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3 页 9桃花源记优质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桃花源记 ,下 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教 学过程、板书说明、时间安排七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 年级下册第 3 单元第一课,第三单元是文言文单元,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几篇文章从 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古人的“理想”。桃花源记作 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在艺术创作上也堪称经典。文 章虽篇幅短小,但其文笔简洁至极而文采飞扬。陶渊 明在归隐田园的第 16 年写作此文。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 易代之际,连年混战,赋役繁重,
2、这些状况激起陶渊 明思想的波澜,产生了对当权者的不满,加深了对当 时社会的憎恨。但他无力改变,也不愿与统治者同流 合污,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 2、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 7 9 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显的 第 2 页 共 13 页 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积累 一些常用的文言词。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 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 初一年级的学 生基本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 思。根据三维教学理念,结合文体特征,我将本课教 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1 、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 、抓 住关键词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技能目标: 品味语言,积累迁移,感受桃花源的美;情感目标: 理解评价作者的隐逸之风及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真假结合,虚 实相生。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与 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 理想。如何在准确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的前 提下,巧妙诱发学生思维,理解作品的浪漫色彩和理 想寄托,就成为本课教学的成败关键。 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 积累文言词语;2 诵读中感受桃花源的美。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的 隐逸之风及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第 3 页 共 13 页 二、说教法二
4、、说教法: 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为最终目的 的。要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审美能力,重要的是交给 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本节课紧紧抓住了诵读这一 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教学中渗透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 生积累知识点的方法。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 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 使之形成系统, 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过多地使用讲授法,教学 过程是一个平面结构,无法真正实现教师教得创新有 个性,学生学得主动有思考。所以我想:多元、多维 的“交流探究” ,应该是师生双方活动的重点。活动建 构教学思想,把“活动”看作是
5、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 生建构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基础。引发学生自觉、主动 地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能力化、认知与情 感的结构化。 同时,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增加作品魅力,扩大教学容量。 三、说学法指导三、说学法指导: 第 4 页 共 13 页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本着这一原则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本着
6、这一原则教学中采用:教学中采用: 吟诵法: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 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领略文章的音乐美、含蓄 美和形象美。 情景联想法: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本文是一个 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 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价值问题提出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鼓 励学生大胆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 自悟探究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 验。强调学生的自悟探究。在“读”的基础上,“悟” 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活跃课堂。 四、课前准
7、备:四、课前准备: 第 5 页 共 13 页 1、 将学生异质分组: 按照语文学习水平每四人分一 组,每组都兼顾好中差三等,并选出一名组长。2、学 生搜集作者相关资料。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习,摄取知识,培养 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发现体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发现体 会桃源的“美”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会桃源的“美”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 新能力为核
8、心。其教学基本流程如下:新能力为核心。其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导: 诵读感知 疏通文意 联想 想象 质疑探究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 “美” 反思“美”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约 2 分钟) 大屏幕出示陶渊明画像及“世外桃源”一词,配 以悠扬的古乐, 并提问 “看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什么?” 这个词语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妙世 界。愈是神秘就愈能扣动人们的心扉。能写出这样一 个令人神魂颠倒的仙境的会是怎样一个人呢?学生交 流收集到的作者相关资料。 第 6 页 共 13 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 环
9、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此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环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此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 景,创设情感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景,创设情感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 一个神奇的世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一个神奇的世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 学习中。学习中。 (二) 、 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走近陶渊明的隐逸之风。 (约 5 分钟) 完成教学目标1 、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老师配图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标注生字词的 读音,渐入佳境。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 至可以吟唱。 教师进行学法建议 (1、 读准每一个字音; 2、注意正确断句;3、尽
10、量读出感情。 ) 个别学生展示,同学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 流利。教师适时点评。 自读与听读后,学生将自己标注的重点字句全 班交流,以强化记忆。只有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读, 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通过听读诵读扫清字词的障本环节设计让学生通过听读诵读扫清字词的障 碍,习得语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尊重了学生的“个体”碍,习得语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尊重了学生的“个体” 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 第 7 页 共 13 页 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理解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
11、生理解 文章的基础。文章的基础。 (三)、疏通文义,积累词语,寻找世外桃源的 金钥匙。 (约 8 分钟) 完成教学目标2 抓住关键词 疏通文意,积累部分常用文言词。 教师首先让学生调动以往文言文学习经验,探讨 如何最有效地读懂文言文?引导他们抓住句子中的关 键词来理解文意。常见关键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等。这些文言词语就像打开文言宝库的 金钥匙。然后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及老 师准备的电子词典疏通文意。学生自主学习后先由学 生质疑,并请同学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其次,将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分类归纳。屏幕中 出示表格及示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物投影 仪展示关键词语归纳表
12、,其他小组及时补充完善。 第三步,通过排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通译全文。 提醒学生及时记录。 最后, 请一名同学复述课文。(教师适时板书: 逢、 访、寻。 ) 教会学生学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教会学生学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 第 8 页 共 13 页 导下,逐步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能自主地进行导下,逐步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能自主地进行 语文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并语文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并 将之转化为语文能力。将之转化为语文能力。本环节设计让学生有意识地积本环节设计让学生有意识地积 累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文言文学习累文
13、言文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文言文学习 中积累词语的重要性。中积累词语的重要性。 (四) 、时空连线,体味世外桃源的独特魅力。 (约 10 分钟)完成技能目标:品味语言,积累迁移,感受桃 花源的奇美特点。 教师激发: 同学们,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 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那好。 现在啊, 这间教室就是 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 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 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 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 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
14、居民的风 俗习惯吗? 4、 在节目的最后, 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 第 9 页 共 13 页 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教师板书: 美在自 然 美在人情)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 象;象;创造性地解读桃源之美,创造性地解读桃源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给能力一般的给能力一般的 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阔的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阔的 思考空间。思考空间。 (五) 、质疑探究,解秘世外桃源。 (约
15、10 分钟)完成 情感目标:理解评价作者的隐逸之风及作者心中的理 想社会。 学生放声速读课文,思考:结合写作背景说说本 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陶渊明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 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 求一种自由安宁的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 的社会理想。同学们能否针对陶渊明的隐逸之风及陶 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交流问题后,学习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后由组长汇报小组成果。 问题假设: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 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 的社会状况?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 第 10 页 共 13 页 同?
16、 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积极的理想, 也有人说 桃花源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你怎样评价?桃花源 的理想生活是否可以成为现实? 对于陶渊明的隐逸之风同学们可以拥有自己独到 的见解,既可以批判他的消极避世,也可以赞扬他的 不同流合污的清高。另外“世外桃源”的理想对于那 个时代而言还是有其进步性的,同样也鼓励学生拥有 自己的见解。 本环节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本环节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 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 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怎么评价陶渊明,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怎么评价陶渊明,如 何评价
17、他的理想与追求,将是这一环节的重点。何评价他的理想与追求,将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此环此环 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批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批 判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能力。判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能力。 (六) 、我的小结(约 3 分钟)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 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由学生自我总结已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由学生自我总结已 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过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过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
18、是一个开放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是一个开放性 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 学习方法等等。学习方法等等。 第 11 页 共 13 页 (七) 、布置作业。 (约 2 分钟) 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与梯度思考中完成作业, 设计的 作业为: 如果你和陶渊明心灵有所契合,那么拿起笔给陶 渊明写一封信。 如果在课堂上你有所感动,那么就把这份感动放 大,为陶公写下感动词。 选读以下诗作: 桃花源诗 (陶渊明) 桃源行 (王维) 桃源图 (韩愈) 桃花溪 (张旭) 桃源行 (王安石) ,感受桃源风情。 如果你对上面的作业都不感兴趣,请你
19、根据自身 情况,自主设计完成。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 ”从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 ”从 认知心理来说,这是学习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认知心理来说,这是学习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 因此我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因此我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 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了解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了解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 源”闪光的艺术魅力。源”闪光的艺术魅力。 六、板书说明: 第 12 页 共 13 页 此板书根据直观性原则,简洁明白,能体现了文此板书根据直观性原则,简洁明白,能体现了文 章的主要脉络,学
20、生能从中抓住要点和精髓,深入理章的主要脉络,学生能从中抓住要点和精髓,深入理 解全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心解全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心 中的理想社会,那里的风景优美秀丽,那里的人民淳中的理想社会,那里的风景优美秀丽,那里的人民淳 朴善良,但黑暗残酷的现实却让这种美好的理想独存朴善良,但黑暗残酷的现实却让这种美好的理想独存 在作者的心间。在作者的心间。 七、时间安排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约 2 分钟) (二)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走近陶渊明的隐逸 之风。 (约 5 分钟) (三)、疏通文义,积累词语,寻找世外桃源的 金钥匙。 (约 10 分钟)
21、 (四)、时空连线,体味世外桃源的独特魅力。 (约 8 分钟) (五)、质疑探究,解秘世外桃源。 (约 10 分钟) 第 13 页 共 13 页 (六)、我的小结。 (约 3 分钟) (七)、布置作业。 (约 2 分钟) 以上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桃以上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桃 花源和陶渊明,让学生体验到思考和超越的幸福。引花源和陶渊明,让学生体验到思考和超越的幸福。引 领学生从传统的 “小课堂” 走向创新发展的 “大课堂” 。领学生从传统的 “小课堂” 走向创新发展的 “大课堂” 。 以上只是一个预设的过程,需要教师在现时现地以上只是一个预设的过程,需要教师在现时现地 的环境中,现场生成。的环境中,现场生成。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