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0607 项目第三次模拟测试卷项目第三次模拟测试卷语语 文文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边关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传递着历史文化内涵。边关出现在唐诗中,皆因丝绸之路的通达,开放的国家社会格局,文人墨客对漫游边塞、从军入幕的崇尚以及包括过所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限制等。相比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边关的文化意义更为
2、抽象,象征性更强,所承载的感情也更为复杂。诗人多以社会现实为吟诵主旨,以点带面、由小及大、以虚带实,将边关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是战场形势。从军事意义上讲,边关地理位置重要。从唐诗中看,边关的“战火”已经烧入了诗歌意境,不管那些知名关隘是否正在发生着战事,诗歌中的征战杀伐都未曾真正停歇,皆承载着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大无畏的精神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决心。例如,唐彦谦咏马中“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借玉门关指边陲前线征战之地;李白从军行中“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体现出关防将士守卫家园、驱敌出境的豪迈气魄。合治其次是戍边之所,“关”是军防象征,也是征人和亲属对戍边之地的情感依托。诗歌
3、里有恢弘阔大的战场形势,也有单一渺小的个体自我。边关虽然承载文人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梦想,但毕竟是遥远的苦寒之地,长期在塞外驻守或是从军入幕不得志之人面对战争的惨烈、环境的荒凉、人情的冷漠生疏,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思念怨愤之情。而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相应的,在亲朋远赴塞外前免不了“爷娘妻子走相送”,塞外兵士思念敌人的情感也不会停歇。因此边关戍守之地,成了思归与念归的交汇。再次是阳关寄情。在涉及边关名称的唐诗中,有一类“阳关诗”较为特别,这源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阳关”指的是友人西行的必经关卡,有着明显的关外无敌人的地理属性和分界含
4、义。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其曲名便为阳关三叠或渭城曲,唐代许多诗人都曾提到。在他们的那些诗句中,“阳关”多已失去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特点,而以人文伴随意义,仅指代曲调或词中涉及的劝酒、伤离别等某些特定含义。最后是家国分界。丝绸之路上的边关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与中原地区差距较大,作为戍边之所的代表和军事战略要地成为内地与西域的分野、不同文化的分野、生死安危的分野、家国与异乡的分野,是物质与人文界限的共有载体。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年老思乡,向汉和帝上疏:“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外绝城,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由此可见,玉门
5、关被汉人看作家国的分界,带有深重的情感烙印。唐诗中的“边关”含义不再单一,表面。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对距离、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认知与定位之外,“边关”早已超越了军事防御或是征税、监管缉私的原有含义,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家园情怀。(摘编自邢宇晨唐诗中的边关意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代诗人在进行创作时,经常以点带面、由小及大,以虚带实地吟诵社会现实,将边关这一景观形态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B.无论知名关隘当下是否安定平宁,唐诗中的征战杀伐无不承载着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大无畏的精神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决心。C.涉及边关意象的诗歌既描写恢宏的战场形势,也
6、塑造渺小的个体,“关”是军防的象征,也是征的外人和亲属对戍边之地的情感依托。D.年老的护边将领班超向皇帝上疏,表达“依风首丘之思”和“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的担忧,可见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的分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总说唐诗中边关意象有历史文化内涵,后从四个方面具体阐释。B.文章引用唐彦谦和李白的诗,是为了证明边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和边关对诗歌情感抒发的影响。C.文章将“阳关诗”单列,是为了说明“阳关”既有地理属性和分界含义,也有其人文伴随意义。D.文章结尾点明唐诗中的“边关”有多层含义,并再次明确“边关”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一论述重点。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诗中出现边关意象,与当时通达的丝绸之路、开放的国家制度和文人墨客对从军人幕的崇尚等社会因素有关。B.唐代文人将士们虽然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但面对塞外惨烈的战事、荒凉的环境及冷漠生疏的人情,无不产生思乡怨愤之情。C.据全唐诗记载,与王维相差千个世纪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仍吟诵“唱尽阳关无限叠”,足以见出“阳关”意象的流传久远。D.边关作为戍边之所的代表,早已失去其地理位置的含义,而成为生与死的临界、不同文化的分野、物质与人文界限的共有载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材料一:材
8、料一: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件指出,要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强古籍数据流通和协同管理。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管理,实现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开放和共享。统筹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建设与服务,推进古籍专业数据库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展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加速推动古籍整理利用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凸显古籍工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繁荣古籍事业。(摘编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9、的意见)材料二:材料二:1949 年到 2019 年,我国共修复整理出版近 38000 种古籍,照此速度,将我国现存约20 万种古籍全部修复整理出来,可能需要 300 年。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修复整理,二三十年就能完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修复古籍,正在现实中生动实践。字节跳动向北大教育基金会提供捐赠,这些捐赠将用以研发“古籍数字化平台”,加速中华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古籍的修复整理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近年来,高校、科研机构借助古籍数字化平台,不断地将 OCR(光学字符识别)、AI 句读、实体识别等技术运用于古籍修复整理,成效显著。以 OCR 应用
10、为例,用电子设备对纸本古籍一扫,古籍上的内容就能迅速在计算机中生成数字文档,效率比人工录入提升千万倍。“古籍数字化平台”还将向着进一步提升古籍整理的准确率、智能化水平和开放度发展。一方面,精校重点文本,满足专家学者对资料准确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学者和古籍爱好者利用智能平台上的文字识别校对工具,实现在线上一站式完成古籍整理工作,提高效率,提升参与度。(摘编自人民邮电报4 月 25 日当古籍修复遇上 AI,奏响古籍数字化保护新乐章)材料三:材料三: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作品展”上,展示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生马源和她的同学们的展品“宋元学案传承可视化系统”。一幅横向流动的千里江山图上,标注了许多
11、古地名。数百个衣袂飘飘的儒生,正在图上缓缓挪动,像是在“赶路”。人文研究的材料,如文献、图录、器物等,都可转化成某种形态的数据,从而使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处理它们,视觉化只是数字人文带来的附带效应,让人易于理解学术成果。而其深层逻辑,是研究范式从传统的文本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机器智能辅助下的典籍研究,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在机器智能的介入下,学者能获得瞬间处理海量资料的能力。从 2004 年起,杜晓勤等开始建设中国古代音韵数据库和中国古代诗歌文本数据库,共录入 1 万多个汉字的音韵和 900 多万字的诗歌,研发了“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这个系统,能快速、大批量标记与统计分析中国古典诗歌
12、的声律,几乎实现“一键”准确标注所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声律格式和合律程度。 机器介入各类古籍研究后产生了一些伦理问题,如各类统计数据、可视化“图谱”或者“页面”,能否被认定为具有思想性的人文研究成果呢?在学界各领域,对数据集的重视都在日益增强,以古籍研究为基础的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不应轻视,而且要更加重视。无论是可视化成果本身,还是成果产生的传播效应,都是可以计量的。虽然数据驱动将智能技术引入了人文学科,但是数据的使用和意义的阐释,还是需要人文学者的介入和指导。而可视化本身,一方面可以帮助学者获得更多洞见,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向大众进行传播。这种效果,是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是人文学科新气象的“薪火”
13、,需要保护好。(摘编自光明日报)4 月 13 日,数字化为古籍研究带来怎样的“蝶变”)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籍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关乎中华文脉、民族精神和文化实力,应当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B.人工智能技术和古籍数字化平台在古籍的修复整理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效果明显。C.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转化人文研究材料为某种形态的数据,视觉化的处理能帮助人们理解学术。D.利用机器智能,“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的快速、大量的标记与分析。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OCR 技术,借助电子
14、设备扫描纸本古籍,迅速将内容转化成数字文档,实现了高效率的录入,未来将逐步取代人工。B.随着古籍整理的准确率、智能化水平和开放度的不断提升,“古籍数字化平台”可满足专家学者和爱好者的不同需求。C.字节跳动向基金会捐赠,支持“古籍数字化平台”,帮助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修复整理古籍,将加速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D.尽管数字化古籍研究中有机器介入,但各类统计数据、可视化“图谱”或者“页面”,仍应该被认定为人文研究成果。6.数字化给新时代古籍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请概括说明。(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15、 题。蝉与纺织娘蝉与纺织娘你如果有福气独自坐在窗内,静悄悄的没一个人来打扰你,一点钟,两点钟的过去,嘴里衔着一支烟,躺在沙发上慢慢的喷着烟云,看它一白圈一白圈的升上,那末在这静境之内,你便可以听到那墙角阶前的鸣虫的奏乐。那鸣虫的作响,真不是凡响;如果你曾听见过曼杜令的低奏,你曾听见过一支洞箫在月下湖上独吹着;你曾听见过红楼的重幔中透漏出的弦管声,你曾听见过流水淙淙的由溪石间流过,或你曾倚在山阁上听着飒飒的松风在足下拂过,那末,你便可以把那如何清幽的鸣虫之叫声想像到一二了。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不同,夏天与秋令的虫声 ,便是截然的两样。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之意的;它高高的栖在
16、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的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无论听了那叽叽的曼长声,或叽格叽格的较短声,都可同样的受到一种轻快的美感。秋虫的鸣声最复杂。但无论纺织娘的咭嘎,蟋蟀的唧唧,金铃子之叮令,还有无数无数不可名状的秋虫之鸣声,其声调之凄抑却都是一样的;它们唱的是秋之歌,是暮年之歌,是薤露之曲。它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你如果是一个孤客,独宿于荒郊逆旅,一盏荧荧的油灯,对着一张板床,一张木桌,一二张硬板凳,再一听见四壁唧唧知知的虫声间作,那你今夜便不用再想稳稳的安睡了,什么愁情,乡思,以
17、及人生之悲感,都会一串串的从根儿勾引起来,在你心,上翻来覆去,如白老鼠在戏笼中走轮盘一般,一上去便不用想下来憩息。如果那一夜是一个月夜,天井里统是银白色,枯秃的树影,一根一条的很清朗的印在地上,那末你的感触将更深了。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秋虫之声,大都在蝉之夏曲已告终之后出现,那正与气候之寒暖相应。但我却有一次奇异的经验:在无数的纺织娘之鸣声已来了之后,却又听得满耳的蝉声。我在山中,每天听见的只有蝉声。那时天气是很热,即在山上,也觉得并不凉爽。正午时候,躺在廊前的藤榻上,要求一点凉风,却见满山的竹树梢头,一动也不动。只好不断的用手巾来拭汗,不断的在摇挥那纸扇。在这时候,往往有几缕的蝉声在槛外鸣奏
18、着。闭了目,静静的听了它们在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阵绝清幽的乐队在那里奏着绝清幽的曲子,炎热似乎也减少了,然后睡去,什么都不觉得。良久,清梦醒来时,却又是满耳的蝉声。山中的蝉真多!绝早的清晨,老妈子们和小孩子们常去抱着竹竿乱摇一阵,而一只二只的蝉便要跟随了朝露而落到地上了。每一个早晨,在我们滴翠轩的左近,至少是百只以上之蝉是这样的被捉。但蝉声并不减少。常常的,一只蝉两只蝉,叽的一声,飞入房内。这也是必定被人所捉的。有一天,见有什么东西在槛外倒水的铅斗中咯笃咯笃的作响,俯身到槛外一看,却又是一只蝉,这当然又是一个俘虏了。还有好几次,在山脊上走时,忽见矮林丛中有什么东西在动,拨开
19、林丛一看,却也是一只蝉。它是被竹枝竹叶挡阻住了不能飞去。我把它拾在手中。同行的心南先生说,“这有什么稀奇,放走了它吧。要多少还怕没有!”我便顺手把它向风中一送,它悠悠扬扬的飞去,渐渐的不见了。初到时,颇想把它们捉几个寄上海去送送人。有一次,便托了老妈子去捉。她在第二天一早,果然捉了五六只来放在一个大香烟纸盒中,不料给依真一见,她却吵着要去。我又托那个老妈子去捉。第二天,又捉了四五只来,依真的纸盒中却只剩下两只活的,其余的都死了。到了晚上,我的几只,也死了一半。因此,寄到上海的计划遂打消了。从此以后,便也不再托人去捉,自己偶然捉来的,也都随手的放了。不过孩子们却还热心的去捉。依真每天要捉至少三只
20、以上用细绳子缚在铁杆上。有一次,曾有一只居然带了红绳子逃去了;很长的一根红绳子,拖在它后面,在风中飘荡着,很有趣味。半个月过去了;有的时候,似乎蝉声略少,第二天却又多了起来。虽然是叽叽的不息的鸣着,却并不觉喧扰;所以大家都不讨厌它们。我却特别的爱听它们的歌唱,高旷清远的调子,在什么音乐会中可以听得到?我每以蝉声将绝为虑,时时的干涉孩子们的捕捉。到了一夜,狂风大作,雨点如从水龙头上喷出似的,向槛内廊上倾倒。第二天还不放晴。再过一天,晴了,天气却很凉,蝉声乃不再听见了!全山上在鸣唱着的却换了一种咭嗄咭嘎的急促而凄楚的调子,那是纺织娘。“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再一天,纺织娘还是咭嘎咭
21、嘎的唱着。然而,第三天早晨,当太阳晒得满山时,蝉声却又听见了!且很不少。我初听不信;叽一一叽一一叽格一一叽格一一那确是蝉声! 纺织娘之声却又潜踪了。蝉回来了,跟它回来的是炎夏。从箱中取出的棉衣又复入箱中。下山之计遂又打消了。谁曾于听了纺织娘歌声之后再听见蝉的夏曲呢?这是我的一个有趣的经验。(节选自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作家出版社)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前三段,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和中连串的比喻,融入自我独特感受,将“虫之乐队”之声如诗如画地表现出来。B.文章将夏季蝉声与秋季虫声对比,一扬一抑中表现了作者对夏季蝉声的喜爱之情和对“秋季虫声”的厌恶
22、之情。C.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通过回忆听到纺织娘歌声后又听见蝉声的奇妙经历,抒发了自己在炎夏季节听蝉的舒畅快乐。D.本文语言淡朴清新,注重主体内在情绪。叙述如同拉家常,极具生活化,幽默风趣,轻松活泼,令人忍俊不禁。8.作者在写“一次奇异的经验”时,叙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生活,描绘了充满乐趣的生活图景。请概括这些图景,并分析其作用。(6 分)9.作者主张“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倡导“为人生”的写实主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文学主张的理解。 (6 分)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434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
23、言文,完成 1013 题。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
24、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外国天性忿鸷,形容魁健,负力怙气,难化以善,易肄以恶,其强难诎,其和难得。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彼之难也。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也。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 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费岁以大万计者,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
25、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B.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C.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D.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26、 分)A.帑,在古代指官府储藏粮食、收藏钱财的库房。府帑指国库、库金。B.黄门郎,秦及西汉时在宫门之内做事的郎官,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C.北面,臣服于人,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古代学生北面受教,以示尊敬。D.都护,古代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都护府的长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匈奴单于请求朝见汉天子,公卿们认为每次匈奴来都有大的变故,白白耗费国家的钱财,可以暂且回绝。B.匈奴人天性残忍凶狠,野蛮彪悍,难使其从善。虽然卫青、霍去病击败了匈奴,但匈奴人始终没有屈服。C.汉朝采取武力打击与钱财笼络相结合的政策,同时利用和亲等方式促使匈奴归汉
27、,这些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D.扬雄进言,接受匈奴朝见,花费为征战讨伐的十分之一,既不会引起匈奴叛离,也可保住百年的辛劳成就。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 (5 分)(2)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 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卖花声卖花声题岳阳楼题岳阳楼张舜民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
28、尽处,应是长安。注释元丰六年(1083),诗人获罪贬往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3 分)A.起首两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B.诗人因遭贬来到此地,又将离此南行,内心十分苦闷,听曲自斟全无半点笑容。C.“醉袖”用借代的修辞,以衣饰代人,不言醉脸、醉眼,而言醉袖,富有想象之美。D.词的上阕写楼内宴饮,下阕写楼外远望,词人因醉酒而吐露真情,结构安排自然。15.“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杜甫登临而作的登岳阳楼。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首诗词
29、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表明所追求的生命和道义不可兼得时,他的选择是“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比喻手法描写宫女们早晨对镜梳妆打扮的句子是“ ,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桓温的典故抒发自己虚度时光的感慨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I I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刷屏”
30、时代,“读书”何为?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入手。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更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知识的 、规律的举一反三 ,藉由“跳转来源”“相关推荐”等方式,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为读者带来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索遨游”。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 ,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而以此为基础,阅读行为本身的另
31、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 的快餐式阅读、 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融会贯通 意味深长 浮光掠影 蜂拥而至B.融会贯通 别有深意 走马观花 一拥而入C.触类旁通 意味深长 走马观花 蜂拥而至D.触类旁通 别有深意 浮光掠影 一拥而入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3 分)A.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B.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C.以思考的力
32、量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D.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19.下列选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就象煤的形成,付出了好多好多而形成的才是一点点。B.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C.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1111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由笔画构成的独体结
33、构和以笔画且比笔画高一层次的偏旁构成的合体结构共同组建成了汉字结构。旧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由于汉字结构复杂,现在习惯上将合体字的左右、上下、内外的任何一部分统称为偏旁。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偏旁又分为形旁和声旁。形旁与整字的意义有关, ,例如“江、河、湖、洋”的形旁都是“氵”(水),而声旁分别是“工、可、胡、羊”。合体字中偏旁与部首的区别是, ,但并非所有的偏旁都是部首。换句话说,部首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的偏旁。因而在合体字中, ,例如“讲”字,偏旁是“讠”和“井”,部首为“讠”。在独体字中,没有偏旁只有部首,例如“升”字,没有偏旁,部首为“丿”;又如“生”
34、字,也没有偏旁,部首为“生”。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I(6 分)2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以“汉字结构”开头的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 分)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 年 4 月 21 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全面记录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成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从一百年前“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青春宣言,到去年“请党放心,
35、强国有我”的集体献词,从冰雪赛场上一张张虽稚嫩却自信不屈的脸庞,到疫情防控前沿一个个虽年轻却果敢坚毅的身影,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多篇论文的天才少年曹原,到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一战斗宣言的戍边战士陈祥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强国一代”正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伟大民族一同闪耀。青年,始终与国家、民族和时代关联。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我和我的祖国”专题栏目投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20220607 项目第三次模拟测试卷项目第三次模拟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
36、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1.(3 分)D(“可见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的分界”分析有误。这两句话与“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分界”无关,表现的是班超的思乡之情,而“但愿生入玉门关”句能体现。)2.(3 分) C (将“阳关诗”单列,主要是为了说明它的人文意义。 )3. (3 分) C (A.“开放的国家制度”错,原文第 1 段为“开放的国家社会格局” “包括过所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限制” 。B.“唐代文人将士们” “无不产生思乡怨愤之情”扩大子范围。D.“早已失去其地理位置的含义”错
37、。原文第 6 段是“除了对距离、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认知与定位之外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家园情怀” ,表达的是“超越了”地理属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4 (3 分) C (依据原文可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处理已经转化成某种形态数据的人文研究资料。 )5. (3 分) A (OCR 技术,借助电子设备录入速度比人工快千百倍不能推断出“未来将逐步取代人工” 。 )6. (6 分)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提升古籍修复整理的速度与效率,推动古籍整理转型。依托数据资源,创新研究方式,推动研究范式实现文本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
38、。古籍研究成果传播方式数字化,多样化,便于大众接受,利于学术成果传播。提升爱好者、大众参与度,利于培养古籍研究人才,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每点 2 分,答到任意三点给全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7.(3 分)B“表现了作者对秋季虫声的厌恶之情”错误。作者写的是“悲秋” ,但充满生活气息,给人温馨,柔美而不沮丧的感觉,所以作者并不厌恶“秋季虫声” 。)8.(6 分)图景:主要描绘了鸣蝉入室(伴睡) ,捉放蝉,与朋友聊蝉,孩子戏蝉等画面。(2 分)作用: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气息,使“奇异的经验”显得更真实。表达
39、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暗含了作者喜爱蝉的原因。 (4 分)9. (6 分)描写蝉声真实。写出蝉声高旷等特点,流露出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描摹秋季虫声真实。写出秋季虫声“凄抑” “幽奇” ,从而触发了人们的悲秋之情。描写山中生活真实。文章描绘了鸣蝉入室(伴睡) ,捉放蝉,与朋友聊蝉,孩子戏蝉等画面,表现了作者追求闲适自然的人生态度。 (每点 2 分)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434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10. (3 分) C (因为怀疑而产生嫌隙,使匈奴单于怀恨在心,仗恃以前有和好之言,借助上述的那
40、些言辞,将怨恨归结于汉朝,因此与汉朝断绝关系,最终改变臣服的心,威慑不行,劝谕又不能,怎能不成为国家的一大忧患呢!)11.(3 分)A(“帑”指收藏钱财的库房古代 “廪”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12. (3 分) C (“和亲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文中没有依据。)13. (10 分)(1)再说前世之人哪里愿意耗费无法估量的钱财,征伐无罪的百姓,到狼烟候望以北去求得一时痛快呢?(得分点:且夫 岂、倾、役、快心)(2)如今匈奴单于归附主义,心怀诚恳之心,准备离开自己的王庭,亲自来京师朝见陛下,这正是前代遗留下的策略。 (得分点:归义、款诚、欲、乃、遗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
41、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14. (3 分)B(“十分”二字,写的是歌妓给诗人斟满酒;“敛芳颜” ,即敛眉、敛容,写的是歌妓的心情态。 )15. (6 分)相同点:两首诗词都表现了诗人流落江湖、仕途失意、报国(忠君)无门的苦闷。不同点:张词写出了思君恋国,对君王的期待,内心的迷茫,又有对自身遭贬的怨愤。杜诗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年老多病、漂泊异地孤独感伤,有对国家动荡时局的关切与不安。 (每点 2 分,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16. (6 分)(1)舍生而取义者也(2)明星荧荧,
42、开妆镜也(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I I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17.(3 分)C(融会贯通:指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的其他事物。意味深长:指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别有深意:指别有一种深层的意思。浮光掠影:指见识肤浅,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地观察,比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拥来,形三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一拥而入:指一下子全都拥
43、了进去。语境强调的是流量化内容很多,像一窝蜂似地拥来。此处应选“蜂拥而至” 。故选 C。 )18.(3 分)D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 介词不当,此处应该是“以思考的力量” ,强调凭借“思考的力量” 。二、语序不当, “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应该是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之后,先是“信息浪潮中”再是“笔墨世界中” ,层次从外到内,强调思考的力量。再者, “以思考的力量”统摄后面的所有的内容。三搭配不当, “滋养”与“气质”不搭配。故选 D。 )19. (3 分) D (横线句“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中“障壁”是比喻造成隔阂的东西,该句使有了比喻修辞手法。D 项运用了
44、通感修辞手法)(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20. (6 分)声旁与整字的读音有关 部首一定是偏旁 既有偏旁也有部首21.(5 分)汉字结构由独体结构与合体结构组成,独体结构由笔画构成,合体结构由笔画和比笔画高一个层次偏旁构成。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2. (60 分)参照 2021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汉哀帝建平四年(前 3 年) ,秋季八月,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上书,请求在来年入朝晋见天子。这时哀帝正在生病,有人说:“自从黄龙、竟宝年间起,匈奴单于每到中原来,中原就有大的变故发生。 ”皇上由此犯难,询问公卿们的意见,他们也认为每次匈奴来都
45、白白花费掉国家的钱财,可以暂且回绝。黄门郎扬雄上书劝谏说: 臣下我曾经听说,运用儒家的六经治理国家,贵在变乱未形成就将它消灭在萌芽之中;兵家的取胜,贵在未经厮杀就使敌人屈服。两者都非常高明绝妙,然而也都是大事的根本,不能不明细地考察。如今匈奴单于上书请求入朝,国家不允许而拒绝他,我愚昧地认为汉朝与匈奴之间从此会产生隔阂。匈奴原本是五帝都不能使其臣服,三王都不能对其进行控制的强国,不能使汉与匈奴产生隔阂这是明显的。我不敢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就用秦朝以来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凭借秦始皇的强盛。蒙恬的威势,然而也不敢窥伺西河,于是便修筑长城作为边界。此后,汉武帝深思国家的大计,规划万世安宁的策略。于是大
46、规模地兴师数十万,派卫青、霍去病统率,前后经过十多年的苦战。匈奴震惊害怕,越加迫切请求和亲,然而,始终不肯向汉朝称臣。再说前世之人哪里愿意耗费无法估量的钱财,征伐无罪的百姓,到狼烟候望(匈奴地名)以北去求得一时痛快呢?匈奴人天性残忍凶狠,身材魁梧健壮,凭借力气,很难使其从善,从恶却很容易,他们的性情倔强难以屈服,与他们和平相处实在难。因此在没顺服的时候需要辛苦大军进行远征,倾尽国家的财力,伏尸沙场,流血千里,攻破坚城,打败敌人,征服他们是如此的艰难。降服之后,朝廷对其慰藉安抚,交际馈赠礼物,接待的礼节威严隆重,如此完备周详。如今匈奴单于归附正义,心怀诚恳之心,准备离开自己的王庭,亲自来京师朝见
47、陛下,这正是前代遗留下的策略,因为怀疑而产生嫌隙,使匈奴单于怀恨在心,仗恃以前有和好之言,借助上述的那些言辞,将怨恨归结开汉朝,因此与汉朝断绝关系,最终改变臣服的心,威慑不行,劝谕又不能,怎能不成为国家的一大忧患呢!况且以前图谋西域,控制车师国,设置城郭都护、监护三十六个国,上每年耗费以万计,岂又是为了防备康居和乌孙人,能逾白龙堆沙漠而寇掠我西部边境呢?而是为了制服匈奴。一百年的辛劳获得的成就,竟要毁于一旦,花费十分的费用来制服匈奴,今天却因吝惜其中的一分而引起匈奴的叛离,臣私下为国家感到不安。希望陛下在变乱与战争发生之前稍加留意,以遏止边疆祸患的萌生。奏书呈上,天子醒悟,将匈奴使臣召回,更换给匈奴单于的国书,表示欢迎他入朝晋见。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