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资料1十五种常见不适症保健按摩 医学资料2一、头胀痛一、头胀痛 头胀痛是人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一) 原因 头胀痛产生的原因很多,可归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与精神情绪因素有一定关系。 1感受外邪 由于起居不慎,感受四时风寒湿热等外邪,上犯头顶,经络受阻,头胀而痛。医学资料3 2肝郁化火 由于事不遂心或与人发生口角,郁怒伤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目扰清窍而为头胀痛。 3紧张劳累 由于工作节奏快,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或连续工作,用脑过度,使头部经脉收引,气血运行失常或脑失所养而发生头胀痛。医学资料4 (二)表现 头胀痛除了以胀为主特征外,常表现为头痛且胀,或面红耳赤,口渴
2、欲饮,或伴眩晕,心烦易怒,口苦不眠,或身心紧张、头晕乏力。有时伴有跳痛,有时表现为停止工作胀痛反而更明显。医学资料5(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后或一侧。 2手法 推、揉、按、拿、搓法。 3选穴 印堂、神庭、太阳、头维、睛明、风池、百会。 4操作 开天门(推印堂神庭) 抹双柳(推印堂太阳) 推前额至头两侧(大鱼际) 揉头两侧颞肌及胆经路线医学资料6点揉太阳、头维、攒竹、鱼腰、丝竹空、风池勾点风池、风府多指拿揉颈部点并拿肩井结束(四)注意事项 手法宜轻柔缓和、力量适中、干净利落,手掌不能紧贴面部及眼睛,不可用猛力、暴力,以免擦破皮肤。高血压或眩晕症患者按摩时须采用仰卧位
3、。医学资料7二、鼻塞不通二、鼻塞不通 鼻塞不通指鼻窍交替堵塞、通气困难,是感冒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有时也可见于其慢性鼻症。 (一)原因 1感受风邪 由于气候突变、起居不当、过度劳累,机体卫外功能减弱,风邪夹时气侵犯人体。肺主一身之表,肺开窍于鼻,故风邪袭表先犯鼻窍,而致鼻塞不通。 2湿浊滞鼻 脾气虚弱,运化不健,不能升清降浊,致使湿浊滞溜鼻腔,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鼻塞不通。或感冒鼻塞日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形成慢性鼻塞不通。医学资料8 (二)表现(二)表现 本症主要表现为鼻窍不利和鼻涕较多。鼻塞不通时可见鼻黏膜肿胀淡红,常伴声音重浊、张口呼吸、嗅觉欠佳及伤风感冒症状。鼻塞有两大特点:一
4、是间歇性,即在白天、天热、劳动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二是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风良好。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三)按摩(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侧或头侧。 2手法 推、揉、按、拨、擦、搓法。 3选穴 睛明、迎香、风池、攒竹、风门、肺俞、曲池、合谷、口禾髎 、头维 医学资料94操作操作 食、中二指沿鼻旁由攒竹推推至迎香 点、按、揉:点、按、揉:攒竹、睛明、上迎香、迎香穴、口禾髎、印堂、上星 揉:揉:鼻背两侧 点揉:点揉:头维、风池、曲池、列缺、合谷 拿拿:颈项、风池及肩井部 揉揉:手太阴肺经(四)注意事项 操
5、作时手法要轻柔和缓,防止刺伤眼球。注意预防感冒。 医学资料10三、目胀额紧 目胀额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适症状,一般指双眼发胀、牵引眼眶额头紧缩不适的感觉。(一) 原因 1用眼过度 由于长时间看书写字,或光线太暗,或坐车、行走时看书,致使眼睛调节过度而发生目胀额紧。久视伤血,肝血不足,化风上扰则目胀;足厥阴肝经“连于目,上出额”故额紧。 2工作疲劳 工作太忙太累,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常会头昏脑胀,并出现目胀额紧的感觉。 3感冒末愈 风邪侵犯人体,上犯头目,也会出现目胀额紧的症状,故感冒未愈也可见此症。医学资料11(二) 表现 目胀额紧的主要表现为,双目发胀,额头发紧,甚至出现眼睛胀痛
6、或眉棱骨及前额胀痛,常伴失眠、烦躁、两目干涩等症状,有时出现疲乏无力、头昏脑胀等表现。如感冒未愈,还可见其他全身症状。(三) 按摩联 1体位 宾客取坐位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或坐于宾客前侧或头侧。 2手法 推、揉、拿、按法。 3选穴 印堂、太阳、攒竹、睛明、神庭、风池、合谷、太冲 医学资料12 4操作 开天门 抹双柳 揉:头两侧颞肌及胆经路线 点揉:太阳、头维、攒竹、鱼腰、丝竹空、风池及抹眼眶 搓掌:浴眼花 点按:面部六经(大肠经、膀胱经、胃经、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勾点:风池穴并点按太冲穴 (四) 注意事项 操作手法要轻柔缓和,避免暴力、蛮力。对脑部病患者慎用敲法。 医学资料13 四、颈部
7、酸胀四、颈部酸胀 颈部酸胀是指在起床后或过度劳累之余,感到颈部酸胀疼痛。严重者可见转侧不灵活,甚至酸胀疼痛放射到肩部的一种症状。 (一) 原因 1卧姿不良 由于睡眠姿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一侧肌肉发生痉挛而感到颈部酸胀或转侧不灵。 2伏案过久 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过久,使颈部肌肉劳损,导致颈部酸胀。 3感受风邪 睡眠时颈肩暴露,感受风寒,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发生颈部酸胀疼痛、转侧不灵甚至放射到肩背。医学资料14(二)表现(二)表现 本症常见于颈椎病和落枕等症之中,也可见于颈部劳累(如伏案、看电视等长时间维持一种颈部姿势)之后。主要表现为颈部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疼痛放身到肩背。轻者数日自愈
8、,重者拖延数周不愈。检查时,颈部肌肉有明显压痛及粗硬感,肌张力增高。如有颈部外伤史,应拍X光片以排除骨折、脱位等。若为颈椎病,当有多种表现,如肢体麻木、头晕、惊慌、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三)按摩(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或后面。 2手法 推、滚、揉、拿、拨、动、拍法。 3选穴 风池、肩井、天柱、风府、风门。医学资料15 4操作操作 勾点风池 拇指按揉项韧带 揉、拨 多指拿揉胸锁乳突肌款 按压棘突两侧 揉胸锁乳突肌肉 拿揉项部、左右交替代 点揉风池、风府、天柱穴 拿揉、滚肩部、按肩井,拍法结束语 (四)(四)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颈部活动幅度及力度不可过大。不可
9、随意扭转,以免发生意外。 医学资料16五、肩部酸沉 肩部酸觉是指肩部无明显压痛、无明显功能受限,以肩部酸胀、沉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觉症状。(一)原因 1感受外邪 因肩部坐卧当风、睡觉时露肩或睡于潮湿之地、冒雨受寒等,致使风、寒、湿邪侵犯肩部,脉络失和,气血凝滞而发生肩部酸沉。 2慢性劳损 肩扛担挑,长年劳累,或肩部活动频繁、机械重复、肌肉疲劳、筋脉受损,出现肩部酸沉。 3陈旧外伤 跌仆闪挫,外伤筋骨,虽经治愈,如遇天气变化或过度劳累,肩部伤处则有酸胀沉重等感觉。医学资料17(二)表现(二)表现 以肩部酸胀、沉重为主要特征,并可见肩部肌肉紧张度增高,有僵硬感,酸困无力,患侧肩部常有发凉的感觉,如
10、继续发展,可导致肩周炎,出现明显压痛、功能受限等症状,颈椎病亦可引起肩部酸沉,但伴有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兹不赘述。(三)按摩(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先俯卧位,后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 2手法 推、滚、揉、拿、按、搓、拍法 3选穴 肩井、肩髃穴、肩贞、天宗、肩中俞、肩内俞、肩外俞、曲池。 医学资料18 4操作操作 推:直推,分推肩部 滚肩部 揉:肩上及肩胛内侧缘 点拨肩部肌肉及阿是穴 点按肩井、天宗、肩中俞、肩外俞、肩贞、曲池等 拍打肩部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患肺气肿或心脏病者,应采取坐位,按压不可过重。由颈椎病或肩周炎等所致的肩部酸沉,应采用其他有针对性的手法 医学资料19 六
11、、胸闷六、胸闷 胸闷是指胸部满闷,有堵塞感或气短的一种自觉症状。胸痹、心悸、痰钦、肺胀等病症均可见此症: (一)原因 1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气机失常。脾不化津,聚湿生痰;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胸中气机不畅,由为胸闷。情绪不好,爱生气的人常有此症。 2饮食不当 过食膏梁厚味、肥甘一冷,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阻脉络,气滞血瘀而成胸闷。 3其他病所致 冠心病、胸膜炎、肺气肿等疾病可出现胸闷。 医学资料20 (二)表现 胸闷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有堵塞感或气短,伴有心悸、胸痛、情绪不宁、头昏体倦、食少腹胀等症。如属情志失调之人,常见愁眉苦脸、长吁短叹,或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如属钦食不当
12、之人,常见形体肥胖、活动不便,或暴钦暴食、嗜酒成癖。胸闷常因情绪激动、受寒或劳累而引发。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 2手法 推、摩、揉、按、击法。 3选穴 中府、云门、膻中、曲池、手三里、合谷。 医学资料214操作操作 掌根、大鱼际分推锁骨下缘,第二、三肋间隙 推: 单手掌推胸骨,双掌交替沿肋间隙分推 摩: 两胁 点揉:中府、云门、膻中、曲池、手三里、合谷、 内关、中脘、梁门、足三里、太冲 掌擦:两胁 点按:背部相应俞穴(肺俞、心俞、肝俞、胃俞) 拍打:背部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按摩手法不宜过重。按法操作要配合呼吸,随呼吸运动按压。 医学资料22七、
13、上肢酸痛七、上肢酸痛 上肢酸痛是上肢肌肉、关节酸胀、疼痛的一种不适症状,多为过度疲劳所致。 (一)原因 1过度疲劳 平时缺乏锻炼,长时间上肢运动或工作强度太大,肌肉、关节过度疲劳致上肢酸痛。 2感受风寒 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脉络失和,则一身尽痛。上肢暴露受寒,寒性收引,经气不利,肌肉、关节酸楚作痛。 医学资料23 (二)表现(二)表现 上肢酸痛主要表现为上肢肌肉、关节酸胀疼痛,压痛广泛,局部肌张力增高,休息可缓解,但无上肢功能障碍。若为过度疲劳所致,则必有上肢活动量过大、活动时间过长等情况。若为感受风寒所致,则有上肢受冷等情况,并有上肢发凉、遇冷酸痛加重、遇热痛减的特点。 (三)按摩(三)按
14、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侧、外侧 2手法 推、揉、搓、抖、拍法。 3选穴 肩 、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内关 医学资料24 4操作操作 推:伸肌面和屈肌面 揉:三阴三阳 点:肩 井、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内关、外 关、神门等穴 搓:双手掌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抖:频率要快,幅度要小 摇肩并轻拍肩部(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上肢酸痛者应适当注意上肢休息。如有上肢功能障碍者应做进一步检查治疗。医学资料25八、疲劳性腰痛八、疲劳性腰痛 疲劳性腰痛是慢性腰痛的一种,一般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劳损引起的腰部酸痛或胀痛的症状。本症也称疲劳性腰酸。 (一)原因 1过度疲劳
15、 长时间进行腰部活动,或腰部长时间承重等,使腰部肌肉疲劳而引起腰脊酸痛。一般休息后有所缓解。 2体位不当 长期处于某种不平衡的体位,如用一侧肩部扛抬重物、长期弯腰等,或习惯性姿势不良,均可导致疲劳性腰痛。 3年老肾虚 腰为肾之府,年老肾虚之人,稍事活动即感腰部酸困疼痛,容易疲劳。 医学资料26 (二)表现(二)表现 疲劳性腰痛的主要表现为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或胀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根据劳损的部位,可有广泛的压痛。酸痛多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明显加重,并有肌痉挛、脊椎侧弯、下肢牵制等症状。兼受风
16、湿者,患处喜热怕冷,局部皮肤粗糙,感觉迟钝。 (三)按摩(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 2手法 推、滚、揉、拿、拨、按、拍、抖法。 3选穴 肾俞、气海俞、三焦俞、关元俞、委中医学资料274操作操作 推法:直推脊柱两侧,分推腰部 按揉法:按揉背腰部 滚法:腰部 点拨竖脊肌及阿是穴 摇法:后伸摇腰法 点揉:肾俞、气海俞、三焦俞、关元俞、委中 拍打背腰部及扳腰(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活动腰部时不可乱扳,以免发生意外。应注意腰部休息,并纠正不良姿势。医学资料28九、背部强痛九、背部强痛 背部强痛指背部肌肉强急疼痛,为过度疲劳后的常见症状,老年人尤为多见。 (一)原因
17、1过度疲劳 体力劳动者肩扛背驮、弯腰持重,脑力劳动者长期伏案、久坐挺胸等均会致背部肌肉紧张,过度疲劳而发生背部强痛。 2久病体虚 久病之人,气血耗伤;年老体虚,气血不足,二者均使背部筋脉失于濡养,致背部肌肉筋脉拘急疼痛。医学资料29 (二)表现(二)表现 背部强痛的主要表现是背部肌肉紧、痉挛、疼痛、有压痛。疼痛有时牵连后项部,劳累时易加重。休息或做“伸懒腰”、扩胸、捶背等动作可减轻或缓解。如伴风寒侵袭或阳气素虚之人,则可见背部感觉发凉,遇温则舒。 (三)按摩(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俯卧,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 2手法 推、滚、揉、拿、按、拨、搓、打、振颤法。 3选穴 肩井、天宗、“背俞穴”
18、。 医学资料304操作操作 先以点法止痉再直推、分推先以点法止痉再直推、分推 掌滚 掌揉背腰部 点拔两边竖肌及阿是穴: 转右侧重复一至四 点按穴位 掌擦背部: 叩击(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做背部按压、振颤时,嘱宾客不可憋气,以免发生意外医学资料31十、食欲不振十、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指不想吃饭或腹中无饥饿感、食后脘腹不适的一种自觉症状。(一)原因1情志所伤 忧愁思虑、恼怒悲痛等情志变化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使脾不健运,从而产生食欲不振。2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饥饱失调、过食生冷肥甘之品,碍脾滞胃,脾胃气机不畅,导致食欲不振。3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大病之后损伤脾胃,脾虚无力运化,因而
19、不想吃饭或无饥饿感,或饥不欲食。4过度疲劳 工作劳累太过,以至于废寝忘食,日久则发生食欲不振。5节食不当 为使身体苗条而过分节食,长期饮食太少,脾不健运,日久厌食,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多见于女性。 医学资料32 (二)表现 食欲不振常表现为不想吃饭,有的腹中无饥饿感,有的饥不欲食,有的食后脘腹不适,或伴口淡无味、吃饭不香、脘腹发凉、大便清稀、体倦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厌食拒食,恶心呕吐、身体赢弱等表现。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先仰卧位,后俯卧,保健按摩师站站宾客一侧。 2手法 推、揉、按、颤、拿法。 3选穴 中脘、天枢、章门、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医学资料33俯卧qbwqbqb 仰卧
20、qbwqbqb 4操作操作 分推:胁肋部 揉:胃经路线(粱门、关门、滑肉门) 揉:上腹脘腹 拿:腹肌 点:上脘、中脘、章门、天枢、足三里 推:背部膀胱经 掌揉:背俞穴 按压:膈俞、三焦俞 捏脊:大椎命门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勿食生冷肥甘油腻之品。调畅情志,勿过分节食。伴有肠胃疾病和有严重厌食的宾客,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医学资料34十一、下肢酸沉无力十一、下肢酸沉无力 下肢酸沉无力是指下肢感觉酸困、酸胀或酸痛,沉重无力的一种不适症状。 (一)原因 1下肢疲劳 由于持重运行、长久劳作或剧烈运动等原因,使下肢疲劳,肌肉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导致产生下肢酸沉无力。 2起居不慎 因不慎
21、风寒,外邪侵犯肌表,导致一身酸痛不适,或双腿重如灌铅。或因久居湿地,涉水冒雨等,使湿邪犯下,阻痹气机,导致下肢酸沉无力。 医学资料35 (二)表现 下肢酸沉无力的主要表现是下肢酸困、酸胀或酸痛,沉重无力。或见双腿重如灌铅,疲乏困倦;或兼表症,一身酸痛。多见于工作劳累或剧烈运动之后,经休息后症状可减轻或逐步消失。若伴外邪侵犯,则可拖延数日。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先俯卧位,后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其一侧。 2手法 推、揉、拿、搓、拍法。 3选穴 环跳、上巨 虚 、委中、承山、昆仑、太溪、足三里、解溪。 医学资料364操作操作 推:直推下肢 揉:双掌对揉 拿:拿揉下肢 点揉:穴位风市、足三里、血海
22、、三阴交、阴陵泉 拍打:下肢 推:下肢后侧 拿揉:下肢后侧 按:委中、承山、殷门、昆仑、太溪 拍:下肢两侧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按摩手法宜柔和,有渗透力,用力适度。适当注意下肢休息。如有剧烈疼痛、运动障碍或其他全身症状者,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仰卧俯卧医学资料37十二、足跟痛十二、足跟痛 足跟痛是足跟疼痛,局部不红不肿,影响行走站立的一种症状。虽非大病,但痛苦不小,应及时消除。 (一)原因 1肝肾不足 年老体衰或久病伤阴致使肝肾阴血不足,不能滋养筋骨;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并是入足跟,故发生足跟痛。 2慢性劳损 行走、站立过久或身体负重过度,日积月累,造成慢性损伤,致使足跟痛。 3跟骨骨刺
23、因肝肾不足或慢性劳损可使机体发生退性行改变,形成跟骨骨刺。跟骨骨刺刺激足跟部组织而出现足跟痛。医学资料38 (二)表现 足跟疼痛的主要表现为,局部不红不胀,影响行走站立。足跟部在承重后疼痛难忍,活动后可稍缓解,坐卧或休息时无症状。触摸足跟部有明显的压痛点,X射线检查可见跟骨骨刺的形成或骨膜的增厚。外伤或鸡眼等引起的足跟痛另当别论。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俯卧位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足侧。 2手法 推、揉、拿、按、搓法 3选穴 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绝骨。 医学资料394操作 推:下肢后侧 拿揉:下肢部 捏:足跟 揉搓:足跟及周围 按压:涌泉 掐昆仑、太溪点肾俞及八髎 肘尖揉足跟部痛点
24、及活动踝关节 (四)注意事项 足跟局部按摩手法宜重,以能忍受为度。医学资料40十三、精神疲劳十三、精神疲劳精神疲劳是指因因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用脑过度及睡眠不足等引起头昏脑胀、全身酸软、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综合表现。(一)原因1工作繁忙 长时间工作或工作强度过大,使人感到劳累疲乏,出现精神疲劳现象 2、精神紧张由于工作责任重大,心理压力大;工作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使人感到精神疲劳 3、用脑过度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或不注意科学用脑,大脑得不到松弛和和休息,导致头昏疲劳、精神疲劳。 4、睡眠不足工作废寝忘食,熬夜,身体不能充分休息,导致打不起精神,出现精神疲劳医学资料41
25、(二)表现(二)表现 精神疲劳的主要表现是头昏脑胀、全身酸软、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有时可见头痛、耳鸣、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烦燥、健忘等表现。医学资料42(二)表现(二)表现 精神疲劳的主要表现是头昏脑胀、全身酸软、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有时可见头痛、耳鸣、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烦燥、健忘等表现。医学资料43(三)按摩(三)按摩1体位 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坐于宾客头侧。2手法 推、摩、按、擦法3选穴 印堂、太阳、百会、神门、内关、中脘、三阴交等。医学资料444操作 开天门 抹双柳、揉太阳 揉头两侧颞肌 点按五经 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印堂、头维及角孙等穴 勾点风池 梳头发
26、及搓耳垂医学资料45十四、心烦失眠十四、心烦失眠心烦失眠是以心中烦燥不安、夜不能寝为特征的一组症状。(一)原因、忧愁思虑情志不遂,忧思过度,营血暗耗,心失所养致心神不安,形成失眠。、郁怒伤肝强抑怒气或暴怒气逆,则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致肝气郁结,形成心烦失眠。、肝郁化火情志所伤,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扰动心神,心神不宁则见心烦失眠。、心肾不交久病体虚之人,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火扰神,神志不宁,因而心烦失眠。医学资料46(二)表现(二)表现 心烦失眠的主要表现是心中烦燥,夜不能寝,常见情绪不宁、失眠多梦、头晕脑胀、体倦神疲、健
27、忘耳鸣、心悸不安、腰酸梦遗或神情恍惚、善太息、胸胁胀痛、腹胀纳呆等种种表现。失眠的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等不同表现,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医学资料47(三)按摩(三)按摩1体位 宾客取仰卧位、俯卧位或坐位2手法 推、揉、拿、按、拍法3选穴 印堂、太阳、百会、风池、肩井、内关、神门、关元、气冲、足三里背俞穴等。医学资料484操作 掌推背部 点按背俞穴 拿揉下肢、掌擦足底及点按涌穴、足底五脏反射区。 拇指揉前臂内侧心经、心包经路线并点按内关、神门等穴。 点按膻中、期门、章门、气海、关元、足三里、太冲等穴。 按头部中级操作头部医学资料49十五、运动疲劳十五、运动
28、疲劳 运动疲劳是指因运动过量或激烈比赛之后出现现全身肌肉酸痛、僵硬无力症状,使运动能力下降的种表现。(一)原因 、运动过量平时运动不足,偶尔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运动员训练强度过大,达到或超过极限等均可使肌肉疲劳,出现酸痛无力表现 、激烈比赛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全力拼搏,消耗太大,有的甚至在比赛结束时昏倒,因而赛后易发生运动疲劳。 医学资料50(二)表现 运动疲劳的主要表现为,在运动后数小时到两天内发生全身肌肉酸痛,僵硬无力,运动能力下降,影响工作。有的甚至出现肌肉痉挛或晕厥。一般伴有精神疲倦、食欲下降等表现,休息数日可恢复。医学资料51(三)按摩1体位 宾客取仰卧位、俯卧位。2手法 推、揉、拿
29、、按、搓、拍、抖法3选穴 印堂、太阳、膻中、气海、大椎、八聊、环跳、委中、承山等医学资料52 4操作 根据部位不同参照中级全身保健按摩程序对症治疗 手法宜均匀柔和,力量适度,不宜过重医学资料53医学资料54 十五种病症康复按摩十五种病症康复按摩 医学资料55一、肩关节周围炎的概念:一、肩关节周围炎的概念: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等。本病是一种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急性期疼痛剧烈,后期疼痛沉重,因炎性粘连而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多单侧发生。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医学资料56临床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患病后,肩关节不能运
30、动,好象被冻结或凝固一样,故又称冻结肩、肩凝症。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日久,可严重影响肩关节活动,以至造成肩关节粘连。医学资料571、外感风寒湿邪:露卧当风,或久居湿地:使肩部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造成气血凝滞,经脉不通所致。2、气血不足:年老体弱或过度劳累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经脉失养,血虚生痛。久之,则筋脉拘急不伸所致。医学资料583、外伤筋骨:摩擦挤压,跌扑闪挫筋脉受损,气血阻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总之,风寒湿邪侵袭,劳损是其外因;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是本病的内因。筋脉痿而不用日久关节粘连则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医学资料59从现在医学观点来分析:急性期多表现为关节滑膜水肿,炎性细胞侵润,使关节周
31、围炎性组织液渗出,逐渐增生所致。由于无菌炎症的刺激而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痉挛,挛缩,使局部血循环受阻,加重炎性过程,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期又称粘连期,本期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关节囊、滑液囊及周围软组织的纤维性粘连,造成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医学资料60多为单侧肩部酸楚疼痛,伴有沉重感,夜间加重,活动时疼痛加剧,且有僵硬感,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疼痛可向颈部及上臂放散。病程日久,关节粘连,一切活动逐渐丧失(外展、外旋、内旋、内收、后伸、上举的活动均受限以至丧失)。从而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洗脸、穿衣服、脱衣服等活动均感困难。病程日久,可出现肩胛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岗上肌为显著。医学资料61 1、肩
32、关节周围压痛,压痛点多在肩前,肩后 和外侧。(肩三点) 2、肩关节各个方向的主动与被动活动功能均 受障碍。 3、外展时可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梳头动作 不能完成。 医学资料62应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可加速痊愈过程,同时可促使功能活动障碍恢复正常。但在治疗时对不同病期的病人,要给予不同的对待。对急性期的手法要轻柔,以解除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使疼痛缓解或消失。医学资料63对后期的肩关节粘连,此期推拿的手法要重,强度适当加大,患者多感疼痛,推拿后宜用搓抖法以缓解疼痛。治疗原则:温通经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取穴:中府、肩井、天宗、肩髃、肩贞、肩内兪、肩内陵、曲池、手三里、
33、合谷等穴。医学资料64 肩贞在腋后皱襞上一寸。 肩内陵在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中点。 手法:按、揉、拿、滚、摇、扳、搓、抖等手法。 操作方法及步骤:患者取坐位,肩部自然下垂,医者站在患侧。医学资料651、先按拿肩井,天宗,拨肩内陵、肩髃、肩贞、按揉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按揉肩关节周围,按拿肩部,使肩部解除痉挛。手法由轻到重,自浅入深反复操作5分钟。2、滚肩部及肩关节周围与上肢的前、后侧、内、外侧、从肩部到腕部,往返各3-5遍。医学资料663、用摇肩法摇动肩关节,摇动幅度由小到大,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4、运用扳肩法扳动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各扳2-3次。5、搓肩部及上肢、抖上肢
34、、理五指等。6、最后擦肩关节周围。医学资料67一、颈椎病的概念:一、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或颈肩臂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是因颈椎增生、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的病理改变(简称退变),颈椎周围软组织劳损、变性以致压迫刺激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而引起颈、肩、上肢麻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重者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者大小便失禁,瘫痪等。医学资料68(1)颈椎的构成:颈椎有七个椎体,六个椎间盘。除第一个颈椎以外,每个颈椎都是由椎体和椎弓组成。在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分别是一个棘突、两个横突、两个上关节突、两个下关节突。椎体和椎弓围成椎孔,所有椎孔在上下方
35、向上构成椎管。医学资料69(2)颈椎椎间盘的结构:椎间盘也叫椎间纤维软骨盘,它是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三部分组成。椎间盘的作用为:椎间盘的作用为:缓冲震动、连接椎骨的作用。医学资料70椎间盘的各部结构: 纤维环:纤维环:由纤维软骨构成,排列成同心的环形纤维层。 髓核:髓核:髓核被纤维环包绕,是为胶样物质。髓核中含水量高达80%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水量逐渐减少。 软骨板:软骨板:构成椎间盘的上下壁。医学资料71(3)椎间盘的退变:人到30岁时,椎间盘发育到最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出现不可逆的退变。表现为:软骨板的半渗透膜作用减低,髓核脱水,椎间盘的弹力减小,变薄,进而使椎骨不稳,出现骨
36、质增生以起到代偿作用。医学资料72本病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的不同:(1)内因: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变性、萎缩、椎体与小关节的增生是本病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椎体的先天性畸形(融合椎、椎管狭窄等),则是本病的特殊病因。医学资料73(2)外因: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是本病的常见致病因素。颈椎部的急性损伤多有外伤病史。如碰撞伤、扭伤等,可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等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脊柱稳定性下降,或造成颈椎脱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神经、血管,产生一系列的诊断要点。医学资料74颈椎部的慢性劳损最为常见。如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者常为导致慢性劳损的重要原因。例如:长期坐办公室工作者、木工、会计、车工
37、、教师、司机等工作人员均易患颈椎病。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的人,是导致颈椎退变的主要原因。医学资料75颈椎椎间盘的退变从软骨板开始,表现为软骨板的半渗透膜作用减低,软骨板变薄,使纤维环因软骨板破坏失去附着,使椎间结构的稳定性受损,同时使纤维环、髓核营养来源减少,从而加快了椎间盘的退变。医学资料76椎间盘的退变导致椎间隙变窄,关节囊和前后纵韧带松弛,脊柱稳定性下降,椎体发生代偿性骨质增生,增生可刺激、压迫神经根、血管,产生一系列的诊断要点。医学资料77总之,颈椎椎间盘的退变或损伤,均可导致颈椎周围的韧带、关节囊的松弛,项韧带肥厚以致钙化、颈椎小关节的增生,促使颈椎的内、外平衡失调。颈椎骨增生、骨赘
38、形成、颈部周围的软组织劳损、痉挛、炎性水肿以致变性,粘连等,对颈部的神经根、血管、脊髓造成刺激或压迫,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医学资料78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一般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为基本临床表现。根据病变部位,受压组织的不同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与混合型等五种类型。(其中包括有颈型颈椎病)医学资料79(1)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也称上颈椎综合征,它主要累及颈1至颈4神经根,有时难以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截然分开,有以下诊断要点和体征。表现症状为颈部酸痛、颈肌痉挛、颈项僵硬。医学资料80可出现一侧偏头痛、头
39、皮感应痛、有时疼痛可达前额和眼周;常可累及交感神经而出现头昏、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还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也可表现为反复落枕、环枢椎半脱位等。医学资料81(2)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本型最为常见,多为单侧,亦有双侧发病者,本型约占颈椎病的60%。有以下诊断要点和体征。颈肩部的不适伴有上肢的疼痛或麻木,常波及手指。其疼痛表现为钝痛、酸痛、胀痛、或隐隐做痛、或过电样串痛。可因劳累或落枕使上述诊断要点加重。医学资料82亦可有头晕、头沉、颈部酸困、背部有重物压迫感。颈项活动受限,头部歪斜;病变相应的棘突周围或相应区域,如耳后、肩、上肢等部位有压痛点;颈肌痉挛;日久亦可出现肌肉萎缩。受压神经
40、支配区域感觉减退。医学资料83病久者可出现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也可出现植物神经血管营养和功能障碍;表现为上肢发冷、发热、皮肤潮红、发白、发绀或肿胀、指甲变形、无光泽、亦可脆裂。医学资料8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屈后,向健侧侧屈。医生一手抵住患侧头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牵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即压顶试验):患者取坐位,头部侧屈后伸或单纯后伸,医生双手按压患者头部,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者为阳性,亦提示臂丛神经受压。医学资料85(3)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本型占颈
41、椎病的20%左右。其诊断要点如下。位置性眩晕:头部位于某一角度时出现眩晕,故称为位置性眩晕。眩晕呈间歇性,常伴有复视、眼睛震颤、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诊断要点。猝倒:为本型颈椎病所特有体征,可在颈部活动或眩晕剧烈时发生,可突然四肢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来。医学资料86头痛:为血管性头痛,多呈发作性出现,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日,疼痛多位于枕部、顶枕部、颞部,多呈跳痛或胀痛,可向耳后、面部、牙部、顶枕部、甚至眼区放射。眼部诊断要点: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失明等视力障碍。其特点为:开始时诊断要点与颈部诊断要点有关,在颈部运动时,眼部有不适感。医学资料87也可出现延髓麻痹及其
42、他颅神经诊断要点,如语言不清、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喝水反呛、软腭麻痹、声音嘶哑;也可出现面神经麻痹;肢体瘫痪;平衡障碍。(软腭:是软腭:是指口腔上壁后半部分指口腔上壁后半部分)感觉异常:可有面部、口周、舌体、四肢或半身麻木,针刺感、蚁走感,有的可出现深感觉障碍。 医学资料88检查可发现颈肌痉挛、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棘突偏歪。椎动脉扭转试验阳性:患者取坐位,医生使其头屈伸并向侧方旋转,若出现眩晕、复视、恶心等症者为阳性。医学资料89(4)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年龄多在40 60岁,发病慢,约20%患者有颈部外伤史,其诊断要点为:先有下肢诊断要点:早期可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困重、
43、无力、随后行走困难,颤抖无力,走路不稳,伴有头痛、头晕、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或排便无力等。医学资料90后期可出现躯干部的诊断要点:出现第2 4肋以下感觉障碍,胸腹骨盆区发紧;重者可出现四肢瘫、三肢瘫、单肢瘫、交叉瘫、或偏瘫等症状。最后出现上肢的诊断要点: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无力、不能做精细的动作,甚至不能自己进食。颈后伸或侧弯受限,棘突压痛,椎旁有压痛。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震挛、踝震挛。医学资料91(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交感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兴奋型:出现偏头痛、或 颈枕痛、头晕、头沉、两目干涩、眼裂增大、视物
44、模糊、瞳孔散大、同时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前区闷痛、血压升高,肢体血管痉挛,肢体发凉,局部温度减低,多汗,耳鸣等。医学资料92迷走神经兴奋型:出现头痛、头晕、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6)混合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具有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医学资料931、治疗原则:疏筋活血、理筋整复2、取穴:缺盆、肩井、肩中俞(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二寸处)、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等穴。3、手法:滚、按、揉、拿、拔伸(牵引)、拔伸旋转、拿搓、擦等手法。4、操作技能方法:患者正坐,医者站立。医学资料94(1)按揉以上诸穴及颈项部。(2)患者正坐,医者站在患
45、者侧后方,用滚法滚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部。(3)用拿法、拿揉颈项部及肩部。(4)推桥弓(桥弓:在耳后翳风穴到缺盆成一直线)并配合推肩臂部。(5)用拔伸法拔伸颈项部,并配合拔伸旋转颈项部。(6)搓揉肩部。(7)擦肩、背、上臂部。医学资料95(一)概述(一)概述 :落枕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部伤筋(即筋出槽、骨错位),轻者3 5天不治自愈,重者可延续两周。如果成年人经常落枕,则多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本病是指患者颈项部强痛,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而转动不灵活的一种常见病症。这种病症用按摩手法治疗极为有效。医学资料96(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 :1、睡眠姿势不良:这是主要原因。可导致颈部肌肉、关节
46、、或韧带的损伤。睡眠时,绝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是侧卧,若因枕头过高或过低,均可造成一侧肌肉或韧带受到牵拉而损伤。2、与寒凉有关 :这一点是次要因素、或是诱因。因寒凉刺激可使颈部血管收缩,导致肌肉缺血、痉挛,产生疼痛,两侧肌肉张力不一致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医学资料97本病至今无病理资料证实,从临床观察,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颈项部肌肉痉挛及颈椎关节的活动受限。由此推理,落枕病多为颈椎的关节突间小关节错位或关节滑膜嵌顿所致。所以说:颈部扭伤多为软组织损伤;落枕多为小关节错位。医学资料98(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本病的发生多在睡觉醒来之后,突然感觉颈部一侧或两侧疼痛,颈项强直、僵硬,头向一侧歪斜,
47、活动明显受限,左右旋转活动时疼痛加剧,重者疼痛可放射到肩背部或上臂部。医学资料99(四)诊断要点:(四)诊断要点:1、颈部疼痛:其疼痛的特点是:(1)疼痛多为剧烈疼痛;(2)疼痛多在睡眠后出现;(3)疼痛多在一侧(亦可两侧痛);医学资料100(4)疼痛多在颈部活动时可明显加重;(5)较重者可向上波及到头部,向下可波及到上肢。 2、功能受限:颈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各方向功能均可受限,但以旋转受限为主。医学资料1013、颈部歪斜:颈部可因疼痛而出现颈部歪斜,也可出现“头向前倾”等现象。4、颈肩部肌肉痉挛、压痛,压痛点多在颈椎一侧与肩胛骨内上角。5、颈部可出现棘突偏歪、颈椎生理弧度减小或反张
48、等。医学资料102(五)治疗方法:(五)治疗方法:落枕有自愈的趋势,但是推拿按摩治疗可缩短病程,轻者一般一次治愈,重者23次。治则:舒筋活血、温通经络、止痛复位。取穴:肩井、天宗、风池、列缺、合谷、落枕穴(在手背第2、3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医学资料103手法:拿、按、揉、摇、扳等手法。操作技能:患者端坐,医者站在后外侧。1、按揉松筋:医者一手扶患者的头部,用另一手拇指、指腹拿、按、揉颈肩部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使颈部肌肉放松,以缓解痉挛。拿揉时应先从健侧到患侧,力量从小到大,作用层次由浅到深,以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痉挛、达到止痛的目的。医学资料1042、点穴止痛:先点按肩井、
49、天宗、掐风池、边掐边揉,按揉列缺、合谷,点按落枕穴,用以缓解颈部的肌肉痉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3、查找痛点:用拇指查找痛点,常可在痛点处查找到一个条索状硬结,此时应用拇指反复推、拨条索状硬结,将硬结散开,使硬结消散。医学资料1054、摇扳颈项:先摇颈项部,以增加颈部活动范围,待颈项肌肉放松时,然后扳颈部(使用侧扳法)。先向患侧扳,此时即可听到咯噔的响声,然后再向健侧扳动一次。医学资料1065、端提治乱:如果扳法未能成功,此时则应使用端提治乱的手法治疗,即可纠正颈椎后关节的紊乱、又可缓解颈部的肌肉痉挛。注意事项:使用摇扳法时,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宜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危险。医学资料107概述:概述
50、: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劳损性疾病。本病不仅有外上髁炎的表现,同时常有关节滑囊等其他软组织受累。局部解剖:肘部关节由肱骨下端,肱骨小头和尺骨近端诸骨分别构成肱尺关节、肱桡关节与上尺桡关节。肱骨的下端两侧有两个骨性隆起,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 医学资料108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多发于木工、厨师、乒乓球运动员等经常做前臂旋转、伸腕用力的动作,使肘部各肌群肌腱受到牵拉,反复的旋转,造成肘关节部软组织劳损。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疼痛:肘部外侧疼痛,重者可牵扯整个前臂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 乏力:患者握力下降,严重时握物无力,甚至握在手中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