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知识链接 贞观之初, 围绕着如何统治农民的问题,朝廷中有过一场争论。以封德彝y为代表的一派人主张 “任法律,杂霸道”, 即实行严厉的镇压严厉的镇压。魏征坚决反对这种政策。 他以雄辩的事实说明, 大乱之后应当实行“帝道”、“王道”,也就是说应当实行仁政实行仁政。有雄才大略而又英明果断的唐太宗 ,立即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从而确立了贞观时期的施政总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实施,到贞观四年就出现了大治的局面:“ 米斗不过三、四钱, 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不闭户,行旅不赍j粮,取给于道路焉。” 。看来“贞观之治”,诚非虚言。既然如此,那么魏征为什么要上谏太宗十思疏
2、呢 ?背景介绍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 四月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天下后,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初期,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能励精图治。做到了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被人们誉为“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一个表现是,宫室土木之作,逐渐增多。另一个表现是,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此外还有畋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
3、贤近佞的问题等。背景介绍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评价: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dng),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魏征其人 魏征(580643),字玄成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
4、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诤(zhngzhng)臣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强调“兼听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明,偏信则暗”,他的谏言大多被唐太宗采纳。明人王船山曾评论说:“太宗之世,忠直老臣,无有过魏征者。”
5、(读通鉴论卷十一)清代的赵翼在 廿二史札记中也说过:“贞观中直谏者, 首推魏征。”初读感知 求木之求木之长长者者 必必浚浚其源泉其源泉 塞塞源而欲流长源而欲流长 载载舟覆舟舟覆舟 虑虑壅壅蔽蔽 则思正身以则思正身以黜黜恶恶 无因喜以无因喜以谬谬赏赏 鸣琴垂鸣琴垂拱拱读准字音z zhng hng jn jn sszi zi yngyngchchmimignggng谏谏 劝谏劝谏 ;太宗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治局面,史称
6、“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十思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专用文体。疏:疏通文意 原文原文:臣闻求木臣闻求木之长之长者,必者,必固固其其根本根本;欲;欲流之远流之远者,必者,必浚浚其泉源;思国其泉源;思国之之安者,必积安者,必积其德义其德义。 之之: :结构助词结构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 . 长长(zhng):(zhng):高大,形容词活用高大,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长高为动词,长高固
7、固: :形容词的使动形容词的使动, ,使使牢固。牢固。根本根本: :树根树根. . 本本: :本义是树的根本义是树的根部。今义: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 ) 翻译翻译: :我听说我听说, ,想要树木生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长得高,一定要,一定要稳固稳固它的它的根根;想要;想要泉水流得长远泉水流得长远,一定要,一定要疏通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积他们的道德仁义他们的道德仁义。流:流:泉流,名词。泉流,名词。远:远:形作动,流得长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远,达到远方 。浚浚(jn)疏通。
8、疏通。其:其:他们的。他们的。德义德义:道德、仁义。道德、仁义。原文原文源不深源不深而而望流望流之之远,根不固远,根不固而而求木求木之之长,德不厚长,德不厚而而望国望国之理之理,臣,臣虽虽下愚,知其不可,下愚,知其不可,而而况于明哲乎?况于明哲乎? 翻译翻译: :源泉不深源泉不深却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却要树木要树木长得高,道德不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虽然最愚昧无知,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更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注释注释:而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前三个是转折
9、连词,却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第四个是递进连词。望望,求求,思思:同义同义:指望。指望。 虽虽:虽然(不能讲成虽然(不能讲成“即使即使”,此句自谦)。,此句自谦)。下愚下愚:最愚笨无知的人。最愚笨无知的人。况况:何况。何况。明哲明哲:明智明智,贤能的人贤能的人,形形名。名。 原文原文:人君人君当当神器神器之重之重,居域中之,居域中之大大,将,将崇崇极天极天之之峻,永保无疆峻,永保无疆之休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斯亦伐根亦伐根以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当当:主持主持,掌管掌管. 当国者
10、当国者神器神器:帝位帝位. 重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权,重位重位. 域中域中:天地间天地间. 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重位重位.极天:天之极处,皇权。极天:天之极处,皇权。 翻译:国君翻译: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天地间重要的地位,应该,应该推推崇皇权的高峻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福禄无止境的福禄。不考虑。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就(如同)是砍断树根却想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却想要泉这也就(
11、如同)是砍断树根却想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却想要泉水流远啊。水流远啊。休:喜庆,福禄。休:喜庆,福禄。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隐藏的危险,早做准备早做准备. 戒戒:戒除戒除. 以以:第一个是连词表并列,第一个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是同第二个是同”而而”转折连词转折连词. 思考题:思考题:1 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证明了什么观点?答:比喻论证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答:答:
1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排比句排比句排比句排比句 凡百凡百元首元首,承天,承天景景命,莫不命,莫不殷忧殷忧而道而道著著,功成,功成而而德德衰衰。有善始者有善始者实实繁,能繁,能克克终者终者盖盖寡,寡,岂岂取之易
13、而守之难乎?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 1、元首:、元首:古义古义“泛指所有帝王泛指所有帝王”,今义为今义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家最高领导人。”2 2、景:、景:重大的。重大的。3 3、殷忧:、殷忧:深切忧虑。深切忧虑。4 4、著:、著:显著。显著。5 5、而:、而:连词,连词,“却却”,表示转折。,表示转折。 翻译翻译: :(历代)(历代)所有的帝王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承受了上天的重大重大使命,(他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深切地忧虑而且而且治理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的确的确
14、很多,很多,能够能够坚持到底的坚持到底的大概大概很少。很少。难道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6、实:、实:的确。的确。7、克:、克:能够。能够。8、盖:、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表示推断的语气词。9、岂:、岂:难道。难道。10、之:、之:代词,代指天下。代词,代指天下。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以待下,既得志则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以傲物。竭诚则。竭诚则胡越胡越为一体,傲物则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骨肉为行路行路。1、以:连词,表修饰。2、纵情:古义指“放纵情感”,今义为“尽情”。3、以
15、:连词,表并列。4、傲物:轻视别人,“物”在此处指“除自己以外的人”。5、胡越:指北方与南方。6、行路:古义指“陌路人,陌生人”,今义为“走路”。翻译翻译: :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放纵自己的情感,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即使。竭尽诚心,即使是胡人、越人,是胡人、越人,也将同心同德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傲视别人,别人,至亲
16、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路人。1、董:督责。2、之:代词,代指百姓。3、以:介词,“用”。4、振:通“震”。5、而:连词,“却”,表转折。6、怀:感念,感激。7、貌、心:名词用作状语。 虽虽董之以董之以严刑,严刑,振之以振之以威怒,威怒,终苟终苟免免而而不不怀怀仁,仁,貌貌恭恭而而不不心心服。服。 翻译:翻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督责(百姓百姓),用威风怒气来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唬(百姓百姓),最终),最终(百姓)(百姓)苟且苟且免于刑罚,免于刑罚,却却并不会感念(皇上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却
17、不服气。里却不服气。1、大:译为“大小”。2、人:百姓。3、深慎:深切警惕。4、奔车:疾驶的车辆。5、其:难道。6、忽:轻视。 翻译: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只是民众;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警惕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情。的事情。飞速前进的车驾却用着腐飞速前进的车驾却用着腐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怨不在怨不在大大,可畏惟,可畏惟人人;载舟覆舟,所宜;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深慎。奔车奔车朽索,朽索,其其可可忽忽乎?乎? 1 1、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 ( )
18、 2 2、以、以 引出分析论证,用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殷忧”和和“得得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了什么?的不同心态说明了什么? 3 3、用古人的论述以、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比喻的关系比喻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第第 二二 段段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设问设问水和舟水和舟民和君民和君取江山守江山在殷忧 必竭诚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傲物胡越为一体骨肉为行路载舟覆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所宜深慎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君人者,君人者,诚诚能见可欲则
19、思知足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以自戒,将有,将有作作则思知止以则思知止以安安人,念人,念高高危则思危则思谦冲而谦冲而自自牧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下百川;百川;1 1、诚、诚: :如果如果2 2、以:、以:表目的表目的3 3、自戒、自戒: :告诫自己告诫自己3 3、作、作: :建造、兴建建造、兴建4 4、安、安: :使动使动, ,使使安宁安宁5 5、危:、危:高高翻译翻译: :做国君的,做国君的,如果如果看见能引起看见能引起自己自己贪图贪图的东西,就想到要知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来足来告诫自我告诫自我;将要;将要兴建什么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使百姓百
20、姓安安宁宁;想到;想到( (自己的君位自己的君位) )高高而险而险,就要,就要谦虚谦虚来来约束约束自己;害怕会骄自己;害怕会骄傲自满傲自满而听不进去意见而听不进去意见,就想到,就想到江海居于百川之下江海居于百川之下。6、谦冲:、谦冲:谦虚谦虚7、而:、而:表目的表目的8、牧:、牧:约束约束9、下:、下:居居之下之下乐乐盘游盘游则思则思三驱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敬终,终,虑壅蔽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虚心以纳下,想想谗邪谗邪则思正身以则思正身以黜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喜以谬赏,谬赏, 1 1、盘游:、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游乐,这里指田猎。盘,
21、。盘,快乐快乐2 2、三驱:、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3 3、敬:、敬:慎慎4 4、虑:、虑:担心担心翻译翻译: :喜爱喜爱田猎取乐田猎取乐就想到就想到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作为限度,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作为限度,担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慎终,担心(终,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耳目)被堵塞蒙蔽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以谗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以谗言陷害别人的小人,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言陷害别人的小人,就想到使自身端正(
22、才能)斥退斥退奸恶小人,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不恰当地奖赏不恰当地奖赏5、壅蔽:、壅蔽:耳目被堵塞蒙蔽耳目被堵塞蒙蔽6、谗邪:、谗邪: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之人7、黜:、黜:排斥、斥退排斥、斥退8、谬赏:、谬赏:不恰当地奖赏不恰当地奖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而滥刑。滥刑。总总此十思,弘此十思,弘兹兹九德,九德,简简能而能而任之,择善任之,择善而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仁者播其惠惠,信者信者效效其忠。其忠。 1 1、因:、因:因为因为2 2、而:、而:表因果
23、表因果3 3、总:、总:总结总结4 4、兹:、兹:这这翻译翻译: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总结总结这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选拔有才能的人来任用有才能的人来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来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他,挑选好的意见来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献出他们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传播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传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献出他们的忠诚;他们的忠诚;5、简:、简:选
24、拔选拔6、而:、而:表递进表递进7、效:、效:献出献出尚书九德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彰厥有常吉哉!彰厥有常吉哉! 宽宏大量而又严肃恭谨,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态度谦虚而又庄重严肃,具有才干而又办事认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又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又态度温和,直率旷达而又注重小节,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坚强勇敢而又合符道义。能在行为中表现出这九种品德,能在行为中表现出这九种品德,就会吉祥顺利啊!就会吉祥顺利啊!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鸣琴垂拱垂拱,不言,不言而化而化
25、。何必劳神苦思,。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代下司职,役役聪明聪明之耳目,之耳目,亏亏无为之大道哉无为之大道哉 1 1、豫游:、豫游:游玩游玩2 2、垂拱:、垂拱:垂衣拱手,喻轻而易举垂衣拱手,喻轻而易举3 3、而:、而:表修饰表修饰4 4、化:、化:感化、教化感化、教化5 5、代下司职:、代下司职:代替下级履行职责代替下级履行职责翻译翻译: :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赤松子、王子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赤松子、王子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弹着琴弹着琴垂衣
26、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化,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化,为什么要自己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为什么要自己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役使自己自己灵敏的灵敏的耳朵、明亮的眼睛,耳朵、明亮的眼睛,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 ?6、役:、役:役使役使7、亏:、亏:使使.损害损害一、见可欲一、见可欲二、将有作二、将有作三、念高危三、念高危四、惧满溢四、惧满溢五、乐盘游五、乐盘游六、忧懈怠六、忧懈怠七、虑雍蔽七、虑雍蔽八、想谗邪八、想谗邪九、恩所加九、恩所加十、罚所及十、罚所及 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思
27、可以归纳为几戒?戒奢侈扰民戒奢侈扰民 戒骄傲自满戒骄傲自满戒纵欲过度戒纵欲过度戒轻信人言戒轻信人言戒赏罚不公戒赏罚不公思知足以自戒(克制欲望)思知足以自戒(克制欲望)思知止以安人(适可而止)思知止以安人(适可而止)思谦冲以自牧(谦虚自养)思谦冲以自牧(谦虚自养)思江海下百川(广开言路)思江海下百川(广开言路)思三驱以为度(三面为限)思三驱以为度(三面为限)思慎始而敬终(慎始慎终)思慎始而敬终(慎始慎终)思虚心以纳下(虚心纳谏)思虚心以纳下(虚心纳谏)思正身以黜恶(端身黜恶)思正身以黜恶(端身黜恶)思无因喜以谬赏(奖赏得当)思无因喜以谬赏(奖赏得当)思无因怒而滥刑(用刑有度)思无因怒而滥刑(用刑
28、有度)理解文本细读全文,理清思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提出问题(中心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德义积德义(主旨)(主旨)人君当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戒奢以俭(手段)(手段)为什么思为什么思诚能诚能十思十思 垂拱而治垂拱而治(提出具体做法)思些什么思些什么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所宜深慎(总结历史教训)(以“固本浚源”为喻) 至高无上的权力,为帝王们创造了纵欲无度的条件。他们穷奢极欲,最终为人民所推翻。例如隋炀帝,“志在无厌,唯好奢侈上之所好,下必为甚,兢为无度, 遂至灭亡。”魏征经常以此提醒唐太宗。 唐太宗曾说“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
29、则国危,国危则君亡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戒奢侈扰民戒奢侈扰民/ /戒纵欲过度戒纵欲过度 贞观元年, 唐太宗曾打算造一处宫殿,材料都准备好了,但想到秦始皇的教训,就没有造。据史书记载,贞观一代,“风俗俭朴,衣无锦绣”,皇后亲自养蚕,大臣居宅卑陋。唐太宗后期造了一些宫殿,这固然是一种奢侈的表现,但是还应当看到,这些宫殿的质量是相当差的, 并非画栋雕梁,金壁辉煌。即以他晚年营造的、耗资最大的玉华宫而言,“惟所居殿复以瓦,余皆茨c”。茨:用茅草和芦苇盖屋,也指用茅草盖的屋。 贞观前期 , 唐太宗把臣下提的意见,“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 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有一次他对大臣们说:“人言天
30、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魏征因势利导,及时向他提出:“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后来唐太宗有所松懈, 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魏征都一一给他指出来,而他总是表示接受,表示要改过。比如他看了十渐不克终疏后,对魏征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并把此疏写在屏风上,以便朝夕见之,还叫史官写到史书上去。 戒骄傲自满戒骄傲自满 由于疾恶太深,唐太宗产生了另一个偏向,他“闻人之善或未全信,闻人之恶以为必然”,这就助长了坏人攻击好人的气焰。如权万纪与李仁发两人,都以告讦(ji)受到他的宠信。魏征曾当堂揭露权、李“以讦为直,以谗为
31、忠”,“挟恩依势,逞其奸谋”。并批评唐太宗“纵未能举善以厉俗,奈何昵奸以自损乎” ?戒轻信人言戒轻信人言 唐太宗时,赏罚不当的情况时有发生。魏征能从本质上来看问题,对他说:“刑赏之术, 在于劝善而惩恶。”因此,定罪量刑, 要求之于法,施恩给赏,当循之以礼。有几次,唐太宗因感情激动而判刑过重,经大臣谏诤, 才得以挽回。赏赐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 如贞观六年,长乐公主将出嫁。唐太宗因她是长孙皇后所生, 特别喜爱,就命令有关的官员为她准备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于是,魏征用汉明帝封皇子只有自己兄弟封地的一半为例,谏太宗道: “(公主比长公主小一辈)今资送公主倍于长公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太宗当即
32、接受了他的意见。戒赏罚不公戒赏罚不公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16分)妙在思路上妙在思路上妙在论证上妙在论证上妙在目的上妙在目的上妙在语言上妙在语言上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妙在思路上: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而本文又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此,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振聋发聩; 再谈及具体做法, 指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 语重心长。先开门见山指出中心观先开门见山指出中心观点,再深入浅出分析点,再深入浅出分析“思思”之重要性,而后具体阐述之重要性,而后具体阐述
33、“十思十思”。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妙在论证上: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和对对比论证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 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 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同样, 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文中正反对比论证, 增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一、二自然段, 如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 触动唐太宗的心肠。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妙在目的上: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 为了
34、使李唐王朝国泰民安,他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脑和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无一不令人敬仰。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时期,魏征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唐太宗逐渐 滋长的贪图享乐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犯颜直谏直谏。貌似无礼的忠心耿耿, 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妙在语言上:魏征在进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唐太宗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唐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谨言慎行。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为了劝谏唐太宗克服贪图享乐的思想,时刻都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没
35、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主仆、君臣关系,在文中称自己“下愚”,尊称皇帝为“明哲”,表明自己观点说“臣闻”(而非臣以为)。这些用语,动之以情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晓之以理, ,表意委婉而又通达表意委婉而又通达。此外,本文语言骈句散句结合,华美流畅骈句散句结合,华美流畅,亦是一大特色之一。思考:谏太宗十思疏是否有局限性呢?说说你的理由。(5分)作者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并不是为了启迪后人。魏征毕竟是一个古人,是一个封建社会从乱到治的政治家,自有其历史和阶段的局限性:他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一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他认为统治阶级只要能“居
36、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可以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役聪明之耳目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有多个引申义)古义:放纵性情,含贬义。今义:尽情。古义:路人。今义:走路。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简能而任之: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 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必固其根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37、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 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特殊句式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被动句壅蔽:被堵塞、蒙蔽“者也”,判断句的标志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被动句,壅蔽:被堵塞、蒙蔽出自谏太宗十思疏的成语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戒奢以俭: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