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人工调控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社会意义2、满足用药需求,保障人民身体健康1.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医药发展,丰富世界医药学宝库3、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二、经济意义2、稳定中药材质量,扩大产品出口1.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农业收入3、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中药产业发展4、稳定中药材市场,降低经济损失5、造就优质中药材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三、生态意义2.保护野生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1.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中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关
2、于药用植物的记载。在2600多年前就已有药用植物栽培。诗经(公元前11公元前6世纪中期)记述了枸杞、白芷、甘草、蒿、葛、芍药等50余种药用植物及其生长环境、采集季节、产地等,同时还记述了既供果又可入药的枣、桃、梅等的栽培情况。.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离骚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艺术与医药相通,在现存的屈原诗中,与中药相关的有19首,其中植物类药物多达50多种,诗中一些中草药的形态、生长、栽培、采集、被描绘得栩栩如生、酣畅淋漓。.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元时,以入食馔用
3、。按张华博物志言,张骞得红蓝花种于西域,则此即一种,或方域地气稍有异耳。 本草纲目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引入了红花、安石榴、胡桃、胡麻、大蒜等许多药用植物,并在长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药用植物引种园。. 三月以上旬为上时,中旬为中时,下旬为下时。一亩下种5石,其种还用三月中掘取 者,逐犁后,如禾麦法,下之。至四月末、五月初生苗迄,至八月尽、九月初根成、中染,若须留为种者,即在地中勿掘之,待来年三月取之为种,今秋收讫,至来年更不须种。 齐名要术贾思勰,北魏农学家,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是中
4、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其中记录了地黄、吴茱萸、红花、姜、栀子等多种药用植物的具体栽培方法。.秋间收子,至春种,如种菜法。上加粪水溉,苗出堪采,即如剪菜法,常须多留子。秋中种亦好。其收根者,别留子,取三亩肥地熟耕。更以长锹深掘,取其土虚长也。土平讫,然下子。荒即耘草,旱则溉。至秋子成高,刈取茎,收其子。九月末间,还用长锹深掘取根,如法料理。 千金翼方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千金翼方收载了枸杞、牛藤、萱草、地黄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详述了选种、耕地、灌溉、施肥和除草等一系列栽培技术。.本书共五十二卷,
5、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载有252种植物类药材,并概括地论述了药材的生境、采集时间及贮藏等。 唐代苏敬等编著的唐新修本草(657-
6、659)全书载药850种,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宋代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载的药材达1784种,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72种,如川芎、姜黄、百合、葫芦巴、山药、广藿香、地黄、茯苓、栀子等。 明代药材生产有较大发展,栽培药用植物已经达到200多种。有关本草学和农学名著如明代王象晋群芳谱(1621)、徐光启(1562-1638)农政全书(1639)等都对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法作了详细论述。.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大力发展中药材的栽培和养殖。由野生转为家种的比例目前还只占30%,至今已经获得人工种养成功的中药材有500多种,所提供的商品量占药用总量的70
7、%左右。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于2002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本规范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2016年2月3日取消。2017年10月30日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稿)征求意见稿。 2015年4月27日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整体关于中药材的专题规划。规划中明确了中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建设方向。 当前,中医药发展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中医药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一、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三、药用植物种植收集与良种选育研究四、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研究五、药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六、中药材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研究二、药用植物种植区域或环境选择与调控研究.一、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三、涉及学科门类多四、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五、道地性是药用植物栽培的重要特色六、需求量相对稳定,种植面积不能盲目扩大二、药用植物栽培时间短,野生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