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1课程简介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基本程序,正确掌握科学研究方案和工具的设计方法。正确选择教育技术学研究过程中科学研究方法与工具的选择,并能利用科学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以及正确使用相关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在针对所给案例,深刻体会并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中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五个研究内容中,研究方法的正确应用。2主要参考
2、书目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张屹、周平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教育研究方法(英)刘易斯 科恩、劳伦斯 马尼嗯、基思 莫里 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李克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4、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张一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与策略,缪蓉、赵国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年6、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7、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年2月第 1版。8、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温忠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9、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导论,胡隆、唐筱蓉
3、、朱晔,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5年3网站 1、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 (教育技术通讯)3、 (中国教育技术网)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5、(spss中文网站)4课程知识架构 第一部分:教育技术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 科学研究的相关术语解析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典型方法与应用5第一章科学研究的相关术语解析第一部分教育技术学研究基础理论科学轮观察假说经验概括演绎归纳科学轮第一部分第一章16推理推理:三种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归纳的综合推理的基础:三段论()三段论:由一个大前提(以某个先天的或自明的命题为基础)、一个小前提(提供某个特殊的实例)和一
4、个结论组成的。例如:所有的行星都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地球是一颗行星。因此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假设的暗示。这些假设的逻辑发展。科学结果的分类和解释第一章2第一部分7推理的类型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归纳推理演绎与归纳的区别:思维方向来看,二者正好相反。演绎推理从一般性认识到个别性认识;归纳推理从个别性认识推出一般性认识。二者结论可靠性程度不同。演绎推理的前提蕴含结论,结论断定的范围没有超出前提,其结论是必然性的,即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就必然推出真实结论。而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除外)的结论的断定成都超出了前提,其结论是或然的,前提真实,不一定结论正确。前提数量不同。演绎推理的前提数量是确定
5、的,归纳推理前提数量不确定,根据需要可多可少。第一章2-1第一部分8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 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特点: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演绎所得的结论是蕴含于前提之中的个别、特殊事实,因此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在演绎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前提和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正确。因此演绎推理是数学中严格的证明工具。演绎推理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n 是S类的全部或部分对象),所以,凡S都是(或不是)P。第一章2-2第一部分9归纳推理含义: 指是以个别或特殊性认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认识为结论的
6、推理。 也 可说是由已知为真的命题做前提引出可能真实的命题做结论的推理。 在客观世界中,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就是归纳推理的客观基础。特点: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与结论 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即前提真,结论未必真。归纳推 理是或然推理。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个别性知识,而要获得这些个别性知识, 必须通过观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方法来搜集事实材料, 然后对其分类、比较、分析、综合等处理。类型: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第一章2-3第一部分10完全归纳的例子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n 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
7、,凡S都是(或不是)P。 无一遗漏 结论是真实可靠的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很聪明,上小学时数学老师除了一道题目,1+2+3+4+48 +49+50+ +97+98+99+100=?高斯想了想,很快给出了答案。他的思考方法就是利用完全归纳的推理方法。 1+100=101 2+99 =101 50个101,即101X50=5050 50+51=101第一章2-5第一部分11经验与经验科学的五个步骤Mouly(1978)第一章3第一部分12理论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定义和命题,它通过阐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有关现象的系统化观点。旨在对现象做出说明和预测”(Kerlinger,1970)。假说即指
8、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假说的内容包含有理论的理论的陈述陈述,又包含有事实的陈述事实的陈述(百度)Kerlinger(1970)提出了“良好”假设的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假设要陈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标准是,假设要为所述关系的检验提供清晰的意义。第一章4-1第一部分13变量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控和测量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特点是第一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值;第二不同值所带来的差异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变量的三种类型: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干扰变量(可能的干扰因素)自变量(可能的原因)因变量(可能的
9、结果)第一章4-2第一部分14第一章4-3第一部分15学科与学科属性 学科 第一种含义指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 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第二种含义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构成学科的基本条件 确定的研究对象 形成理论体系 具有能推进学科 发展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5第一部分1
10、6 研究方法不仅包括规范研究的方法,而且包括那些与诠释范式有关的方法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非定向的访谈、事件和叙述系。主要限指研究者使用的更为一般的技术。 如果方法是指资料收集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程序,那么方法论旨在描述研究的方式、类型和范式。Paplan认为,方法论旨在帮助我们(用最可能的术语)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本身,而不是科学探究的结果。 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是指教育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套方式,它们是用作推论与解释、说明与预测的基础。在传统的意义上,这个词指称的是那些与实证主义模式相联系的技术激发对预设问题的反应,记录测量资料,描述现象,完成实验。第一章6第一部分17规范范式与诠释范式
11、规范范式与诠释范式 这两个范式有深层的差异。一个与“行为”(behavior)和“行动”(action)概念有关,另一个与不同的“理论”观有关。行为是规范范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对外部环境刺激或内部刺激的反应。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行为的因素都来自过去。相反,诠释取向关注行动。行动可以被看作是具有意义的行为,因而是面向未来的。第一章7第一部分18评价与研究 在研究与评价之间有许多的相似性。两者互有重叠,但是又有重要的差别。研究的一个分支就叫评价研究或应用研究。但却有不同。 MacDonald(1987)认为,评价本身就是一项政治事业。他将评价分为三类:专制的、科层的和民主的;他注意到,“教育
12、研究正变得越来越具有评价的特征了”。 Smith和Glass(1987)提到了8个主要的差别 (纯粹的研究与评价)研究的意图和目的 研究的范围研究中的价值观 研究的起因研究的用途 研究的时效性判断研究的标准 研究的方案第一章8第一部分19样本与抽样样本概念:从总体的相对较小的群体中或子群中获取资料,通过此种方式获取信息以代表研究的总体(不论以何种方式界定的)。这种较小的群体或子群便是样本(刘易斯教育研究方法样本容量:研究中所选择(多大的)样本,即为样本容量。样本容量取决于研究中运用的分析方法。抽样策略:概率样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非概率样本(方
13、便抽样、配额抽样、目的抽样、维度抽样、滚雪球抽样、志愿抽样、理论抽样)第一章9第一部分20信度与效度 信度:(研究)的可信程度 效度:(研究)的有效程度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信度是消毒的必要前提,效度可能是信度的充分但不必要的条件。效度是定量研究和定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必备条件。(分析:不看广告看疗效?)效度中有时包含着信度。第一章10第一部分21信度定量描述方法: 信度定量描述方法: 作为等值性的信度:第一:通过使用一个测验或资料收集工具的等价形式(备择形式)获取信度;第二:通过评分者之间的信度,达成作为等值性的信度; 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简单计算:
14、 实际一致的数量/可能一致的数量*100%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用作内部一致性的信度) 信度=2r/(1+r)r 为测量工具两半之间的实际相关 科隆巴赫系数第一章5-1第一部分22科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第二章1第一部分23科学研究类型 根据研究的内容根据研究的内容 基础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应用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开发研究 根据研究的根据研究的学科学科领域领域 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经济研究经济研究农业研究农业研究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研究 北京大学 陈向明教授 根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理论研究)(理
15、论研究)(实证研究)(实证研究) 根据研究的性质根据研究的性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第二章2第一部分24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定量研究侧 重于、且更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第二章3第一部分25科学研究中的概念化和操作化 概念化:对抽象术语或人造术语的界定和详述,是将模糊的、不确定的概念或术语明确化、精确化的思维过程,概念化的研究中的术语赋予了明确的、共识的意义 操作化:也称具体
16、化,是将抽象的术语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以测量的指标的过程。 概念化和操作化即使研究中的两个阶段,也是相互融合的两个过程。 模糊术语转换为科学研究中测量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抽象术语名义定义操作定义可测量的具体指标解析概念化操作化第二章4第一部分26科学研究方法及特征概念: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研究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是为进行理论研究和科学认识活动提供途径、手段和工具的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第二章5第一部分27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揭示和发现教育技术中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精确的现象与关系;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技术中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加工
17、、整理,从而找出正确地或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把概念、规律经过思维加工,构成严密的知识系统,从而能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释、控制和预测。第二章6第一部分28科学研究方法的类型经验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理论方法(包括:数学方法、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第二章7第一部分29科学方法的八阶段模型科学方法的八阶段模型(技术路线)(技术路线)-Hitchcock 和和Hughes(1995)阶段1:假设、知觉和猜想阶段2:设计实验;选择样本;分离变量阶段3:观察相关性;确定模型阶段4:形成假设,以说明规律性阶段5:对说明和预测进行检验;可证
18、伪性阶段6:建立规律或否证(拒绝假设)阶段7:进行概括阶段8:新的理论第二章8第一部分30科学研究中的选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想象力。”爱因斯坦 选题的策略:敢于怀疑、变换角度、移植思考 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创造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 选题的途径:专家咨询、文献调研、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跨学科浏览、 选题的主要步骤: 选题注意事项:切忌选题过大、切忌选题过难、切忌选题陈旧 19-28页明确研究方向和问题 表述研究课题课题的可行性分析第二章9第一部
19、分31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研究吸纳了社会科学观既定的、传统的观点和诠释的观点,以及几个其他观点批判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和复杂理论等。有关社会科学性质的假定的分析框架有关社会科学性质的假定的分析框架 社会科学的主观取向 社会科学的客观取向 唯名论 本体论 唯实论 反实证主义认识论 实证主义 意志论 人的性质 决定论 个殊式 方法论 通则式教育技术学隶属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第二章10第一部分32教育技术学科构成模型教育学、心理学、工程学、传播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工程学、传播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部分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与实施第一章 教育技术
20、研究方法概述13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环境和资源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设计的研究-开发的研究- 应用的研究-评价的研究-管理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探求科学规律(原则: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有效性)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原则:客观真理性、全面性、逻辑系统性) 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 做出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 形成一个有层次结构体系 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第二部分第一章234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定义及作用丰富了的定义针对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两大研究对象,在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个领域的研
21、究过程中所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方法、手段、途径与工具等。以深刻认知教育技术学基本原理、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发展、应用过程的现象和规律教育技术应用的资源和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控制和预测。(待考证)通常的定义是指人们为深刻认识教育技术学基本原理、发生、发展、应用过程的现象和规律而采用的途径、方法、手段和工具等。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为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使教育技术学研究程序规范是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的桥梁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第二部分第一章335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汇概要总图一一般般研研究究方方法法经验方法经验方法理论方法理论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数学分析、逻辑分析数学分析、逻辑
22、分析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专专门门研研究究方方法法信息反应分析法信息反应分析法评价研究法评价研究法解析结构模型法解析结构模型法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哲学方法哲学方法教教育育技技术术学学研研究究方方法法老三论(系统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突变论、新三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论)第二部分第一章436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来源分类第二部分第一章537其他研其他研究方法究方法人种志研人种志研究方法究方法质的研质的研究方法究方法案例研案例研究方法究方法实验研实验研究方法究方法调查研调查研究方法究方法定
23、性研究取向定性研究取向定量研究取向定量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典型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典型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638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质的研究人种志研究对话分析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层次递进分析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设计的研究开发的研究应用的研究评价的研究管理的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性质 与操作性方法评价与分析研究类型第二部分第一章739第二章 教育技术研究中典型方法与应用第66-91第二部分第二章1-140第二部分第二章1-2第66-9141(1)按调查研究的内容分)按调查研究的内容
24、分 事实调查 态度调查(2)按调查的技术分)按调查的技术分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文献调查 个案调查 电子调查(3)按调查研究的目的分)按调查研究的目的分 常模调查 比较调查(4)按调查研究的对象分)按调查研究的对象分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5)按调查研究的范围分)按调查研究的范围分 综合调查 专题调查第二部分第二章1-3第66-9142 1.从哪里查文献? 2.怎样查文献? 3.怎样记录和利用文献? 1.从哪里查文献? 2.怎样查文献? 3.怎样记录和利用文献?文献研究遇到的问题文献研究要明确的问题第二部分第二章2-1文献调查43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一、基本概念 文献 一次文献 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
25、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 二次文献(目录、题录、索引、文摘、书目指南) 三次文献(综述、述评、词典、年鉴、手册)二、文献检索的作用 研究的前提 继承和借鉴前人成果,启迪思维 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 缩短研究周期,节省科研经费,避免重复劳动第二部分第二章2-2概念与作用44三、文献的来源 书籍: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读物 报刊: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期刊、事业性期刊及普及性期刊 网络 教育档案:年鉴、法规、教育统计、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资料汇编、名录、地方志等 专家访谈 非文字资料四、检索工具书 书目:反映某一时期内全国正式出版的图书总目,包
26、括文献名称、作者、卷册、价格及所属学科。 索引:将图书与报刊中各种事物名称分别摘录并注明出处。 文摘:对文献的内容做简略准确的描述,以原文节录为多,述而不评。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2-3文献来源与工具书45文献检索基本工具百科全书:以辞典形式编排的大型参考书,收集社会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专门术语、重要名词,分列条目加以详细的叙述说明,并附有参考书目。年鉴:以年为限逐年出版,系统概述上年度有关事务或学科的进展情况,汇集有关重要文献及统计资料的资料性工具书。手册:汇集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考的基本知识和数据资料,以供人们随时查检的工具书。第二部分第二章2-4基本工具46文献检索过程与
27、方法一、过程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与检索手段3.确定检索方法与检索主题词4.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记录5.获取原始文献界定研究概念、列出可能有关的概念、考虑有关文献的潜在标题、确定检索范围、选择检索手段二、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三、网络资源的利用搜索引擎、教育网站、专业网站、数据库第二部分第二章2-5过程与方法47资料的概要与整理分类整理一、信息资料的集中和总结 书目登记和列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 摘要和总结 记录资料的形式:提纲、摘录、摘要 有效利用word功能第二部分第二章2-6概要与整理格式案例:48二、解释和利用信息 批判性阅读和组织信息
28、 写文献综述:对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主要问题做综合阐述与评价 要明白所考察研究成果与本研究关系, 适当引用文献资料,但不能只是罗列,要尽可能做出解释 要有结论,所考察领域的研究够不够充分,需不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必须说明研究者对研究状况的见解第二部分第二章2-7概要与整理49文献调查法实践: 根据自己对未来毕业设计和论文的预期,选题后并开展文献调查法,成果呈现:第一,文献调查方案;第二,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的)+(感兴趣方面)文献综述(1000字)第二部分第二章2-7文献调查实践50李克东教授对读书的建议!第二部分第二章2-8如何读书51怎样写文献综述 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
29、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前言 主体(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发展前景预测) 总结 参考文献 参考:第二部分第二章2-9怎样写文献52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入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
30、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参考:(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
31、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第二部分第二章2-9怎样写文献533总结部分: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参
32、考: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第二部分第二章2-9怎样写文献54第二部分第二章3-1问卷调查特点55明确目标、明确内容、明确对象、明确工期与经费、明确途径、明确发放的准备n明确目标:研究成果目标、形式目标、社会价值目标n明确内容:问什么、指标有哪些、什么形式的问n明确对象:问什么人群、人群特点预测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 问卷的回收率(R)=实际收回的问卷/发出的问卷总数问卷的有效率(K)=(实际收回的问卷总数-
33、无效问卷数)/实际收回到问卷总数 最终确定发放问卷数量(n)=n0/R*K n0:通过抽样确定的研究对象数;R:预测问卷回收率;K:预计问卷有效率。n明确工期与经费:n明确途径:邮寄、面发、网络n明确发放的准备:第二部分第二章3-2问卷方案设计56n问卷调查设计流程与要素:明确目标、明确内容、明确对象、明确工期、明确途径n问卷形式: 结构化问卷(封闭式问卷):被试根据题目中所设选项,通过选择作答(选择题)(76页) 非结构化问卷(开放式问卷):在问题的设置和安排上,没有严格的结构化形式,被试可依据个人 情况自由作答。(问答题形式)(77页) 半结构化问卷:问卷中既有结构化的部分,又有非结构化的
34、部分。n 问卷设计原则: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84页案例)n 问卷结构组成、内容与格式:结构组成:名称 前言(78页) 主体(个人特征材料部分、事实性问题部分、态度性问题部分)(78页) 结语(81页)n问卷设计技巧:89页第二部分第二章3-3问卷设计57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与实践 形式要求:小组协作学习,每个小组出一个方案,一个问卷。内容要求:第一设计方案 第二设计问卷小范围模拟发放与回收,反复2次修改后定稿提交。第二部分第二章3-4案例与实践58第二部分第二章3-5问卷设计补充59第二部分第二章4-1访谈综述60 第一,确定访谈目的; 第二,确定访谈的题目和内容 第三,确定
35、访谈的方式; 第四,编写提问的措辞及其说明 第五,确定必要的备用方案; 第六,规定对调查对象作所回答的记录的分类方法; 第七,确定访谈工作的进程时间表 第一,问题必须传递给被访者精确的信息。 第二,问题的设计应该能够激发被访者投入到访谈中,清楚地传递出被访者的态度和观点;第三,问题的表述必须足够清晰,以便访谈者能够轻松地把意思传达给被访者; 第四,编写提问的措辞及其说明 第五,确定必要的备用方案 第六,规定对调查对象作所回答的记录的分类方法 第七,确定访谈工作的进程时间表第二部分第二章4-2访谈设计61 第一,问题是否已经涵盖了所有研究假设所必需的问题。 第二,问题是否能诱发到答案,以及这些答
36、案可否完全预料到,研究者的目的是否充分传达给了被访者; 第三,问题的语言是否能被被访者完全理解 第四,问题是否有不妥,如有歧义的独立问题,或暗示了多个主题? 第五,若为问卷访谈,其导言是否有助于激发被访者参与这项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4-3访谈设计访谈问题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案例如96,97页访谈技巧:97页62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明确数据分析目标 第二,正确整理、归纳、分类调查来的数据; 第三,将数据去噪、规约 第四,选择并明确统计方法 第五,清晰统计结果并予以全面、清晰、正确的说明。第二部分第二章2、3、4调查研究成果-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撰写n第一部分:题目与作者的介绍(题目、作者、作者单
37、位、作者说明)n第二部分: 第一,问题的提出:调查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调查; 第二,调查的方法; 第三,调查结果 第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n第三部分:附录(参考文献、调查题目与评定标准)调查报告撰写实践:个人为单位,根据前期问卷以及访谈结果,撰写1000字的调查报告。63调查结果分析第二部分第二章2、3、4调查研究成果-撰写调查报告第十三周,给大家1次课的时间,统计调查数据,形成报告,也可以去访谈。64实验研究方法概念 实验方法原来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后来逐渐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内。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
38、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关系(如因果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适合具有大样本的条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65 通过或,可以观察到在自然状态下看不到的结果,从而扩大研究范围。 可以把某种分离出来,以便于分析该因素的作用(分析成因)。专门研究相关的应用策略、模式及其效果。 实验结果可以,便于测量,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例如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可以被更多的教师应用和借鉴。 可以适当控制现象出现的因素,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突出实验因素。可靠性强。实验研究的特点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66学生发展状态的研究。教学改革研究。经验论证。形成新
39、理论。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测定学生已有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测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实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进行。验研究来进行。 如: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新教材实验、信息如: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新教材实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等。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等。 对已有的教育观点、教育经验或其他人做过对已有的教育观点、教育经验或其他人做过的教育实验进行验证性论证。的教育实验进行验证性论证。 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或改革方案提供实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或改革方案提供实验依据。实验帮助研究者更具体、更清楚地看到:为了验依据。实验帮助研究者
40、更具体、更清楚地看到:为了实现理想的教学模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实现假设实现理想的教学模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实现假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正等。行修正等。教育实验研究的应用范围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67:通过教育实验,判断某一种现象是否存在,某一种关系是否成立,某个因素是否起作用,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观念或新的方法。(“有没有”、“是不是”):通过教育实验,对两个不同群体、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进行差异性比较。这种实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通过实验确
41、定实验因素对实验组的影响。(有没有差异、显著与否):通过教育实验探讨影响某一事件发生和变化的过程,以及起主要的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这类实验中,结果是已知的,而影响或造成这种结果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主要因素却是待验证的。(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基本类型-1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68:通过教育实验,判断某一种因素对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教育实验,对两个不同群体、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进行差异性比较。这种实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通过实验确定实验因素对实验组的影响。:通过教育实验探讨影响某一事件发
42、生和变化的过程,以及起主要的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这类实验中,结果是已知的,而影响或造成这种结果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主要因素却是待验证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基本类型-2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69: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基本类型-3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原则:(1)可以获得同样结果的前提下。宁简不繁;(2)重复测试需要长时间间隔(消除曾经的记忆)70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71(教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组成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无关变量(控制变量)因变量(反应
43、变量)自变量(实验因素)实验者被试(实验对象)操纵测量排除控制72: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时间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对较小的变量。前测指在自变量未对实验对象实施作用之前,事先对因变量进修测量,即事先测;后侧则为事后测。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水平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水品处理的被试组。教育实验研究中要注意的概念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73问题驱动的(教学)实验程序设计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实验中固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几个水品如何将被试分派到自变量的各个水平中因变量的数据分几次获得单因素设计两个水平组间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前测多因素设计三个及以上水平组内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后侧时间序列74教育实验设计案例网球微课教学效果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75实验研究方法举例教学活动设计和实践。控制条件,干预被试的行为。实验研究方法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教学实验方案实验研究与实验方案例1,例2,例3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5-1实验研究方法7677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