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主讲人:金秉福地理与规划学院3.1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3.1.1全球变化影响的主要途径及主要部门全球变化影响的主要途径及主要部门 人类的文化是对环境的适应,一种文化形式总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平衡,文化的区域性是适应环境区域差异的结果,以年为周期的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对一年四季气候更替的适应。如果环境不发生变化,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可作为一种常数来看待,但实际上环境一直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变化,变化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与环境之间本已存在的平衡产生影响。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存在着环境演变的背景,农业的发展、文明存在
2、着环境演变的背景,农业的发展、文明的出现、古文明的消亡、游牧民族的兴起都的出现、古文明的消亡、游牧民族的兴起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的变化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的变化相联系。 撒哈拉沙漠的腹地、冰天雪地的格陵兰都曾有过文化相对繁盛的时期。正是全球变化导演了人类历史的某些重要篇章,人类是在适应全球变化的过程中谱写了自己的历史。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它对其他动物的影响有一致的方面,最终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状态相平衡。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对生物的生理状态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被动适应的关系。 而人类对环境的关系,是主动改造(包括开发、利用、改善、建造、破坏、污染等)的关系。与自然生
3、态系统显著不同的是,人类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人为控制的、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基础之上的人工系统,其平衡机制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差别。 由于人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远较对其他动物的影响复杂得多。自然环境对人为环境、人类、社会的每个部分都可能产生影响,并且当某一部分受到影响时,这种影响都会传递到其他部分,并得到其他部分反馈、调解使影响放大或缩小。 全球变化通过三个途径对人类构成影响 (1)直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2)全球变化事件也可能对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 (3)通过资源和灾害的变化改变自然系统的承载力,影响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人为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进
4、而影响人类的供需平衡,并进一步影响人类与人类社会。 全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及其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气候对人类影响的十个方面: (1)人类的健康和工作能力; (2)住房建筑和新住宅区; (3)各类农业; (4)水资源开发和管理; (5)林业资源; (6)渔业和海洋资源; (7)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8)工商业活动; (9)交通和运输; (10)各种公共服务。3.1.2 全球变化影响的层次全球变化影响的层次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一般以该地区的环境为背景,与当地的环境的平均状况相适应,彼此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全球变化意味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其对人类的影响在
5、于破坏社会与自然之间本来存在的平衡关系,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也不是消极地适应,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的响应,会在生产、消费、流通、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发生一系列的反馈过程,使全球变化的影响缩小或放大,直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按其所达到的程度可以分为:1. 土地承载力2. 生产系统3. 经济与生活4. 社会政治全球变化的环境影响 全球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 (1)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全球变化改变了资源的供需关系,改变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以及改变自然系统本身的脆弱性等途径改变了土地的承载力。 全球变化首先意味着资源条件的变化,
6、表现为资源数量或质量的变化。例如,温度 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的增加或减少,降水 的变化意味着水资源的增加或减少,土地沙漠化 与土地退化 意味着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森林 的减少意味着可资利用的木材资源匮乏等。 (2)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二个层次:生产系统的变化,包括直接受资源与灾害影响的生产水平或生产结构变化,以及为满足全球变化所引起的人类需求的改变而进行的生产系统产业结构的调整。 直接受资源与灾害影响的生产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生产等人类支持系统,全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生产能力的变化方面,并最终表现为土地承载力的变化。 在我国,降水变化100mm可引起亩产潜力约50kg的变化;温度变化
7、1,大致相当于全国各茬作物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 全球变化对生产系统的间接影响包括改变了生产系统运行的边界条件,为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投入。 例如,海面上升对沿海的城市和农田均构成重大威胁,为此需要增强沿海防护堤的建设,我国历史上海塘建设兴盛的时期也就是高海面时期。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高寒地区的道路建设需要考虑冻土融化的问题(如青藏铁路)。 全球变化的间接影响也包括由于全球变化而引起的新的需求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某些调整,如我国历史上河南、陕西等的竹产业显示随气候的冷暖期变化而发生兴衰变化。 (3)全球)全球变化影响变化影响的第三个的第三个层次:是层次:是社会对生社会
8、对生产和消费产和消费平衡关系平衡关系变化的响变化的响应。应。 生产系统变化的结果导致生产能力的改变,必然破坏业已存在的社会供给与消费需求平衡,为此需要社会对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领域给予适当的干预,如为提高生产能力而实行的技术投入与政策措施,为满足消费而进行的地区间贸易,为调剂消费需求而进行的市场价格调整,以及为保证社会最低需求而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等,其目的是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平衡关系。 (4)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是)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是对对人类本身人类本身及及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影响的影响,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社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社会矛盾的
9、激化、社会秩序的破坏、地区会矛盾的激化、社会秩序的破坏、地区冲 突 的 加 剧 甚 至 文 明 的 兴 衰 等 。冲 突 的 加 剧 甚 至 文 明 的 兴 衰 等 。 中外历史上,因环境变化导致经济倒退、促使社会变革的事例不胜枚举。我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都与大灾大饥事件联系在一起。 如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与张献忠起义等。 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同样的现象,在16至19世纪的“小冰期”,寒冷气候对欧洲的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其中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在严重的自然灾害致使粮
10、食严重短缺的背景下发生的。 寒冷的小冰期的冲击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殖民者与其殖民地之间的关系,17世纪后期是小冰期最寒冷的一段时期,寒冷使英国的收成减少,于是英国就在殖民地增加税收,把本土的经济危机转嫁到殖民地,结果使许多殖民地决心完全摆脱英国的控制,这就是美国爆发独立战争时的环境背景。可以说,环境恶化激化了英国与美洲大陆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是美洲革命的潜在触发因素。 全球变化影响所达的层次总是从低到高,即从土地承载力上升到生产、经济与生活系统以致于社会政治经济系统。 在影响传递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人类社会的调节作用,当影响超出某一层次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调节能力时,这种影响就会传递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在一
11、定的社会条件下,全球变化的幅度越大,其影响的层次也越高。 较短时间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资源在数量上的变化,可以造成生产上起伏波动,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区域性的,但已有可能对历史的进程起加速或减缓的作用; 较长时间的变化会导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逆转的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后果是长期的,严重者足以改变一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历史进程,甚至造成某些文明的衰亡和促使新文明的产生。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唐代(618907)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一个王朝,经济强大,城市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幅员广阔,国力鼎盛,外夷四服。对于造就唐代文明的原因,以往多从人为的因素出发去考察,从历史的积累和开明的君
12、主去寻求原因,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考察角度。 近年来已有学者注意到气候温暖时期往往与兴盛的中国封建王朝在时间上相对应。(1) 唐高祖 李淵 (618-626)(2) 唐太宗 李世民(626-649)(3) 唐高宗 李治(649-683)(6) 武則天曌(684-704)(4),(7) 唐中宗 李顯 (683-684,705-710), (5),(9) 唐睿宗 李旦 (684;710-712) (8) 唐殤帝 李重茂 (710) (10) 唐玄宗 李隆基 (712-756)(11) 唐肅宗 李亨 (756-762)(12) 唐代宗 李豫 (762-779)(13) 唐德宗 李適 (779-805)
13、(14) 唐順宗 李誦 (805)(15) 唐憲宗 李純 (806-820)(16) 唐穆宗 李恆 (820-824) (17) 唐敬宗 李湛 (824-826), (18) 唐文宗 李昂 (826-840); (19) 唐武宗 李燄 (840-846)(20) 唐宣宗 李忱 (846-859)(21) 唐懿宗 李漼 (859-873) (宣宗子)(22) 唐僖宗 李儇 (873-888)(23) 唐昭宗 李曄 (888-904)(24) 唐昭宣帝(哀帝) 李祝 (904-907) 唐帝系表(618-907) 唐代温暖湿润的环境基础与文明昌盛具有怎样的机理?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王朝,而开
14、元、天宝年间又是唐王朝鼎盛的时期,也是一个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安史之乱是否与唐代百年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有内在联系呢? 1.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时期南宋南宋 唐代温暖湿润的证据:唐代温暖湿润的证据: 悉州位于川西北黑水县,今天该地几乎不产柑桔了,年均温9.1度,1月均温仅-I.0度,年降雨量为827.7mm,但唐代当地是柑桔的重要产地,具有土贡品质。这说明该地区当时年均温比现在高4度左右,1月平均气温高3-4度左右。同样,唐代巴州、绵州也是重要的柑桔土贡之地。但今天虽然出产,却远非土贡品质。 有学者统计了唐代关中地区有16个年份冬无冰雪,
15、认为“这在我国历史上各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 。台湾刘昭民中国历史上之气候变迁认为:“在唐代的三百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数都比较少,而冬无雪的年竟达十九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 (3)唐代的区域气候研究结果也是如此。有的学者从河南历史时期寒冷变化看出,隋唐时期是“以暖为主,而后期转寒”。 唐代长江上游荔枝种植北界比现在高2个纬度,由此可推论当时长江上游地区年均气温比现在高1-2度左右。据郭声波研究认为唐代成都有荔枝生长,但南宋就没有了。 另唐代张籍送蜀客诗有:“木棉花开锦江西”,知唐代成都有木棉生存,不论这种木棉是木棉属的木棉或是棉属的树棉,都是一种喜温暖的植物,今天成都这两种植
16、物都没有自然状态的生存,可说明唐代成都气温应比现在高。 (4)唐代不仅温暖,而且是一个十分湿润的朝代。竺可祯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一文统计了中国历代旱灾和雨灾,表明唐代是一个旱灾相对较少的时代。陈高庸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统计表明,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灾害中水灾比例最高的时期,这可能与当时降水丰沛有关。吕蔚光华北变旱说认为汉唐时期塞外河水普遍丰于今日。进一步研究也表明,公元630年到834年这200多年是近3000年来历时最长的多雨期。 1.2 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唐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高纬度的东亚游牧地区(大漠南北)、中纬度的中国传统农业区(黄河流域)和低纬度
17、的南方开发不足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响巨大,且各有侧重。 (1)(1)对高纬度东亚游牧区的影响对高纬度东亚游牧区的影响 游牧民族的生存对草原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气温波动和降雨量的变化对牧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至今草原地区的“白灾”仍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在生产力更低下的中古时期,传统游牧民族相对于当时的农耕民族而言,对自然的依赖更加明显。 研究表明,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有的地方牧草产量与夏季降雨量相关系数达0.68。1980年的气温偏低和夏季少雨使牧草生长期减少了五分之三的时间,加上气候寒冷,致使有的地方冬春死畜率达90 。 这种气温波动往往对游牧民族产生迁移大格局的影响。使寒
18、冷期中国高纬度地区游牧民族形成周期性的向南推进大势。相反,如果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游牧民族生产相对正常,社会往往相对稳定,对南方农业民族的影响相对较小,南方农业民族的北面压力相对小,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2)对中纬度传统农业区的影响 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日益干冷,这便造成了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向南退缩,干旱和半干旱区向南扩展,农牧业区线南移,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缩短,熟制减少; 还造成自然灾害频率增大,生态环境恶化,水源减少,水利工程功效衰落; 北方水稻种植萎缩,粮食单产量下降; 同时也使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和经济动物分布南迁。
19、 相反,如果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则农牧线北移,农耕区扩大。 气候转暖往往使自然灾害频率减小,农业生产相对稳定。 气候转暖使供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增长,熟制增加,复种指数增大,单位面积总产量增大。单季农作物可能因气候湿热而本身生长期短,在单季产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提高复种指数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同时气候温暖湿润使水源更充足,水稻的种植面积拓展,粮食产量提高,而竹类、桑类植物在北方生长更好,随生物多样性而来的产出多样性往往使北方地区有更多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也就是说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往往更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传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基础。 (3)对低纬度南方开发不足地
20、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响较复杂。这种复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历史时期我国中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的幅度是大大小于中高纬地区的,也就是说长江流域,特别是珠江流域气候变化幅度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南方地区的地表下垫面相对更复杂,山地、丘陵、平坝相兼,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一些地区还处于一种原生态状况,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对这些地区的开发往往人为因子的影响更明显。1.3 温暖湿润气候对唐代农牧业的影响 (1)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下游。在半农半牧区里面,已经有相当的农业基础。这不仅使唐代的农耕区扩大,而且使农耕区与牧区有一个缓冲地带,使唐代的边防有一定的当
21、地给养支持,使唐代经济力量增强,军事防御更稳固,社会更加稳定。这既直接有利于唐代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更稳定的社会环境。 而宋元以来中国西北地区气候日加干旱少雨,多以牧业为主,经济落后。 (2)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产出多样性更明显。唐代黄河流域普遍开发了水稻田,水稻种植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岭、淮河,东至于海,分布北线比前后时期都靠北一些,分布面积也更广阔一些。 唐代黄河流域还是重要的蚕桑生产地区,并有大片竹林分布。 (3)可供农作物生长时间增长,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由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条件好,唐代可供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增长,唐五代温暖湿润
22、时期农作物的生长期比现在长10天以上。 (4)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研究表明,在中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在温暖气候状态下,自然灾害的频率减小,而温暖气候本身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便使唐代许多粮食作物单产量提高。 中国古代在元代以前粮食亩产量以唐代最高,达334斤。 唐代北方税粮比例占全国的75.9%,北宋北方地区的税粮比例占全国的54.7%,而田土比例只占全国的31%,以后北方普遍田土在全国的比例高于税粮在全国的比例,这表明温暖时期北方土地生产力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以后则相反。 (5)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6)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 唐以前各朝的农具发明和改进
23、都是围绕着旱地技术的耕耘和灌溉,从唐代开始,由于江东犁的定型,水田耕作工具不断发展,为南方水稻种植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水稻种植的推广,又使南方土地进一步熟化,水稻土增加,南方农业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使唐代全国经济都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据研究,唐代人口最高达7722万,每平方千米20多人,垦田面积在800至850万顷,连西北相对干旱的陇右地区在唐代前期也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社会发展上有“路不拾遗,行不赉粮”、“远适千里,不持寸刃”之称。 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政治稳定、军事国力强盛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24、,唐代在科举、疆域、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方面的成就不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当时的世界范围都有十分大的影响,唐代文明由此成为世界文明史上足可以大书特书的一页,而这种文明正是以唐宋这个中世纪的温暖期为基础的。 2.1 唐宋间气候的由暖转冷与北方游牧民 族的南下 以百年尺度而论,有唐一代的300年中,气候冷暖可划分成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地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早,春季时间则推迟,相应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从河湖海冰冻现象研究,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表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至8
25、05年)以前7世纪、8世纪,气候以暖冬为主,气温偏高。而在唐代后期,即贞元年间以后的9世纪,则以寒冬为主,也有春、秋出现霜雪害稼的现象。这种相对寒冷时期一直延续到了五代时期。 早在20世纪初E. Huntington 便提出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与外患内乱有关,例如东晋五胡乱华、北宋契丹女真寇边、明末流寇和满清人入关,都是因为满蒙、中原和中亚气候转旱,乃不得已挺而走险,四处劫掠。 近来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往往是因为中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故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南迁高潮对应着千年尺度的寒冷期,西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公元前1000年左
26、右的寒冷期,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公元100年至500年左右的寒冷期,南宋时期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公元1100年至1200年左右的寒冷期,明末清初满清民族南下,正对应着“明清宇宙期”。 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往往是由于寒冷气候而来的基本生存和生产受到严重威胁为潜在压力的。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对中国北方汉族人口东移南迁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战乱对北方地区经济的极大破坏,极大分散了统治者的治国精力;更重要的是历史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也同样经历了周期性寒冷气候的冲击,农业生态受到极大的破坏,从经济上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的力量,穷于应付游牧民族南下的威胁;经济的越来越困难,也更加重了内乱,戎
27、马蹂躏,更使北方汉族地区经济衰落。 唐代安史之乱以前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十分发达,但安史之乱以后,沙漠化加剧,社会动荡,河西走廊的经济地位大幅度下降。同时,我们知道关中地区是唐代的政治中心,唐代前期社会经济十分发达,但后期必须靠“就食东都”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其间决非仅是表面的社会原因。2.2 八世纪中叶后的气候转寒使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大 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最有影响的游牧民族是突厥。总的来看,历史时期不论寒暖北方游牧民族总是与南方农业民族征战、和亲和称臣纳贡相间的。北周和隋代,突厥与南方农耕民族便是这样度过的。隋开皇三年(583年),突厥内乱,以金山为界,分裂成为东西突厥。隋末唐代初年,东突
28、厥一度十分强盛,北方一些割据势力纷纷投靠东突厥汗国,以取得庇护和支持。如梁师都、刘武周、郭子和、张长逊、窦建德、薛举、高道开、李渊等。由于东突厥的强大,虽然唐代前期,突厥也多次南侵人唐,但由于自己本身潜在南下压力并不大,而唐代又处强盛时期,多次主动进攻,突厥并没有威胁到唐代的根本。 唐太宗贞观年间,突厥地区天降大雪,连年灾荒,难以生存,激化了内部矛盾,东突厥内外离心,特别是铁勒诸部起义,国力大损。唐代贞观四年(630年),李靖乘机北征,大胜突厥,突厥余部“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部分内迁设立州县,唐代从阴山开拓疆域至大漠,以后突厥便一蹶不振了。 不过从8世纪中叶以来,北方游牧地区环境压力加
29、大,战乱和内迁频率增大。先是后突厥和突骑施的动乱。天宝四年(745年),回纥怀仁可汗攻杀白眉可汗,灭后东突厥。回纥取代突厥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后,也不断产生内乱,向中原地区进拓。 安史之乱中,唐代军事力量不足,而北方的回纥一时十分强大,只有靠回纥、铁勒等族联兵抵抗,回纥等族反而日加自恃,不断南侵中原。 回纥随之在安史之乱中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和亲互市,回纥与唐的关系远比与突厥的关系和睦。这种状况可能与当时游牧民族地区和农耕区本身环境压力有关。开成年间,由于回纥境内连年大雪,严重饥荒,疫病流行,所谓“会岁饥,大雪,羊马多死” ,内外交困下,外族又入侵,“回纥遂衰”。到9世纪中叶,中高纬度地区气
30、温更加寒冷,回纥“冻饿死”甚多,回纥内乱加剧。 安史之乱后,党项人的内迁压力也增大,多次参加反唐作战,向关中进发,直抵宁州、凤州、梁州等地,故在9世纪有“党项为边患,发诸道兵讨之,连年无功,戍馈不已”之称。 安史之乱以后,吐谷浑大量迁入盐州、庆州、夏州、幽州、丰州、云州、蔚州、振武军等地。 贞元年间,沙陀7000人受吐蕃威逼内迁,元和年间,沙陀3万余众内迁。 总之,安史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大大加大。 游牧民族的内迁,使唐代中国北方农牧交界线向南推移,今天晋北、陕北由农业区转变为畜牧区,内蒙古中部则完全成为了游牧区。这说明唐代中后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日益增大,而这种游牧民族的南下往
31、往是受寒冷气候造成的基本生存和生产的困难为潜在动力的。 同时唐代后期为一种冷湿的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多,可能是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黄河河溢次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据陈可畏统计,唐代7世纪黄河决溢6次,8世纪为19次,9世纪为13次,便表明了这种趋势。水土流失加重使农业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农业经济衰败,国计民生困苦;河患频繁更使唐代王朝疲于奔命,国力耗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中地区经济日加衰落,各种矛盾尖锐,这无疑使唐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削弱。2.3 安史之乱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安史之乱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唐中央政权消弱,藩镇割据的结果。但是为什么唐代藩镇割据政权中只有北方的藩镇才真正威胁到唐代中
32、央王朝而攻破长安呢? 安禄山本是营州杂胡,他和史思明二人都是幽州的“捉生将”。唐代在幽州拥兵主要是防备奚和契丹,唐代对安氏一再姑息养奸的目的从根本上来看是想借其力量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唐以后北方奚、契丹在不断南扰农业区,直到天宝十五年,奚、契丹仍“数出北山口至范阳,俘却牛马子女,止城下累日”。同时安禄山也在不断进攻奚、契丹。看来,安史之乱本身与北方民族关系十分密切。开元天宝间,回纥与突厥征战不已,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巨大,面对压力朝廷对安禄山才一再姑息养奸,但终酿成大患,这是安史之乱可能发生的大背景。 安史之乱时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与唐代后期气候特征相吻合的,即冷湿资治通鉴卷217记载天宝十三
33、年(754年):“自去岁水旱相继,关中大饥上忧雨伤稼上日:淫雨不已。” 从连续三年淫雨长达六十余日来看,当时气候是十分反常的。这种冷湿的气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巨大,必然会加大向南推进的潜动力,形成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更大威胁。安史之乱也正是在这种气候特征和大的民族压力之下发生的。 安史之乱后,中国北方经济区受到极大的破坏,唐代国力日见衰微,即使不乏明主怀中兴之志,但多是回天无力。同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压力继续增大,到五代时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如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23年沙陀人李存勖(xu)建立后唐,936年沙陀人石敬塘建立后晋,947年沙陀人刘知远建立后汉。 五代以后
34、,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北方民族辽、金、蒙古、满人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特别是统一的大政权,这是与近2000年的前1000年不同的。因为南北朝时期虽然有“五胡乱华”,但其建立的政权均为主要在北方地区的小政权,入主中原成为大一统的帝国,主要是在后1000年。值得注意的是,五代以后,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核心区也越来越靠近东部,同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由黄河流域中下游东南移向东南地区,这是东亚大陆气候大陆度增大而季风影响退缩背景下的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历史人地轨迹。 五代以后历史气候总体寒冷,但时有反复,历史发展虽然时有反复,在许多方面多有建树,如北宋时期和元代,处于相对温暖时期,即中世纪温暖期,国力相对
35、强盛,但经过12世纪的寒冷突变,总趋势仍是更加走向衰落。这样,从长时段来看,虽然宋代及以后的历代的综合国力绝对值强于汉唐,但以后历代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是在走下坡路了,这种现象正是与中国近2000年来后半段的寒冷气候同步的。唐代中叶的气候突变及安史之乱是这种大演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性事件。3.1.3 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易受影响的地区 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反应和感受存在着差别。对全球变化最敏感、能提供早期信号的地区,反馈作用最显著、能将微弱的变化放大的(如热带雨林和极地冰盖)地区,都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 (1)气候边界地带与生态脆弱带是最易受全球变化冲击
36、的地区,这些地区土地的可利用性及其生产能力的大小常随全球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2)海洋与陆地的交界面,即海岸带,是各种过程结合作用的地区,是受海面升降控制的地区,也是全球变化及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表现最为强烈的敏感地区之一。 海岸带是输送、转变和贮存大量溶解和悬浮物质的高物理能和生物生产率过渡区。约占全球表面8的海岸带(海岸平原和浅水海域)提供了全球生物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海岸环境由于受海水、淡水、冰、降雨、蒸发、陆地和大气等的多方面影响,各种自然过程(包括海平面变化及各种人类活动)的变化都容易引起比较明显的环境扰动。 海岸带也是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沿海地区是世界经济发达、大城市
37、集中分布的地区,目前约有5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距海洋60公里的范围内;其中,最低平处正是一些土地最肥沃、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几分之一米的海面变化也会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孟加拉国全国约有7的可居住地(及600万人口)位于海拔不到1m的地方,约25的可居住地(及3000万人口)低于海拔3m等高线。 荷兰国土的50以上是沿海低地(大部分低于当前海平面),是依靠人工修筑的海堤保护的,为了防御海平面升高1m的影响,大约需要100亿美元的费用。 对于那些大洋中岛屿而言,为防御海面上升0.5m所造成的影响而需要的费用已远远超出它们的财力范围。 海面变化还会影响到提供全球海洋渔业
38、捕捞量90以上的海岸带地区的渔业资源,以及与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生物群落有关的重要的生物资源。3.2 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对有些地区有利,而对另一些地区可能是有害的。人类能否顺利地适应全球变化的影响,取决于人类能否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正确地认识、准确地评估和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 3.2.1 对待全球变化的不同态度 第一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世界看成是人类一个稳定的居所。他们承认全球变化的必然性,同时相信不管全球环境如何变化它都要回到稳定位置。 他们情愿承担风险,把全球变化看成是一种挑战,认为人类必须使自己适应环境
39、,但这也可能是好事,而不是一种灾难。他们注意到人类社会在过去已经战胜过类似的挑战,而且变化中的境况会刺激人类自身的创造和发明力。他们甚至可能利用这种变化过程去获得经济效益。他们强调全球变化的影响分析,而且往往是强调区域尺度上的分析,这些分析会表明经济活动的哪些领域最有可能受到影响?这些领域的自恢复能力如何?现在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全球变化的一般特征,而不需要高度精确的细节,以便据此制定具有长期影响的决策。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相反,他们认为世界是极不稳定的,环境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坏事,特别认为太快的变化就可能是灾难了,因而对一些未知的东西感到恐慌。 他们的行动纲领自然是要阻止
40、这种变化,或者至少要让他们减缓到来。从本能出发,他们关心控制二氧化碳及会引起全球变化的各种气体的排放,保护热带雨林,或者采取其他防范措施。 第三种观点强调全球变化的不可知性,因此也就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面对其结果,承认问题的所在。结果,是回避事实,或者认为变化无关紧要,直至事情到了不可忽视的严重程度。 第四种观点反映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观点的某种结合。他们赞成革新和变化,但觉得变化应该有一个限度,一旦超出这些限度将导致事情的恶化。而实际上,他们并不真正知道这些限度在哪里,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找到它们。在他们看来,即便某些细节可能永远无法预测,但人类必须建立这种理性的基础,必须能够在从前从未想到的某
41、种水平上来管理全球资源。 3.2.2 全球变化对策 人类对全球变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由于在如何看待全球变化影响的问题上的观点不同,因此所相应采取的对策也不相同。 对全球变化的态度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对全球变化影响所采取的对策是适应,其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适应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主动或被动的顺应,也包括积极的抗御。 主动地适应全球变化能够减轻不利影响,有效地利用资源。 主动适应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要能预知全球变化的状况并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二是合理的适应预案及有效的经济技术保障。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所采取的全球变化对策是要防止全球变化的发生,或者要让他们减缓下来,至少对于
4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要做到如此。 预防全球变化的手段涉及到技术、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以控制温室效应为例,可能采取的手段包括:全面废止氟里昂使用、控制森林破坏、提高能源利用率、更新能源结构使用洁净能源、通过政策和经济措施强制性地限制消费等。 不采取任何行动的对策是强调全球变化不可知性的人的做法,表现了一种自然的人类反应。 人类必须在全球变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对策,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全球变化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同时在可接受的变化幅度内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趋利避害。 尽管人类并不真正知道这些限度在哪里,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找到它们,但人类不能够消极地等待在找到这些限度之后再采取行动,也不能毫无根据地采取不切实际的措施。 因此,不论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观点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全球变化的对策应是各种措施的结合。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