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小组成员:xxxu发展历程及政府公开条例u政府信息公开带来的便利u政府信息公开仍存在的问题u相关案例发展历程u 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间,我国政府信息工作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党政职能不分 即指政府信息工作常常与各级党的领导机关的信息工作混合在一起。封闭性 指政府信息很少通过媒体公开 政府资料大多存放于办公室或档案馆,秘而不宣。信息共享困难 政府信息往往为政府的各个主管部门独有,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十分困难,何谈对外共享。不容乐观不容乐观u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进入新的阶段 1984年:邓小平同志作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
2、题词; 随后,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建立信息专门机构,国务院信息处、国省际政务信息网络、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国家信息中心陆续成立。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方建设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方建设。 邓小邓小平平80年代中后期: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进入第一个高潮政府重要部门的信息系统政府重要部门的信息系统如经济、金融、电力、统计、气象、灾害防御等10多个信息系统开始建设国务院国务院43个部委个部委成立了信息中心各类经济信息数据库各类经济信息数据库174个开放我开始进步啦!90年代: 93年年“三金工程三金工程” 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范围得到拓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
3、范围得到拓展 98年政府部门数政府部门数据库达据库达3000多个多个 部分数据库 面向社会提面向社会提 供供 服务服务99年启动了年启动了“政府上网政府上网”工程工程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数据库走向专业化和综专业化和综合化合化全面发展全面发展80年代年代90年代年代建国建国封闭、难以共享封闭、难以共享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时间轴时间轴中央部门中央部门的信息资源的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建设管理建设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信息资源的信息资源为社会为社会提供服务提供服务的功能的功能2000年年2007年年4月月5日国务院颁布日国务院颁布了政府信息开条例了政府信息开条例(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社
4、会提供服务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前提是信息公开前提是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u为什么要公开?u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和知识将扮演主角的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涵盖全社会信息的80%,它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因而,政府信息u 公开什么?u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u 公开形式、载体等:政府信息公开体系u最新条例: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通过以上条例内容的学习以及对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政府信息公开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的同时,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对中国
5、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条例的实施对中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u有效推动全国范围的反腐倡廉 u推动全国自上而下依法执政u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与公众合作u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u推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u促进了政府服务模式的转变 一切欺诈行为的基础都来自信息不对称,无论是不法分子的欺诈,还是政府官员的贪污和滥用职权,都源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事实证明占据信息优势就会成为强势的一方。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将信息充分公开,减少了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会极大地改善社会公众的监督条件,提升公众的监督能力,对政府的渎职、贪污、滥用职权行为产生极大的抑制效果,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是反腐败的重要措施
6、,是推动政府官员廉政、勤政的重要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之前,虽然部分先进地区已经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来实现部分政府信息的公开,但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地区尚未行动起来,一些地方的官员藉没有相应法规为由而减慢政府信息公开的进度,拖延政府改革。政府信息公开有力规范了各级政府的信息公开行为,保障了政府改革的进度,并使各项政策都因为有了更为有效的公开而提升了执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阳奉阴违,促进了政府行为,特别是基层、边远地区、农村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推动了整个国家自上而下依法执政。藉此可以预知,与政府信息公开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必将成为推动各级政府依法执政的重要力量
7、。 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公信力已经成为一项宝贵的社会资源:政府与公众的相互信任可以增强彼此的合作效果;政府与企业建立共识可以提升经济活动的成效,从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使社会更为受益。在过去,政府在公众面前有着很强的信息渠道优势,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如今,随着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的普及,公众的信息渠道日益丰富,了解的事情日益增加。社会的流言、噪声及一些政府官员违纪现象的出现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挑战。因此,现在已经不再是政府说什么公众就相信什么,政府唯有以坦诚的态度面对公众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政策稳定、政务公开是现代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公众越清楚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对未来的预期就越有
8、把握。同时,明确的预期能够鼓励社会的长远投资,也能有力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政策只锁在抽屉里由官员随需而用,会增加投资者对日后效益的担心而缩减投资规模,从而导致企业与投资人追求短期效果,使经济建设的质量及效益大大下降。事实证明,那些吸引投资多、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常常是政府信息公开做得好的地区,是政府最讲信用的地区。 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推行以人为本政策的阶段,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智慧与创造力,这种资源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现代政府要以调动智力资源为中心,唯有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社会才能够调
9、动智力资源。 封闭型信息管理模式开放型信息管理模式。 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信息采集,让社会公众广泛地参与进来,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u 新闻发布会让我们处处听到政府的声音 国务院个部门和个省区市已建立起新闻发布制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新闻发布工作。 国防部、教育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等个中央部门和一些省区市政府建立了每周、每月或每季度定时定点新闻发布制度。 外交部建立了每周举办次新闻发布会的例行发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带来的便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10月11日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开通,是国务院
10、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政府微博、微信让政府与我们近在指尖政府微博、微信让政府与我们近在指尖u 政府网站让我们办事找“网上政府”更方便 年底,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省市一级全部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 通过建设“中国武汉”门户网站,开辟参政议政的新途径,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民知情权。“中国武汉”导航栏分5个栏目:首页,政府公开,市民服务,企业办事,武汉概览。栏目划分比较清晰,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关栏目。 首页上公共服务一栏,可以方便游客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一个游客办理事务和了解信息的平台入口。网站首页多处提供联系互动的入口,方便游客反映情况。联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从最大程度上普及每一位市民
11、。 图为市长邮箱填写邮件界面,涉及的内容广,方便政府获取更精准的信息。界面做得也比较完善,为实现电子政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五年来取得的成效第一第一,就性质而言就性质而言,尽管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都在推动各种形式的政务公开工作,但许多地方仍然停留在单方面的承诺阶段,甚至在少数地方被当作某种恩赐。因此,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想公开多少就公开多少,老百姓没有办法,也没地方说理。条例的制定,将把信息公开从单方面的恩赐变成申请人的权利,公众有权获得政府信息。如果政府机关再随意缩小公开的范围或者拒绝公开应该公开的信息,公众可以通过条例规定的渠道寻求救济。 第二
12、第二,就范围而言就范围而言,原先的政务公开大多是办事制度公开,有些地方形象地称之为办事过程与结果的“两公开”。条例的制定,将大大地扩大公开的范围,政府机关不但要公开办事程序与结果,还要公开手中掌握的大量信息。第三第三,就配套制度而言就配套制度而言,原先的政务公开相对比较简单,要求并不是太高。相比之下,条例将对配套制度要求更高。为实施条例,政府机关应当准备政府信息目录和公开办事指南,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当在办公地点提供查阅条件,必须在时限内作出答复,应当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度等。可以说,条例的实施,将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提出全面的要求。在国际社会,政府信息资源已经被界定为一项战略
13、性资源。相反,在我们国家,对于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长期认识不足,采用的也是粗放的管理方式,以至于我们在政府信息的采集、管理、使用、共享、保护、公开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问题。条例的实施,实际上是打开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末端环节,必然会产生倒逼效应,促使政府机关完善整个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实际上,就政府信息资源利用、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共享、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规定。条例的实施,必然会加速这一进程。第六第六,就法律地位而言就法律地位而言,原先的政务公开大多是靠文件推动,法律效力不明或者效力等级低,一旦遇到上位法就容易产生冲突。条例作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可以说是
14、目前公开领域效力层级最高的法律依据,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法律的权威性。第四第四,就程序而言就程序而言,原先的政务公开程序比较简单,如公告栏、便民卡、记者招待会等,并且只有主动公开一种形式。条例规定的程序将更为多样和严格,既有主动公开又有依申请公开,既有法定公开形式,又有非法定公开形式。尤其是将实行依申请公开的引入,是条例的一个亮点和创新。第五第五,就救济而言就救济而言,原先的政务公开一般都没有法定救济途径,只能采用传统的反映意见或申诉的方式,结果充满不确定性。条例将提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救济途径,以通过独立审查有效地解决争议,监督政府机关依法公开信息。政府遇事习惯“捂”“删”“堵” 一些部门
15、和地方还是存在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问题,出台重大政策措施时缺乏深入解读,遇到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时,习惯“捂”“删”“堵”,或是不时曝出“雷人雷语”。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食品药品质量、公共安全事件等,公众渴望了解真相。但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或是避而不谈,或是冷淡回应,不能及时有效发布信息。 类似这样的事情,往往导致公众不满、质疑,给政府公信力造成很大伤害。此外,涉及重大项目建设、环评、收费等问题,一些政府部门甚至不披露相关信息,也很少在政策发布之前征求民意并公开制定过程。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建立细化的社会评议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u信息公开条例缺乏操作细则、导致公开
16、不全面、不具体 比如说,信息条例只是很笼统地规定信息公开的内容的性质,与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社会抚养费”、“职业病诊断标准”、“全国土地污染状况等都被政府以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国家秘密等各种理由拒绝,使得公民与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解决办法解决办法明确规定,不断补充明确规定,不断补充倾听人民的声音倾听人民的声音很多政府网站很多政府网站“长睡不醒长睡不醒” 湖北浠水县统计局网站,最新数据还停留在2011年;河北兴隆县国土局网站上的“局长信箱”、“监督投诉”、“问题咨询”3个栏目,无一能打开 某市网站的公众服务栏目,咨加强询列表中有643条记录的状态是“未答复”,在“问题解答”子栏目下
17、看不到任何的解答回复。而在“审批结果”子栏目下, 3000多个受理号的审批结果为“未受理”,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10月网站上线初期。 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政府的互联网影响力总指数仅为50.90分(满分100分)。解决办法解决办法政府加强信息公开重视程度政府加强信息公开重视程度培养信息建设团队服务意识培养信息建设团队服务意识加强信息建设团队的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建设团队的技术水平相关案例u案例一:“非典”促使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快马加鞭u案例二: 汶川地震塑造信息公开的典范u案例三: 查询征地信息被拒 诉之法院双方和解 (政府信息公开成功案例)案例一 200
18、3年2月上旬,广州市“非典”情况开始进入高峰,却未见到任何来自官方的信息。2月10日,广州各媒体连续接到三个紧急通知,要求严格遵守新闻纪律,不得擅自对“非典型肺炎”进行报道。2月11日,在疫情已出现近3个月后,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才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有关于疫情的相关资料,包括其传染性、临床特征、治疗手段等却并未广泛告知。在社会和公众对非典茫然不觉的情况下,SARS开始从广东向全国蔓延。但就在这样严峻的情形下,当时的卫生部部长仍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是安全的”。案例一分析: 本质上来说,2003年的非典疫情蔓延得如此广的重要原因在于卫生系统政府信息公开不够,这使得
19、关系到各地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没有及时、准确地发布,甚至被故意屏蔽或歪曲、淡化,主管官员甚至在大众媒体上公开亮相矢口否认疫情的存在,结果客观上扩大了疫情的传播,延误了防疫工作的进行。 这严重暴露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严重滞后的不足,政府信息公开度严重不够! 后来,中央要求迅速在媒体上报道真相,介绍防疫知识,通报疫情情况。所有真相都对外公布,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迅速稳定了民心。 这表明,公众知情权得到满足后,人们就能够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社会区域稳定。假如,政府不公开相关信息,压制群众知情权得到满足的权利,那么人们就会进行各种猜测并将之传播出去,进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于是
20、,当年,国务院法制办就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列入当年立法计划;并明确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是推进政务公开的先决性条件。u因而,可知,“非典”事件促使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快马加鞭!案例二u 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和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即时发布有关地震的信息。 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即15时,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15时20分,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22时,新闻频道和第一套综
21、合频道并机直播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有关消息和工作进展。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发回第一手信息。最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派往前线的记者超过150名;新华社超过100名记者奋战在抗灾一线,在一周的时间内播发的稿件达4600多条。 此次地震发生后,政府在救灾上的迅速反应、积极投入和公共信息的即时公开,让国际瞩目;媒体报道的即时、全面、深入,以及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也让世界看到了我国在公共信息发展历程的一个拐点。 由此不得不联想到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全国民众当日仅仅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获得两
22、条新华社统一发布的信息,而从纸质媒体读到这两则文字消息,最快也是7月29日上午。u 对比之下,两次地震信息公开程度差距的悬殊,除了信息传播技术、媒介的差距外,也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不够等原因。u 因此,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刚刚生效的半个月时间,就迎来了一次巨大的考验,而中国政府经受住了这份考验,并且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向社会交了一份令公众满意的答卷!完完全全做到了条例第是一条第四款和第十二条第六款的规定。案例三u 事件回顾: 某某行政村在1995年8月2日将35.5亩土地租赁给某某棉厂使用,租期40年。 2006年,棉厂倒闭,按照法律规定某某村可以收回用于耕种,其土地性质仍然属于集
23、体所有制。 2008年11月份,某某村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某县人民政府却将该土地征用给某某木业,征地前前没有公告,山东省人民政府征地批文下来后却隐瞒不让该村村民知道,严重侵犯了申请人的财产权和知情权。 该土地是某某村集体所有制,申请人作为某某村的村民有权利知道自己土地被征用的详细情况及补偿安置方案。该村村民去省市县上访多次,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于是该村100多户村民找到律师,决定走诉讼途径,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律师接到委托后,首先去某县国土资源局档案室调取该土地征用的相关材料,档案室人员让律师去复印,因当事人未带够资料复印费延迟至下午复印,而下午却被告知领导不让复印,据理力争也无济于事。档
24、案材料不能复印,行政起诉书就无法书写。 最后,律师告知当事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某县国土资源局公开关于征用申请人土地合法性及其补偿安置费用的相关政府信息并在该村以张贴的形式公告并提供所有材料的复印。 律师写好要求某县国土资源局公开关于某某大队20多亩土地被征用的相关政府信息申请书,以特快专递的形式邮寄给某县国土资源局,但是该国土资源局收到该申请书在20个工作日内未给答复。 于是就以该县国土资源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提起诉讼后,在举证期限内,该县国土资源局提供了土地征用的相关材料,包括山东省的征地批文。最终,该村村民与国土资源局达成协议,政府不再征用该土地。u 案例分析: 仔
25、细分析该案例,发现有三个问题:1. 政府将属村民所有的土地 征用给其他企该县业,未告知村民知道,并且向村民隐瞒省政府的征地批文。 法律解析: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还应包括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2. 该县国土资源局拒绝向当事人提供 土地征用相关材料和政府征地批文等政府信息。 法律解析: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3. 该国土资源局在收到公民要求提供相关政府信息的申请后,在20个工作日内未给答复。 法律解析: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u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以上几条规定,该村村民成功地获取了所需的政府信息,维护了自己的知情权权益。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