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要五转变”促使“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事关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既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有微观层面的具体要求,规格之高、数量之多、操作性之强,前所未有,史无前例,教育迈入了全面综合改革的新时代。“双减”政策是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制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双减”是落实
2、教育改革和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抓手和具体行动。当前,中小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办学行为不规范,存在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为: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以成绩排名评价教师、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校时间长,睡眠不足,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节假日在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快速切换,耗时费力;体音美劳课时被侵占,学生体质下降,心理问题突出,近视率居高不下,“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不仅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而且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教育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正是通过系统性解决深层次问题,来治理社会关切的现实问题,是真正的“小切口,大改革”,必将带来学校管理的系统性、全
3、方位变革,也是家校育人格局的大调整。中小学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转变观念,改革创新,以“五要五转变”为抓手,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见行见效,推动学校重建。目标要复位由“单一育分”向“全面育人”转变当下的学校教育“只见分数、不见人”,以分数论成败,“生生刷分、校校追分、家家比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渊博的学识、还要具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身体。不仅要培养“聪明的脑”,更要培养“温暖的心”和“健康的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灵魂的健康人,而不是制造储存知识的机器。成绩、分数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何为生命奠基、如何打好人生的底色,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课程要丰富
4、由“重智轻德弱体少美缺劳”向“五育并举”转变当前的学校教育已成为应对考试的训练过程,一切都在围着考试和升学转,考试考什么就只学什么,与考试无关的“体音美劳统统让路,仅仅停留在课表上、挂在墙上。智育强,德体美劳弱,智育一枝独秀,唯我独尊。育人内容失衡,造成学生成长失衡。“五育并举”关键在于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开足开齐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阵地要转移由“延时+补课”向“课堂提质增效”转变目前,教育深陷“校内延时、校外补课”的蛮干思维陷阱和泥潭不能自拔。学校“教学赶进度
5、、考试无穷多”,不断提前教学进度、加大难度。学生四处补课、昼夜刷题。课堂只关注具体的课程目标,只重视学生“学会”知识的目标达成,忽视了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学”的态度和“会学”的能力。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坚持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重视情景教学、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重视现代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切实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方式要改进由“机械重复的题海战”向“激发主动性”转变现实的校园中,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已成为教师的“法宝”。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学生成为拼命赶考的机器,都是强制下的机械而被动学习,
6、不是真正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来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造成效率低下。学习就像人吃饭、鸡吃食一样,虽是一种本能,但一定要源于自愿。因此,必须加强德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用非智力因素攻克智力因素,调动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这才是教育最应该走出的困境。生态要重塑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共育”转变“双减”政策的落实不能靠学校一方的“单打独斗”,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同共育”。“双减”之后、疫情之下,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各中小学要通过成立家委会、校园开放日、举办家长大讲堂等形式,让广大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克服焦虑思想,理性对待校外培训,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切实履行教育孩子“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做好“双减”落实工作,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合伙人。政策已明确,关键在落实。各中小学要把“双减”的政策要求变成日常管理的具体行动,回归育人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