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96 ,大小:6.30MB ,
文档编号:2710471      下载积分:2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271047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02细菌概述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02细菌概述课件.ppt

1、聊城市技师学院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重点重点1.细菌的结构、生长繁殖、细菌的致病因素。2.正常菌群、灭菌、消毒等基本概念。 3.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及感染的来源和类型。难点难点1.细菌的细胞壁的结构及特殊构造。2.细菌的代谢产物及致病性。3.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及医院感染。1.建立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具有正确应用 常用消毒灭菌法的能力。2.掌握细菌的结构、生长繁殖、致病性及正常菌 群、灭菌、消毒等基本概念。3.熟悉细菌的形态、培养、分布、感染方式与类 型及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4.了解细菌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在培养基

2、上的 生长及变异现象;能判断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了解其临床意义及医院感染的预防。5.学会细菌涂片、革兰染色法操作及结果判断; 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细菌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细胞性微生物 (一)细菌的大小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以微米(m)为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螺形菌1.球菌:菌体外形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如肾形、矛头形等,平均直径0.81.2m。根据其分裂方向和分裂后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双

3、球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成对排列。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成对排列。肺炎链球菌链球菌 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成链状排列。葡萄球菌 呈多个平面分裂,分裂后成葡萄状排列。四联球菌 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分裂,分裂后成正方形排列。八叠球菌 沿着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分裂,分裂后成正方体排列。杆菌的形态多样两端齐平炭疽芽胞杆菌两端尖细白喉棒状杆菌2.杆菌(1)典型杆状;(2)球杆菌;(3)分枝杆菌;(4)链杆菌; (5)棒状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弧菌3.螺形菌螺形菌 菌体有一个弯曲或几个弯曲的细菌称为螺形菌 二、细菌的结构与理化性状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

4、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1.细胞壁(1)位置与性质 位于细胞膜外层,具有坚韧弹性的膜状组织。(2)组成成分 随菌种不同而不同 u革兰氏阳性菌G+ 厚2080nm ,主要由磷壁酸和肽聚糖(又称粘肽)组成。肽聚糖层约1550层。(一)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菌的基本结构壁磷壁酸膜磷壁酸磷壁酸:磷壁酸:位于最外层,抗原性强是革兰氏位于最外层,抗原性强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成分。阳性菌特有成分。肽聚糖 位于磷壁酸和细胞膜之间,1550层 v是由两种单糖链、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组成。v 单糖链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氨基糖交替间隔排列,经-1,4糖苷键联结而成。v 四肽链是由谷、丙、甘、赖

5、四种氨基酸组成 是G+和G-的共有成分。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青霉素作用点溶菌酶作用点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u革兰氏阴性菌G 薄1015nm,由肽聚糖和外膜构成。肽聚糖只有12层;外膜由内向外依次为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肽聚糖:少12层,缺乏五肽桥 脂蛋白:由脂类和蛋白质构成 外膜 脂质双层结构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结构。 脂多糖(LPS)由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多 糖构成。是内毒素成分。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G+菌与G-菌肽聚糖结构比较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细胞壁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坚韧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20-80nm10-

6、15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占细胞壁干重5%-20%磷壁酸+外膜+脂蛋白+脂多糖+ 敏感 溶菌酶、青霉素 链霉素 致病物质 外毒素 内毒素 (3)细胞壁的功能v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v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的外环境。v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v与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药物敏感性及染色性有关。主要化学成分:脂类、蛋白质及少量多糖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是细菌生物合成的重要场所形成中介体与细菌的分裂有关2.细胞膜(1)核糖体: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控制特定的遗传性状,与细菌耐药性有关。(3)胞质

7、颗粒: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多种颗粒,多数为细菌营养贮存物质。常见的是异染颗粒。3.细胞质 为细胞膜所包裹的无色透明溶胶状物,基本成分为水、无机盐、核酸、蛋白质、脂类等内含有多种酶系统,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4.核质u细菌是原核细胞,不具有成形的核。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或拟核,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u核质是由一条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成松散网状结构。u控制着细菌的生长代谢、分裂繁殖、遗传变异。1.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菌分泌并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肺炎链球菌荚膜荚膜荚膜(二)细菌的特殊结构v 荚膜的化学成分:多数为多糖,少数为多肽,

8、个别的是透明质酸。v 荚膜的意义v 抗吞噬作用:具有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与细菌致病性有关。v 抗杀菌物质的损伤作用:可保护细菌免受溶菌酶、补体、抗体等对其损伤。v 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细菌鉴别和分型的依据。v 黏附作用:荚膜彼此粘连,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2.鞭毛鞭毛:是某些细菌菌体上附着的细而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鞭毛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经特殊染色法后才能在光镜下看到。鞭毛的分类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鞭毛菌分类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单毛菌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具有免疫性,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可用于细菌的鉴别。与致病性有关,可使菌体粘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导致病变。 菌毛:为存在于许多G

9、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的比鞭毛细而短直的丝状物。3.菌毛v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普通菌毛遍布菌细胞表面,每菌可达数百根。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数量少,14根,与细菌的耐药性质变异有关。按其功能分为 v 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v 是细菌的静止的休眠形式,来保护细菌度过不良环境。v 芽胞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形式,只是用来度过不良环境。v 产生芽胞的大多是革兰氏阳性菌。4.芽胞芽胞 细胞分裂 繁殖体周期子代细胞 芽胞的意义炭疽芽胞杆菌破伤风梭菌鉴别细菌抵抗力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以杀灭芽胞为灭菌标准胞质颗粒胞

10、质颗粒核糖体核糖体菌毛菌毛核质核质细胞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质粒质粒鞭毛鞭毛荚膜荚膜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保护方法【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方法。2.熟悉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辨认。3.学会细菌涂片、革兰染色法操作及结果判断。【实验内容与方法】1.油镜的原理2.油镜的使用与保护二、细菌的基本形态与 特殊结构观察(示教)1.细菌涂片标本制作 过程:细菌涂片干燥固定2.革兰染色法u丹麦细菌学家革兰(Gram)在1884年创立,将所有细菌分成两类:G+菌和G-菌。 初染:龙胆紫或结晶紫染液,1分钟,水洗; 媒染:卢戈碘液,1分钟,水洗; 脱色:95%酒精,0.51分钟,水洗; 复染:

11、稀释复红,0.51分钟,水洗。三、细菌涂片标本制作和革兰染色法结果:G+菌:紫色; G-菌:红色。 意义:鉴别细菌; 选择抗菌药物; 研究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生长的繁殖一、细菌生长的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2.2.酸碱度酸碱度(pH)(pH):7.27.27.67.63.3.温度:温度:3737。C C4.4.气体:气体:O O2 2、COCO2 2 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将细菌分为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将细菌分为 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专性需

12、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必要的气体环境必要的气体环境专性需氧菌: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仅能在有氧环境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如结核分歧杆菌。下生长,如结核分歧杆菌。专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氧化还原电势高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的呼吸酶、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只能在无氧环境中 进行发酵,如破伤风芽胞梭菌。进行发酵,如破伤风芽胞梭菌。兼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但以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

13、菌属于此类,如葡萄球菌。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如葡萄球菌。微氧菌:微氧菌:在低氧低压(在低氧低压(5%5%6%6%)生长最好,如幽门螺杆)生长最好,如幽门螺杆菌。菌。(二)细菌繁殖的方式与速度(二)细菌繁殖的方式与速度1.1.生长方式:生长方式: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2.2.繁殖速度繁殖速度:多数为多数为202030 min 30 min 3.3.繁殖规律:繁殖规律: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

14、出一条曲线,称为可得出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分为四期。分为四期(1 1)迟缓期)迟缓期(2 2)对数期)对数期(3 3)稳定期)稳定期(4 4)衰亡期)衰亡期细菌生长曲线活菌数的对数培养时间对数期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迟缓期(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用人工方法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1)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不同分为 (2 2)按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分类)按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分类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 :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 营养培养基营养培养基: :供营养要求较高或特殊的细菌生长供营养要求较高或特殊的细菌生长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有助于细

15、菌的鉴别有助于细菌的鉴别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目的菌,抑制非目的菌生长选择性培养目的菌,抑制非目的菌生长厌氧培养基:厌氧培养基:供专性厌氧菌的生长供专性厌氧菌的生长菌膜菌沉淀均匀混浊对照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1)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混浊生长、沉淀生长 (2)固体培养基:菌落,菌苔。菌落(3)半固体培养基无动力无动力 有动力有动力3.3.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1 1)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 2)生物制品的制备。)生物制品的制备。(3 3)细菌的鉴定与研究。)细菌的鉴定与研究。(4 4)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1.致

16、热原:又称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G-菌,少数G+菌u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2.毒素和侵袭性酶: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外毒素是多数G+菌和少数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是G-菌的脂多糖侵袭性酶: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一)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二、细菌的代谢产物3.维生素:某些细菌能合成维生素除供自身需要外,还能分泌到周围环境中。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5.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其近缘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6.色素: 细菌的色素有

17、两类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是菌落显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水溶性色素,能弥散到培养基或周围组织。u糖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 HCOOH 脱氢酶 CO2+H2 (二)分解代谢产物及意义u不同的细菌含有不同的酶类,因此对糖和蛋白质的分解能力及分解后的产物也不相同。根据细菌的这些特点可以对细菌进行鉴别。吲哚试验吲哚试验色氨酸色氨酸吲哚吲哚玫瑰吲哚玫瑰吲哚 吲哚试剂吲哚试剂 - +u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遗传: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亲代将其生物学性状传给子代,而且代代相传,其子代和亲代之间表现为相似性。 变异: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

18、或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三、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1.形态结构变异形态:鼠疫杆菌:3%6%NaCl琼脂培养基荚膜:肺炎链球菌:人工培养基2.毒力变异强毒变异为弱毒卡介苗的研制弱毒变异为强毒用于细菌战争3.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的变异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二)细菌变异在医学的意义1.病原学诊断方面2.临床治疗方面3.传染病预防方面4.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一、细菌的分布(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1.土壤中的细菌v 土壤耕作层细菌含量最多,其中绝大多数对人类有益。v 病原菌主要来自人、动物的排泄物及尸体。v 引起创伤感染。2.水中的细菌v 不同的水源细

19、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v 水中的病原菌主要来自土壤、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等。v 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流行。3.空气中的细菌v 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较少。v 主要来自土壤、尘埃、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及口腔排出物。v 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或伤口感染。(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教材表2-3)正常人体的血液、内脏、肌肉等部位是无菌的。 1.正常菌群的概念:在正常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为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称为正常菌群。2.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生物拮抗作用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一定的抗癌及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3.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与人体

20、间的平衡状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能引起疾病,因此把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u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u菌群失调u菌群失调症u诱因 二、消毒与灭菌(一)基本概念1.消毒 杀死物体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v 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v 用于消毒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v 一般用化学方法2.灭菌 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v 灭菌比消毒彻底v 杀灭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v 一般用物理方法3.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v 微生物一般不死亡v 用于防腐的化学制剂称为防腐剂v 同一种化学

21、制剂,在高浓度时可为消毒剂,在低浓度时可做为防腐剂4.无菌: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v 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5.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二)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消毒灭菌法u低温:细菌酶活性降低,细菌生长抑制。 24C保存菌种和食物。u高温:使细菌的蛋白质和酶活性破坏、死亡。临床上常用热力进行灭菌。u同一温度下,湿热比干热效果好,其原因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大。湿热的蒸汽与物体接触凝结成水时放出潜热,能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1)湿热消毒灭菌法煮沸法:100 510分钟 用于注射器、食具、饮水消毒。

22、杀死芽胞13小时。(注意事项)流动蒸气消毒法:用蒸笼或阿诺蒸汽锅 流通蒸气灭菌1530分钟 间歇蒸气灭菌法:经过流通蒸汽消毒的含糖类、血清、蛋白的培养基灭菌移入37温箱过夜,再流通蒸汽加热消毒,连续次,可达到灭菌目的。 高压蒸气灭菌法 是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u用高压蒸气灭菌器u压力1.05kg/cm2 或103kPau达121.31530分钟 注意事项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2.830分钟或71.71530秒。常用于牛奶、酒类的消毒。(2)干热灭菌法常用的有干烤法、焚烧法和烧灼法焚烧 是一种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仅用于废弃物或动物尸体烧灼 直接用火焰灭菌干烤 在干烤箱中进行160170

23、, 2小时2.辐射杀菌法 (1)日光与紫外线u日光杀菌主要依靠其中的紫外线 病人的书籍、衣服、被褥等用品在日光下曝晒数小时,可杀死大部分细菌。u紫外线有效杀菌波长为200300nm,其中以265266 nm的杀菌力最强,与DNA吸收光谱范围相一致。u其主要作用于DNA,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u但紫外线穿透力弱,只适用于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等的空气消毒及物品的表面消毒。3.过滤除菌法用物理阻挡的方法将液体和空气 中的细菌除去。所用的器具是滤菌器。主要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及空气等的除菌。v 石棉滤菌器 烧结玻璃滤菌器v 薄膜滤菌器 素陶瓷滤菌器v 高效颗粒空气滤器

24、(2)电离辐射杀菌u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射线等u主要是破坏细菌的DNA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1.消毒剂 消毒剂对细菌和人体细胞都有毒,故只能外用 (1)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与用途:表2-4 (2)影响消毒剂作用的主要因素v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v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v环境因素2.防腐剂v低浓度的消毒剂可用做防腐剂,防止或抑制细菌的生长v0.01%硫柳汞、0.5%石炭酸、山梨酸钾等1.概念 2.医院感染的危险原因 感染对象免疫功能低下及患有免疫缺陷或其 他疾病者。各种诊疗技术,尤其是侵入性检查与治疗的 广泛应用。损伤机体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激素和抗生素的 不适当使用等。三、医院感染3.常见的医

25、院感染 肺部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23.3%42%。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20.8%31.7%。伤口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病毒性肝炎、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等。4.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病人和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侵袭力毒素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 外毒素内毒素一、细菌的致病因素 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 细菌能引起机体疾病的性能称为细菌的致病性侵入数量毒 力侵入门户细菌的致病性(1 1)菌体表面结构:荚膜、菌毛)菌体表面结构:荚膜、菌毛荚膜、微

26、荚膜荚膜、微荚膜菌毛等粘附素菌毛等粘附素u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称为粘附素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称为粘附素u分为分为菌毛粘附素菌毛粘附素和和非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如脂磷壁酸、如脂磷壁酸、蛋白质 )1.1.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机能,侵入机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机能,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体并在机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一)细菌的毒力(一)细菌的毒力 指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指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 A A群链球菌。可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群链球菌。可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利

27、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链激酶和链道酶链激酶和链道酶:能激活溶纤维蛋白酶:能激活溶纤维蛋白酶其他侵袭性物质其他侵袭性物质:杀白细胞素、溶血素等:杀白细胞素、溶血素等 (2)侵袭性酶:)侵袭性酶:协助病原菌侵蚀和扩散协助病原菌侵蚀和扩散2 2毒素毒素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分为外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来源:来源:多由多由G G+ +菌合成释放,部分菌合成释放,部分G G- -菌亦可菌亦可释出释出。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蛋白质,不耐热,易被热、酸、蛋白质,不耐热,易被热、酸、蛋白酶分解破坏。蛋白酶分解破坏。(1)(1)外

28、毒素外毒素概念: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毒性强,抗原性也强。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毒性强,抗原性也强。u如肉毒毒素纯品如肉毒毒素纯品1mg1mg可杀死可杀死2 2亿只小白鼠,毒亿只小白鼠,毒性比氰化钾强性比氰化钾强1 1万倍万倍。 抗原性:抗原性:强,可经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刺激强,可经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机体产生抗毒素。致病作用:致病作用:毒性强;对组织器官有高度选择性毒性强;对组织器官有高度选择性; ;引起特有临床症状引起特有临床症状(见表(见表2-5 2-5 )(2)(2)内毒素内毒素 来源:来源:是革兰

29、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菌体死亡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菌体死亡裂解后释出。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与特性:化学成分与特性:脂多糖,性质稳定,耐热;脂多糖,性质稳定,耐热;对强酸、强碱不敏感。对强酸、强碱不敏感。 不能用甲醛处理成类毒不能用甲醛处理成类毒素。素。对人体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不强,引起的症状基本相同对人体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不强,引起的症状基本相同致病作用致病作用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内毒素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后,导致内毒素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后,导致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热。WBCWBC反应:反应:因骨

30、髓受到内毒素的刺激,释放大量白细胞,因骨髓受到内毒素的刺激,释放大量白细胞,造成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但伤寒沙门菌内毒素造成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但伤寒沙门菌内毒素可始终使白细胞总数减少。可始终使白细胞总数减少。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表2-6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区别要点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来来 源源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存在部位存在部位多数分泌菌体外,少数菌溶解后释多数分泌菌体外,少数菌溶解后释放放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细胞壁

31、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蛋白质蛋白质脂多糖脂多糖稳稳 定定 性性不耐热,加热不耐热,加热60306030分钟被破坏分钟被破坏耐热,耐热,160216024 4小时被破坏小时被破坏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处理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处理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较弱,甲醛处理不能成为类毒素较弱,甲醛处理不能成为类毒素毒性作用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的毒害强,对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较弱,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较弱,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临床症状相似用大致相同,临床症状相似(二)

32、细菌的侵入数量(二)细菌的侵入数量v 菌量又与病原菌毒力强弱和机体免疫力高低有关菌量又与病原菌毒力强弱和机体免疫力高低有关(三)细菌的侵入门户(三)细菌的侵入门户 有了一定毒力和数量的病原菌,如果没有适宜的侵入门户,有了一定毒力和数量的病原菌,如果没有适宜的侵入门户,还是不能使易感染者发生感染。不同细菌其侵入途径不同:还是不能使易感染者发生感染。不同细菌其侵入途径不同:v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v 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v 皮肤粘膜创伤感染皮肤粘膜创伤感染v 接触感染接触感染v 节肢动物叮咬感染节肢动物叮咬感染v 多途径感染多途径感染(一)感染的概念:(一)感染的概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病原菌突破

33、机体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v 感染常称为传染,但感染与传染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感感染常称为传染,但感染与传染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感染不一定具有传染性,而传染属于感染范畴。染不一定具有传染性,而传染属于感染范畴。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二)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二)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1.1.感染的来源感染的来源 感染按其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按其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1 1)外源性感染:指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外

34、源性感染:指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2 2)内源性感染:指来源于病人自身的感染。)内源性感染:指来源于病人自身的感染。2.2.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根据病原菌侵入门户的不同,其传播方式根据病原菌侵入门户的不同,其传播方式v (1 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 (2 2)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v (3 3)皮肤黏膜创伤感染。)皮肤黏膜创伤感染。 (4 4)接触感染。)接触感染。v (5 5)节肢动物媒介感染。)节肢动物媒介感染。(三)感染的类型(三)感染的类型 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毒血症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脓毒血

35、症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带菌状态1.1.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感染后,不出现明感染后,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显的临床症状。v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也可携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也可携带病原体作为重要传染源。带病原体作为重要传染源。2.2.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为传染病。又称为传染病。感染后,出现明显的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症状和体征。v 按照病程长短:按照病程长短: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v 按照感染的部位和性质:按照感染的部位和性质:局部感染、全身感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染v全身感染全身感染v

36、 感染发生后,病原菌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感染发生后,病原菌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v毒血症:毒血症: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不入血流,其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不入血流,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v菌血症:菌血症: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不在血中繁殖。v败血症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v脓毒血症: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细菌随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细菌随血流播

37、散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化脓病血流播散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化脓病灶。灶。3.3.带菌状态带菌状态v 机体感染后细菌并未立即消失,而在体内继续机体感染后细菌并未立即消失,而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称为留存一定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称为带菌状态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带菌者。v健康带菌者健康带菌者:隐性感染后带菌的健康人。:隐性感染后带菌的健康人。 v恢复期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显性感染后带菌者。显性感染后带菌者。v本章小结v 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3大类

38、v 细菌的结构有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v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以无性二分裂方式增殖。不同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后,会出现不同的生长现象。v 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细菌也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主要有形态结构变异、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v 细菌广泛存在土壤、水、空气、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正常菌群可转为条件致病菌。v 建立无菌观念,正确进行消毒、灭菌、无菌与无菌操作,对防止环境污染、控制医院感染等具有重要意义。v 细菌的致病因素由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及侵入机体的门户决定的。v 在一定条件下,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v 感染可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3种类型。全身感染可分为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等。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