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内三科内三科蒋彦蒋彦1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CPR,其主要目标是 1、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 2、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从体外支持患者的通气,氧合和心泵循环功能。 3、通过BLS,至少能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至延续到建立高级生命支持或恢复患者自主循环,或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 关键步骤:立即识别心搏骤停 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早期心肺复苏 快速除颤终止室颤 2实施心肺复苏的紧迫性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
2、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人状态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自主呼吸并回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复苏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新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包括五个环节: 1、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4心肺复苏的基本 程序 C 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有条件的可考虑实行D即除颤5 操作步骤 1.识别 判断意识:双手拍患者双
3、肩部并呼唤患者有无反应(有反应标准:肢体运动;眼部运动;发声) (2)判断呼吸:有无呼吸动作,无正常呼吸等同于呼吸停止。判断时间10秒 (3)检查脉搏:施救者用示-中指指尖触甲状软骨并向近抢救者一侧滑动2cm左右,肌间沟处触及,判断时间10秒6 2.胸外按压:有效胸外按压是复苏成功的基础。 (1)体位: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双手位于躯体两侧,头、颈、躯干四肢在同一轴面上,置硬板床或地上,解开衣服,暴露胸壁撤出头及身下的一切物品。 (2)按压部位:胸骨下段1/3处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部分。 7(3)按压方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处,另一手掌重叠于手背,两手交叉互扣,指尖抬起,避免接触胸壁,双臂伸直,身体
4、前倾,使肩肘腕关节连线与地面垂直.双肩在胸骨正上方,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均匀按压。(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5)按压深度:按压深度5-6cm。8 3.开放气道 (1)仰头抬颏法:适用于没有头和颈部创伤的患者 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手示指和中指托住下颏骨角处,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注意手指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防止造成气道梗阻。9 (2)托颌法:适用于头、颈创伤者 操作者站在患者头部,肘部可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双手分别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拇指放在患者口角旁,其余四指握紧下颌角,用力向前、向上托起下颌,如患者紧闭双
5、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10 4.人工通气 (1)口对口人工通气:在开放气道情况下,用按前额手的拇指与示指捏紧患者鼻孔;自然吸气后,不必深呼吸将患者口完全包被在抢救者的口中将气吹入患者肺内,使患者胸廓抬举;吹气完毕,离开口部并松开捏紧鼻孔的手指,可见患者胸部回弹.继续第二次通气;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11 (2)球囊面罩通气(又称简易呼吸器或复苏球) 连接球囊部件,将氧气源连好,流量调至10-12L/min,按压1L球囊的1/3-2/3,一次性送气量400-600mL。(无氧气时,可以直接通气) 单人操作用手持球体,另一手持面罩; 将面罩贴紧扣口鼻处,尖端朝头部,宽端向脚侧; 以E-C手法固
6、定面罩,使不漏气; 挤压球体,使气体送入肺内。(无论是口对口人工通气还是球囊面罩通气.都不宜送气太快太强.因为选样可能造成气管、口鼻腔内的压力突然升高,超过贲门关闭压.而使气体进入胃内); 送气频率10-12次/分,强度以看到患者胸廓有起伏动作为宜1213 5.早期除颤 心搏骤停时,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速,终止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除颤,除颤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随之会迅速下降。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在3-5分钟内使用AED,一次性电除颤能消除90%的室颤,使用双向波除颤仪首选能量为150-200J14心肺复苏效果的判
7、断 1、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 2、面色即口唇 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3、颈动脉搏动 4、神志 可见眼球活动,对光反射出现,手脚开始抽到,肌张力增加 5、自主呼吸出现15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1、CPR生效 患者恢复了心跳,自主呼吸与脉搏搏动,患者有反应或呻吟 2、CPR无效 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和脉搏都没有恢复,患者散大瞳孔固定 3、高级生命支持的到来16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是通过研发的腹提吸附于患者腹部进行心肺复苏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存在胸肋骨骨折、血气胸及胸廓畸形等胸外按压禁忌的患者,可迅速建立有效的循
8、环和呼吸,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腹部提压装置有节律地提拉与按压腹部,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引发胸腔内压力改变,充分发挥“胸泵”“心泵”“肺泵”的作用,在避免造成胸肋骨并发症的同时,对心搏骤停患者建立循环与呼吸支持,实现了心与肺复苏并举的目的。17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机制 (1)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是利用腹部提压装置经腹部进行心肺复苏的新技术,是对传统心肺复苏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王立祥等经研究提出肺泵学说并发明了腹部提压装置。 (2)利用腹部提压装置按压腹部时,腹腔内压力增大,膈肌受压上抬,胸腔内压力增高,心脏受压容积变小,产生前向血流,提高心排出量。并促使腹部脏器及容积血管内约人体的25%血液大部分流回心脏。
9、肺脏受压回缩使肺泡内气体排出,完成呼吸动作。 (3)腹部提拉时,腹腔内压力随之下降,膈肌下移,胸腔内压力减小,心脏舒张,为再次按压心脏泵血做准备。同时肺脏完成吸气动作,发挥肺泵功能。 (4)不间断提拉和按压过程实现了人工循环和同步人工呼吸,从而产生类似自主循环。1819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1)操作者双手抓紧提压装置手柄将提压板平放于患者中上腹部,使提压板上方三角形的顶角放在肋缘和剑突下方。 (2)开机后腹部提压装置产生负压使患者腹壁和提压板紧密结合。 (3)操作者于患者侧方通过提压手柄以100次/min的频率连续交替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按压和提拉的时间为1:1;向下按压时垂直用力,勿
10、左右摆动,力度约4050Kg;提拉时垂直向上均衡用力,力度约2030Kg。 (4)持续抢救30min以上。20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优点 (1)实现了循环与呼吸同步复苏,避免了通气与血流脱节,弥补了传统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没有通气支持的缺陷。 (2)研究显示,约1/3患者在传统心肺复苏时发生了肋骨骨折,甚至损伤肺、胸膜及心脏,影响了复苏效果。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按压的主要部位为腹部中心地带,此处为小肠聚集部位,实质脏器肾脏和胰腺则位于较深部的腹膜后,相对来讲不易发生脏器损伤,能有效避免心肺复苏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损伤。 (3)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中使用的腹部提拉装置在施术过程中有指示灯和音频辅助,压力和按压频率有保障,使心肺复苏操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复苏效果更确切。21 (4)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产生的通气量较传统心肺复苏有较大提高,不须口对口人工呼吸,使施救者放弃针对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戒备心理,从而更多精力参与到抢救过程。 (5)腹部提压对电除颤等治疗的影响小于胸部提压。如果腹部提压装置有绝缘装置,腹部按压和心脏除颤可同时进行。 (6)腹部提压过程中可显示患者实际的心电图。 王立祥,孟庆义.腹部是心肺复苏“不可或缺”之部位论胸部与腹部心肺复苏的优势及互补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2):117-1212223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