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 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天体科学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天体科学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2021 杭州)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 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 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 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2.(2021 金华)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人艺平均每年约 1 厘米的距离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火山地震 C. 板块碰撞 D. 板块张裂 3.(2021 衢州)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下列
2、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1 衢州)2021 年 7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 100 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 甲一乙之间 B. 乙一丙之间 C. 丙一丁之间 D. 丁一甲之间 5.(2021 杭州)如图是北纬 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 A. B. C. D. 6.(2021 绍兴)2021 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 A. 色球层 B. 光球层 C. 日冕层 D. 外层 7.(2021 湖州)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
3、了超过 2 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 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 C. 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 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 8.(2021 丽水)2021 年 5 月 26 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9.(2021 温州)汉书 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 流水 B. 风力 C. 冰川
4、D. 海浪 10.(2021 宁波)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 2021 年 5 月 15 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 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 2021 年 5 月 15 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 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 “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11.(2021 嘉兴)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 A. 黄昏,上弦月 B
5、. 清晨,上弦月 C. 黄昏,下弦月 D. 清晨,下弦月 12.(2021 湖州)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阳光的直线传播 B. 地球是球形的 C. 月球是球形的 D. 地球是不透明的 13.(2021 湖州)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4.(2021 绍兴)地震是由地
6、球_(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2021 年 5 月,云南漾和青海玛多县(如图)相继发生级以上地震,两地地震都是由亚欧板块与_板块碰撞引起的。 15.(2021 嘉兴)有袋类哺乳动物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但现在地球上的有袋类主要生活在大洋洲,这是为什么呢? (1)哺乳动物刚起源时,其中一支演化成了有袋类,当时地球上的大陆是一个整体,有袋类遍布世界各地,后来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因_分离开,各地的有袋类开始了各自演化。 (2)随着其它大陆上更高等的哺乳动物的崛起,有袋类由于母体子宫内没有发育完全的胎盘而使胎儿早产,需在母体的育儿袋里完成后期发育,使其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面被淘汰。有袋类的
7、胚胎发育方式为_。 (3)大洋洲由于与其他大陆已经分离,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没有侵入,同时由于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具有各种相似的_,最终大洋洲的有袋类在形态功能上演化出类似于其它大陆的各种类群, 如类似狼、 猫、兔的袋狼、袋猫、袋兔等。 16.(2021 湖州)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 (1)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_(选填“流水”或“风力”)。 (2)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Ca(HCO3)2=CaCO3+CO2+H2O 其化学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 17. (2021 台州)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 如 2013 年 12
8、 月 14 日, “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 2021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火星。 (1)图 1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_。 (2)“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_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_。 18.(2021 宁波)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1 年 3 月 14 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
9、影 OA 长为。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 (2)图中杆影从 O 到 A 指向_方。 (3)预测 2021 年 6 月 20 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 55.7cm_(填“大”或“小”)。 19.(2021 金华)“祝融号”在火星成功降落,使火星成为关注热点。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应城火红色而得名。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两大行星,除了地球外,另一颗是_; (2)火星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在火星上一昼夜时长约为地球上的_小时。 20.(2021 温州)202
10、1 年 5 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 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 687 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 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 F 与重力 G 的大小关系是_。(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 4888 牛,其重力在 t2
11、t4时段做功_焦。 21.(2021 丽水)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 年 5 月 15 日,天向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 (填“行星”或“恒星); (2)“祝触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 (3)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_放热释放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22.(2021 湖州)世界是不断运动的。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现今的地
12、球陆地原来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才逐渐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哈勃的现代宇宙学说告诉我们“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1)魏格纳提出这一假说的事实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对应的。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态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确定当时的生物具有_,从而推测它们曾经生活在同一大陆上。. (2)如图图是“气球充气”活动,若将小圆点表示星系,该活动模拟了_(选填序号,不定项选择)。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 23.(2021 嘉兴)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 2020 年
13、 7月 23 日发射,历时 10 个月,于 2021 年 5 月 15 日成功在火星着陆(如图)。中国成为第 3 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_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_,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 g比地球土的重力加速度牛/千克)也小的缘故。若质量为 240 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
14、上受到的重力为牛,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 g大小为多少? 四、综合说理题四、综合说理题 24.(2021 温州)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 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 (如图) ,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
15、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和海洋。 【解答】A: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所以 A 不符合题意; B: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 B 符合题意; C: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由张裂形成的,所以 C 不符合题意; D: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是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考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
16、点 【解析】【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珠峰升高的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其不断被抬升;故 C 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考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指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 【解答】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故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考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甲是春分(3 月 21
17、日前后),乙是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丙是秋分(9 月 23 日前后),丁是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所以 7 月 1 日地球在乙丙之间;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 【解答】A、 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昼变长夜变短,所以 A 不符合题意; B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所以 B 正确; C、 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昼变短夜变长所以,C 不符合题意; D、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所以 D 不符合题意。
18、故答案为: B 6.【答案】 A 【考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解答】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故答案为:A。 7.【答案】 D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的大小,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无关。(2)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3)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没有空气。 【解答】A、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一块石头以后,石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含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A 不符合题意; B、由于月球的引力相当于地球
19、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石头到达地面,受到的重力相对于月球将变大,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月球土壤的质量不变,因此到地球后它的密度也不改变,C 不符合题意; D、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没有空气,因此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C 【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农历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故 C 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 B 【考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
20、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 【解答】干旱地区出现图中的地貌,由此可知,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风力; 故答案为:B。 10.【答案】 B 【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太阳系中第四轨道的行星是火星;故 A 正确; B、农历初四,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峨眉月;故 B 错误; C、陨石撞击火星表面会形成图乙中的撞击坑;故 C 正确; D、火星到地球中间是真空地带,没有介质,所以信号只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故
21、 D 正确; 故答案为:B。 11.【答案】 D 【考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上弦月和下弦月出现的时间和月相特征切入解答即可。 【解答】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日出黎明前才出现,清晨时的月相即图中的月相为下弦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 C 【考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偏食是月食的一种,是月亮绕地球公转过程中,部分被地球本影遮住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 【解答】月食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因为造成月食的原因是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在月球表面的光芒,由于阳光的直线传播和地球不透明因素,造成所形成的的阴影,而这个阴影是呈弧形逐渐遮挡住太阳光
22、的,比如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但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月球是球形,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 D 【考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化石能源,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 【解析】【分析】太阳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可以给绿色植物提供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可以发电,阳光下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等。太阳能不会像煤和石油一样在燃烧时产生废气来污染环境,更不像煤和石油有耗尽的一天,不会用核能发电带来危险和后遗症,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解答】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
23、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在大气、海洋、陆地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水循环系统,并成为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D 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4.【答案】 内力;印度洋 【考点】地震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解答】地震是板块的运动导致的,属于地球内力作用;云南和青海发生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
24、碰撞引起的; 故答案为:内力;印度洋。 15.【答案】 (1)板块运动 (2)胎生 (3)自然环境 【考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高山深沟,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胎生、哺乳。 (3)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现今能生活着的生物都是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生物。可以从大洋洲的自然环境方面展开回答。 【解答】(1)哺乳动物刚起源时,其中一支演化成了有袋类,当时地球上的大陆是一个整体,有袋类遍布世界各地,后来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因板
25、块运动分离开,各地的有袋类开始了各自演化。 (2)有袋类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为胎生、哺乳。 (3)大洋洲由于与其他大陆已经分离,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没有侵入,同时由于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具有各种相似的自然环境, 最终大洋洲的有袋类在形态功能上演化出类似于其它大陆的各种类群, 如类似狼、 猫、兔的袋狼、袋猫、袋兔等。 故答案为:(1)板块运动(2)胎生(3)自然环境 16.【答案】 (1)流水 (2)分解反应 【考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1)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2)
26、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所以该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一定是一种,而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解答】(1)溶洞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2) Ca(HCO3)2= CaCO3+CO2+H2O , 该化学方程式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物质以上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流水(2)分解反应 17.【答案】 (1)乙 (2)环形山 (3)小 【考点】重力的大小,月球的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物体由于地球的
27、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解答】(1)火星的轨道在太阳系行星中的第四位; (2)陨石坑在月球地貌中被称为环形山; (3)由图 2 中的重力与质量图像可知,等质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火星上小于地球上; 故答案为:(1)乙;(2)环形山;(3)小。 18.【答案】 (1)直线 (2)北 (3)小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纬 2326)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 【解答】(1)影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3 月 14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
28、半球,所以影子 OA 指向北方; (3)6 月 20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这时的影子长度要比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短; 故答案为:(1)直线;(2)北;(3)小。 19.【答案】 (1)木星 (2)24 【考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1)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地球和木星; (2)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 故答案为:(1)木星;(2)24. 2
29、0.【答案】 (1)D (2)推力大于重力 (3)4.888105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1)A、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55,地球的平均温度 20左右,故 A 正确; B、火星的公转周期是 687 天,地球的公转周期是 365 天,所以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故 B 正确; C、火星大气含氧量为 0.15%,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为 21%,所以火星大气含氧量比
30、地球低;故 C 正确; D、火星大气中没有液态水,所以不存在雨雪天气;故 D 错误; (2) 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减速过程中,所以其反方向的推力要大于其自身重力; (3) 在 t2t4时段,着陆巡视器下降了 100m,所以重力做功为: = = 4888 100 = 488800 ; 故答案为:(1)D;(2)推力大于重力;(3) 4.888105 . 21.【答案】 (1)行星 (2)运动 (3)凝固 【考点】凝固与凝固现象,参照物及其选择,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围绕恒星运行的叫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叫卫星; (2)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
31、止的; (3)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解答】(1)太阳为恒星,火星围绕太阳运动,则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祝触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 (3)、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凝固放热释放能量。 三、解答题 22.【答案】 (1)亲缘关系 (2) 【考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凹凸非常吻合,便推测非洲
32、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从这一偶然的发现,开始了大陆漂移的研究,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不久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2)用气球建立星系模型,观察气球上的不同的点,当气球膨胀时气球上的点之间的距离会增大,气球表示宇宙,点可表示不同的星系,由宇宙中的星系的运动情况可知宇宙的运动情况。 【解答】(1)魏格纳提出这一假说的事实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对应的。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态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确定当时的生物具有亲缘关系,从而推测它们曾经生活在同一大陆上。
33、 (2)用气球建立星系模型,观察气球上的不同的点,当气球膨胀时气球上的点之间的距离会增大,气球表示宇宙,点可表示不同的星系,模拟了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亲缘关系(2) 23.【答案】 (1)自西向东自转 (2)水 (3)解:因为 G=mg,所以 ,=,=902.4240= 3.76/ 答: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考点】重力的大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2)“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重要任务之一探究火星上是否有水。 (3)重力对自由下落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34、称为重力加速度。 【解答】(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 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 从而节省推进剂。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四、综合说理题 24.【答案】 示例:不同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通过温室前屋面角度的调整,使得蔬菜获得充足光照,同时由于温室效应,棚内温度升高,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蔬菜生长。后墙塑料管内水的质量大、比热大,白天吸收的热量多,夜晚释放热量也多;夜晚保暖卷帘盖上,减少温室散热,避免夜晚温
35、度过低冻伤蔬菜。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 【解答】不同纬度地区,其太阳直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要通过调节透光棚膜的角度,尽可能的增大光照强度,有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温室中塑料管中的水和保暖卷帘,可以维持大棚内的昼夜温差不至于太大,具有保护作物的作用; 故答案为: 不同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通过温室前屋面角度的调整,使得蔬菜获得充足光照,同时由于温室效应,棚内温度升高,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蔬菜生长。后墙塑料管内水的质量大、比热大,白天吸收的热量多,夜晚释放热量也多;夜晚保暖卷帘盖上,减少温室散热,避免夜晚温度过低冻伤蔬菜。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