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
2、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二、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观看新闻视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为什么病人需要血而输入血之后会出现死亡?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新课学习。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二、血型的发现1、血型的种类2、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及时评价、总结,辨析“凝集”和“凝结”的区别。3、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总结,扩展:人们还陆续
3、发现了Rh等数十个血型系统,但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BO血型系统。学生集体回答阅读资料后积极参与抢答。争相回答。A、B、AB、O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抢答,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求知欲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血型鉴定模拟实验1、临床血型鉴定。2、创设情境:模拟实验;3、介绍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教师演示实验操作(鉴定血样);实验模拟鉴别血型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A血清、B血清 血清血型A血清B血清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4、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作评价和小结;6、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推导出
4、输血应遵循同型输血原则。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明确实验原理,观看教师演示,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并与相邻小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填写实验报告。(相邻小组检验的是不同血型的血样)组内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思考、讨论。创设亲切、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实验,满足了儿童乐于体验的个性特征。了解临床血型鉴定的方法,更进一步认识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形成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交流、协作意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四、同型输血1、同型输血2、 “献爱心”游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1)、按照座位分为左右六组;每位同学发放一张标有血型
5、的爱心卡片,代表着你的模拟血型。(2)、每组找一名同学模拟事故中的失血者,另一组成员中若血型匹配,可以献血的同学就举起你们手中的爱心卡片。(3)、数一数对方小组献爱心的人数,和不符合输血条件的人数。3、对举错的学生进行引导,辨析其错误原因,纠正错误;4、教师出示一张AB血型的爱心卡片,让六组血型匹配的同学举手“献血”。5、引导学生用简图诠释同型输血;认真阅读。参与游戏:1、各组先后派选代表亮出需要输血的血型牌,该组全体成员检查对方小组是否有同学举错血型牌,数出举手人数。3、指出并纠正对方小组成员的错误。(循环2次)全班同学举起血型牌。尝试画图。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
6、情感。并能及时检验学生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掌握情况,巩固知识,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通过简图,让学生深刻认识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五、血量1、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2、展示问题:正常成年人血量: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头晕 心跳 眼发黑 出冷汗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六、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学生思考、回答。结合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课堂练习题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