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 教材 解说稿杨家小学 杨增有一、课程标准 与要求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三、教材内在 结构 和 逻辑关系四、教材处理建议说教材学科定位及基本特点学科总体目标本册内容的标准及要求一、课程标准与要求(一)、学科定位与基本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学科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
2、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本册教材的课程标准与要求 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综合应用与实践四大领域,具体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
3、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三)、本册教材的课程标准与要求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
4、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材编排意图及特点教材内容结构二、编排意图与体例(一)、教材编排意图及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
5、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一)、教材编排意图及特点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
6、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数与代数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统计位位置与方置与方向向圆圆分数乘分数乘法法分数除分数除法法分数分数比比扇形统计扇形统计图图百分数(二)、教材内容结构介绍顺序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一)位置与方向(二)圆 确定起跑线扇形统计图 节约用水数学广角数与形总复习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3.分数混合运算4.问题解决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分数乘法的意义 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35 533个5相加是多少5
7、个3相加是多少5的3倍是多少3的5倍是多少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充,本质上完全一致。3个 相加是多少513的 是多少51 的3倍是多少51 个3是多少513的 倍是多少513513512. 分数乘法的计算 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 (例如: 、按比分配的计算)2.1713. 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4.“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例5:分数与小数相乘。例6:分数混合运算顺
8、序。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例8: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9: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一种形式:几个相同分数相加是多少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一种形式:几个相同分数相加是多少三、具体编排三、具体编排把“量”转化为“率”例例3的铺垫,根的铺垫,根据已学数量关据已学数量关系,由整数乘系,由整数乘法的意义类推法的意义类推出分数乘法算出分数乘法算式,在情境中式,在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法理解分数乘法算式在这儿表算式在这儿表示示“一个数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几分之几是多少少”。 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二种形式: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简便约分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混合编排
9、可让学生尝试证明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用长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形式自然地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为接下来学习运算定律作准备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弄清题意,知道问题和已有信息理清有几个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一、教学内容1.倒数的认识2.分数除法的计算3.问题解决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2.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3.分数除法的意义不设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4.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抽
10、象的“1”解决的问题。三、具体编排1.倒数的认识例1:求一个数的倒数。2. 分数除法例1:分数除以整数。例2:一个数除以分数。例3:分数混合运算。例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例5:“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例6: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例7:可用抽象的“1”解决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 比一、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2. 比的基本性质3. 比的应用二、具体编排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比的基本性质例1:化简比例2:按比分配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一、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意义2.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3. 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二、与实验教材
11、的主要区别1.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2.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3.增加用抽象的“1”解决的实际问题。三、具体编排百分数的意义。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数、小数 化成百分数)。例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百分数化成分数 、小数)。例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例4: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例5: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例1: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
12、两点的相 对位置说出其中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上以 及距离该点有多远。例2:会根据某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与距离在方位 图上找到该点。例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第五单元 圆一、教学内容1.圆的认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4.扇形的认识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2.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3.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4.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5.“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注重实验几何,教学中立足现实经验,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13、注意强调转化的方法。适当体现极限的思想。 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内容利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问题四、处理好教材的内在逻辑关系(二)评价建议(一)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学准备与设计方面我们要注意: (1)教学目标的拟订必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生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的分解为环节目标。 (2)研读课时内容时,教师要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所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和习题的匹配关系,分清习题的层次。把握重
14、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的方法完善教材。 (3)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经验等要素。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分层把握。 (4)问题的把握要注重思考性和挑战性,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预设教学指导策略。(一)、教学建议2.教学组织与实施中我们要注意: (1)教学中要调节注意力做到动静搭配,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 (2)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锤炼教学语言和解题思路,做到简单明了。 (3)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尤其注意易错题型的扑捉与利用。(二)、评价建议1.要注意根据学段的知识与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情感态度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3.注重评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