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文学女性文学(2011-2012第一学期)绪 论:女性与文学一、性别与文学1:古今中外文学叙事:古今中外文学叙事讲述男人或女人的故讲述男人或女人的故事事 2:古今中外的文学叙事,都是男人或女人讲述:古今中外的文学叙事,都是男人或女人讲述的故事的故事3:不存在带有非性别意味的文学叙事。:不存在带有非性别意味的文学叙事。 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潜在制约作用性别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也是与人类心理和生理特质密切关联的文化范畴之一,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潜在制约作用。表现:1:(父系文化和母系文化的区别:对女神形象的刻画迥然不同(母系文化:突出女性孕后期裸体雕像)父系文化:回避孕后期
2、裸体雕像)性别存在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潜在制约作用表现2:持传统男性中心文化立场的男性作者在文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严重失真,成为不是天使,即是恶魔的二元对立的状态表现3:在当代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塑造,报纸杂志的封面女郎,以及选美以及招聘启事等日常性文化事件中,都隐含着男性中心主义性别歧视的色彩。二:长期的父权制中心社会中,女性的文学活动难以得到公正评价1:否定女性文学艺术创造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曾经普遍且长期存在。2:近百年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这一问题在当代思想文化领域以及文学艺术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凸现 ,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艺术中的性别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才认识到女
3、性的文化/文学创造,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和得到肯定。三:女性文学概念的提出1:女性文学概念提出的文化悖论尴尬和事实上和学理研究上的合理性。1):女性文学概念提出因隐含性别分离色彩一开始受到质疑,(女性文学/男性文学)2:既而得到承认。3):虽然隐含分离色彩,但无疑在标示差异、期待确认的同时蕴含了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质疑和反抗,对建设新型两性平等性别秩序的渴望。四:女性文学四:女性文学1: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批判和建设的双重内涵: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批判和建设的双重内涵 的文学现象。构成当代重要文化生态之一。的文学现象。构成当代重要文化生态之一。2:女性文学因为涉及文化和性别,所以涉及一切有
4、关:女性文学因为涉及文化和性别,所以涉及一切有关文化和性别的所有学科,是一门博大深沉的综合性学科文化和性别的所有学科,是一门博大深沉的综合性学科(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生理学)生理学)五:正确对待性别与文学的关系1:在尝试对人类的文学活动加以宏观把握时,一方面,我们力求避免受制于传统文化关于男女两性角色的“刻板印象”,陷入性别本质主义的误区,避免对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作简单片面,绝对化的理解和判断;另一方面,又不应妨碍我们努力从总体上把握既往文学事实,辨析和指认人们在文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时常会带有与自身所属性别群体趋同
5、倾向的审美特质。五:女性文学研究在中国1: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2:发展表现:A: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浮出历史地表等B: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方兴未艾C:该领域研究专业人才济济六: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林丹娅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3:盛英主编: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4: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5:李彦萍:中国当代女作家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6:罗婷等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6、社,2004。7:陈慧芬:神话的窥破当代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8:赵树勤: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女性文学研究参考书目9:徐岱:边缘叙事中国20世纪女性小说个案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0: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王喜绒等: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一章:女性文学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女性文学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的出现及广为流行,标这一概念的出现及广为流行,标志着女性文学在事实上的形成及被社会所认志着女性文学在事实上的形成及被社会所认可的程度,对可的程度
7、,对“女性文学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理解上这一概念理解上的歧异,表明对女性文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的歧异,表明对女性文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深化与明确的过程。地深化与明确的过程。第一节:女性文学相关概念女性文学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与女性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女性文学包含了历史狭义之分。广义的女性文学包含了历史上及现实中女性文学的所有的类型与形上及现实中女性文学的所有的类型与形态,狭义的女性文学是指五四之后以现态,狭义的女性文学是指五四之后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其价值内核的女性文学。代人文精神为其价值内核的女性文学。其思想资源是现代人文精神,其话语属其思想资源是现代人文精神,其话语属于
8、思想文化的话语体系。于思想文化的话语体系。妇女文学妇女文学妇女文学妇女文学 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了,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了,在在4040年代之后日渐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年代之后日渐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十七年”中,成为广义的女性文学创作的中,成为广义的女性文学创作的主流。思想资源来自社会主义的妇女观,主主流。思想资源来自社会主义的妇女观,主张妇女应该投身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民张妇女应该投身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洪流之中,在社会阶级集团的族斗争的洪流之中,在社会阶级集团的解放中解放自己。话语属于政治文化的话语解放中解放自己。话语属于政治文化的话语体系。体
9、系。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形成并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形成并发展于发展于19801980年代中期之后。它的重要思想资年代中期之后。它的重要思想资源是源是198019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译介过来的西方年代中期以后陆续译介过来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女性主女性主义文学义文学”在思想内涵上与在思想内涵上与“女性文学女性文学”大体大体同构,但其文化姿态常显得更为激进一些。同构,但其文化姿态常显得更为激进一些。 女性写作女性写作女性写作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是一个具有西方背景的女性写作是一个具有西方背景的概念,它源自法国女
10、性主义作家与学者埃莱概念,它源自法国女性主义作家与学者埃莱娜娜西苏的著名论文西苏的著名论文美杜莎的笑声美杜莎的笑声。19901990年代中期之后,年代中期之后,“女性写作女性写作”这一概念在我这一概念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大大突破了西苏所国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大大突破了西苏所说说“女性写作女性写作”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女性文学。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女性文学。第第2节:女性文学的关键词:节:女性文学的关键词:1:社会性别:社会性别1:性别与社会性别:性别与社会性别1):性别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性):性别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性别(别(sex),社
11、会性别(社会性别(gender),2):生物性别是由于解剖学意义上的):生物性别是由于解剖学意义上的差异而导致两性在染色体、性腺、性差异而导致两性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技能等不同而形成的性别。态、运动技能等不同而形成的性别。社会性别:性别的社会属性性别的社会属性社会性别是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判断的性别,它表达了由 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一个人性别的社会标准,社会性别概念强调性别的文化特性,是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种种意义,例如社会把“男儿有泪不轻弹”视为一种男性美德,并非是生物因素决定了男
12、人只能流血不流泪。社会性别体制社会性别并非是简单的人们通过某些文化象征来识别男女的事情,而是以整套确定两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制度,它通过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作用,使女性处于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这一整套制度称为社会性别体制。复杂的社会性别体制:2:复杂的社会性别体制复杂的社会性别体制:1:作为历史现象的社会性别体制延续着一整套父权制度。(patriarchy),所谓的父权制,是男人凭借他们的性别及与他人的血缘关系确立的男性统治,是以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确立和保护男性普遍优先权的 性别关系秩序。现代社会,父权制也被用来泛指一切不平等的 社会制度。(理解)性别统治体制,不是个体的男性是统治者,个体的
13、女性是被统治者,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女性象男性一样参与到这种统治体系中,男性也像女性一样受限制,这种统治的逻辑在于,所有的参与者不断加入到对统治制度的建设中,推进对其自身的统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促使这种统治延续下去。社会性别体制第二,社会性别体制与社会中的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个人的亲密关系等因素作用在一起。第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社会性别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女权运动,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3:两性平等两性平等两性平等 是指建立在性别平等意识的是指建立在性别平等意识的前提下,实现实际生活中的两性机会平前提下,实现实际生活中的两性机会平等,实现理想层面的结果平等。两性机等,实
14、现理想层面的结果平等。两性机会平等包括两性在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会平等包括两性在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等机会上的平等;两性在工作报酬上上等机会上的平等;两性在工作报酬上的平等和在获得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资的平等和在获得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源上的机会平等,源上的机会平等,两性的“发声”平等还包括两性在还包括两性在“发声发声”上的平等,因为上的平等,因为两性平等的发声机会可以展示两性影响两性平等的发声机会可以展示两性影响决策的能力和贡献的大小。(文学是女决策的能力和贡献的大小。(文学是女性发声的一种重要方式。)性发声的一种重要方式。)结果平等结果平等是指在承认基本差异之上的事实平等。追求两性机会平等的社
15、会制度是实现两性结果平等的基础。3:二元对立的性别思维模式二元对立的等级制思维模式是人类不平等的思想根源,而男/女性别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则是男女不平等的最终根源。后现代思维主张主体间性,解构二元对立,反对二元对立,追求和谐共存。4:现代性女性文学的另一关键词女性文学的另一关键词 是是 现代性。现代性。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女性意识的发现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女性意识的发现和觉醒都是伴随着现代性的演进而发生的。觉醒都是伴随着现代性的演进而发生的。并且都走过了人(与男人一样的人)并且都走过了人(与男人一样的人)女人(与男人不一样的人)女人(与男人不一样的人)个人个人(以独立的提升了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以
16、独立的提升了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将个人,将“做人做人”与与“做女人做女人”统一起统一起来)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来)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做人-做女人-成长为个人的女人个人是人和女人的合题个人是人和女人的合题成长为个人的女人在成长为个人的女人在20实际实际90年代开始得到年代开始得到一种共识:所谓一种共识:所谓“成为个人的女人成为个人的女人”其实就其实就体现的是体现的是“女人自我认识自我实现,成为女女人自我认识自我实现,成为女人自己人自己”的精神内涵。的精神内涵。人人-女人女人-个人,这就是中西方共同的现代性个人,这就是中西方共同的现代性之于女性本体构成的意义。之于女性本体构成的意义。4:主体性主
17、体性主体性是女性相对应于男性的构成自身主体性是女性相对应于男性的构成自身独立的标志。现代性对女性主体性来说,独立的标志。现代性对女性主体性来说,具有规定性意义,从形态和范畴上分,具有规定性意义,从形态和范畴上分,女性主体性包括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女性主体性包括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言说主体。其中审美主体,言说主体。其中经验主体和经验主体和言说主体尤为重要。言说主体尤为重要。1:经验主体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得以认识自身以及外在世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得以认识自身以及外在世界的理论框架,是建筑在男性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界的理论框架,是建筑在男性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中,女性经验是缺席的不在者
18、。女性一旦进入到其中,女性经验是缺席的不在者。女性一旦进入到这一理论框架中,一旦用这一理论框架中的概念,这一理论框架中,一旦用这一理论框架中的概念,术语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就只能导致女性在向男性术语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就只能导致女性在向男性中心文化的认同中失去自身。因此,女性必须在各中心文化的认同中失去自身。因此,女性必须在各种理论构架的召唤、诱惑和冲击下,固守自己的真种理论构架的召唤、诱惑和冲击下,固守自己的真实经验。固守住这一真实经验,也就固守住了女性实经验。固守住这一真实经验,也就固守住了女性自身,并使一直被遮蔽和伪饰的人类经验领域得以自身,并使一直被遮蔽和伪饰的人类经验领域得以澄明。澄明。
19、女性经验女性经验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层面:1):生理性别经验,指女性独有的有关生理周期以及生命存在方式等方面 的经验,受其影响,女性 对自身以及 外在 世界 的感知方式与男性 有别。2):社会性别经验:指女性在社会构成、历史演进过程中的 生存体验。诸如女性在获取自身独立的社会身份过程中 所经受的多重角色挤压 的 经验以及日常生活经验,情感生活体验等。个体经验三):个体经验:指女性作为一个个体的 不能相互替代的个体,在自身所处的历史的总的合力“中的感受和经验,由于受力位置不一,所以其经验形态是不一样的,对女性个体经验的肯定,可一打破”女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的错觉。理解女性经
20、验1:女性经验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与阶级经验、民族经验等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女人不仅是有性别身份的人,也是具有阶级、民族身份的人,另一方面,女性的生理性别经验,社会性别经验以及个体经验都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密不可分,不仅不可相互取消,相互替代,而且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理解女性经验2:虽然每一个女性的女性经验千差万别,胆女性经验具有共同性,从而形成共同审视男性中心、批判父权制文化的基点。言说主体 女性言说主体的形成,标志着女性结束了自身的历史性沉默,由被言说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言说。如果说经验主体是女性自身,那么言说主体则将女性的经验上身到语言层面,使得女性以自己的言说方式体现自身。女
21、性文学的基本内涵在女性文学学科领域内,女性指的是女性性在女性文学学科领域内,女性指的是女性性别意识的自觉,指女性的主体性。别意识的自觉,指女性的主体性。1:女性之于文学,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非结构:女性之于文学,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非结构性因素,即性别本身并不直接构成文学的结性因素,即性别本身并不直接构成文学的结构因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女性与文构因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女性与文学的关系是通过有性别的主要是社会性别作学的关系是通过有性别的主要是社会性别作者功能者功能 这个媒介来实现的。这个媒介来实现的。女性文学的基本内涵女性作家基于自身的性别经验,将其性别观女性作家基于自身的性别经验,将其性别
22、观念或性别无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到文学文念或性别无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到文学文本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本的结构因素本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本的结构因素和人物塑造,情节营造以及人物关系的安排,和人物塑造,情节营造以及人物关系的安排,细节描意象设置等,并由此呈现女性经验,细节描意象设置等,并由此呈现女性经验,言说方式和话语特征,从而构成女性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特征,从而构成女性文学的性别内涵性别内涵1:女性文学不是题材概念题材决定论的实质是题材等级制,即等级制的公众/个人,集体/私人,宏大/自我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二元对立中,似乎每一组的前者都是男性的专有领地,二后者则联系着女性。女
23、性文学也不是风格 概念 那种将女性文学等同于“阴柔,细腻,温婉”等,将其视为次于“阳刚,伟岸”等男性风格的思维,同样不过是男女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反映。女性文学的复杂性女性文学中的性别内涵与阶级内涵、民族内涵之间的关系,同女性经验与阶级经验与民族经验之间的关系类似,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所以 ,对女性文学现象的阐释。需要把社会、历史、民族、文化阶级等质素综合起来把握,既要防止对性别内涵的盲视,也要防止对性别问题做过度阐释。女性文学的复杂性女性文学的复杂性还在于,女性文学中的性别内涵并不是静态的,现成的和自明的,而是潜隐在文本中的一个有待发现和分析、阐释和显现的动态过程,这里需要引入女性“视
24、角。,伴随着读者性别意识的觉醒、获得和成长,女性文学及其性别内涵在历史性的阅读中,才得以生成,演变和发展。女性文学的内涵女性文学诞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女性文学是非封闭性的,它研究的对象包括非女性文学的文本。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创作1:中国古代女性生活背景与文学创作:1):自然生命活动的重复造成女性看来像是“天生”的柔弱、敏感,多情和柔和。2)男性中心的现实生活本身将自然生命活动带给女性的精神倾向定型化、规范化和等级化。3:男尊女卑等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压迫和禁锢女子的完备的思想体系。传统女性的文
25、学创作基本特点第一:传统女性文学创作较之男性少功利性,更多富于自谴和自娱色彩。第二:与封闭的生活环境和备受压抑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古代女性作者的思维主要朝向自身呈现内敛状态。文体方面,古代女性大都采用的诗歌,词等抒情性强,便于表现个人情感的 文学样式。传统女性文学的基本特点而那些再现因素较强的文体则很少被女作者所采用。第三:女子的生活背景和人生命运对其文学创作的审美选择产生明显影响。长期的男性中心文化,逐步使女性写作形成以弱为美的倾向旧时代女性的文学选择,大部分带有属于上述所列特色和局限,也有少数突破性的写作。古代女性创作的基本特点总之,中国社会曾经长期压抑和限制妇女的发展,这种压抑和限制给女
26、性创作带来极大影响。无论古代女性创作的特色还是局限,均与作者的文化生存和女性命运紧密相连。因而,从根本意义上说,旧时代妇女的文学选择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对种种男性中心规范的“接受”。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即使在重压之下,也终有女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重压,将女性心灵和智慧之光融入创作,在华夏历史文化的时空中发出自己的光辉,其中部分作品的题材和内容突破了作者个人的生活圈子,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也反映社会现实,也体贴民生疾苦,也谴责统治者的腐化奢侈,也会感时抒怀,也会咏史怀古,在艺术形式方面,也不乏自己的创造,虽然很少,但,至少昭示女性并非天生属于家庭,女性创作并非天生趋于模仿。
27、古代女性创作的历史脉络1:先秦古代诗经中存在大量的女性创作,卫宣夫 人,许穆夫人等。女性写作言有由衷。2: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创作以越王勾践夫人,韩凭妻何氏等的歌谣为代表,直写其事,直书怨情。3:汉魏六朝的班昭和谢道韫等人广泛涉猎各种文体,还有专辑在世,最有成就的属蔡琰的悲愤诗,其诗不仅在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方面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内容上具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内涵。古代女性创作的历史脉络唐宋时期的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常代理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以致文人墨客多集门下,武则天则以一代政治家而兼为文学,花蕊夫人的宫词流丽清新。唐宋时期的歌妓和女冠诗人,特殊的社会身份,相对浪漫自由的生活方式,使其创作
28、有着丰富的题材和情韵空间,其才情诗艺也在众多女性中脱颖而出。李清照最为著名,古代女性创作的历史脉络元明清时期,管道昇,柳如是,秋瑾等,不仅写传统的诗词曲赋,也在通俗小说以及弹词等其他领域有所表现。擅长抒情类和韵文类作品的创作清代弹词为女性所专长,邱心如的笔生花长达一百几十万字。陈端生的再生缘也一续再续。古代女性创作的基本内容一:怨女幽情这一题材内容又可分为闺怨,宫怨,悼亡和思归等若干类,而闺怨又包括征妇怨,商妇怨,离妇怨,弃妇怨,青楼怨,宫怨又包括宫女怨和后妃怨等古代女性创作的基本内容二:才情风韵这一题材类型主要包括女性的赠别唱和诗词以及其他抒发女性自我心志方面的诗词歌赋等。主要作者有晋朝的左
29、棻,唐代的女冠诗人薛涛,李冶和鱼玄机以及宋代的李清照、朱淑真等三:社会情怀总体上说,古代女作家的创作,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情怀确实占有突出位置,涉及家国时事着比较 少见,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古代也有一些女性的创作突破了私人空间,而呈现出博大的社会情怀。如诗经鄘风中的许穆夫人的载驰就是一首书写家破国亡,我心则忧”的爱国悲歌。汉末蔡琰五言悲愤诗诉说现实的苦难与不幸,是那个动乱时代的缩影。唐代薛涛写有筹边楼社会情怀,笔墨触及边关战事,显示出非同寻常女子的境界,李清照有打马图赋这样壮怀激烈的高歌,还在上枢密韩肖胄诗,上胡尚书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大胆咏史论政。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欲将血泪寄山河”的
30、爱国情怀。南宋末年,以徐君宝妻满庭芳为代表的烈女词,诉说着深陷民族浩劫中的乡关之思和不屈心志。明清交替之际,还出现了直抒胸臆表达渴望与男儿一样建功立业之心志的作品,如王筠剧作繁华梦卷首题词鹧鸪天:闺阁沉埋十数年,不能身贵不能仙。读书每羡班超志,把酒长吟太白篇。怀壮志,社会情怀欲冲天,木兰崇嘏事无缘。玉堂金马生无分,好把心情付梦诠。”在清代的弹词创作中,有的女作者潜入文学的梦幻,设想出一个个性别转换的角色,如陈端生再生缘中的孟丽君,邱心如笔生花中的姜德华等,女作者给她们披上一身男装,去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秋瑾的创作而真正从旧有传统中挣脱出来,以高亢的歌吟,刚健昂扬的姿态登上女性创作历史舞台的,是
31、清末女杰秋瑾。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秋瑾在新思潮的鼓荡下,只身留学日本,其后便以不惜牺牲的壮志精神积极投身到民族解放和民主主义事业之中。她的悲愁亦跳出个人的情感生活天地,与国家前途,天下兴亡联系在一起。此时的秋瑾写下了大量的爱国篇章:如“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的创作失题,“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等。此外,她的慷慨悲壮的名篇剑歌,宝刀歌,红毛刀歌,宝剑歌等,都生动地映现了鉴湖女侠英姿飒爽的形象和风采。秋瑾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强烈的妇女
32、解放意识。“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秋瑾的创作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题芝龛记),她还创办中国女报大力宣扬男女平权的主张,写下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敬告姊妹们,勉女权歌以及弹词精卫石等一系列作品,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批判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号召妇女团结起来,解放自己,投入革命。在诗歌创作中,也一再发出追求男女平权的强音:“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吾辈爱自由,秋瑾的创作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勉女权歌)秋瑾创作中浓重的社会情怀,她的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与觉醒了的女性的情感,为女性文学传统的重建提供了良
33、好的开端。现代女性文学初兴期的创作第一节:女权启蒙思潮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兴 起1:建构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反思性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阴阳互补,但严格分等级,因而是一种等级关系而非对话关系的专制文化。男性思想家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晚明以降,李贽,唐甑,汪中,俞正燮,曹雪芹,李汝珍等在思想论著或文学创作中大量揭示女性受辱屈从的历史,批判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歌颂女性的聪明才智。晚明至鸦片战争之前,在反思中国传统性别文化方面最值得重视的思想家当属李贽。他激烈抨击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大力宣传两性平等思想,抨击妇女低人一等的道学观念,并为正常的两性欲望辩护。在答女人李贽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学道为短见书中,他
34、宣称女性与男性本来在智力上没有高下之分,但由于男权的压抑“妇女不出阃域,而男子则桑狐蓬矢以射四方”。故男女见识有差别是后天的社会环境所造成。同时,他还进一步抨击儒家将妇女的见识视为“短见”的传统观念,认为男人不仅有许多“短见”,就是在文治武功方面,许多女性也不亚于男人。在夫妇论中,他强调阴阳二元素平等相依而生万物的思想,认为“但言夫妇二者而已,更不言一,亦不言理”,否定了由二元辩证走向一元独断的思路。在司马相如传中,李贽肯定文君私奔的行为,赞扬正常的两性情欲。李李贽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李贽可谓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前驱,尤其注重改造传统文化对女性内在本质的界定。二:具有现代性质的女权启蒙思潮蓬勃发
35、展。晚清启蒙运动者梁启超,金天翮和秋瑾等都发表过关于女权问题的宣言,奠定了近现代中国女权运动的思想基础。首先,晚清启蒙者激烈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主张男女平等。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天下积弱之本,在于儒家”妇女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毒害。其次,晚清启蒙者大力提倡妇女人权。他们首先肯定妇女的政治以及公众参与权,此外,他们对妇女人权的倡导还落实在对妇女教育权的肯定上,其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其次,晚清启蒙者还敏锐地注意到妇女社会地位与经济权利之关系。呼吁妇女争取经济独立。最后,晚清启蒙者还大力声张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的自主权。五四启蒙文化思潮五四启蒙文化先驱,如鲁迅、胡适、周作人等都谈论过女性问
36、题。五四启蒙者一如既往地关注妇女的参政权,教育权以及婚姻自主权,而尤其关注妇女经济的解放与性的解放这两方面的问题。三:现代女性文学的初步兴起1:先驱者是秋瑾2:主要写作中坚是陈恒哲,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苏雪林,陈学昭,白薇等第二节:五四女性文学主体内涵的构建1:介入社会公共生活2:抒发母女之情3:讴歌童心世界4:叙述同性情谊5:流露性爱意识五四女性文学初兴期的创作特点1: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2:以女性生活为取材重点,着力表现女性命运和情感,尤其着重抒写新女性的心路历程,许多作品都具有自叙传色彩。3:艺术表现上善于采用强烈的主观抒情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等方式,追求文学表现的心灵真实。4:总体风
37、格以阴柔之美为主调,同时也不乏阳刚气度五四女性文学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分析1:莎菲女士的日记创作的双重创作姿态2: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日记体文体选择3: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第一人称主观叙 述视角4: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双重创作姿态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丁玲既以一个五四文化先驱的身份和精英知识分子的姿态反映了五四退潮期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时代主题,即反封建,反父权文化,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等主题,同时,又由于丁玲的女性写作身份,她在关注人的同时,特别关注到女性,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女性文化先驱的女性个人化写作姿态。日记体,书信体这类自我表述的文体形式以及它
38、们特具的个人性和私密性,即时性,片段性,主观性,情感性等特征,给作者书写的自由以及个人化倾向以及自主性特征,最适合自我表现和自我书写,女性以这种形式,自由地记下自己的生活体验,不被干扰地记下她对世界的看法和评价,在这种文体形式中,女性作为谈话主体和行为主体的双重身份而存在,在讲述自我的同时,实现了观照自我,认识自我的行为,因此,女性在日记体文本中,是作为经验主体,话语主体,审美主体,思维主体而存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由34则日记构成,记录了莎菲在生病期间近三个月的心路历程。小说运用日记体的心灵独白,挖掘人物深层的潜意识活动,采用意识流的写法揭示人物灵与肉的冲突。使得女性对女性人物的心理叙事成为叙
39、事的焦点,从而使得莎菲女士的日记得以回避当时主流叙事有关救亡,启蒙的主流话语,而顽强地书写属于女性的自我个人化话语。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第一人称主观叙述视角第一人称主观叙述视角,又称现身叙述视角或介入式叙述视角,它属于内聚焦的“限制叙事”视角,这是五四时期普遍采用的叙事方式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我”即莎菲的视角去讲述,就意味着运用了女性的视角去观照社会人生。女性在作品中占据了话语主体的地位,这是女性视角,女性话语的真正的女性自我言说,男性代言人已经被抛弃,多少年来女性被男性讲述,被男性阐释,被男性评判的被动局面被打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第一人称主观叙述视角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莎菲的一种
40、内心独白或所见所闻,小说中对男性的描写是用来衬托出女性性格和气质的。她常常把女性置于与男性的鲜明对比中来塑造。在莎菲中,男性的苇弟怯弱无能,凌吉士则卑污虚伪,而莎菲则热烈而倔强,注重灵与肉的统一,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而被否定,被贬抑的位置,从而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秩序。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第一人称主观叙述视角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男性还成为了女性视角出发的审美对象。比如,关于凌吉士,莎菲有这样的自白:那高个儿可真漂亮,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男人的美上面,从来我是没有留心到。“他,这生人,我将怎样去形容他的美呢?固然,他颀长的身躯,白嫩的脸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那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却还有另
41、外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风仪来煽动你的心。呀,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角了。”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的形象丁玲笔下的莎菲,不再是男性作者基于对女性问题的理性审视,而书写的只有外在简单身世命运的,缺乏复杂性格心理的“被侮辱和被损害者”,而是一个躁动着自我欲望和追求的的真实的生命个体,一个不折不扣的敢于遵循内心选择,敢于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认同的行动主体。呈现在叙事语境中的莎菲,无论是对凌吉士的鄙视,还是对周遭庸常环境的厌恶以及对自我的剖析,无不显示出她作为现代女性主体性的初具端倪。因此,丁玲笔下的莎菲,就远非“叛女”二字所能概括,莎菲已然是一个复杂多面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女人,她有着决绝
42、的反叛,有个性的执着,有自觉地追求,有对传统的不忌和不惮的践踏,有对自身弱点的清醒张看,还间或有对传统的顾忌和守道的语言和行动,有迷惘,困惑和沉思,有逃避,退却和后转。是一个徘徊于新我与旧我之间,彷徨与“有地”和无地“之际的不无人格二元分裂的立体化女性。第四章,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第一章: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收获1:特定语境中的文学选择格局1)民族关怀中新的支点2)创作队伍的扩大与多元3)艺术形态的多向发展1:民族关怀中新的支点三,四十年代,“民族关怀”的主题在炮火中诞生,作家们大都难以保持静观的心态,怀着沸腾的情感,深切的忧虑,关注,参与阶级搏杀和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国
43、的文化在战时进行重新整合,政治意识大量输入文学本体,反映革命生活,阶级斗争,民族抗战的文学创作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民族遭受的灾难浩劫,涵盖了女性个人由于行呗而受的压迫和奴役。革命与战争将女作家1:民族关怀中新的支点推至时代大舞台上,出演新的角色。此时,活跃的一批女作家回应时代,调试自己,主体意识的内部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意识,政治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新支点,女作家主体意识的结构的变化给创作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她们没有过分纠缠与女性本体问题,而是主动地选择从个人情感中退场向着救国救民倾斜。部分女作家走向社会,走向民众,甚至走向战场,女性文学的创作面貌也发生重要变化。
44、2:创作队伍的扩大与多元格局此时活跃在文坛的女作家人数大增。除了五四时登上文坛的女作家外,还有萧红,冯铿,谢冰莹,白薇,白朗 ,罗淑,罗洪,葛琴,林徽因,方令孺,郑敏,关露,陈学昭,沉樱,张爱玲,苏青,施济美,梅娘,雷妍,吴瑛,但娣,袁静,陈敬容,杨刚,杨绛,赵清阁,郁如,草明,李伯钊,韦君宜等三四十年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三四十年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视点下沉,关注底层:萧红的生死场王阿嫂的死,牛车上。描绘下层劳动妇女的痛苦生活和不幸遭遇,也展示她们的坚韧与挣扎,罗淑的处女作生人妻,冯铿的贩卖婴儿的妇人,葛琴的一个被迫害的女人等均展示了底层女性的生存状态。三四十年代女作
45、家的创作视野2:融入主潮,担当使命。丁玲接连写了三篇革命加恋爱的中篇小说韦护、一九三0年春上海(之一),一九三0年春上海(之二),她还以短篇小说水讴歌大众的苦难与觉醒,以长篇小说母亲塑造了一个叛逆而独立的女性形象。在谢冰莹的从军日记和女兵自传中革命军里英姿飒爽的女兵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现代文学的画廊,白薇的打出幽灵塔炸弹与征鸟以及悲剧生涯中的女主人公同样将革命看做是拯救自己,拯救社会的激情出演。三四十年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3:书写抗争,鼓舞斗志。 如冰心的我的奶娘冬儿姑娘关于女人以勇敢,刚强,敢于抗恶赋予女性形象新的面貌,罗洪践踏的喜悦,杨刚的东南行,白朗的沦陷前后等短篇小说和散文,用细腻的笔触书写
46、民族悲歌和女性情感,由失却家园引发出关于民族意识的深沉思考,赵清阁的剧作女杰潇湘淑女花木兰等,抗战主旨突出,关露的诗歌勇敢的军队八百人更是吹响了与敌人战斗的号角。三四十年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4:守望边缘,编织传奇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小说,冷静地剖析黄金枷锁下扭曲变异的人性,对女性的心理痼疾和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拷问。苏青的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梅娘的水族系列蚌、鱼、蟹等作品,都已女性眼光观照女性的内在世界,表现自身的性别处境。艺术形态的多向发展1:时段不同,形态不同三十四十年代,女性文学的性别色彩明显弱于五四时期,“左联时期”女性文学的情绪化抒情化逐步被客观化,写实化所取代,
47、战争时期,一方面女性创作主潮应和了时代文学倾向于“阳刚”的风范,另一方面从总体上又保持了审美形态的相对多样。艺术形态的多向发展2:区域不同,格调不同国统区的女性文学往往多一些沉郁和凝重,沦陷区的女性文学则构成苦涩与苍凉的基调,而在解放区“明朗的天空下”女作家的创作则清新朴素,乐观明快。艺术形态的多向发展3阅历不同,方式不同丁玲不断地探索社会救赎的道路,执着于生命的理趣与时代的羁痕,萧红则直面人生的苦难与不幸,在“生死场”上写下一篇篇动情的文字,张爱玲冷眼观看生命深处的荒芜与苍凉,从容地描摹出没有光的梦魇般得独特氛围。女性生命体验的内在探寻1: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和思考2:对生育苦难的凝视与描绘3:
48、观照生命的多维视野与理性光辉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和思考这一方面的重要代表性作家是萧红,萧红在她的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文本中,不仅揭示了女性身体在爱情婚姻关系中被男性虐待和践踏的悲惨遭遇,也揭示了女性在担负生理角色中生育的苦难,身体的疼痛,也揭示了在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的多重困境下女性身体被等同于商品出卖的实质。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萧红还对受男权文化和男性中心意识毒害的女性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压抑进行了反思。(生死场中的麻面婆,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小城三月中的翠姨等)萧红小说越轨的笔致1:情节的场面化2:结构的非线性3:人物的非典型性4:环境的氛围化5:闲笔诗意的笔法6
49、:自然,本色的语言三:人性的审视.1:“铁闺阁”中人格心理的扭曲与倾斜2:对女性自身精神缺陷的反思3:对女性本体欲求的关注与言说四 :文化夹缝中的性别批判1:对女性命运与女性解放问题的深切思考2:对男权意识的抗拒与解构3:两种话语的互相渗透与冲撞第二节:政治意识形态主导时期第二节:政治意识形态主导时期的女性创作的女性创作一:性别意识的萎缩与消解1):男女都一样的神话想象2):家庭生活模式的改写二:革命历史的温情回顾1:成长中的置换与重构2:战火中的插曲与温情政治意识形态主导期的女性创作3:怀旧中的忧伤与诉说三:潜在写作中的“女性之声”1:女 诗人林子的情诗:给他2:张烨和灰娃的诗歌创作80年代
50、以来的女性创作一 :新时期文学主潮中的女性创作(不自觉)(没有自觉意识的理论指引,但是客观上构成女性主体性话语特征二:新女性主义创作 受了女性主义理论影响非常明显的一种女性写作,同时受到后现代文化思潮渗透的 ,具有鲜明的女性个人化话语。时代主潮中的女性写作1:伤痕揭示、历史反思,人性关怀代表作家以及文本:1):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2):宗璞:三生石我是谁3):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4)韦君宜:洗礼5:戴厚英:人啊,人女性写作的性别意味上述写作的性别意味不仅表现在修辞形式层面的温婉,细腻等方面,同时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内在文本意蕴和话语层面。女性主潮性写作的性别意味叙事立场的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