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主要内容Y 1、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Y 2、方剂学的学科性质及学习、方剂学的学科性质及学习目的和任务目的和任务Y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方剂学的学习方法方剂的概念Y方剂学:阐明和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Y(1)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治法和方剂的理论。的理论。Y中医药学历来用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来概括它。中医药学历来用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来概括它。Y理是理论,包括生理理是理论,包括生理脏像学说为代表脏像学说为代表、病理、病理病因病机学病因病机学说为代表说为代表,以及,以及 治法、方剂、中药。治法、方剂、中药。Y(2)方剂学,还强调临床运用。
2、在理论与临床运用方面探方剂学,还强调临床运用。在理论与临床运用方面探讨治法和方剂的本质及其运用规律。讨治法和方剂的本质及其运用规律。 Y方剂先于治法而产生。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的学科性质、学习方剂的目的和任务Y方剂学的学科性质: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四环节之一,是其中“法”的具体体现,“药”的具体运用。也是辨证论治中“治”的具体体现。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Y学习方剂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学习,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具备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Y教材里根据方剂的不同性质把方剂分为三
3、类 : 基础方 、代表方、 常用方。1、基础方:是历代方剂学发展过程当中,总结的一些针对基础病机、基础证型所确立的方剂。临床较少单独不变使用,它反映了病机共性。2、代表方:是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些医学流派或者一些医学大家,在理论上创新的同时,相应临床上产生的,代表这种理论的典型的方剂。 象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集中反映了李东垣“甘温除热”治法。 又比如象朱丹溪的大补阴丸。集中反映了他学术思想方面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补阴学派的思想。 3、常用方:是经过很多年临床运用中被公认的,确定有效的方剂。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Y1.紧密连系已学各科知识紧密连系已学各科知识 。Y2.正确处理理解与
4、记忆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解与记忆的关系。Y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理论联系实际。Y4.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Y5.学习方剂学参考书目:古今名医方论、学习方剂学参考书目:古今名医方论、医方集解、医方考、成方切用、医方集解、医方考、成方切用、绛雪园医方选注。绛雪园医方选注。有必要了解的几个名词Y1、经方:指汉代之前医著中的方剂。Y 专指黄帝内经和仲景之方。Y 专指仲景之方Y 2、时方:仲景之后的各家之方。Y 3、成方:成熟、完善、有效、医书有载的,并为后世医家所公认的Y 方剂。Y Y 4、禁方(秘方):秘而不传的方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Y学习要求:Y(1)了解方剂学发展每一历史时
5、期的时了解方剂学发展每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代特点;Y(2) 从先秦开始,到近五十年分为七个从先秦开始,到近五十年分为七个历史时期,至清为止具有代表性的一历史时期,至清为止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方书。掌握其时代,历史意义、特些方书。掌握其时代,历史意义、特点及作者。点及作者。Y方剂的形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医方剂的形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医药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究竟药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究竟成于何时尚无定论成于何时尚无定论。Y一般将其分为七个时期:Y(1) 先秦时期Y(2) 两汉时期Y(3) 魏晋南北朝时期Y(4) 隋唐时期Y(5) 金元时期Y(6)
6、明清时期Y(7) 近代、现代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方剂学发展史的历史分期方剂学发展史的历史分期一、先秦时期一、先秦时期(方剂学的产生和初步的发展阶段方剂学的产生和初步的发展阶段)二、两汉时期二、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定阶段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定阶段)两汉时期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定阶段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定阶段)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临床制方偏于实用,略(临床制方偏于实用,略 于理论探讨)于理论探讨)四、隋唐时期四、隋唐时期(方剂学进步较快,大部头方书出现)(方剂学进步较快,大部头方书出现)五、五、 金元时期金元时期(方剂学全面发展阶段)(方剂
7、学全面发展阶段)六、明清六、明清时期时期(明代侧重在方药共融发展,药方发展中互相(明代侧重在方药共融发展,药方发展中互相影响。清代又走向由博返约影响。清代又走向由博返约 规范整理。)规范整理。)Y1.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为杰出代表。 Y2.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Y3.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Y4.中药新药的研究与生产。中药新药的研究与生产。 七、近现代时期七、近现代时期(方剂学更加快速发展时期)(方剂学更加快速发展时期)方剂发展过程中的几部代表作:方剂发展过程中的几部代表作: 书名作者
8、年代特 点 五十二病方早于内经不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载方283黄帝内经春秋战国不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它创立了方剂学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包括治法、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载方13伤寒杂病论 东 汉末年张仲景为方书之祖,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载方314备急千金要方唐初孙思邈唐 以 前 方 剂 总 结 。 载 方5000余千金翼方唐初孙思邈千金要方补充。载方2900左右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宋10851252年太医局集体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制、颁布的成药药典载方788 伤 寒明理论药方论金成无已为第一部以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剖析方剂的专著,开方论之先河。载方20
9、 普 济方明朱棣为我国现存载方最多的方书载方61739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第一节第一节 治法概述治法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治法常用治法Y :源于内经(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充实于伤寒杂病论。后又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至清代程钟龄在他的代表作医学心悟中作了高度总结概括,正式提出了“八法”之名-汗、吐、下、温、清、消、补、和。:即清代程钟龄在它的代表作医学心悟中所言: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依据八纲推导八法的思路寒温单一治法(七法)+和(复合治法)+和(复合治法)八法热清虚补实泻汗吐 消下八法的含义: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
10、温法:里寒证寒从中生外寒直中6、清法:热证实热经热:散漫之热郁热:蓄聚之热热毒搏结气血,腐败血肉局部红肿热痛或见脓血热陷心包心神病变、甚则神昏热结热实互结瘀热互结痰热互结水热互结虚热7、消法:8、补法:Y第三章在教学大纲安排里面,基本上是属于三类内容。三类内容是属于提示的。主要靠自学。1、七方说:又名七方分类法。(源于内经)所谓七方,是指的大、小、缓、急、奇、偶、重。后来又改为大、小、缓、急、奇、偶、复。复方。2、病证分类法:源于伤寒杂病论如:太阳病,少阳病等。3、主方分类法:施沛的祖剂是很典型的一本主方分类书籍。4、治法分类法:(以法统方)最早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后面
11、各加个剂字。它是从药物分类沿用而来。比如,治虫、痈疡,这类是病证了。本种分类法为一种综合的分类方法,所以又把它叫综合分类法。七方七方Y(一)大方:药味多或量大,以治疗病邪较盛之证或下焦疾患的方剂,(一)大方:药味多或量大,以治疗病邪较盛之证或下焦疾患的方剂,须顿服须顿服Y(二)小方:药味少或量少,或分次服,以治疗病邪较轻之证或上焦(二)小方:药味少或量少,或分次服,以治疗病邪较轻之证或上焦疾患的方剂疾患的方剂Y(三)缓方:药性缓和,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需长期服用。(三)缓方:药性缓和,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需长期服用。Y(四)急方:药性猛烈,用于病势危急证,急于取效。(四)急方:药性猛烈,用
12、于病势危急证,急于取效。Y(五)奇方:单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单数的方剂(五)奇方:单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单数的方剂Y(六)偶方:两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双数的方剂(六)偶方:两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双数的方剂Y(七)复方:两方或数方合用治疗较复杂的病的方剂(七)复方:两方或数方合用治疗较复杂的病的方剂十剂十剂Y(一)宣剂:用宣散涌吐之品治疗胸闷、呕恶等壅塞之证(一)宣剂:用宣散涌吐之品治疗胸闷、呕恶等壅塞之证Y(二)通剂:用通利之品以治疗乳汁不下,湿痹留滞经脉等证(二)通剂:用通利之品以治疗乳汁不下,湿痹留滞经脉等证Y(三)补剂:用补益之品,治疗正气不足等证(三)补剂:用补益之品,治疗正气不足等证Y(四)
13、泄剂:用开泄之品,治疗腑实便秘、肺实气急等郁闭之证(四)泄剂:用开泄之品,治疗腑实便秘、肺实气急等郁闭之证Y(五)轻剂:用轻浮之品,治疗外感表邪、肌腠闭塞无汗之证(五)轻剂:用轻浮之品,治疗外感表邪、肌腠闭塞无汗之证Y(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越、惊悸不宁证(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越、惊悸不宁证Y(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尿道结石(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尿道结石Y(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崩漏带下等久病滑脱之证崩漏带下等久病滑脱之证Y(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胀
14、、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之证Y(十)湿剂:用滋润之品,治疗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津液不足(十)湿剂:用滋润之品,治疗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津液不足之证之证Y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环节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环节Y第一节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配伍目的Y第二节第二节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Y第三节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方剂的变化形式熟炼药物配伍技巧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Y 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
15、,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辅者,或相反者,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辅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若夫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若夫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或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味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无方,或守一方以治
16、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味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譬之作书之法,用笔已工,而配合颠倒,与夫字形俱备,而点画不成者,皆不得。譬之作书之法,用笔已工,而配合颠倒,与夫字形俱备,而点画不成者,皆不得谓之能书。故善医者,分观之,而无药弗切于病情;合观之,而无方不本于古法。谓之能书。故善医者,分观之,而无药弗切于病情;合观之,而无方不本于古法。然后用而弗效,则病之故也,非医之罪也。而不然者,即偶或取效,隐害必多,则然后用而弗效,则病之故也,非医之罪也。而不然者,即偶或取效,隐害必多,则亦同于杀人而已矣。至于方之大小奇偶之法,则内经详言之,兹不复赘云。亦同于杀人而已矣。至于方之大小奇偶之法,则内经详
17、言之,兹不复赘云。Y医学源流论医学源流论 方药离合论方药离合论 用药有利有弊,用方有利无弊。第二节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Y君君 臣臣 佐佐 使使君药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又称主药.臣药臣药又称辅药又称辅药:1、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兼证、针对主要兼证佐药佐药:1.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 2.正佐正佐,制约主药的烈性或制约主药的烈性或 3.反佐反佐,消除寒热相拒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药不能进的 现象现象使药使药:1.引经药引经药 2.调和药性调和药性 3赋
18、型剂、矫味剂赋型剂、矫味剂常用引经报使药太阳太阳羌活,蒿本羌活,蒿本太阴太阴苍朮苍朮阳明阳明白芷,葛根白芷,葛根少阴少阴细辛细辛少阳少阳柴胡,黄芩柴胡,黄芩厥阴厥阴川芎、青皮川芎、青皮载药上行载药上行桔梗桔梗引药下行引药下行牛膝牛膝理想有效的方剂的重要环节Y1.针对病机,正确的立法。针对病机,正确的立法。 Y2.熟练的配伍用药技巧。熟练的配伍用药技巧。 Y3.主次分明,全面兼顾的基本结构。主次分明,全面兼顾的基本结构。 方剂组成的变化(成方的变化)方剂组成的变化(成方的变化)1为何要变化为何要变化:方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方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也必须有灵活性。因为有极大的灵活性
19、,也必须有灵活性。因为:病证千变万化,兼挟不同。病证千变万化,兼挟不同。体质强体质强弱不同。弱不同。性别男女、老少不同。性别男女、老少不同。季节季节,地域气候不同。因此,必须变化。学方,地域气候不同。因此,必须变化。学方在于学法,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在于学法,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方须切合方须切合病情,才能治疗有效。病情,才能治疗有效。2方剂组成变化形式:(方剂组成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药味加减。(2)药量加减。()药量加减。(3)剂型变化)剂型变化(1)药味加减:)药味加减: a、随证加减:主证不变,主要配伍不变,只是增、随证加减:主证不变,主要配伍不变,只是增 减次要药物(佐使药)减次要药物(
20、佐使药)b、配伍变化:主证变化,则主要配伍随之变化、配伍变化:主证变化,则主要配伍随之变化麻黄麻黄 桂枝桂枝风寒表实风寒表实 石膏石膏肺热喘咳证肺热喘咳证 杏仁、甘草杏仁、甘草肺寒喘咳肺寒喘咳 杏苡杏苡风寒痹证风寒痹证 (2)药量的变化:)药量的变化:a、量变:病情轻重不同、量变:病情轻重不同附子、干姜、甘草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汤四逆汤:脉微细脉微细真寒无假热真寒无假热1枚、枚、1.5两、两、2两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脉微欲绝脉微欲绝真寒假热,格阳戴阳真寒假热,格阳戴阳 大大1、34、2b、质变:主证、治法改变、质变:主证、治法改变黄连量黄连量吴茱萸吴茱萸左金丸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清肝
21、泻火、降逆止呕、 治肝热犯胃之胃痛治肝热犯胃之胃痛黄连量黄连量吴茱萸吴茱萸玉连丸玉连丸温肝暖胃止胃痛、温肝暖胃止胃痛、 治肝寒犯胃之胃痛治肝寒犯胃之胃痛桂枝汤:桂枝汤:风寒表虚风寒表虚 营卫不和营卫不和:桂芍之比:桂芍之比:3:3桂枝加芍药汤:肝木克脾桂枝加芍药汤:肝木克脾-腹满时痛腹满时痛桂芍桂芍:3:6桂枝加桂汤:奔豚气桂枝加桂汤:奔豚气-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寒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寒 上冲上冲-桂芍:桂芍:5:3 (3)剂型的变化:组方的药物不变,只是剂型)剂型的变化:组方的药物不变,只是剂型攻变,一般主要用于病势的缓急。攻变,一般主要用于病势的缓急。3组方的步骤:组方的步骤:辨证辨证 立法立法 按组方原则按组方原则选药选药 确定用量确定用量 选择剂型选择剂型 制定用法制定用法按按以上步骤组成的方剂才为标准的方剂。以上步骤组成的方剂才为标准的方剂。 第四章、剂型和用法(自学)第四章、剂型和用法(自学) 一、剂型:重点掌握:汤、散、一、剂型:重点掌握:汤、散、丸、膏、丹、注射剂、胶囊、冲剂丸、膏、丹、注射剂、胶囊、冲剂、的特点。、的特点。 二、用法:煎煮火候、时间、服二、用法:煎煮火候、时间、服药时间。药时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