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日 朱启平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朱启平朱启平,出身江南世家,燕京大学高才生。 “一二九运动”中,燕大“洋气冲天,红光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 太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 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清朝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堪称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 大公报最初在天津法租界出版。 随着中国历史
2、的变迁,先后移址上海、武汉、桂林、重庆、香港等地,后来行销香港、内地以及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百年来,大公报坚持真理、讲真话、说实事,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在中国的新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 本文为何用落日为题?有何深意?
3、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是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即通讯报道,它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比较详细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工作、风貌的一种新闻体裁。 特点: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消息和通讯的相同点: 1、真实性2、及时性3、新鲜
4、性 不同点:从叙事上看:消息概括、通讯详细。 从写作上看:写作技法。 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从语言上看:消息语言简洁,平实质朴,通讯比较讲究文采。who(何人):盟国代表、士兵、摄影记者、日本代表 what(何事):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when(何时): 1945年9月2日 上午9时10分至9时18分 where(何地):日本东京湾内的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 why(何故):纪念停止流血、呼吁和平 为了停止流血、实现和平(何故), 1945年9月2日上午 (何时),美舰“密苏里”号上(何地)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何人)接受日本国投降(何事)。THANK
5、 YOUSUCCESS2022-5-22可编辑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第二部分:“仪式开始”写签字的经过。 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写签字后的余波。 内容结构铺垫渐进余波延续重点部分小标题 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 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
6、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这些和“落日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相互对应,密不可分。 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艺术手法“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
7、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艺术手法“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笑笑”,“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军舰上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还是报告文学,一般都不出现记者的身份“我”,而本文不仅出现了“我”,而且不断写出“我”的感受,甚至评述。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我”出现在文中,成为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这样,将“我”于当时当地所见、所闻、所感与报道融为一体,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反而更增强了真实性。THANK YOUSUCCESS2022-5-22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