通道其防火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规范,且通道口设防火卷帘,火灾时关闭。且通道口设防火卷帘,火灾时关闭。重要设备用房的防火分隔重要设备用房的防火分隔 车站控制室(含防灾报警设备室)、变电所、配电室、通车站控制室(含防灾报警设备室)、变电所、配电室、通信及信号机房、固定灭火装置设备室、消防泵房、通风机房、环信及信号机房、固定灭火装置设备室、消防泵房、通风机房、环控电控室、屏蔽门(安全门)控制室、蓄电池室等火灾时需运作控电控室、屏蔽门(安全门)控制室、蓄电池室等火灾时需运作的房间,应分别单独进行防火分隔(的房间,应分别单独进行防火分隔(2.00h)。)。 防烟分区防烟分区(活
19、动挡烟垂壁不提倡采用)(活动挡烟垂壁不提倡采用) 1. 公共区防烟区不应大于公共区防烟区不应大于2000m2,设备管理区不应大于,设备管理区不应大于750m2 2. 站台到站厅的楼扶梯开口四周的临空部位应设挡烟垂壁站台到站厅的楼扶梯开口四周的临空部位应设挡烟垂壁 3. 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与同层站厅公共区临界面门洞部位应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与同层站厅公共区临界面门洞部位应设挡烟垂壁设挡烟垂壁 4. 公共区与其他相联通部位的高差不满足公共区与其他相联通部位的高差不满足500mm时,应设时,应设挡烟垂壁。挡烟垂壁。八、地下车站的安全疏散八、地下车站的安全疏散 图为双岛四线换乘车站,共有8个方向的区间,如其
20、中一区间火灾,不考虑其余7个区间和整座车站的火灾,依次类推。2) 站台火灾不考虑站厅公共区及所有设备管理区火灾,依次站台火灾不考虑站厅公共区及所有设备管理区火灾,依次类推,设备管理用房也仅考虑单间火灾。类推,设备管理用房也仅考虑单间火灾。 3) 除在车站非付费区设有小商铺(总量除在车站非付费区设有小商铺(总量100m2,单间,单间50m2)以外,与车站结合可相连通的商业等开发,不能采用以外,与车站结合可相连通的商业等开发,不能采用“单一火单一火源源”设定。设定。 2. 一列车进站所载的乘客通过量一列车进站所载的乘客通过量 (非一列车满载客流)及站(非一列车满载客流)及站台上侯车乘客能在台上侯车
21、乘客能在6min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此公式不适用于提升高度越过三层的地下车站此公式不适用于提升高度越过三层的地下车站min6)1(9.012121BANAQQT3. 深埋车站可采用消防电梯替代楼扶梯进行疏散。其消防电深埋车站可采用消防电梯替代楼扶梯进行疏散。其消防电梯的数量和速度应满足疏散时间的要求(采用宽体电梯群,其数梯的数量和速度应满足疏散时间的要求(采用宽体电梯群,其数量、速度、前室的大小应满足疏散客流需求)。量、速度、前室的大小应满足疏散客流需求)。 4. 设于公共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栏栅上应设置平开疏散门。设于公共区付费区与非付
22、费区的栏栅上应设置平开疏散门。疏散门与检票机的通过能力,应满足站台上疏散上的乘客不应滞疏散门与检票机的通过能力,应满足站台上疏散上的乘客不应滞留在付费区内。留在付费区内。 5. 车站的每个站厅公共区应设置不少于车站的每个站厅公共区应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安全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两个安全出入通道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出口,两个安全出入通道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且不得大,且不得大于于100m。站厅层平面站厅层平面6. 每个站台至站厅的楼扶梯组数不宜少于列车编组数每个站台至站厅的楼扶梯组数不宜少于列车编组数1/3计,计,但不得少于但不得少于2处(处(6节编组至少节编组至少2组,组,8节编组至
23、少节编组至少3组)。组)。 7. 电梯、竖井爬梯及设于管理区内的专用楼梯(消防楼梯)电梯、竖井爬梯及设于管理区内的专用楼梯(消防楼梯)不得作为乘客的安全出口。不得作为乘客的安全出口。 8. 站台端部均应设置用作区间疏散用的楼梯。当站台设有屏站台端部均应设置用作区间疏散用的楼梯。当站台设有屏蔽门(安全门)时,站台端部应设置开向站台内侧的端门。蔽门(安全门)时,站台端部应设置开向站台内侧的端门。 9. 位于站台层屏蔽门(安全门)端门之外的设备管理区,该位于站台层屏蔽门(安全门)端门之外的设备管理区,该处通向端门的外走道可作为设备管理区的疏散走道。处通向端门的外走道可作为设备管理区的疏散走道。10.
24、 站厅公共区和站台计算长度内任一点到疏散通道口或梯站厅公共区和站台计算长度内任一点到疏散通道口或梯口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口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50m站厅层平面站台层平面100m50m50m100m计算到梯口的距离以挡烟垂壁的投影线位置11. 站厅公共区与商业等开发的出入口应各自独立设置。两站厅公共区与商业等开发的出入口应各自独立设置。两者的联通口和上、下联系楼扶梯不得作为相互间的安全出口。当者的联通口和上、下联系楼扶梯不得作为相互间的安全出口。当合用时,应保证每个站厅公共区具有不少于合用时,应保证每个站厅公共区具有不少于2处直通地面的安全处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且满足疏散距离不超过出口,且满足疏散距
25、离不超过50m的要求。的要求。12. 当站台至站厅以及站厅到地面的楼扶梯,上、下行均采当站台至站厅以及站厅到地面的楼扶梯,上、下行均采用自动扶梯时,应加设人行楼梯或备用自动扶梯(当用自动扶梯时,应加设人行楼梯或备用自动扶梯(当 上、下行上、下行自动扶梯均满足客流时,可采用备用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均满足客流时,可采用备用自动扶梯)。 13. 当两入出入口汇集合用一个疏散通道时,应视为一个安当两入出入口汇集合用一个疏散通道时,应视为一个安全出口。全出口。14. 地下一层侧式站台车站(无站厅层)每侧站台应设不少地下一层侧式站台车站(无站厅层)每侧站台应设不少于于2处直通地面或其他敞开空间的出入口(如
26、下沉式广场)。处直通地面或其他敞开空间的出入口(如下沉式广场)。当站厅公共区设于侧站台同层平面时,临界面处应作防火隔当站厅公共区设于侧站台同层平面时,临界面处应作防火隔断,隔断处设不少于断,隔断处设不少于2个门洞,且洞口之间净距不应小于个门洞,且洞口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0m。15. 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之间的过轨地道不能作为安全出口,如用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之间的过轨地道不能作为安全出口,如用作安全出口时,站台与站台之间应作防火隔断。站台与站厅门洞作安全出口时,站台与站台之间应作防火隔断。站台与站厅门洞处应设挡烟垂壁。处应设挡烟垂壁。过轨地道用作安全出过轨地道用作安全出口时需加设防火隔断口时需加设防火隔
27、断挡烟垂壁16. 设于站厅层与站台层之间的设备层不能利用站台至站厅设于站厅层与站台层之间的设备层不能利用站台至站厅的楼梯中间平台作为该层的安全出口。的楼梯中间平台作为该层的安全出口。17. 出入口通道长度超过出入口通道长度超过100m时,应设消防疏散口或采取其时,应设消防疏散口或采取其他满足消防措施。(通道长度按通道口到出入口暗埋段止,不计他满足消防措施。(通道长度按通道口到出入口暗埋段止,不计算到梯口)算到梯口)18. 根据美国根据美国NFPA130:“当地铁发生火灾时,车站员工应当地铁发生火灾时,车站员工应按照要求驻留在建筑物之中以指挥、协调、引导乘客疏散和进行按照要求驻留在建筑物之中以指
28、挥、协调、引导乘客疏散和进行初期灭火行动初期灭火行动”的原则:的原则: 1) 有人值守的设备管理用房,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少于有人值守的设备管理用房,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进入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和直通地面个(进入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和直通地面利用消防专用利用消防专用通道)。通道)。 2) 无人值守(不多于无人值守(不多于3人)的设备管理用房,每个防火分区人)的设备管理用房,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至少设1个安全出口(进入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或通向同层个安全出口(进入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或通向同层(上层)的公共区)。(上层)的公共区)。19. 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换乘梯不得作为乘客的安全
29、出口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换乘梯不得作为乘客的安全出口 20. 消防专用通道不得作为乘客的安全出口消防专用通道不得作为乘客的安全出口 21. 设于站台有效长度外能到达轨道区的楼梯不得作为站台设于站台有效长度外能到达轨道区的楼梯不得作为站台上乘客安全出口(指地下车站)。上乘客安全出口(指地下车站)。1.1.载客运营轨道区道床面应具有疏散通道的功能,道床面载客运营轨道区道床面应具有疏散通道的功能,道床面应平整、连续、无障碍物。应平整、连续、无障碍物。九、地下区间的安全疏散九、地下区间的安全疏散 2. 两条单线载客运行区间隧道之间应设联络通道3. 载客运行区间隧道内应设置纵向疏散平台载客运行区间隧道内
30、应设置纵向疏散平台0.10.15m纵向疏散平台5. 单洞双线载客运营区间隧道的线路间宜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单洞双线载客运营区间隧道的线路间宜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3.0h的防火隔墙。不设,且不能敷设排烟道(管)时,应在区的防火隔墙。不设,且不能敷设排烟道(管)时,应在区间隧道内每隔间隧道内每隔800m设置直通地面的疏散井(应防烟楼梯间)。设置直通地面的疏散井(应防烟楼梯间)。 6. 当长区间隧道设有区间风井时(有两列车同时存在一个区间内)井内应设置直达地面的防烟楼梯间作为安全出口。7. 行驰于地下区间的列车行驰于地下区间的列车,应在其车头、尾节设置疏散门应在其车头、尾节设置疏散门,各各节车厢之间应贯
31、通。节车厢之间应贯通。 8. 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 1) 车站指示标志(略)建议车站指示标志(略)建议 在目前低位(或地坪)疏散指示标志,建议增加相对应位在目前低位(或地坪)疏散指示标志,建议增加相对应位置吊顶下增设标志,但高度不应进入储烟仓内置吊顶下增设标志,但高度不应进入储烟仓内 自动扶梯起点侧面及人行楼梯首节踏步立面处增设蓄光型自动扶梯起点侧面及人行楼梯首节踏步立面处增设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 2) 地下区间的疏散指示标志地下区间的疏散指示标志 设在疏散平台的侧墙上,且不侵占疏散平台的宽度,间距不设在疏散平台的侧墙上,且不侵占疏散平台的宽度,间距不大于大于15m。标志中心线距
32、平台。标志中心线距平台1.51.9m,指示方向与区间通风、,指示方向与区间通风、排烟联动。排烟联动。 联络通道口,应垂直于门洞设置具有双面标认的疏散指示标联络通道口,应垂直于门洞设置具有双面标认的疏散指示标志(常开)。志(常开)。 1. 防火墙防火墙3.00h,防火分隔墙,防火分隔墙2.00h。 2. 设于防火墙、防烟楼梯间、避难走道及区间联络通道和区间设于防火墙、防烟楼梯间、避难走道及区间联络通道和区间风井处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分隔墙的疏散门为乙级,管道风井处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分隔墙的疏散门为乙级,管道井的检查门不低于丙级。井的检查门不低于丙级。 3. 设于设备管理区与公共区临界面
33、上的防火门以及安全出口、设于设备管理区与公共区临界面上的防火门以及安全出口、消防专用出入口、联络通道、防烟楼梯间的前室等处的防火门,消防专用出入口、联络通道、防烟楼梯间的前室等处的防火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工具能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在显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工具能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4. 设于防火墙上的观察窗,应采用固定的甲级防火窗。在防火设于防火墙上的观察窗,应采用固定的甲级防火窗。在防火分隔墙上设窗时,应采用固定的乙级防火窗。当必须开启时,应分隔墙上设窗时,应采用固定的乙级防火窗。当必须开启时,应采用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防
34、火窗。采用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窗。 5. 替代局部防火墙的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替代局部防火墙的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十、建筑构造(简略)十、建筑构造(简略) 6. 设于地下区间联络通道及区间风井的防烟楼梯间安全出口处设于地下区间联络通道及区间风井的防烟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的防火门,应在过往列车及隧道通风的正、负压力作用下不会自的防火门,应在过往列车及隧道通风的正、负压力作用下不会自动开启。动开启。 7. 自动扶梯用作事故疏散梯时,应满足自动扶梯用作事故疏散梯时,应满足 1) 按一级负荷供电按一级负荷供电 2) 采用不燃材料制造采用不燃材料制造 3) 通向疏散方向自动扶梯应能
35、保持运行通向疏散方向自动扶梯应能保持运行 4) 背向疏散出口方向的自动扶梯应能在手工操作下停止运行,背向疏散出口方向的自动扶梯应能在手工操作下停止运行,并具有向疏散方向重新启动时能对乘客发出警告信号的功能并具有向疏散方向重新启动时能对乘客发出警告信号的功能 5) 自动扶梯下空间在应作防火围隔自动扶梯下空间在应作防火围隔. 8. 关于消防专用通道关于消防专用通道 1) 当层数超过二层的地下车站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当层数超过二层的地下车站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 地下车站每个站厅应设置供消防求援人员的专用通道,不地下车站每个站厅应设置供消防求援人员的专用通道,不经过站厅公共区防火分区,能到达地下各层和轨
36、道区经过站厅公共区防火分区,能到达地下各层和轨道区 9. 地下区间纵向疏散平台设置构造要求地下区间纵向疏散平台设置构造要求 1) 平台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平台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 单侧临空时,平台宽度不宜小于单侧临空时,平台宽度不宜小于0.6m,双面临空时不宜小,双面临空时不宜小于于0.9m 3) 平台设置高度宜低于车辆地板面平台设置高度宜低于车辆地板面0.10.15m 4) 纵向疏散平台遇联络通道处的高差应采用坡道连接纵向疏散平台遇联络通道处的高差应采用坡道连接 5) 平台临空面应设无统长扶手的立杆,高度不应小于平台临空面应设无统长扶手的立杆,高度不应小于0.9m,立杆净距宜为立杆净
37、距宜为0.4m,靠墙侧设扶手,高度宜为,靠墙侧设扶手,高度宜为0.9m 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 1. 应满足火灾连续时间不小于应满足火灾连续时间不小于2.0h 2. 地下车站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地下车站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地下折返线及地下折返线及地下区间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地下区间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3. 车站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车站室外消防给水管道 1) 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另一另一条应仍能保证全部消防用水条应仍能保证全部消防用水 2) 仅有一条城市枝状给水管时,相邻地下车站可引入一根,仅有一条城
38、市枝状给水管时,相邻地下车站可引入一根,但消防给水管的水力计算长度为两座车站长度与两站之间区间长但消防给水管的水力计算长度为两座车站长度与两站之间区间长度之和度之和十一、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十一、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4. 车站室外消防设施车站室外消防设施 1) 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 2) 应设水泵接合器(宜采用地上式):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应设水泵接合器(宜采用地上式):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取水处,一般宜设于出入口或风亭明显位置。距室外消火栓(或消取水处,一般宜设于出入口或风亭明显位置。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取水口距离宜为防水池)的取水口距离宜为1540m。 5. 室
39、内消火栓的布置室内消火栓的布置 1) 站厅层、站台层、设备层、区间隧道及大于站厅层、站台层、设备层、区间隧道及大于30m的人行通道的人行通道均应设消火栓均应设消火栓 2) 站厅层、侧式站台层和车站设备区宜设单口单阀消火栓,箱站厅层、侧式站台层和车站设备区宜设单口单阀消火栓,箱内配备水带、水枪及启泵按钮内配备水带、水枪及启泵按钮3) 岛式站台层宜设两只单口单阀消火栓,箱内配备水带、水枪岛式站台层宜设两只单口单阀消火栓,箱内配备水带、水枪及启泵按钮及启泵按钮 4) 站厅层和站台层等公共场所的消防箱内应设自救式消防软管站厅层和站台层等公共场所的消防箱内应设自救式消防软管卷盘卷盘 5) 地下区间不设消
40、火栓箱,但应将水带、水枪等配套消防设地下区间不设消火栓箱,但应将水带、水枪等配套消防设施放在邻车站站台层的端部专用消防箱内施放在邻车站站台层的端部专用消防箱内6) 消火栓间距离:单口单阀不应超过消火栓间距离:单口单阀不应超过30m,两只单口单阀不应,两只单口单阀不应超过超过50m,地下区间及配线区不应超过,地下区间及配线区不应超过50m,人行通道不应超过,人行通道不应超过20m 6. 室内消防管道布置室内消防管道布置 1) 车站和地下区间应连成环状管网车站和地下区间应连成环状管网 2) 地下区间上、下行线应各自从地下车站引入一根消防给水管,地下区间上、下行线应各自从地下车站引入一根消防给水管,
41、且区间中部(联络通道)连通。与车站环状管网相接,水力计算长且区间中部(联络通道)连通。与车站环状管网相接,水力计算长度为一座车站长度与车站前后区间给水连通管处的长度之和度为一座车站长度与车站前后区间给水连通管处的长度之和7. 车站设有消防泵房时,车站控制室及消火栓处应设水泵启动车站设有消防泵房时,车站控制室及消火栓处应设水泵启动按钮按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地下车站超过三层的站厅、站台公共区(暂定)地下车站超过三层的站厅、站台公共区(暂定) 2. 地下、半地下和上有物业开发的车辆基地地下、半地下和上有物业开发的车辆基地 3. 车辆基地库房内可燃、难燃的高架仓库、高层仓库车辆
42、基地库房内可燃、难燃的高架仓库、高层仓库 消防泵与消防水池消防泵与消防水池1. 当市政给水管网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但供水压力不满当市政给水管网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但供水压力不满足要求时,应设消防泵足要求时,应设消防泵。不满足时应设消防水池、消防泵及增压不满足时应设消防水池、消防泵及增压装置。装置。2. 地下车站不宜设消防水池地下车站不宜设消防水池3.对于无法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进行稳压的临时高压系统应设对于无法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进行稳压的临时高压系统应设稳压泵和稳压罐稳压泵和稳压罐 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1. 地下车站无人值守的房间:环控电控室、通信设备室(含地下车站无人值守的房间:环控电控
43、室、通信设备室(含电源室)、信号设备室(含电源室)、公共无线引入室、降压变电源室)、信号设备室(含电源室)、公共无线引入室、降压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屏蔽门(安全门)控制室、蓄电池室等电所、牵引变电所、屏蔽门(安全门)控制室、蓄电池室等 2. 地下主变电所的变压器室、控制室、补偿装置室、配电装地下主变电所的变压器室、控制室、补偿装置室、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接地电阻室、站用变电室等置室、蓄电池室、接地电阻室、站用变电室等3. 控制中心各系统设备机房、电源室等无人值守的重要电气控制中心各系统设备机房、电源室等无人值守的重要电气设备用房设备用房 灭火器的配置灭火器的配置1. 车站内的公共区和有人值守
44、设备、管理用房间按车站内的公共区和有人值守设备、管理用房间按建筑灭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定的严重危险级配置灭火器规定的严重危险级配置灭火器2. 车辆基地和控制中心按车辆基地和控制中心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有关有关规定配置灭火器规定配置灭火器3. 车辆客室配置手提式磷酸盐干粉灭火器(车辆客室配置手提式磷酸盐干粉灭火器(2kg),数量不少,数量不少于二具。每个司机室应配置一具灭火器于二具。每个司机室应配置一具灭火器 1. 设置排烟场所设置排烟场所1)地下或封闭车站的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地下或封闭车站的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2) 连续长度大于连续长度大于6
45、0m的地下通道和出入口通道,长度大于的地下通道和出入口通道,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的内走道3) 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地下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的总面积超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地下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的总面积超过过200m2,或面积超过,或面积超过50m2经常有人停留的单个房间经常有人停留的单个房间4) 连续长度大于连续长度大于300m的地下区间和全封闭车道。的地下区间和全封闭车道。 5)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十二、防烟与排烟十二、防烟与排烟 2. 防排烟系统设计应满足防排烟系统设计应满足1) 站厅公共区火灾站厅公共区火灾站厅公共区排烟并防止烟气向出入口、站厅公共区排烟并防止烟气向出入口、换
46、乘通道、站台等邻近区域蔓延换乘通道、站台等邻近区域蔓延2) 站台公共区火灾站台公共区火灾站台公共区排烟,并防止烟气向站厅、站台公共区排烟,并防止烟气向站厅、区间隧道、换乘通道等邻近区域蔓延区间隧道、换乘通道等邻近区域蔓延 3) 区间隧道火灾区间隧道火灾采用纵向控烟时,烟流方向与乘客疏散方采用纵向控烟时,烟流方向与乘客疏散方向相反,并防止烟气逆流向相邻车站、区间扩散向相反,并防止烟气逆流向相邻车站、区间扩散 4) 设备管理用房火灾设备管理用房火灾应有防烟、排烟功能,并满足气体灭应有防烟、排烟功能,并满足气体灭火系统设备用房的通风功能。火系统设备用房的通风功能。 3. 采用自然排烟的路堑式车站、区
47、间、自然排烟应满足:采用自然排烟的路堑式车站、区间、自然排烟应满足: 外墙上方或顶盖上可开启自然排烟口的有效排烟面积不应小于外墙上方或顶盖上可开启自然排烟口的有效排烟面积不应小于所在场所建筑面积的所在场所建筑面积的5%,两排烟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两排烟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4. 系统由正常运转模式转为防排烟运转模式的时间不应大于系统由正常运转模式转为防排烟运转模式的时间不应大于180 5. 排烟口和排烟阀的设置排烟口和排烟阀的设置1) 排烟口和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应位于储烟仓内排烟口和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应位于储烟仓内2) 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排
48、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3) 排烟口的位置与安全出口的通道口距离不应小于排烟口的位置与安全出口的通道口距离不应小于1.5m4)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5) 排烟口和排烟阀平常关闭时,火灾应能自动开启排烟口和排烟阀平常关闭时,火灾应能自动开启 6. 排烟区的补风措施:补风通路空气总阻力不大于排烟区的补风措施:补风通路空气总阻力不大于50Pa时,可时,可 采用自然补风,否则应机械补风采用自然补风,否则应机械补风7. 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房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房1) 灭火时,自动关断风管上风阀,灾后应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灭火时,自动关断风管上风阀,灾
49、后应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2) 当气体灭火介质比空气重时,应在房间下部设置排风口当气体灭火介质比空气重时,应在房间下部设置排风口 8. 排烟风机应与排烟口(阀)联动,当烟气温度大于排烟风机应与排烟口(阀)联动,当烟气温度大于280度时,度时,排烟风机应随设置于风机入口处或干管上的防火阀关闭而自动关闭排烟风机应随设置于风机入口处或干管上的防火阀关闭而自动关闭9. 区间隧道排烟系统采用纵向通风控制方式,应满足:区间隧道排烟系统采用纵向通风控制方式,应满足:1) 区间隧道断面的排烟流速不应小于区间隧道断面的排烟流速不应小于2m/s,不得大于,不得大于11m/s2) 正线区间的通风方向应逆向人员的疏散方向
50、正线区间的通风方向应逆向人员的疏散方向 10.地下区间纵向通风困难的区段,可采用敷设排烟道地下区间纵向通风困难的区段,可采用敷设排烟道(管管)方式方式 11. 上、下行载客区间隧道排烟(事故)风机应采用互为备用上、下行载客区间隧道排烟(事故)风机应采用互为备用12. 当正常运行时,两座车站之间区间隧道内同时存在两列或当正常运行时,两座车站之间区间隧道内同时存在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同向运营时,应设中间风井,使非火灾列车和火灾列两列以上列车同向运营时,应设中间风井,使非火灾列车和火灾列车的多数乘客处于无烟区车的多数乘客处于无烟区13. 地下车站排烟风机应保证在地下车站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度时,能连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