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课中的学情分析之浅见心得体会(物理)一、教材分析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形式。知I识目标:(2)掌握电功的公式W=Ult(3)知道电功的单位。(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思想目标: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3、重点与难点。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
2、电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作为本节的重点。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研究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4.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甚至方言形象的讲解物理知识和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根据教育心理学,如果学生对于一件事物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就会排除主观和客观的种种消极因素,尽量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所以本节课采用了实验讲解、多媒体、视频等手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去讲解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实物(电能表)
3、和一个实验(电动机提升重物)引出电功这个概念,这样引课会使学生感到电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且与学过的知识(机械功)也有联系,同时也为最后揭示电能表的应用打下了伏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物理概念课的一般授课流程都分以下三个阶段:二、教学程序设计接下来是概念的形成阶段,这是本节的核心,在分析电功的实质时,我强调电流做功要引起各种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热、发光;或发生化学反应等等。通过实验、微机模拟、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大部分外延。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书中的实验可见度和成功率都很低,既然是定性研究
4、,我就用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通过电动机做功,利用电灯发光来增加感性认识,利用投影电流表和电压表来增加可见度,并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中我注意了研究方法的渗透,即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还通过微机动态显示研究电路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盘转动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最后介绍一度电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渗透节能意识。为了巩固电功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组程序题,通过这组由浅入深的形成性练习,
5、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第五题的训练(练习题另附),目的是提醒学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个因素,更不能顾此失彼。小结中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总之,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概念的认识为主线,运用实验、微机等多种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三、教学体会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先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的教育。2、这节课的内容,表面上看较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备课时我发现了两个疑点:一个是从力学的功过渡到电功;另一个是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这两点都不能用扩展知识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我便着重从现象的分析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展知识的外延,至于其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某某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细、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