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试题及答案试题A(开卷)(终结性试卷三)论述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答案: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必须是美丽的中国。通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话语形式,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意义和最终目标,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2、体现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美丽中国和中国梦与人类文明融为一体,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意义更为重大。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人类正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走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让园艺融入自然,让城市融入自然,体现了人类渴望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充分展现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和世界各国对于绿色生活
3、的共同向往。世园会中国馆在师法自然、传递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展现了中国现代技术与生态元素的完美结合,向世界赠送了一份绿色礼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人们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慢不得、等不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咬紧牙关,爬坡迈坎,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
4、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城市是当代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让绿色融入城市,建设绿色、宜居城市应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潮流。城市既要有高楼大厦、大型商场,更要营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有惠民的公园作为“绿色客厅”。要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公园品质,扩大免费开放率。大力建设高品质绿地、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和特色滨水空
5、间,让市民出门步行三五百米即可见绿、见景。要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安居条件,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和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注重保留不同地域、民族、宗教的传统建筑与民居特色,实现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试题B(开卷)(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对新时代内涵及其意义的认识。答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6、“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十九大报告立论的重要依据。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成为我国制定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对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到2050年中间的3
7、0年作了新的战略规划,描绘了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开启了新时代发展的新征程,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华美乐章,鼓舞人心、激发士气。其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意义非凡。这既包含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鲜明深刻。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
8、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消除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发展机遇,全省上下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戮力同心,团结奋进,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而不懈奋斗。试题C(开卷)(终结性试卷三)论述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判断。理论联系
9、实际,谈一谈对这一重要判断的理解。答案:十九大提出,核心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它与从十三大以来所提出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的落后之间的矛盾,有一些继承,也有一些发展。1.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不足并存人民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短缺时代、温饱的这个问题,通过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和物质生产的较大幅度的增长,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此它不是一个总量性的问题,而是目前所面临的,我们生活的需求与我们物质服务和各方面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人均GDP达到8260美金水平的时候,我们已经告别过去的短缺时代,进入到一些结构性的过剩
10、和结构性不足相并存的时代。这个时代一方面我们要解决一些物质生产过剩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要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2.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我们的经济供应不错,但是一些社会服务、公共服务却大量的短缺,我们在一些健康、绿色发展这些方面,所享受的还不是非常地充分。这里面我们有短板,这个短板就会体现在社会发展的短板上面,在政治发展的一些短板上面,在环保发展的短板上面。3.尚没有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整个中华民族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很完整的,而是局部的。把这几个因素总和起来,我们就会看到,我们的物质文化、社会、政治各方面的需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基础得到全面提升之后,我们美好生活的内涵已经提出了很多要求。上述所讲的几大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就形成了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这个矛盾是不是就跟我们十三大提出的矛盾有本质性的区别呢?它有一定的继承,也有新时代一些主要特征所提出来一些新的发展,根据这样一种矛盾,我们会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判断没有变化,与我们经典社会主义所构想的这种社会主义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目前依然处于中等收入的状况。因此,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较改革开放过去的40年有较大变化,但是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总体的性质没有变化。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