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 )年级(语文 )学科教案课题 第 四 单元 第 9 课(章) 古诗三首清明 (课题)主备教师授课时间2021.4班级三年级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清明 第2课时学情分析(个性填写)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教学目标1.会认“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清明。3.了解古诗大意,知晓古诗所描绘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4.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的热爱。教学重点及难点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清明,了解古诗大意。思政、安全教育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做到不浪费水、电、食品,不与别人攀比衣着,不同别人比玩具,女孩子不化妆、不戴手饰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媒体资源设计意图课时目标一 、谈话解题,了解“清明”二 、初读故事,感受韵律三 、读懂读透,感受诗情四 、总结学法,迁移运用第2课时1.会认“魂、酒、牧”3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个字。2.背诵古诗清明并默写。3.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安全教育: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
3、的作用。思政教育:小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党史教育: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勇担强国使命,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1.谈谈清明的来源。(1)板书古诗的题目:清明。谁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介绍。课件出示:(视频)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气温变暖,雨水增多,万物吐故纳新。2.介绍诗人。了解诗人杜牧。指导书写“牧”,左边牛字旁的第三笔是提。3.说说你们在清明节通常会做什么。(祭祖、上坟、扫墓、踏青等)1.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借助生字表,放声读古诗,把字音读准确,把古诗
4、读通顺。2.抓诗眼,悟诗情。(1)自由读,想一想,诗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欲断魂)(2)理解“欲断魂”。由“魂”字可以想到哪些词?(魂魄、灵魂等)“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失魂落魄)观察田字格中“魂”的笔画,指导书写“魂”:左窄右宽,不要忘记写最后的两笔撇折、点。学生描红、临帖、练写,教师评价。指导书写“欲”。字典中“欲”有三种解释,诗中的“欲”是哪一种意思?课件出示:A.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B.想要,希望;C.将要,快要。说说“欲断魂”的意思。3.指导朗读。(1)指名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2)小组读。(3)读出节奏。课件出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5、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教师示范读,指名读。(5)学生自由读,齐读。1.自主探究,解字析义。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合作理解古诗大意。3.班级交流。(1)感知“纷纷”的精妙。“纷纷”指的是什么?(细雨朦胧的样子)诗中除了“雨纷纷”,还有什么是“纷纷”的?(诗人的心情)(2)猜一猜:行人中有哪些人?(扫墓的人、回家祭祖的人、漂泊在外的人)(3)拓展想象,体会“欲断魂”所传达出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心境。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回家祭拜先祖。但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很不好受,现在又淋了雨,此时,他的感受如何?(欲断魂)(4)齐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6、人欲断魂”。(5)行人为什么要找酒家?(喝酒解闷、住宿、歇歇脚、驱驱寒等)(6)情境体验:学生扮演行人,教师扮演牧童,读诗中第三、四两句。(7)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8)再次跟范读读清明全诗。5.背诵课文,默写古诗。(1)指导书写“酒、何”。(“酒”里面不能少写一横)(2)用方格纸默写古诗。(3)评讲订正。(要求:正确、美观)6.师小结: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祭祖、扫墓、踏青外,还有荡秋千、植树、打马球、插柳等,清明节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1.回顾古诗,总结学法。(1)回顾清明,
7、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课件出示:第一步:读通读顺,借助注释或通过与同学交流,了解古诗大意。第二步:展开想象,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第三步:抓住关键词句,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2.布置作业。用自己的理解。生自由读,并思考指名读小组读学生自由读,齐读齐读前两句诗句指导朗读后两句诗交流感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清明简介课件出示:生字表课件出示:练习题课件出示:古诗朗读节奏课件出示名家作品片段课件出示资料再次朗读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古诗教学必须在诵读上下足功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促理解,以读促积累,“读”占鳌头。将生活实际与想象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清明节时的哀思。通过展示名家作品片段,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