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千年梦圆在今朝文本分析本文是略读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以及取得的巨大进步,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之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教学目标1.会认“揽、焰、驱”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先驱、里程碑”等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
2、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教学难点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导语: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1)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2)学
3、生自由发言。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乘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的隧道,跨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资料。(1)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一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上的短波无线电发射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每分钟循环一次,首先以40秒的时间连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5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10秒钟,又间隔5秒
4、钟,进入另一个循环。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不断地发回各种数据。人们从广播和报纸上获知卫星什么时候经过各大城市上空的信息,这个时间一临近,人们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兴奋地仰望蓝天。“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国家。(2)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作三步走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
5、破,第一步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即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开始启动,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的目标将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试验。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会认的字:月 火 先 实 中央
6、 若 读准字音:“施”是翘舌音,读作“sh”;“懈”读“xi”,不要读成“ji”。多音字:传朝cho朝代 chun传说 zho今朝传 zhun传记 形近字示例:驱(先驱) 践(实践) 躯(身躯) 贱(卑贱) 岖(崎岖) 浅(浅显) (2)重点词语释义。九天揽月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绚烂 灿烂。先驱 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先驱者。震耳欲聋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里程碑 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
7、内容。明确: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的爱国情和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仅举例)。(1)传说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2)1970
8、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3)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国大地。(4)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3.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课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
9、,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四、重点研读,理解感悟1.抓住具体事例和重点语句体会交流感悟深刻的句子,体会圆梦的艰辛和不易。(1)相机引导体会写法。在谈体会的过程中,重点点拨并理解以下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灵活出示):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预设:抓住“但是”“无数”“惨重”“始终”“没有放弃”等词体会实现飞天梦的艰辛,体会过渡句的作用。明确:这句话一方面承接上文,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
10、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开启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预设:引导学生具体抓住“一百一十多个单位”这庞大的数字体会参加到研制、建设、发射任务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之多。“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读了课文,你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明确: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2)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的敬意齐读这三句话。学生读完,相机出示第6自然段内
11、容,体会交流梦圆的意义。以情激情,师生带着敬佩和民族自豪感合作读: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师小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这真是(生)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六号”的问天,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2.感悟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明确: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探月工程的实施。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舟飞船飞天、探月工程实施,历时数千年。3.
12、读完全文,从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变为现实,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明确:认识中华民族的航天历程,从中感悟到:要有远大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怕付出惨痛代价,永不放弃,坚定而执着地追求,积极与他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五、拓展阅读,学有所获过渡:是啊,正是中华儿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使得中华飞天梦从古到今一刻也没有停歇过;正是中国航天工作人员有着团结协作、默默奉献的精神,使得几千年的飞天梦在今朝实现。1.播放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以及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和“嫦娥四号”发射时的部分录像资料。预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
13、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观看教学录像,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2.军旅作家蔡桂林在飞天梦圆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写下了炎黄飞天梦一诗,齐读、配乐。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2.写一个片段,可以想象地描述杨利伟等其他科技工作者在太空中的情形。3.搜集资料,办一期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研读句段,升华感悟师: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
14、,你们认为应该归功于谁?请你仔细读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圈圈画画,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有感而发,写上批注。 (学生认真地读课文) 生1:我认为杨利伟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功臣。 生2:我也有同感,作为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他对祖国忠诚的爱,对航天事业无限的执着,都令我们敬佩。 师:是啊,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出示一组身穿太空服的杨利伟图片,师生共同回忆2003年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师:杨利伟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个小时的太空旅行,这三句话找到了吗? 生:“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师:读了课文,你们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生1:我认为
15、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 生2:我认为这三句话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生3:我从课文第5、6自然段看出,杨利伟说这几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对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评价,他们是默默的无名英雄。 师:能说具体点吗? 生:从“一百一十多个单位”“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可以看出参加研制、建设、发射任务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之多、身份之广。 师:这么众多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1:同心协力的精神。 生2:团结合作的精神。 师:对,只有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发射“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
16、工程。 生:从“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中,我仿佛看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战的情景。 师:从中你们看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生1:忘我工作的精神。生2:默默奉献的精神。师:是啊,为了“神舟五号”升空,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生命。 师:同学们,一个闪亮的英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出示课件)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里,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
17、场景。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学生朗读。) 师: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的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赏析:这个教学片段的亮点在于,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文章主旨和人物的精神。教师引导恰当,学生探讨得当、交流自由,使得教学的进展流畅,解决了课程难点,挖掘也比较深入。让学生感悟到:每一次航天技术的成功掌握少不了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和默默奉献的精神。一、创设朗读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应注重朗读,以读代讲,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尽量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文中有几
18、个部分有一些抒情性的语言,要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飞天梦实现时的激动、骄傲、自豪之情。为此,我在课题上先做了一个铺垫,让学生先理解课题,然后说感受,再带着感情来读。为继续加深这一感情,再通过让学生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视频,让学生再次升华骄傲、自豪之情。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航天技术发展的漫长和艰难的句子,体会其中的艰辛,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的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团结协作、默默奉献的精神。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升华感情,为祖国感到骄傲。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减少一些不
19、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二、把握朗读时机,唱响课堂旋律。不仅朗读形式很讲究,对于某种朗读形式的指导也是十分有学问的。在指名朗读时,要注意一开始尽量不要叫朗读最好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叫班中朗读最好的学生来读,但接下来如果再让其他学生朗读的时候,往往就很难看到有人举手了。可能在大家的心里都认为自己没有他读得好,也就没有那个积极性了。这时如果你说“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或者“谁也想来读一读”,那等于是没说。大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朗读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朗读到位,这时作为老师就得及时引导,而这引导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朗读指导的时候,一开始让一位朗读水平很一般的同学来读,那么其他学生已经从中听出不足的地方,往往这些不足的地方是大部分学生都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再适时地抓住这些点加以评议指导,第二位朗读的学生就会在这一方面注意了。经过多次的朗读、评议和指导,学生就越读越有进步,越读越有劲了。如果学生读不出来感情,老师要进行范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飞天梦圆的激动之情、喜悦之情、自豪之情。总之,我充分把握了略读教学的特点。首先是从内容上放低要求,在粗知内容的基础上,抓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其次是在方法上,尽量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读懂课文。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