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虽说已是“礼乐崩坏”的局面,但周王室的精神统治力量尚存,社会气象尚有一种纡徐气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追求“以礼治国”,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 但战国时期,社会局面发生了转变,尚武力,重攻伐,战争不断,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局面,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处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同为儒家学派的孟子,治国理念与孔子又有何不同呢?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教 学 目 标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厘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
2、之产”的具体措施。解题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 ,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
3、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晋文公 齐桓公,晋文公,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事”,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明确: 想实行“霸道”,完成霸业,希望从孟子口中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 想推行自己的“仁政”、“王道”主张,希望齐宣王能够采用自己的主张,“保民而王”,实行“王
4、道”。齐宣王的目的:孟子的目的: “霸道”与“王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征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作 者 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
5、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1)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孟子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养民,一要制民之产,即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即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
6、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即主张薄税轻敛。教民,即向人民施以教化。孟子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孟子的基本思想孟子的基本思想(3)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所谓“王道”,即像商汤、周文王那样“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优以天下”。(4)性善: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他们的人性却是统一的,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
7、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 “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卷;公孙丑上、下卷;滕文公上、下卷;离娄上、下卷;万章上、下卷;告子上、下卷;尽心上、下卷。孟子孟子的历史评价的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
8、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班固汉书楚元王传赞:“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 韩愈进学解:“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林语堂需说才志气欲:“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一遍(万章、告子、尽心诸篇最好。)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与青年人之立志卒励工夫,是一种补剂。孟子专言养志与养气,志一则气动,气一则动志,是积极的。” 郭沫若中国思想史上之澎湃城:孟子不知究何居心,而偏不明示当时史实,或者有未见到处耶? 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如苏格拉底在西洋史,孟子在
9、中国历史地位如柏拉图在西洋史。” 王蒙:孟子是一个敢说话的人,而且有些话说得比孔子要尖锐得多。他说话的对象是社会上层人物,即社会精英。社会精英应该对老百姓负什么责任,如何关注民生,老百姓应该有多少宅基地,是种桑、养猪、养鸡,还是养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五十岁以上的人能穿到帛的衣服,七十岁的人能够经常吃到肉。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生七十古来稀”,普通老百姓活到七十岁还能够经常吃上肉,这就是孟子的理想。孟子认为,治国者不能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前面。孟子是把社会精英个人的美德修养、百姓的生活、政治的成败都打通了。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 ,字 , 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 、 、 、 ,
10、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 。 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孟子宣扬 ,最早提出 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 。轲子舆战国“亚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孔孟”“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中的成语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事半功倍 自暴自弃 一暴十寒 与人为善 赤子之心 当务之急 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 舍生取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尽信书不如无书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
11、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重点字词读音王( ) 胡龁( ) 便嬖( )觳( ) 觫( ) 褊( ) 恶( ) 挟( ) 度( ) 莅( ) 惛( ) 盍( ) 畜( ) 赡( ) 豚( ) 彘( ) 庠( )序 颁( ) w
12、nhpin bhs binwxidulhnhxshntnzhxinbn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理解课文1.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2.主要人物3.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春秋五霸,成就霸业齐桓、晋文春秋霸主齐宣王齐国国君孟子亚圣,一生周游列国,传扬学说,最后未被用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齐宣王问曰:“
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讲给我听)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这一类人)无道(述说、谈论)桓文之事者,是以(以是、因此)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句式:宾语前置)。无以(不得已。“以”通“已”,止),则王(名词用作动词,即王天下,指行王道仁政以统一天下。)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好吗?”概括第一层的含义,赏析孟子的智慧。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1)避而不
14、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委婉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第一部分 第一层曰:“德何如(如何,怎么样),则可以王矣?”曰:“保民(安民,养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翻译:没有人可以抵御他。句式:宾语前置)。”曰:“若(像)寡人(古代诸侯王自称,即“寡德之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由何,宾语前置)知吾可也?” (齐宣王)说:“道德怎么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齐宣
15、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在)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之,动词,往,到。宾语前置句)?”对曰:“将以衅钟(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以”后省略“之”,省略句)。”王曰:“舍(释放)之!吾不忍其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若(如此)无罪而就(走向)死地。”对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废衅钟与(同“欤”,吗)?“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知道)有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曰:“有之。” (
16、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像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替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呢?”齐宣王说:“有这样的事。” 曰:“是(这种)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啬)也,臣固(本来)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对),诚(的确,确实)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狭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所以)以羊易之也。”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
17、足以称王于天下了,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惜。我本来知道您是不忍心。” (齐宣王)说:“是这样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替换它。” 曰:“王无异(对感到奇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于百姓之以王为爱(句式:状语后置)也。以小(小的东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易大,彼恶(疑问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知之?王若(如果)隐(痛惜,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18、 王笑曰:“是诚(究竟)何心(心理)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应当,理所当然)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主谓倒装)。”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替换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曰:“无伤(妨碍)也,是(这)乃(是)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也(句式:判断句),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因此)君子(有高尚品德的人)远庖厨(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也。”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
19、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孟子提出“保民而王”孟子举例“以羊易牛”孟子提出非爱而为不忍孟子问“牛羊何择”指出矛盾孟子提出“不忍即仁术”“不忍”是“仁术”的表现,就是行王政的基础。这样既分析了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可能,打消其疑虑,也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了铺垫。u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有实施王道的基础。第一部分 第二层 王说(同“悦”),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揣测)之。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之谓也(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宾语前置)。夫我乃(这
20、样)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焉。此心之所以(的原因)合(符合)于王者,何也?”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朗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曰:“有复(禀报)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足以察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而不见舆薪(整车的柴)。则王许
21、(认可)之(代词,指上述说法)乎?”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曰:“否。” “今恩足以及(达到)禽兽,而功(功德)不至于(达到)百姓者,独(偏偏、却)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不能举起一根羽毛,宾语前置),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表被动,受到)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功德却不能推及到老百姓身上,究竟是为什么呢?既然这样,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
22、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视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安抚,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表现),何以异(区别)?” 曰:“挟(夹在腋下)太山(泰山)以超(跳过)北海(泛指齐国北边的大海),语(告诉)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为长者按摩肢体。枝:同“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
23、长者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为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老(敬爱,形容词用作动词)吾老(老人,形容词用作名词),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形容词用作动词)吾幼(小孩,形容词用作名词),以及人之幼(敬爱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云
24、: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于寡妻(正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给自己的正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故推(推广)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没有办法)保妻子(妻子儿女);古之人(古代的明君)所以(的原因)大过(大大超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拿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普通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今恩足
25、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重),然后知轻重;度(计量长短),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思量)之!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齐王悦,再问王道孟子比喻举例提出“不为”“不能”概念齐王追问二者区别孟子举“挟太山”“为长者折肢”例说明“不为”“不能”区别孟子提出“推恩于民”的观点。第一部分 第三层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是什么?用何方法取得什么效果?接着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无幼,以及人之幼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推恩效果: 天下可运于掌 以御于家邦 足以保四海不推恩后果:无以保妻子第一部分中心论点:保民而王1.避而不答,转移话题2.揭示“不忍”是行王道的基础,帮助树立信心。3.指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提出“推恩于民”的观点举例论证:“以羊易牛”举例论证:举了“举百钧”不能“举一羽”“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例子说明“不为也,非不能也”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27、,以御于家邦。 抑(还是,难道,副词,表反诘)王兴甲兵,危(使受到危害)士臣,构怨(结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在心里感到快乐)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对这感到快乐,状语后置),将以求吾所大欲(追求我最想要的东西)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因为这样而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曰:“为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形容词用作名词)不足于口与?轻暖(又轻又暖的衣服
28、,形容词用作名词)不足于体与?抑(还是,连词,表选择)为采色(绚丽的服饰,采同“彩”)不足视于目与?声音(指音乐)不足听于耳与?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因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因为穿着华丽服装的美女不够看吗?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吗?您的大臣都足够您使唤,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所字结构,最想要的东西)可知已(同“矣”):欲辟(开辟)土地,朝(使来朝见,使动用法)秦楚,莅(临视
29、,指统治)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而抚(镇抚)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也。以若(如此)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也。” (孟子)说:“那么,大王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欲望,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王曰:“若是(像这样)其甚(厉害)与?” 曰:“殆(恐怕,可能)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
30、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抵御)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纵横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块),齐集(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有其一;以一服(使降服,征服)八,何以异(不同)于邹敌楚(和邹国抵挡楚国有什么不同,状语后置)哉?盖(同“盍”,何不)亦反其本(根本,指
31、仁政王道)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全部算起来也只占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今王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人都想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市场上),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天下之欲疾(痛恨)其君者,皆欲赴愬(跑来诉说。愬,同“诉”,诉说)于王;其(如
32、果)若是(像这样),孰能御之?”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第二部分 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u孟子以“快于心”激宣王。宣王言“将以求吾所大欲”,孟子旁敲侧击,练练反问,逼问“王之大欲”。宣王言“吾不为是也”。u孟子点明王之大欲。u用“缘木求鱼“作喻,点出图霸不可能实现,宣王认为言过其实。孟子点明
33、霸道的危害。用“邹与楚战“作喻,点明胜负、强弱之理。u先破后立。孟子正面描绘“发政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缘木求鱼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对比论证:图霸的后果,后必有灾发政施仁的美好图景。 王曰:“吾惛(不明白,糊涂),不能进于是(达到这一步)矣。愿夫子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聪明),请尝试之。” 齐宣王说:“我糊涂啊,不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愚钝,但请(让我)试着这样做。” 曰:“无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而有恒心(守道不变的善心)者,惟士(有道德操守的
34、读书人)为能。若民(至于普通百姓),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放荡)辟(不正)邪侈(过度),无不为已(不遵守礼义法度,无所不为)。及(等到)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处罚)之(接着就加以处罚),是罔民(陷害百姓。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也。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接着就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在位,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焉有仁人(仁爱的人)在位,罔民而
35、可为也?是故(因此)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向上)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养活)妻子(妻子儿女);乐岁终身饱(好年成时终年温饱),凶年(荒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向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很容易地跟着国君走。之,指国君。轻,容易)。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去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就容易了。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只)救死而恐不赡(足),奚(何)暇(空闲)治(讲求)礼义哉(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不足以做到,哪里还顾得
36、上讲求礼义呢?)!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做只是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有空闲讲求礼义呢?王欲行之,则盍反(同“返”返回)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在四周种上桑树),五十者可以衣(穿,名词活用为动词)帛矣;鸡、豚、狗、彘(猪)之畜(这些牲畜),无失其时(季节。这里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不要耽误)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
37、这些家畜,不要错失(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谨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之教(重视学校教育),申(反复说明)之以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之义,颁(同“斑”)白者不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于道路矣(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这样却)不王者,未之有(宾语前置句)也。”重视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顶着东西走了。老年人穿丝制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
38、,那是没有的(事情)。第三部分从“王曰吾惛”到“未之有也”: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士:无恒产而有恒心民:无恒产无恒心放辟邪侈明君的施政纲领: 制民之产富民“仰事俯畜“无虞王道之始 谨庠序之教教民使民懂得礼义王道之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u先“足民“后”礼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u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孟子的民本思想 农业时代的国家,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越多,
39、劳力越多,产品越多,税收越多,兵源越多,人才越多农业时代的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扩大人口,而扩大人口一般就两条路:等待人口自然繁衍,和掠夺别国人口。通过战争来扩大土地、掠夺人口的方式会使得天下各国陷入无限战争中,最终使得天下总人口下降。抢来的人口如果不善待他们,他们也无法安心生产、繁衍,反而可能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或者成为本国的不稳定因素。 于是孟子提出了第三条路:以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外来人口。国君要爱百姓,要分土地给百姓,要不影响百姓生产。慢慢的别国的百姓就会主动来投奔,商人会主动来经商,人才会主动来做官。总之,国君不能只想着利己,不能肆意压迫、剥削、残害百姓,要把重视百姓,要把百姓
40、的利益放心上,把百姓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民本思想”。u孟子在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怎么做才能吸引人口?u孟子认为国君应该规定每个国民的土地面积,使国民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有了稳定工作的人就会有稳定的生活,有了稳定生活的人就会有稳定的思想,有稳定思想的人就可以引导他向善,人民向善则国家发展。反之,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机会成为流民。流民为了生存,或是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被法律惩罚,或是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无论哪一种都会导致国家损失人口。u这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然后“驱而之善”的逻辑顺序。这一思想哪怕在今天无疑也是很有道理的,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失业率,因为失业
41、人口会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u那么应该分多少土地给国民呢?u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u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就是西周的“井田制”。把一块田划成“井”字,八家各分均等的一百亩,种出来的收成归自己(也要交税);中间的一百亩是公田,由八家轮流耕种,种出来的收成归国家。u孟子认为井田制能保证所有国民有均等的田产,国家也有稳定的税收,能避免因土地兼并而产生流民,也可以给外国来投奔的流民分配土地。u农民有了土地后,孟子还有怎样的指导生产经营的较为具体的方针?1、第一项是蚕桑纺织业,在五亩的宅园中种桑养蚕,经营得好,50岁的人可以“衣帛
42、”。2、第二项是家畜饲养业,如果适时地经营好这项事业,70岁的老人可以“食肉”。3、第三项是农业耕作,如果国家不要用兵役、徭役侵夺农时,农民把百亩之田种好就可以使八口之家“无饥”。4、如果这三项生产事业都经营好,一户农民就可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每家都富裕了,国家就会兴旺。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 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 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
43、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这种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1)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现实,不合潮流。(2)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风险缺乏预估(3)他的仁政完全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 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单独实施仁政缺少大的环境,很可能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就被吞并。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结构图示 归纳主旨 齐桓晋文之事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避开齐宣王问询及齐桓公、晋文公霸业之事,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向他提出保民
44、而王的主张。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关心人民疾苦,爱护百姓,推广恩德,便能称王于天下。【艺术特点】一、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1.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2.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3.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4.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5.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二、生动有力的语言魅力1.善用比喻“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
45、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2.善用排比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
46、明白。“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总结通
47、假字1、无以,则王乎( )2、王说( )3、是折枝之类也( )4、盖亦反其本矣( )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 以,通“已”,止说,通“悦”,高兴枝,通“肢”,肢体盖,通“盍”,何不。反,同“返”,回到涂,通“途”,道路6、刑于寡妻( )7、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是罔民也( )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刑,通“型”,做榜样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颁,通“斑”,花白罔,通“网”,陷害“愬”通“诉”一词多义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爱吝啬喜爱,喜欢爱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愿夫
48、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明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任重道远贤明的清楚,明白视力明亮述说,谈论讲,说路,道路道义恶彼恶知之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死亦我所恶w 哪里,怎么,疑问副词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不可遏抑w 憎恶 不好难道,表反问语气抑制,动词还是,表选择语气 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然后知长短王请度之猿猱欲度愁攀缘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物换星移几度秋du 揣度,揣摩du 用尺量du 忖度,思考,斟酌d 渡过d 次d 限度(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2)唯恐道途显晦(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道
49、芷阳间行(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谈论)(道路)(风尚)(取道)(道理)(1)舍南舍北皆春水(2)舍之!吾不忍其觳觫(3)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房屋)(释放)(停止)(舍弃,放弃)(居住)词类活用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保:使动用法,使安定)(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明:形容词用作名词,视力)(前“老、幼”:形作动,尊敬、爱护; 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无以,则王乎 王无
50、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危士臣 朝秦楚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形作意动,对感到奇怪。 形作动,远离。形作动,敬爱;形作名,老人。形作动,爱护;形作名,幼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使动用法。 使来朝见。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从而刑之 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作动。加以刑罚。名用作动,穿。形作名。小的国家;大的国家。形作名。人口稀少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国家。形作名。弱小的国家;强大的国家。名作动。种植。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是罔民也谨庠序之教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作名,肥美的食物)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