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基本知识中药基本知识中药基本知识2解表药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中药基本知识3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中药基本知识4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发散风寒药多属辛
2、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中药基本知识5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中药基本知识6据近代研究,认为解表作用与以下药理作用有关1发汗作用2解热作用3镇痛作用4抗菌、抗病毒作用中药基本知识7清热药清热药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药的药性都属寒凉,按“热者寒之”的治病法则,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热证。中药基本知识8所谓热证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指体温升高的发热,而且也泛指体温虽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热证症状,如口干、咽燥、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3、、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数等,都属于热证的范畴。中药基本知识9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因有“寒凉折火”的性能,故主要用于清气分实热。常用药物有石膏、知母、栀子等,白虎汤为其代表方。中药基本知识10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清解血分实热。所谓”血热”是指在温热病(相当于感染性疾病的极期和晚期或败血症期)出现的发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发斑发疹(皮下出血)、衄、吐血、便血等并发症,以及由“血热妄行”所致的其他出血症,本类药物可通过其清热作用而达到凉血的目的。常用药物有犀角、生地黄、玄参等,犀角地黄汤为其代表方。中药基本知识11清热躁湿药因湿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发热称为湿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身重而痛、腹满
4、食少、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黄腻等。因本类药物既能清热又能燥湿,部分药物还兼有解毒的作用,故主要来治疗湿热证,常用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等,治肠胃湿热以香连丸为代表。中药基本知识12清热解毒药火热壅盛引起的“火毒”或”热毒”,相当于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高热以及伴随的病理变化,包括各种毒性反应。多种化脓性感染(如疮疡、肺痈、肠痈等)、痢疾和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乙脑等)都属于热毒范畴。因本类药物具清热又兼有解毒作用,故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热毒证,常用药物有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薄公英等,五味消毒饮是其代表方之一。中药基本知识13清虚热药所谓虚热,从理论上讲是指阴、阳、气、血不足所引起的发热,但
5、通常专指热邪伤阴所致的热证。如相当于急性传染病后期,热已伤阴所致的口干咽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阴虚发热证,又如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等)所引起的午后发热、颧红盗汗、骨蒸劳热并有慢性进行性消瘦等证均为本类药物的适应症。常用药物有地骨皮、银柴胡等。青蒿鳖甲汤是其代表方之一。中药基本知识14清热明目药凡能清肝热或散风热,以治疗肝热和风热目疾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明目药,常用于肝热上扰所致的目疾。代表药物有决明子、青葙子、谷精草等。中药基本知识15人们常把清热解毒与抗菌作用等同起来,把清热解毒药与抗菌素相提并论。然而从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却没有发现一个象抗菌素那样,有很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的中草药,相反,
6、有的中草药虽抗菌作用不强,但对很多感染性疾病却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单纯用抗菌作用来解释本类药物的作用是不够全面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可能是以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而呈现广泛的药理作用。中药基本知识16近代药理研究证明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归纳如下:(1)抗菌作用 (2)抗病毒作用 (3)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4)解热作用 (5)抗炎作用 (6)其他作用中药基本知识17泻下药泻下药凡能通利大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泻下药具有泻下通便、消除胃肠积滞、清导实热、攻逐瘀血、排除水饮等功效。临床用于大便不通、宿食停滞、瘀血停滞、实热内结、寒积或水饮停蓄等里实证;某些高热不退、谵语发狂;或火热上炎所
7、致头痛、目赤、口疮、牙龈肿痛及火热炽盛引起的上部出血(衄血、吐血、咯血)等证,不论有无便秘,均可用苦寒攻下之品,清除实热,导热下行中药基本知识18泻下药根据其泻下作用的强度,可分为润下药、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以后者作用最强,攻下药次之,润下药缓和。凡属宿食停积,腹部胀满,大便燥结所致的里实证,当选攻下药主之,并配伍行气药类,帮助排便,如三承气汤。中药基本知识19凡属久病正虚、年老津枯或妊娠、产后血亏、亡血等所致肠燥便秘,当用润下药,配伍养阴益血之品,滋补肠燥,加强润下作用,补充律液不足,起到“增液行舟”的作用,如麻子仁丸、五仁丸等。峻下逐水药因作用猛烈,适用于水肿。痰饮积聚、喘满壅实以及血
8、吸虫病晚期所引起的肝硬化腹水等证,如十枣汤、舟车丸等。中药基本知识20据近代研究本类药物主要具有下列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 (2)利尿作用(3)利胆作用(4)抗感染作用中药基本知识21祛风湿药祛风湿药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并能解除疼痛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肌肉风湿痛都属痹证的范畴。中药基本知识22常用药物有秦艽、五加皮、清风藤、汉防已、独活、五加皮、木瓜、桑寄生、雷公藤等。这类药物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
9、1)抗炎作用(2)镇痛作用。 中药基本知识23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湿有两种含义,一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尤以下肢水肿明显者,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二是痰饮,如慢性支气管炎有大量痰液积留,胃炎等会引起水分或分泌物在胃内积留,以及体腔内的异常液体(胸水、腹水等)都属于痰饮,可适当配合利水渗湿药治疗。湿与热所致的各种湿热证如淋浊(泌尿系感染或结石)、湿热发黄、疮疡等也可用利水渗湿药治疗。 中药基本知识24利水渗湿药忌用于阴亏血少的病证,对脾虚水肿应以健脾为主,不宜强调利水。临床应用时,宜按病证选用药物,并适当配伍。据现代研究,
10、这类药物主要的药理作用如下。(1)利尿作用:本类药物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如茯苓、泽泻、木通、金钱草、半边莲、猪苓、玉米须、瞿麦、萹蓄等。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和桂枝)、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和白术)等利尿作用显著。中药基本知识25(2)抗菌作用(3)利胆作用(4)其他作用: 降压 影响脂质代谢 降血糖 影响免疫功能中药基本知识26温里药温里药 凡能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温里药具有温里散寒、止痛等作用,其中部分药物还有温阳、回阳作用。里寒证:一是寒邪入里,脾胃阳气受抑;见心腹胀满、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宜温中散寒。二是心肾阳气虚弱,寒从内生,见腰膝酸痛、四肢
11、浮肿、小便不利等;尤其心肾阳衰,而见汗出不止、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的“亡阳证”必须温肾回阳。根据温里药的近代研究结果,将其药理作用归纳如下。 中药基本知识27(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温里药具有“回阳救逆”和“温心阳”的功效,用于“心阳衰微”及“亡阳证”。心阳衰微与心力衰竭及缓慢型心律失常等有关,亡阳与休克的症状相似。“回阳救逆”的代表药有附子等,代表方有四逆汤、参附汤、芪附汤等。附子、乌头、干姜、肉桂、细辛等对心血管系统均有明显作用,中药基本知识28(2)健胃及驱风作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大多有健胃、驱风作用。干姜、胡椒、吴茱萸等,其味均甚辛辣,故为辛辣性健胃药。(3)镇吐作用:姜有
12、止吐降逆作用。丁香亦有镇吐作用。(4)镇痛作用:附子、姜、肉桂、吴茱萸、细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中药基本知识29理气药理气药凡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消除气滞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中医理论认为气运行于全身,贵在流通疏畅,如果某些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则出现气滞。气滞的临床表现以胀闷、疼痛为主。中药基本知识30由于气机阻滞部位的不同,又可表现出不同证候。如脾胃气滞可致脘腹胀痛、嗳气、呃逆、大小便失常;肝郁气滞常表现为胸闷胁痛、食欲不振,以及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肺气壅滞出现咳喘等。气滞的症状在慢性胃炎、溃疡病、胆道疾病、慢性肝炎等许多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妇女痛经等
13、疾病中皆可见到。中药基本知识31气滞的治疗原则是理气或行气。临床常用的理气药有陈皮、青皮、厚朴、枳实、枳壳、木香、乌药、香附、大腹皮、薤白、沉香等。中药基本知识32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 增强胃肠运动(2)对消化液分泌的影响:(3)利胆作用:(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5)其他作用: 升压,抗休克 有调节子宫的作用中药基本知识33消食药消食药凡能促使消化,增进食欲的药物称消食药。 消食药主要适用于宿食不消而引起的院腹胀满,不思饮食,暖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所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常用药物有山楂、麦芽、谷芽、神曲、鸡内金、莱菔子等。中药基
14、本知识34本类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作用。(1)助消化作用(2)降血脂作用(3)其他作用:强心降压抗菌增加冠脉流量及抗心肌缺血中药基本知识35应用止血药时应根据各种出血症的原因,辨证用药,适当配伍。如血热妄行,应与清热凉血药同用;阳虚不能温经,应与温阳益气药合用;阴虚阳亢,宜与养阴潜阳药合用;气虚不能摄血,当与补气药合用;瘀滞出血,宜祛瘀止血,以祛瘀止血药配伍活血药与行气药。止血药中药基本知识36常用止血药有白及、血余、仙鹤草、三七、侧柏叶、艾叶、地榆、槐花、大、小蓟、白茅根、紫珠草、茜草等;复方有胶艾汤、十灰散、四生丸、止血生肌散、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等。中药基本知识37上述止血方
15、药,已有部分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止血的药理作用如下:(1)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2)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有增加血小板数及促凝的(3)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4)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中药基本知识38止血药中的三七、茜草、蒲黄等既有促进血凝的一面,也有促使血块溶解作用,这说明其功能兼具止血与活血祛瘀功能,有利于止血而不留瘀。中药基本知识39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
16、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中药基本知识40近年来,对于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此外,血瘀证同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纤维组织代谢障碍等可能也有一定关系。中药基本知识41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可归纳如下: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改善微循环其他作用其他作用中药基本知识42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或
17、一般咳嗽每多挟痰,痰多亦每致咳嗽。咳嗽、咯痰和喘息往往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在治疗时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伍。中药基本知识43痰有两个涵义,一是咯出的痰,是狭义的,多由感受外邪,肺气壅滞,津液不布凝聚而成,或由于脾不健运,水湿凝聚而成,如慢性支气管炎、咽喉部炎症或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咳嗽等。一是指稽留在体内各种各样的痰,这是广义的痰,它包括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病症的痰证,如瘿瘤。中药基本知识44这类药物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 (1)化痰作用:半夏、桔梗、前胡、皂荚、南星、贝母等(2)镇咳平喘作用:百部、紫菀、款冬花、桑白皮、苦杏仁等(3)其他作用:半夏各种制剂均有一定的镇吐作用。中药基本知识4
18、5安神药安神药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类。前者为质地沉重的矿石类物质,如朱砂、琥珀、磁石等,多用于心悸失眠、惊痫发狂、烦躁易怒等实证;后者为植物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等,具有养心滋肝作用,用于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宁的虚证,并常与补血养心药同用,以增强疗效。中药基本知识46现代研究证明,不少安神药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同的安神药还分别具有明目、解毒、敛汗生津、润肠等功效。中药基本知识47平肝熄风药平肝熄风药平肝熄风药是指具有平肝潜阳、平息肝风功效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等证。肝阳上亢多
19、因肝肾阴虚,阴不能制阳所致。多呈现头目眩晕、头痛、耳鸣、心烦。常见于高血压病。所谓“动风”是指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抽搐、震颤、头晕眼花等一类具有“动摇”特点的症状。此等表现主要为肝经病变的征象。中药基本知识48肝阳上亢的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常用钩藤、天麻、地龙等以平肝,用石决明、生牡蛎等以潜阳。亦宜加用滋肝肾之阴的药如熟地、枸杞、麦冬等。肝风内动治以平肝息风,常用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等。中药基本知识49本类药的平肝息风功效,可能与下述药理作用有关。 (1)镇静、抗惊厥作用 (2)降压作用: (3)解热、镇痛作用: 中药基本知识50开窍药开窍药凡以苏醒神识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开窍药,
20、适用于因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的窍闭神昏证。窍闭证的表现主要为神志昏迷、牙关紧闭、握拳等。又可分为热闭和寒闭。热闭兼有高热、谵语、脉数、抽搐等症状;常见于某些严重的全身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的高热昏迷,某些脑血管意外以及癫痫大发作、肝昏迷、中暑等。寒闭证以神志昏迷为主要表现,开窍药的应用旨在使病人苏醒。中药基本知识51开窍药用于急救,待神志清醒后,应根据不同的病因作进一步治疗。常用开窍药有麝香、冰片、苏合香、樟脑、石菖蒲等,其开窍醒神功效可能与下述药理作用有关。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抗炎、抗菌作用 (3)抗心绞痛作用中药基本知识52补虚药补虚药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
21、,以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称补益药。补益即扶正培本。使用补益方药治疗虚证的方法,称为补益法;亦称扶正培本法或扶正培本治则。中药基本知识53补气药(益气药)主要是补益脾气、肺气和心气,用于气虚证;补血药(养血药)能补心、肝血虚、用于血虚证;补阴药(滋阴药)能养阴、滋液、润燥,用于肺、肝、肾、脾、胃阴虚证;补阳药(助阳药)能补助肾阳,用于肾阳虚证。中药基本知识54补虚药的药理作用可归纳如下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机体适应性的影响对机体适应性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壮作用强壮作
22、用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中药基本知识55常用的补气药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常用的补阳药有:鹿茸、淫羊藿、补骨脂、肉苁蓉、杜仲、菟丝子等;常用的补血药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何首乌等;常用的补阴药有:沙参、麦冬、天冬、生地、枸杞子、女贞子、玄参、菟丝子。中药基本知识56中药补气方四君子汤、补血方四物汤、补阳方参附汤和补阴方六味地黄丸对细胞免疫和抗体形成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中药基本知识57补虚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提高机体抵抗和法除病邪的能力;并能调节和促进核酸、糖、蛋白质、脂质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及改善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解毒功能和
23、改善造血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等,这与中医临床用补虚药治疗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久病伤正、年老体衰的各种虚证是相符的。中药基本知识59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临床常与补益药同用,治标固本兼顾,根据具体的证候,配伍他药。本类药物大都含有鞣酸。常用药物有五倍子、五味子、石榴皮、赤石脂、金樱子、乌梅等。中药基本知识60驱虫药驱虫药服用驱虫药可麻痹或杀死虫体,使虫排出体外,能得到根本治愈。对于体虚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驱虫时一般在空腹时服用,以便使药物与虫体易于接触,更好的发挥驱虫效果。常配伍泻下药,促虫排出。部分驱虫药毒性较大,孕妇慎用。常用的驱虫药有苦楝皮、使君子、槟榔、南瓜子和雷丸
24、等。中药基本知识61凡能将肠道寄生虫能杀死或驱出体外的药物,称为驱虫药。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肠内寄生虫(蛔虫、绦虫、钩虫、蛲虫等)所引起的疾患,病人常见腹痛、腹胀、厌食或善饥多食、面黄、消瘦等。可以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药物。中药基本知识62外用药外用药凡在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应用,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散结、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一些药物,称为外用药。外治方药有膏、丹、水、酒、散、药线等剂型,对患部直接用药。用法包括膏贴、涂、敷、掺、熏、洗、浸、浴、点眼、灌耳、滴鼻、吹喉及药丁插入瘘管等。外用药由于性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中药基本知识63有杀虫止痒者,如硫黄、明矾、轻粉、冰片、樟脑、蛇床子
25、、土槿皮、炉甘石等,用于疥癣、湿疹、痒疹等皮肤病。中药基本知识64有消肿散结者,如黄连、黄柏、大黄、腰黄、丁香、蟾酥、麝香、芙蓉叶等,用于疮疡初起,焮肿热痛。有化腐排脓者,如轻粉、升丹、珠砂、硼砂、雄黄、冰片等,用于疮疡已溃,脓腐较多。中药基本知识65有生肌收口者,如殊砂、珍珠、琥珀、龙骨、血竭、冰片、炉甘石等,用于疮疡已溃,脓汁将尽,疮口未收者。有收敛护肤者,如明矾、石灰、虎杖、地榆、象皮、龙骨、牡蛎、炉甘石、赤石脂、密陀僧、五倍子、海螵蛸、滑石、蜂蜜、麻油等,用于收敛,止血,润滑,护肤。 中药基本知识66根据中医习用的外用药,综合归纳其药理作用,有以下几点。(1)杀灭病原体作用(2)抗菌、
26、抗病毒作用(3)局部刺激作用(4)收敛止血作用(5)促进骨折愈合作用(6)保护及润滑皮肤作用(7)局部麻醉作用(8)其他作用中药基本知识67煎药及服药法煎药及服药法 煎煮汤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煎药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要求。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在容器内浸药令匀,用水量应以淹没药物或稍高为度。中药基本知识68火候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都应避免久煎,应当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以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而补益滋腻药物则大多可以较久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其他如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入汤更宜久煮。中药基本
27、知识69一个处方中如果各个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有显著差别,就应当分别先后,次第煎煮,其中的芳香药等则须待矿物、贝壳及某些根类药物先煮沸约10分钟后再放入。有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可用纱布包裹煎煮,使不致浮散,以便饮服。若处方中有不宜煎煮的药物,可另行溶化(如芒硝)然后同煎取的其他药液混合。中药基本知识70方剂中的液态药物(竹沥、姜汁等)亦不入煎,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得。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川贝母)通常多制成散剂与煎得的其他药物药液同服。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龟板胶等则当另行烊化然后混合其他药汁服用。中药基本知识71服药方法,汤剂都宜于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是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冷服或凉药热服的。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以外,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一般说来,滋补药宜在饭前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其他药物一般也宜在饭后服;而安眠的药物则应在睡前服。无论食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12小时左右,以免影响疗效。中药基本知识72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三次。病缓可服二次;而病重病急的可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