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一、教学目标 1. 会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的两种方法-向量法和坐标法2.体会向量在解决速度、力学等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中的作用3.通过对用向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数学素养二、教学重点 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四步曲”教学难点 能够将物理问题转化为平面向量问题三、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两个人共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越费力;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两臂的夹角越小越省力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吗?答:上面的问题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数学模型只要分析清楚F、G、
2、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F为F1、F2的合力),就得到了问题的数学解释不妨设|F1|=|F2|,以F1、F2为邻边的四边形是菱形力F1与力F2的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F=|F1|cos2 整理得 F1=|G|2cos2 当在0 , 内逐渐增大时,cos2的值由大变小,| F1|由小变大即F1、F2之间的夹角越大越费力追问:(1)q为何值时,|F1|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 F1 |能等于|G|吗?为什么?答:(1)当q=00时,|F1|最小,F1min=12|G|(2) 当q=1200时, F1=F2=|G|2、探索新知【例1】(1)一物体在力F1(3,4),F2(2,5),F
3、3(3,1)的共同作用下从点A(1,1)移动到点B(0,5)求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2)设作用于同一点的三个力F1,F2,F3处于平衡状态,若|F1|1,|F2|2,且F1与F2的夹角为,如图求F3的大小求F2与F3的夹角分析:(1) (2) 解:(1) 因为F1(3,4),F2(2,5),F3(3,1)所以合力FF1F2F3(8,8),(1,4)则F188440即三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为40(2)由题意|F3|F1F2|因为|F1|1,|F2|2,且F1与F2的夹角为,所以|F3|F1F2|设F2与F3的夹角为因为F3(F1F2)所以F3F2F1F2F2F2所以2cos 124所以
4、cos 所以【例2】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d=500 m, 一艘船从A处出发到河的正对岸B处,船航行的速度|v1|=10 km/h,水流速度|v2|=2 km/h,问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时间是多少(精确到0.1 min) ? 解:设点B是河对岸一点,AB与河岸垂直,那么当这艘船实际沿着AB方 向行驶时,船的航程最短如图,设v=v1+v2,则v=|v1|2-v22=96 (km/h)此时,船的航行时间t=d|v|=0.596603.1min所以,当航程最短时,这艘船行驶完全程需要3.1 min方法规律:用向量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四步曲)(1)问题的转化,即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模
5、型的建立,即建立以向量为主体的数学模型(3)参数的获得,即求出数学模型的有关解理论参数值(4)问题的答案,即回到问题的初始状态,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四、课堂练习P41 练习1、如图,在重的物体上有两根绳子,绳子与铅垂线的夹角分别为30,60,物 体平衡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C )A.B.C.D.2、一条宽为km的河,水流速度为2 km/h,在河两岸有两个码头A,B,已知ABkm,船在水中最大航速为4 km/h;问怎样安排航行速度,可使该船从A码头最快到达彼岸B码头?用时多少?解:如图所示,设为水流速度,为航行速度,以AC和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当AE与AB重合时能最快到达彼岸根据题意知ACAE在RtADE和平行四边形ACED中|2,|4,AED90|220.5(h),sin EADEAD30船实际航行速度大小为4 km/h,与水流成120角时能最快到达B码头,用时0.5小时五、课堂小结用向量解决物理问题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转化: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模:建立以向量为主体的数学模型求解:求出数学模型的相关解回归:回到物理现象中,用已获取的数值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六、课后作业习题6.4 5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